赵光义(939—998年),公元976—998年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赵匡胤胞弟,母为昭宪皇后杜氏。赵光义有着雄才大略,为打下赵氏江山立下巨大功劳。他登基后,继续推行统一全国的政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也结束了中国长达二百五十年的改朝换代的大混战。在他手中,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统治体制,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使赵氏家族维持了长达三个世纪的统治,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赵光义因为急功近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使宋朝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烛影斧声中代侄继位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家族以“长子接班”这种家天下的继承模式,来防止家族其他人对最高权力的争夺。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减少政治继承中的冲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有序和家族的统治延续。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特殊的生活享受,却使不少野心家为这一制度添置了刀光剑影的背景。
公元939年十月七日,赵匡义出生于浚仪官舍。他自幼卓尔不群,生性好学,工文业、多艺能,深得长兄赵匡胤的喜爱。
当赵匡胤在后周功业显赫、地位日高时,比他小12岁的赵匡义,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赵匡义长期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18岁时,他协助赵匡胤攻下了瓦桥关和瀛洲、莫州。22岁时,在“陈桥兵变”中,赵匡义为其兄代周自立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赵匡义以赵匡胤胞弟的身份最适于出面沟通内外,结交军士,抚定众心。由于赵匡义充当了前台主角,才使得赵匡胤在代周自立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较为超脱的角色。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了避讳,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他的另一个弟弟赵匡美改名为赵廷美。
宋太祖赵匡胤对赵光义也十分器重,他刚登上皇帝宝座,就任命赵光义为殿前都虞侯、领睦州防御史。建隆元年(960年)五月,赵匡胤亲征泽、潞,讨伐李筠,让赵光义临时担任大内都点检,留守汴京。同年十月,赵匡胤南征据扬州反抗的李重进,任命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仍留守京师。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光义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
担任开封府尹,对于赵光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作为国家都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封府尹对国家军政要务起着上承下达的作用。从建隆元年(960年)到开宝九年(976年),赵光义当了16年的开封府尹,锻炼了实际处理政务的才能。这16年来,赵光义利用开封府尹的地位,在开封府中广延豪俊,聚集了一批幕僚、军校,文武皆备。通过广置党羽,内外交通,赵光义在开封府时势力大盛,威望日高,羽翼渐丰,为他日后争夺帝位及治国安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赵氏基业的缔造者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据宋仁宗嘉祐年间文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记载,十九日夜,赵匡胤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赵匡胤屏退左右侍卫,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在烛影摇晃中,屋外宫人见赵光义时而避席,摆手后退,像是在躲避,又像是在谢绝什么,又见赵匡胤手持玉斧戳地,还大声喊道:“好做!好做!”两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才从宫中出来。凌晨左右,赵匡胤就驾崩了。据清人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匡胤晏驾归西后,皇后派宦官王继恩速召赵匡胤长子赵德昭,王继恩认为“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就迎请了赵光义。
第二天,赵光义因“金匮之盟”在烛影斧声中即位。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赵光义即位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地位。
赵光义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后改封秦王,表明自己沿用赵匡胤时皇弟尹京的旧制;赵匡胤之子德昭为节度使,封武功郡王,与赵廷美一起位在宰相之上,赵匡胤次子德芳也封为节度使。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与赵光义自己的子女一样均称为皇子皇女,赵匡胤的三个女儿还被封为国公主。赵匡胤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官位。而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一些人,赵光义都予以赦免。
除此之外,赵光义更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了太祖朝的大臣。此外,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便于控制。
赵光义改变太祖朝政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开科取士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一次猛增了两倍多。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一旦被录取,士子们便能青云直上出任各种职务。因此,这些“天子门生”对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为新皇帝效力。这样,即使当时朝野内外对太宗的继位有诸多非议,太宗也能够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整个朝廷逐渐变成服从自己的机构,而“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则成为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2.守内虚外的统治策略
“兄终弟及”得来的权力有违“以子继父”的传统,赵光义想要靠政绩来证明自己足以担当起领导国家的重任。然而,他“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却使后来赵氏家族的统治陷入了困境之中。
“金匮之盟”是否真有其事暂且不论,赵光义以皇弟身份继承皇位,在正统的封建世袭制中并非名正言顺,在“烛影斧声”中继位的赵光义,内心总不踏实。他意识到要想巩固帝位、帖服人心,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
赵光义急于完成统一大业,这样,既能证明自己是太祖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以提高个人的威望;也可以转移朝野的视线,不再对他继位的合法性说三道四。当时,南方还剩下割据福建漳泉的陈洪进和吴越国的钱俶,都是只待收拾的囊中之物;而北汉因有契丹的撑腰,仍然割据河东,这表明赵光义要想统一中原,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见政权初步稳固,便做出了攻打北汉的决定,希望通过攻灭北汉来实现赵匡胤不能完成的功业,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正月,他任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分四路攻打太原城;同时,命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以阻击契丹援兵。
同年二月,赵光义御驾亲征,所遣兵马在十万以上。三月,郭进在石岭关(今山西太原北)南截击来援的辽军,辽军死伤严重,耶律斜轸的后续部队赶到,才遏住宋军的攻势,得以退兵。潘美则指挥宋朝大军围困太原城,昼夜攻打,矢石如雨。
四月,赵光义抵达太原城下,督诸将攻城越急,太原城几乎城无完堞,城头箭集如猬。城破在即,太宗传诏北汉主速降。刘继元见大势已去,亲信逃亡,只得出降。至此,所谓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
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宋朝建立后,迫切希望从辽朝手中收回幽燕这一战略要地。太祖时,大臣们曾想给他加尊号称“一统太平”,太祖却说:“幽燕未收,岂可称一统太平!”可见,太祖心中的“统一”是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为此,太祖还设置了封桩库,储存钱帛,想用积累的财富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若此计不行,则用这些钱财招兵买马,武力收复失地。可惜,太祖有生之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赵光义即位后一直想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以期给自己的统治画上最完美最精彩的一笔。于是,赵光义乘着消灭北汉的余威,率大军征讨辽朝。
此役开始虽有小胜,但在高梁河一战中宋朝军队却大败而回。赵光义本人也差点被辽军俘虏。
高梁河之战是赵光义转向“守内虚外”政策的关键环节之一。此次战败,使宋初以来经过生聚教阅而日益精强的宋军元气大伤,而军中发生拥戴德昭之事,又使赵光义深为惧怕和担忧。战后,赵光义竟不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去整饬军纪,精加训练,而是全力关注内政,尤其是加强对皇族和军队的控制。此后,宋军对辽作战逐渐陷入被动。
高梁河之战后,为了报复南京(辽朝的南京即今北京)围城之役,当年九月与次年十月,辽军两次攻宋,双方互有胜败,谁都不敢说胜券稳操,因此曾一度休战。但赵光义似乎仍未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出于对内外形势的判断,赵光义决定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伐辽战争,史称“雍熙北征”。
先说对内。高梁河战败时,军中一时见赵光义不知去向,竟有人打算拥立太祖之子赵德昭,这令赵光义深感皇位未稳。于是,他转而关注内政。到雍熙初年,不仅太祖之子都已死去,连居于准皇储地位的皇弟赵廷美也已贬死,赵光义最后一块心病已经除掉,因而可以放心攘外了。而自南京围城之役以来,七年的战略物资积聚,也足以对付一场大战。
再说对外。赵光义误信边将的报告,认为“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辽朝政局不稳,是天赐伐辽的良机。赵光义正想挽回高梁河惨败的面子,便同意出兵伐辽。不过,此次赵光义心有余悸,便坐守京师遥控指挥,令曹彬、李重进、潘美和杨业等兵分三路北伐,准备合围燕京。
但在此战中,由于宋军指挥不当,各路人马缺少合作,纷纷败退。杨业父子血战陈家谷,不屈身死,边境大震。
杨业本在北汉主刘崇麾下效力,颇受刘崇赏识,还被赐名刘继业。后来,北汉降宋,杨业亦归附,太宗便命杨业恢复其本名,并予以重用。
雍熙北伐之所以惨败,赵光义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与太祖赵匡胤相比,赵光义的武功征伐是远远不及的。太祖出身行伍,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而赵光义在继位前虽然立过战功,但并未经历过重大的战役,因而也就缺少许多实战经验。赵光义又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再加上秉承太祖削夺武将兵权的做法,每次出征前都制定了阵图(预先规定好战斗队形和防御部署的作战方案),让将领们依计行事,却完全不顾前线战场上需要将领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的实际情况,犯下了兵家大忌,严重束缚了将领们的手脚。此外,赵光义将北伐将士兵分三路,却又不能统一指挥,使之互相配合,使得三路兵马极易被辽军分割击溃。
雍熙北伐的惨败,对于赵光义乃至整个朝廷的影响非常巨大。一时间,朝廷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恐辽”情绪。之后,四川又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宋与西边党项族政权的战争也多有败绩。这些情形,使得太宗焦头烂额,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内外政策,施政策略上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渐渐地从积极应对外敌演变成为消极抵抗和守内虚外,这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给两宋时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端拱元年(988年)秋八月,北部边境警报接连。但赵光义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北伐时踌躇满志的信心和决心。雍熙北伐后,对于与辽的关系,朝中一些大臣开始提出主和与主战两种不同的政见。主和派要求太宗屈己求和,宰相李防等相率上疏,引证汉唐故事说明对外讲和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那些明显要求屈辱求和的主张,太宗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对赵普等人说:“恢复旧疆,不是别人的主张,是朕的一贯志向。伐辽失败只是由于将帅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所致。”右正言、户部郎中张洎等主战派则相继上御戎策,建议加强边地武将的兵权,任贤修政,省官畜民,选励将士,以图再次北上伐辽,收复失地。太宗虽对张洎等人的主张加以赞赏,但却不打算实行。
端拱二年(989年),赵光义声称“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外自安”,确立了其后宋朝一以贯之的守内虚外政策。因此,宋朝对辽由攻到守,准备和解。而辽朝的萧太后对宋朝多次北伐却耿耿于怀,向宋摆开了进攻的阵势进行威胁,并帮助西夏王朝奠基者李继迁继续削弱宋朝的力量。宋太宗为了防守,只命宋军在边境疏河道,建立军寨作屏障。若辽军入侵,不许出兵,除非不得已,只许沿城布阵,却不许离寨进攻。结果束缚了将士们的手脚,守边将领只好得过且过,“始受命则惟以攻坚陷阵为壮图,及遇敌则惟以闭垒塞门为上计”,真正能对辽军作战的将领屈指可数。从此,宋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弱。赵光义也终于把一腔热血变成了安于现状的心安理得。
3.吸取教训,以文治国
唐末至宋初的朝代更迭,成于武将之手,也败于武将之手,致使每个家族的统治都不能长久。借鉴前车,“以文治国”也就成为了赵氏家族自始至终的统治策略,由此产生了繁荣昌盛的宋代文化。但由于赵氏政权过于偏“文”,以致武将不能护国,赵氏政权始终无法强于周边的其他政权。
赵光义是自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皇帝。他继位之初也曾重武,但在多次攻辽失败后,就失去了往日的锐气,转而重文。两宋之人多言“祖宗之法”,这“祖宗之法”即是指宋太祖、宋太宗所确定的方针、政策,其中太祖法度主要在于军事、政治方面,而太宗除了对太祖已有法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外,又着重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法度规范。
科举制度虽始于隋唐,但真正完善则是在北宋。到宋初,门阀制度已不复存在,科举向文人知识分子广泛开放,“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只要文章、诗赋合格,都可录取。太宗赵光义扩大了取士的规模,每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数额,都远远超过了唐代及宋太祖时。太宗还促进科举制度日趋严密、完整,有效地防止了考官利用试卷作弊。
赵光义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五代以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但由于不受重视,直到太祖时,三馆的物质条件仍然都很差。太宗不仅亲自为三馆选定新址,还亲自规划,定名为“崇文院”。新馆舍精美壮观,可与皇宫的建筑媲美。到太宗晚年,崇文院及秘阁的藏书已十分丰富。赵光义颇为自负地对大臣们说:“朕即位之后,多方收拾,抄写购求,今方乃数万卷。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矣。”
在广泛搜求图书的同时,赵光义还先后组织一批文人编纂了几部大型类书。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刚刚即位几个月的赵光义就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十多人编纂《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等书。这两部巨著与同时期的《文苑英华》,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赵光义执政较为勤谨。为了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基础,他亲自挑选人才,通过召见临问以观其才,优秀者予以提拔重用。他对近臣说:“朕每看见布衣缙绅中有才志受推戴的,就替他的父母高兴。”赵光义每天一早就到长春殿受朝,听完百官的政务汇报后,接着又到崇政殿去处理政事。有时为了处理政务,连午饭都耽误了。
赵光义不喜游猎。端拱元年(988年)九月,他对侍臣说:“朕每念古人禽荒之戒,自今除有司顺时行礼之外,更不于近甸游猎。”命人将五坊中所饲养的鹰犬,全数放生,并下诏令天下不要再来进献。淳化三年(992年)十月,佘御卿(佘太君的二哥)送来白花鹰,太宗让人把它放了,仍然下诏不许复献。
赵光义对宗教的态度基本上是宽容的。由于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割据小国中非常流行,故北宋开国后,为了争取南方各阶层的支持,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赵光义认为佛教“有裨政治”,因而有意提倡,太宗朝在五台山、峨眉山、天台山等处修建寺庙,并在首都开封设译经院释译佛经。北宋从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在益州雕印大藏经,到太宗时雕版完成,印行了中国第一部佛经总集。宋朝建国时,各地僧徒不过六万多人,至太宗时增加到24万人。不过,赵光义本人的态度则是重道教,轻佛教。
赵光义执政总的方针是宽松敦厚。但是,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他在刑狱方面也亲自处理了一些案件。他下令在禁中设立审刑院,各地上奏案件,先由审刑院交付大理寺,由刑部断复,再交审刑院详议裁决。审刑院不归宰相统领,直属于皇帝。赵光义还规定办案的三种时限:大案40天,中案30天,小案10天。不需追捕而容易处理的不能超过3天。并规定,囚犯如应讯问,则应当聚集官属一同参与,不能委托胥吏拷掠。
赵光义以唐五代以来宦官专权的情况为鉴,对宦官驾驭较严,不许他们干政。宦官王继恩曾作为剑南两川招安使,领兵平定王小波、李顺的起义,中书省建议让王继恩任宣徽使。赵光义不许。宰相力言王继恩立有大功,非宣徽使不足以赏酬。赵光义为此动怒,深责宰相,让别议官名,最后创了个宣政使的名目,授予王继恩。
赵光义任用的几位宰相也比较正直。寇准生性刚直,有一次向赵光义奏事,赵光义不高兴,站起身要走,寇准拉住赵光义的衣袖,让他再坐下,等到事情议决以后才罢休。赵光义感叹地说:“这人才是真宰相哩!”
4.贬抑祖系,确立宗嗣
皇权,代表着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力。历朝历代,围绕着皇权之争,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出出你死我活的历史惨剧。
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用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来确保皇位,防范变乱。一方面,防范武将专权;另一方面,则是防他的自家人。
在高梁河之战中,太祖之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从征幽州。当宋军溃败之际,赵光义与主力部队失散,军将们怀疑皇帝遇难,就商量着立德昭为皇帝,后来知道赵光义还活着,这事就作罢了。事情虽未成,却触犯了赵光义的忌讳。以往作战,回师后都要按功劳大小颁发奖赏,这次赵光义还京多日,也不见行太原战斗之赏。军中议论纷纷,诸将不免多怀怨望。德昭心直口快,恐怕军心浮动,就入见赵光义,请给军将叙功行赏。太宗大怒,吼道:“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也不晚!”德昭非常惶恐,低头垂泪,默然出宫。回到家中,德昭便自杀身亡。太宗似有悔意,抚尸痛哭,追封德昭为魏王。
德昭自杀两年后,其弟弟——年仅23岁的赵德芳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太宗初即位时,赵廷美的儿子也和他两个哥哥的儿子一样称皇子,女儿称公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晋封赵廷美为齐王,后封秦王。赵廷美也和赵光义当年一样当了开封府尹并兼中书令,位在宰相上。
太祖的儿子德昭和德芳一死,秦王赵廷美的准皇储地位就成为太宗的最大心病。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太宗早年的幕僚柴禹锡告发赵廷美“将有阴谋”。“将有”云云,即“莫须有”,也表明太宗将对赵廷美下手。但时距德芳之死仅隔半年,倘再兴大狱,太宗唯恐压不住阵脚,于是,他断然召见了赵普,借助于这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开国元勋。
赵普在太祖晚年被罢相出朝,以同平章事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只有使相的名义。太宗即位,对赵普宿恨未消,派与赵普有隙的高保寅出任其所属支郡怀州的知州。高保寅一上任就说赵普抑制他,要求罢节镇领其支郡。赵普见自己提出的“削夺其权”的方针被用来对付自己,便在太平兴国二年请求入京参加太祖入陵葬仪,太宗顺势罢其使相之职。其后,赵普虽以太子少保的荣衔留在京师奉朝请,但形同现代的高级寓公,备受太宗的冷落和宰相卢多逊的逼压,尝够了失去权势以后的世态炎凉。他深知再如此下去,恐怕连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赵普受到了太宗的召见。赵普当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赵普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对赵氏家族的了解,深知要使自己的命运出现转机,在政治上将他的老对头卢多逊整倒,就要为新皇帝赵光义献上一份厚礼,并且这份厚礼要足以使赵光义动心。
赵普于是重提“金匮之盟”,一下子就得到赵光义的欢心。赵光义还就今后皇位继承试探赵普,赵普就回答了一句:“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太宗连连颔首。于是,赵普重登相位,且位兼侍中,这是宋初德高望重的宰相的加衔。至此,太宗与赵普这对昔日的冤家捐弃前嫌,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赵普以“金匮之盟”重新换取了相位,其任相次日,秦王赵廷美就感到有压力,要求列班在赵普之下,虽然以其准皇储的地位是可以位居首相之上的。次年三月,太宗为晋王时的旧僚柴禹锡、杨守一等进宫,向太宗密奏,说廷美骄恣不法、谋以自立。赵廷美显然是太宗皇帝的心头大忌,同为皇弟,难保不会成为又一个“宋太宗”。这话正触动太宗的疑忌,于是召赵普密商。赵普与廷美本无宿怨,一来为报复卢多逊,二来为得太宗欢心,便称察卢多逊私下与秦王赵廷美相勾结。
太宗假意不忍心张扬其事,就罢去廷美开封府尹,将他调到洛阳任西京留守。与此同时,与廷美往来密切的一批文武臣僚都因“交通秦王”而遭贬官流放。
卢多逊被削夺一切官爵,连同家属流贬崖州,赵普终于出了口恶气。有关牵涉本案的属吏和证人都被斩首在都门之外,来个死无对证。赵廷美则被勒令归私第,他的儿女也不再称为皇子皇女,他在朝中的势力也被彻底扫尽。
五月,继赵廷美出任开封府尹的李符迎合赵普的意思,上奏说赵廷美衔恨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太宗正中下怀,把赵廷美降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这是流放后周退位小皇帝的地方。赵廷美气郁成疾,日渐消瘦,不到一年就病逝于房州,年仅38岁。
太宗的长子元佐,为元德皇后所出,自幼聪慧,长得也像太宗,太宗一直很喜欢他。其叔父赵廷美触犯了太宗,元佐力为营救,再三请免其罪,屡受太宗的呵斥。后来听说赵廷美的死讯,元佐悲愤不已,酿成狂疾。雍熙二年(985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太宗兴致很好,召请诸王宴射苑中。由于元佐病还没痊愈,就没让他参加。元佐知道这事后,大为恼怒,索性在院内放起火来,殿阁亭台,蔓延烧去,一时间烟雾滚滚,火光冲天。太宗听说楚王宫中失火,猜想可能是元佐所纵,命押赴中书,派御史按问,元佐俱实以对。太宗怒不可遏,下令削去元佐的封号,废为庶人,并安置他前往均州。宰相宋琪率百官伏阙拜表,请太宗宽恕元佐病狂,仍留京师。太宗余怒未消,没有应许。宋琪等大臣再三奏请,太宗才下诏允许元佐继续留在京师。
至道元年(992年),立元侃为太子,改名恒。诏命颁下,太子行告庙礼,还宫路上,京师士民争相观看,齐声欢呼“少年天子”。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召寇准入见,对他说:“人心都归太子,欲置我何地也?”寇准拜贺道:“这正是社稷之福啊!”太宗这才转忧为喜。入宫,后嫔六宫都来庆贺,太宗颇觉兴奋,破例召寇准一起饮酒,直喝得大醉方罢。
至此,自太宗继位以来的皇位继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元侃即后来的真宗。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终年59岁。
赵光义的即位,是赵氏家族的一个转折点,也使整个朝代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赵光义时代,广揽人才,科举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是宋朝重文倾向的重要表现,此后赵宋历代君主都继承了赵光义“昌文偃武”的思想。赵光义两次攻辽失败,遂对辽采取守势,宋王朝对外的软弱在此朝中已初露端倪。赵光义的去世,标志着宋朝开创局面的结束、守成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