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力加强香港人才培养的体会

关于努力加强香港人才培养的体会

毛伯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从香港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出发,对香港同胞、香港各界和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了“希望”,要他们从四个方面去努力。香港《文汇报》说“这四点希望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真是高屋建瓴”;《香港商报》说“四点希望”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堪称指导香港未来发展的明灯,为新政府施政原则、施政方略和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这四个希望是:

第一,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努力维护基本法的权威;

第三,努力提升竞争力;

第四,努力加强人才培养。

今天,我不准备谈前三个方面的希望,只着重谈谈第四个方面关于加强人才培养的问题。我认为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重要。因为“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关键、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与国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失去人才这种战略资源,谁就是失败者,如果我们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四个希望中的前三个希望将无从谈起,都得落空。“加强人才培养”,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

如何去加强人才培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我读了几遍,也思考过很久,我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个方面,是从共性出发,香港的人才培养,与祖国内地一样,应当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项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各项事业就是各行各业。我们从大学的招生目录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才培养大的分类就有80多个,专业就有500多个,这些大类和专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是从香港的实际出发,我认为绝不可齐头并进和全面开花,先应当考虑“结构合理”和“结构优化”,纠正过去偏重服务业的倾向。为此我认为:

首先,为了保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个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的需要,应当优先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保证、巩固、发展这个“中心”的地位。

其次,要培养造就高科技制造业和深加工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根据香港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国民经济发展中奇缺、稀缺和特缺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最后,培养一般行业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总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结构合理”和“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先急后缓,分清主次,绝不可以凭热情,不讲科学,盲目行事,应当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

第二个方面,是从特殊性出发,从政治和品德方面努力,培养造就品德优秀、政治上可靠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我认为:

首先,应通过祖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的教育,让香港同胞,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增加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从而产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爱国爱港感情。

其次,通过中华文化、中华体育、中华艺术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年轻一代的爱国爱港的感情。

再次,通过华夏大家庭、大团结的教育,让香港同胞,特别是年轻一代,感受到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热爱这个大家庭。

最后,通过革命历史的教育,让香港同胞,特别是年轻一代深深领会到全国人民切身体验出来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真理,从而让他们在思想深处爱戴中国共产党,拥护、支持、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坚强的中国统一战线。

总之,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造就一大批爱国爱港、政治上成熟、品德优秀、高素质年轻的政治人才,让“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总的说来,关于香港人才培养应当从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德才兼备,不可偏废,这关系到香港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内地与香港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录自中共西南财经大学离退休总支离休二支部《简报》第四期,2012年4月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