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孙文纪念馆”

日本“孙文纪念馆”

在日本明石海峡大桥北端,有一片修饰精致且十分大气而优美的休憩之地——舞子公园。雄伟的明石海峡大桥穿越在美丽的公园上方。在公园内靠海边耸立着一座日本唯一纪念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孙中山的纪念馆。

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友人口中以称孙文为多,纪念馆全称“孙文纪念馆”。明石海峡大桥身姿伟岸壮丽,桥下衬托在草坪上的是别具一格的八角形三层尖顶建筑物,邻旁是一幢2层楼房和一所裙房。在夏日阳光直射下,大桥下是一片耀眼而明亮的绿灰色城堡。无论从桥上汽车内往下看,还是走近公园近看,这座城堡都是夺人眼球的一幢欧式风格的建筑。

纪念馆的前身是活跃在日本明治、大正时期中国实业家吴锦堂(1855—1926)先生的别墅“松海庄”。八角楼原名“移情阁”,是1915年春天,吴先生嘱人在别墅东侧建造的。远远看去,呈现在人们视界的第一印象是六角形,所以,当地人称它“舞子的六角堂”,其实是八角形的。纪念馆的建成足见日本友人对孙中山革命行动的赞赏和对其人品的敬重。

中国“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后,孙中山、黄兴以及另外一些革命志士东渡日本。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在访问神户中途,出席了在神户的中国人和日本友人共同举行的欢迎午餐会,受到东瀛友好人士的热情款待,这证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得到了包括吴锦堂等华人实业家和日本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移情阁见证了孙中山的革命历程,“舞子的六角堂”也因为孙先生的到来而熠熠生辉,名扬千里。

神户的华侨长期管理着移情阁,在1982年9月神户华侨总会将此阁寄赠日本兵库县政府,日本政府又对此进行了修复。1984年11月12日在孙先生诞辰纪念日,移情阁作为“孙文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12月,兵库县政府指定此纪念馆为“重要有形文化财”。1994年3月,为了配合明石海峡大桥的建设,移情阁暂时拆迁。直到2000年4月,在原来位置西南边约200米处,即现在这个场地上,复原重建工程竣工。2001年11月,此处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级“重要有形文化财”。

笔者在2007年8月16日上午参观了“孙文纪念馆”。当天室外阳光普照,气温很高;室内却十分凉快,整幢楼干净明亮,一尘不染。楼分三层,以孙中山和神户的关联为中心展开。第一部分,介绍孙先生的诞生,他的大致革命经历,同时代的黄兴等革命家一起为和平、为人民奋斗救中国的事迹,又介绍孙中山在世界和日本的一些经历,图片资料很丰富。第二部分,介绍了当时亚洲的情况,有中国铁路全图,洋务运动时的建设,当时的财政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孙先生“实业计划”蓝图等。第三部分,介绍了宋庆龄女士生涯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神户的情况。第四部分,介绍了房子主人吴锦堂年谱、事迹以及对中日两国的贡献。

在另一间宽敞明亮的影视室,有许多桌椅,有一台电视机,只要在旁边触摸器上按一下,就能收看到孙中山当时参加革命的资料片段,孙先生略带广东语的话音立即传入耳际。我们一行四人仔细看了录像,更进一步了解了孙中山的光辉事迹。

在一间展厅,我们还看到了原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题词:“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敬”。朱总理夫人劳安女士和其他人员的照片,让我们倍感亲切。在离开纪念馆前,接待我们的两位管理员,听到我们在讲上海话。一位女青年立即上前,十分礼貌地告诉我们,她是从福建到日本来的,已四年了。目前,作为管理员已能较熟练使用日语了。旁边另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华侨看到我们中国人士参观也十分友好,要求我们在参观者签名册上留下姓名。我随便翻看一下,签名者日本人多,中国人少。

离开纪念馆时,我在想,以后国内有人到神户访问或旅游,请抽空去一下“孙文纪念馆”,参观时间不太长却很受教育。附近还有许多值得一看和游玩的景点,住上个一两天细细品味也很值得。

(写于2007年9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