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浪淘沙慢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1]频滴。嗟因循[2]、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3]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4],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5],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6],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7]态。愿低帏昵枕[8],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注释】

[1]空阶夜雨:龚颐正《芥隐笔记》说:“阴铿有‘夜雨滴空阶’,柳耆卿用其语。”但今存阴铿诗集均不见载此句。[2]因循:原意为沿袭,照旧,引申为拖沓、得过且过。[3]陡顿:宋代口语,指猝然变化,也写作“斗顿”。[4]阑:指残、尽。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有“夜阑卧听风吹雨”句。[5]殢云尤雨:指男女的相爱、欢合。[6]漏永: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漏永指长夜漫漫。[7]秦云:指秦楼楚馆(青楼)的云雨。[8]低帏昵枕:垂下帷幕,在枕上亲昵。

【词牌说明】

这是从《浪淘沙》敷演出的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三字,分为三段,但存世作品不多,格式全不尽相同。定例用入声韵,适合表现凄切的情感。

【语译】

忽从梦中醒来,感到一丝风透窗而入,把凄寒的孤灯吹灭,这般酒醒时分,又听到夜雨不断地滴在空旷的台阶上,这种清冷真是难以忍耐啊。只叹我得过且过,长久天涯飘零,辜负了与佳人的山盟海誓,竟然忍心把从前的欢会,瞬间都变作了满心伤痛。

真是愁极了啊!我再三回想,当时在洞房之中,多少次与她在酒散歌尽后,钻入芬芳温暖的鸳鸯被。哪里是为了暂时的享乐而耗费她的心力,我们缠绵欢聚,是因为相互间有千万种的相爱相惜。

可是到了今天,相隔万水千山,只觉寒夜漫漫,才发觉自己竟无故地疏远了她。不知要到何时才能重聚,在秦楼楚馆中再次将她拥入怀中。到那时候,我希望能够垂下帷幕,和她在枕上亲昵,轻轻地告诉她,我曾经在这江畔乡下居住的日子里,每个晚上都数着寒冷的更鼓,在苦苦思念着她。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恋人的词,风格独特,有民歌之味。

词的开篇,风格雅致,以景发情,意味隽永。词人醒酒后从梦中醒来,首先是视觉,看到有风透窗而入,吹灭了灯烛,然后听觉,雨点滴在空旷的台阶上。这里连用了几个修饰词,以确定景致的情感色彩,比如风只“一线”、“寒”灯、“空”阶、“夜”雨、“频”滴。尝试在脑海中复原这幅场景吧:天气寒冷,又当深夜,本来就易感孤清,突然一丝风透窗而入,把最后一点光明也吹熄了,同时夜雨阑珊,不见大也不见停,只是稀疏地频频滴落,敲打在空旷的台阶上,声音更是单调而恼人。单独将此四句起出,即便化写作一首抒发苦闷和愁思的小令,那也是非常细腻而动人的。

但这只是比兴,只是情感的发端而已,词人随即就点明了自己为何会感觉如此愁苦而孤清,都是因为自己不肯努力,才长久在外飘零,辜负了佳人的厚爱,于是往日欢娱,瞬间就化作了伤痛。第一叠的后半段直抒胸臆,不再精雕细琢,平实一如口语。

第一叠是以眼前之景以生发情感,第二叠则以“愁极”二字过片,回想往日欢会。词人曾经在“洞房深处”和爱人“殢云尤雨”,不是追求片刻的欢娱,而是因为“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饮散歌阑”一句,点明词人所思念的爱人是名妓女,因为只有妓女才需要在欢会时饮酒、歌唱,当时的大家闺秀是不会如此的。但是词人明确表示,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几度”一词,更见他们相爱并欢聚了很长一段时间,绝非冶游偶聚。

第三叠又将思绪拉回到“梦觉”“酒醒”后的今夜,词人在再一次自责“无端自家疏隔”,这都是我的错的同时,开始憧憬重逢之日。他希望能够再次与爱人相拥,能够在帏中枕上,把自己今天的满腔愁思全都向爱人倾诉——分别的每个夜晚,我都难以入眠,而数着寒冷的更鼓在思念着你呀!全词从今到昔再到今,从如今寒夜到往昔欢聚再回归寒夜而盼望再次相聚,反复吟咏,正见长调之与小令相异处。小令相对更易抒发那种言之不尽,含而不露的情感,长调则更适合将情感彻底吐露出来,以柳永的性格见其词风,所以他才会多填长调吧。

此词风格独特,除开篇和结句外,用语大多平实一如白话,并且对男女欢娱的描写非常露骨,这种风格,向来被称作“秾艳”,为传统士大夫所不齿。柳永长期流连于秦楼楚馆,接近妓女、乐工等底层民众,所以他的风格才会逐渐偏离士大夫喜好而更市民化,所以说此词有民歌风味。市民文学比之士大夫文学,自然是俗的,但这种俗却未必是低俗,直抒胸臆之词,毫不矫饰之态,有何低俗之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