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张先

千秋岁

数声[1],又报芳菲[2]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3],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4],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5]

【作者介绍】

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在仕途上并不如意,做过县令、判官、通判、知州等官,最后也不过以尚书都官郎中的头衔致仕,因为他曾经做过知安陆县(今湖北安陆)事,所以被称为“张安陆”。致仕后,张先来往于杭州和吴兴之间,以诗酒自娱,和苏轼、蔡襄等名士交游,卒年八十九岁。

张先在词上的造诣很高,当时与柳永齐名,对于宋词来说,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评价是很准确的。对于自己所填的词,张先认为最得意的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和“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三句,所以他也被戏称为“张三影”。

【注释】

[1]:鸟名,通常认为是杜鹃鸟,别名子规,“子规啼血”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是表哀伤的重要象征之一。[2]芳菲:原指花草的芬芳和艳丽,后直接用来指代花草。[3]永丰柳:永丰是洛阳城内坊名,白居易有《永丰坊园中垂柳》诗,一时传唱,因此永丰、永丰柳后来就成为柳树的别名。[4]幺弦:幺是末、小的意思,幺弦指琵琶的第四弦,声音很细。[5]凝残月:别本作“孤灯灭”,意境不如“凝残月”。

【词牌说明】

中调,《宋史·乐志》入“歇指调”,《张子野词》入“仙吕调”,正格上下阕共七十一字,张先词衍一字(“惜春更把残红折”句正格为“三,三”)。此外还有八十二字的《千秋岁引》。

【语译】

我听到子规的数声啼鸣,仿佛又来报告说春日已暮,繁花落尽。因为惋惜春天逝去,我特意折了几枝残花来凭吊。这正是微雨如丝、狂风骤起、梅子青青的时节,荒园中的杨柳也无人光顾,只是寂寞地飘洒着柳絮,漫天飞舞,仿佛冬雪。

不要再去拨弄幺弦吧,幺弦声细,如同低语轻诉,只能弹奏出我内心深深的怨恨。苍天不会衰老,我的深情也永不会断绝。在心中仿佛笼罩着双重丝网,互相纠缠着千千万万难解的绳结。如此这般,又一个夜晚已经悄然过去,东窗外天还未晓,天际只凝结着残余的月色。

【赏析】

悲秋伤春,本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悲秋主要应和离愁别绪,伤春主要应和感情挫折,虽然都很哀伤,都有自怜之意,但前者重乎亲情和自我境遇,后者重乎爱情和韶光飞逝,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张先此词,就是一首悲春的情诗。

首句从耳闻开始,转入目见。先听到子规鸣叫,再发现残红满地——屈原《离骚》中有“恐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句,意为子规悲啼,代表春日已尽,盛开的花朵全都要凋零了。词中用此意,但并非咏物起兴,本身就蕴含着明确的比喻——百花就如同你我昔日的情感,曾经那般绚烂,留下如此美好的回忆,但终究还是像春景逝去一般,凋残了,消逝了。

百花为何会凋零呢?春景为何会消逝呢?都因为“雨轻风色暴”,表面上是说季节改换,已经到了梅子青青的初夏时节,这时候经常下雨,还偶尔刮起狂风,娇艳的花朵又如何能够久存呢?实际上是说明词人所缅怀的昔日的情感不是自然淡漠然后消亡的,而是受外力摧残的结果。

既然是因为外力摧残,把我们人为地分开,那么你我心中,就应当仍隐藏着深深的情愫吧,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如此悲凉地怀想着昔日的美好时光。白居易诗中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如此柔嫩美丽的杨柳,竟然沉寂荒园,无人欣赏,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

上阕是景中蕴情,下阕则情中蕴景。首先寄语琵琶,不要去拨动幺弦呀,它如泣如诉的音色,怕会将我内心因被拆散而产生的怨恨暴露无遗呢。但是只要天地不老,我对你的感情就永远不会断绝。

古代民歌中经常使用谐音寄情的手法,文人诗词也偶尔采用,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就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张先在此词中则以“丝”线来谐音“思”念: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就如同双重丝网一般,丝线纠缠成千万绳结,其实是我内心有无穷的心结难以解开啊——“千千结”就此成为表现内心怀想和纠葛的最佳用语。

用比喻、谐音等手法直抒情怀以后,词的最终又归结到景物上来。越是夜晚,越是寂寞,对你的思念越是强烈,我想你想了整整一夜,直到黎明。但是天际还并没有亮起,并不能带给我任何的希望和温暖,窗间仍只有孤清的月色而已。沉痛之情,通过景物而体现得更加深刻和悲凉。

【对照阅读】

洛阳春

冷艳幽香奇绝,粉金裁雪。

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

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

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韦骧这首词借用了张先“中有千千结”的手法,同样描写爱情,描写内心的纠葛,但抒发的不是离别之苦、失恋之痛,而是深陷于情感中的女子对爱情前景的疑惑彷徨。就情感上来说,比起张先词要舒缓得多了,而就文学手法来说,也缺乏景与情一一对应,深相纠缠的层层递进。张先“数声”即非绝品,亦为上品,韦骧此词就要差得多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