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1]

菩萨蛮[1]

哀筝[2]一弄[3]湘江曲[4],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5],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6]慢,玉柱斜飞雁[7]。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8]

【注释】

[1]关于这首《菩萨蛮》,现存刻印最早的一部宋词总集《六十名家词》归之为晏几道,后《全宋词》也是晏而非张。《词综》归之于陈师道,李庆甲先生点校时注明:“此词系晏几道作,见《小山词》(朱氏刻本)。”所以现今学界公认此为晏几道作品,朱孝臧此辑本归于张先,是错误的。但为尊重原书,暂不加以调整,关于真实作者的简介,请见下文晏几道选词。[2]哀筝:指筝声哀怨。汉代侯瑾《筝赋》中称筝声使人“感悲音而增叹,怆嚬悴而怀愁”。[3]一弄:弄即拨弄,一弄是指弹奏一曲。[4]湘江曲:并非实际有一首名为《湘江曲》的曲子。唐朝沈亚之《湘中怨解》记载道:“垂拱中,太学生郑生乘月至洛阳桥,遇一女子,自言为嫂所苦,欲投水。生载归与之同居,号氾人。数年后,氾人自言为‘湘君蛟宫之娣’,被谪而从生,今期满,与君相别。后十年,生登岳阳楼,见有画船彩楼,高百余尺,有弹弦鼓吹者,皆神仙蛾眉。其中一人,含嚬凄怨,状类氾人。”此句化用其事,指曲调幽怨,弹者凄绝。[5]十三弦:指筝弦。唐宋时筝弦十三,后来逐渐增加到十六、十八,直至今天的二十一弦。[6]秋水:原指目光清澈明亮,如同秋天的水面,白居易《咏筝》诗有“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句。后可直接指代眼目、目光。[7]斜飞雁:指筝上系弦之柱斜行排列,如同雁行。[8]春山眉黛:《西京杂记》有云“文君姣好,眉争如望远山”,后即以“远山”“春山”来比喻美人的双眉。古人以黛色(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黛。

【词牌说明】

小令,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出自唐代教坊曲。苏鹗《杜阳杂编》中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或能说明此曲最早为外夷的舞曲。上下阕共四十四字,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韵转换,使得声调由急促转为低沉,非常适合描摹哀怨之情。

【语译】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至于此哀伤何来,纯因所弹之曲,还是心中便有所感,这一切都并不重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