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小学那些苦读的时光

4. 小学那些苦读的时光



在后母入门一个多月后,1920年春,萧红当时9岁,进入呼兰县南关女校读书。这个学校当时在县署前街路南,规模很小,只有十数间校舍,五位教师,两个班的学生。正值民国初年,当局没有兴办教育,呼兰河与其他县城一样,教育水平不高,师资不足,生源也杂乱。学生有小到七八岁的,大到十几岁、二十几岁,有的甚至已成家了。

萧红在后来回忆道:“提到同伴学生给家里写信,有的寻问自己儿子的病情如何了。还有的人已经是一家之主,写信问地租和粮食买卖如何。”现在看来,这样的情形是没办法想象的,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新式教育冲击着传统迷信,民主和科学之风已吹进呼兰城,萧红正是在这样的大变革时期,领受时代的洗礼。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萧红已经在初级小学读了四年半。1924年暑假,她考入高小。到了冬天,学校改名“第一女子初高两级小学校”。此时,萧红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在爷爷身旁打闹嬉戏的小女孩了。据当年的同学傅秀兰回忆:“她已经是稍高个子,白净的圆脸上闪着秀气聪明的大眼睛,穿着蓝上衣、黑布裙子、白袜子、黑布鞋的学生装。”萧红俨然已经是一个秀气、知性,青春活泼的少女。诚然,她长大了,有了所追求的东西,有了所向往的东西。

在家里,萧红的处境越发艰难,她学会了克制自己,不再任性撒娇。她已经从在祖父怀里撒娇的小女孩,成长为自觉钻入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图画、英文、日文的文化世界里寻求知识的女学生。她喜欢探寻新鲜的事物,对所有的知识与科学,都充满了好奇感。自然的奥秘、社会的奥秘,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七大洲四大洋一一都要摄入她的眼中,汇入脑海。她对“秀才不出门,便闻天下事”有了深切的体会。小小年纪,萧红就对知识表现出深深的渴求,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就这样,“书”成了萧红最亲近的伙伴。除了课堂上的功课外,她又把家里藏书一本本翻出来阅读,只要是闲暇的时候,她就会静下来看书,再也不把七大姑八大姨“八百年前的老货”扒出来引以为乐了。据弟弟张秀珂回忆:“家里后窗下花丛中搭了一个小棚,是姐姐乘凉、学习的地方。夏天她多半在这里读书。姐姐读起书来是不知疲倦的。有时到了吃饭的时间,她还不回屋来,常常要人去喊她。姐姐喜欢在书中夹花叶,常常顺手拿起一片花叶夹在书中‘备忘’。姐姐还很喜欢画画,画小房、小鸟给爷爷看,还说长大要当画家。”

年少时,萧红除了受到祖父的疼爱和启蒙,还有一个让她崇拜、并给了她很深影响的人物,那就是大伯父,也就是继父张廷举的亲大哥。他是一个嗓音宏亮、性格暴烈的人,但是为人磊落、待人热心,这与张廷举的文质彬彬却又近于冷漠的举止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正是因为大伯父的热烈与真诚,让同样性格开朗热情的萧红愿意与之相处,并听他说一些动人的故事。

在《镀金的学说》一文中,萧红提及当时大伯“话是严肃的,有条理的”。在那个家里,大伯父是一个难得的疼爱她的人。上学期间,大伯父总爱给萧红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也给她买很多小人书。入高小后,他开始给她讲古文。在萧红十四岁那年,大伯父给她讲到一篇吊古战场的祭文,战争的疾苦,将士的血泪染红了荒凉的大漠,遍地的白骨诉说着战乱的凄苦,寒风刺骨,士兵悲壮的痛哭……听到这里,萧红也跟着悲恸地痛哭起来。她后来回忆说:“从那时起,我深深感到战争的痛苦与残忍。”这篇文章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日后多次在文章和信中提及。

事实上,萧红非常爱听伯父讲故事,不仅生动有趣,里面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成为她人生的启蒙。在伯父讲故事时,有时会把族中上学的男孩子都招来听讲。每每讲完后,他一定要补上一句:“别看你们是男孩子,荣华(萧红乳名)比你们全强,真聪明。”他逢人就夸萧红“好记力,心机灵快”。

萧红在爷爷的庇佑与呵护下长大成人,她已经从后花园里游戏的孩童蜕变成妙龄的少女了。1925年,她正式就读呼兰县立第一女子学校高小毕业班。

终于迎来了毕业典礼。主席台上,女校长的话刚刚结束,萧红就走上台,代表毕业班的同学发表演讲。她手持讲稿,落落大方地走上主席台,向台下师生们鞠了两个躬,然后开始发言。她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学们,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新女性,要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也要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继续求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促进新时代发展的有生力量!”

这就是萧红的小学苦读时光,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走过的路注定是不平凡的。面对国耻,她毅然走上前,用自己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尊严。她敢爱敢恨,她满腔报国之志,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巾帼不让须眉。此时,她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有了理想与追求,坚定地迈着脚步,去探索她所向往的世界。

萧红渐渐长大,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走出了自家的后花园,不再是那个绕在爷爷膝下打闹嬉戏的孩童。她走入学校,开始与书籍为伴。在书中,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暗暗在心中立下坚定的理想。少年当自强,她逐渐关心国家大事与民族危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