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都市文化的黑色精灵
——评林燿德的诗
读罢林燿德的主要作品,我无可怀疑地发现林燿德本身已成为台湾八十年代都市文化培育的一个富有奇迹感的精神现象。
林燿德是八十年代都市文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可以视为台湾最具有发展性和冲击力的年轻作家,在散文、小说、评论尤其是现代诗的写作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我所读到的诗集就有《银碗盛雪》(洪范书店版)、《都市终端机》(书林出版公司版)、《你不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样一回事》(光复书局版)三种。他的诗气度恢宏,视界辽阔,以奇诡的心灵幻想、异色的情爱心理、变幻的都市图景、严酷的国际政治,交汇成当代社会五光十色的文化景观。尽管我与林燿德年岁相仿,但碍于各自社会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我匆促的浏览,毕竟难以深探其作品的玄奥。本文兴许真可能应了痖弦先生的话,“率尔操觚,强作解人”,以致多有差池,令人愧然。
无论如何,将林燿德喻为“现代都市文化的黑色精灵”显然还是比较妥帖的。对其诗作的评析,我无疑也会基于这样的文化思考背景来展开。
一
林燿德的诗里总是回荡着一份不安与焦灼。大至历史的宏伟场景,小至私我的生活感受,都受着这种深层情绪的支配。对战争的恐惧的阴影盘踞在内心,与用性爱方式加以排除的企图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首《上邪注》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而事实上,作为现代人心灵上的那份不安与焦灼在某种生命悖论的动荡不止中,将永远不得终结——
在无数人类同时努力做爱的子夜
再度 它悄悄降临
今年的第一枚核弹
也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后一枚
是时 我们正坐望满月
却等待到一颗太阳
在愤怒的大地上
霎时目盲的你我
依旧知觉
山脉 沦陷
江水 逸散
犹如我们做爱后
一片空白的满足
现代都市社会过于繁杂的变化兴替,与现代人偏于敏感的智性思考的复合,导致了这种不安心态的产生。复杂的现实世界从来给人难以认知、把握的茫然与疲惫,感受的哀绝和判断的失衡绝非是价值失范的精神后果,唯有挣脱了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与语言模式,我们方可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一种后现代性情感。同时,林燿德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分子,又天然地产生着对稳定平静的渴望,青春的躁动本性与现实威胁感之间的冲突,所谓核战争恐惧实质上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具体化了的态度而存在的,或者说是一种不安的能指。尽管林燿德也一直做着拒斥现实的痛苦努力,但某种不稳定心态似乎已无法消弭,这必然地衍生出他诗中的奇诡的意象幻觉与冷峻入里的骨相。
林燿德所倡导的都市文学的概念,事实上涵括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整体的生活情态,显示着一种体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广义的都市精神。当然,诗人面对纷繁的都市现象的思考也是十分复杂的,他是一个介入都市文明的批判者和讽刺者。从林燿德在新近一本散文集《一座城市的身世》(时报文化公司出版)富有个性的精细描状中,我们也多少可以领略他的“令人兴奋,也令人心悸”(痖弦语)的都市感受——
“我有些儿茫然,而且被什么东西蹑追不舍的感觉再度强烈地浮现……”(《幻戏记》)“一种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的安谧和宁静”,“孤寂是都市人共通的命运……”(《靓容》)“人在都市,就像是驶载着螺壳的蜗牛,在长满了符号、象征、暗示、密码和图腾的草原上,拉开一道继继绳绳的蜗篆,缠错成一幅以虚无感为笔触的抽象画面。”(《幻》)“都市啊,交织着文明和无明,交杂着希望和失望,交融着理性和谬性……”(《靓容》)“摆脱千年来的隐遁和怀旧心态,而昂然抬头,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
当然,在他的诗中,某种以疲惫性焦虑和无名状恐惧为特征的都市意态有更好的表现,此不赘述。我只是愿意指出我所注意到的现象,即在林燿德的诗行里,“黑色”意象的反复出现使之已成为令人咀味、引发联觉的一种情感底色。不妨援引诗例,如《悲怆说》中的《白银纪元》一节:
悲怆 沉淀在银色都市的表层
银色的建筑银色的塔银色的悲怆
我们看到的白银纪元
是一朵不断绽放不断
张开的
黑色的昙花
再看一首《昙花学说——一九九九年九月》
劫余者都必须培养一朵昙花
黑色而且唯美
昙花不是虚无
黑色是比爱比恨都要强盛的势力
因为昙花不断绽开
因为黑色不停吞噬
所谓黑色的昙花乃是作为核战象征的蘑菇云的比喻,它既隐示了诗人的一种核战恐惧,又顽强标示出诗人的一种复杂的批判性情感。黑色是与银白色(都市时代的表征)相斥的颜色,它是放逐抒情和明快的,显现出冷漠、静肃、沉重的色彩,超越了两极化的情感,给人清醒、超离甚至冷酷的审视感,同时,在某种寂灭感中包含恐惧的不安。这一切正是林燿德的诗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消解性的“黑色情境”的心理学蕴涵。它体现了八十年代诗人的一种理性素质和社会批判态度,甚至可以说,林燿德本身就是一台“冷静的电脑”,“带着丧失电源的记忆体/成为一部断线的终端机/任所有的资料和符号/如一组溃散的星系/不断/撞击/爆炸”(《终端机》),“终端机”是充满现代智慧的个体化象征。
二
林燿德在诗集《你不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样一回事》的扉页题下的——“献给/跨越语言也被语言跨越的世代”,与他的诗中始终弥散着的解构情调是紧密相关的。或许只有从这一后现代思维框架着眼,才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和理解林燿德。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他企图进行的还仅是观念的实践,而现实本身并未真正抵达后工业文明时代。我所认为的作为都市文化一个富有奇迹感的精神现象的林燿德,同样包含了其文化意识的某种敏感力与趋前性、艺术情态的某种深度隐涵与平面形式相互错杂的意蕴在内。这一点对于我们评断目下的先锋小说与诗歌同样具有启迪。
对林燿德来说,所谓解构情调的发生原由,当然是来自诗人的“不安的能指”的动荡不定,他未有也无法真正握有存在之端,因而导向了对确定性的虚幻感。譬如《蚵女写真——报道摄影实例示范》:
每一次台风扑袭
她用绵绵的胸脯死硬护守
飘摇剥离的蚵架
(我替她在面颊抹一把泥
以至于保持住自然的神色)
每一次台风扑袭
狂风卷走了人间的一切温暖
冲走蚵仔
却冲不走腥味
分不清,泪和雨
(请侧头哭泣,社会大众才有同情)
括弧里的话作为反衬,构成了对所谓报道摄影的写真性的强烈质疑与讽刺。显然,这是诗人形式意识过于强烈的解构方式,其结构化的颠覆意味还未进入更深的精神层面,但我们无法否定它的怀疑精神。
我们也不必怀疑,林燿德的解构情调乃是与发生“真实”危机与“意义”失落的现代人文思想背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传统的人文信念发生认识论的危机而解体,人们不再相信所谓历史的真实性与因果论,认为任何解释和理解都不可能重现原来的意蕴,都是虚幻的、不可靠的语言叙述。按照雅克·德里达的观点,意义是无始无终的符号游戏的副产品,它是某种悬浮的、延迟的东西,无法被轻易地确定。而任何超越的意义(所指)譬如上帝、自由、理念体系,也都是虚构的,是语言能指的运动结果,当它被其他意义趋求而成为起源或目标时,就形成了某种目的论的线性发展的秩序,某种完整而封闭的意义等级系统,而这正是所谓意识形态幻觉的肇始,也是解构批评的着眼点。通常认为,文学作品(包括诗)产生的快乐,就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是一种自我认识或认识对于人类处境的真实描述。那么,我们将作品放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上来阅读也应当被看作是具有开阔视界的自由游戏。
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认识方式,二元对立的思维与语言模式习惯于在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事物之间进行严格划分,仿佛二者唯有相斥而不可调和,譬如善/恶、神/魔、真/伪等。一旦产生了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念,就会有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在人的价值认证和判断中顽强地发生作用。解构正是对这种二元对立组的拆散,从本文意义上证明二者的相互颠覆性和可相对性,体现出某种自由怀疑主义态度。可以发现,“解构”所要破坏的正是传统信念与价值尺度的神圣性,以建立起人类新的自我认识。
林燿德作为一个当代都市诗人,他的诗发散的解构情调无疑可以视为某种智慧快乐的洋溢,鲜明地体现出透彻的思辨力和人文眼光。更使人赞叹的是,他的诗往往气魄宏大,结构谨严,想象奇特,辞采靡丽,巨制佳篇为数颇多。譬如这首长达三百行的《木星早晨》,就是描述欧洲神话中主神奥丁用眼睛换取智慧泉水的典故,配以木星“大赤斑”的科学现象,充分展现了神魔决战的夺人景象。正像有评论指出的,它表明,神魔作为两股对抗力量,胜者为神,败者成魔,交战反复进行,不断进行正反合,其实二者一体同源,这种宿命根源于人性的矛盾。林燿德还有一首《灵魂的分子结构式》,以上帝与撒旦(汉字)同体的思想,十字架图形一样显示了质疑传统信念的神魔同体,这可以看作是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打破,从相互寄生的角度消解了神魔二者的绝对对立,使传统观念模式从发生到颠倒,陷入困境,到彻底瓦解。尽管这种反讽意味令人感到残酷,但它确实从历史想象与语言幻觉两个层面,有力地揭露了这类二元对立模式维系的人文信念的虚幻性。
写于1984年的《线性思考计划书》被称为台湾后现代主义的宣言诗之一。在我看来,它同样也是林燿德的“不安的能指”的移位投射。以下是《语言学的看法》一节——
不可述说者 被诗的语言紧紧包扎
可述说者 被诗的语言狠狠砍杀
分析学派与禅宗也不得不提起语言的假面
他们用语言揭去一层层语言的花瓣与假面
仍然无法洞穿 自己脸上的假面
包括形而上学与巫术也是后于语言的存在
抽象的语言思考与可听闻的语言发音它们
脱离了人类而形成一个超越生命的真主宰
回过头来 成为证明人类存在的唯一根源
人类把持着语言假面的说法 其实
乃是语言统治文明的真相 一再
模拟现实世界的语言已经跃为文明的上帝
诗是上帝 除了哭泣
诗是上帝 除了做爱
或许它同“跨越语言也被语言跨越的世代”这句话是相通的,语言成为了主宰,成为了中心,却无法永远固定其位置,反复循环而无终止。事实上,世间的其他事物亦复如此,都处在无始无终的反复运动中,动荡不定,企图成为超越的存在只能是一种幻觉。既然如此,一切便都是不可靠的、虚幻的和不可把握的,不可能真正拥有某种存在,这种现代状况可以概括为:无中心性和非确定性。
所谓解构情调,在情绪层面上,用特雷·伊格尔顿的话来说,正是“兴奋与幻灭、解放与纵情、狂欢与灾难”变幻交织的混合产物。解构立场的产生当然源自某种特定的现实政治的失败与幻灭,但它同样包括了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无中心性和非确定性的哲学确认。既然由超越的所指所支撑的作为整体的信念体系被认为是虚幻的而可以消解,那么人们势必陷入无中心对象的零散化和非连续状况,无须整体地介入现实,更无须同所谓作为整体的系统发生对抗或发生挑战。在我看来,林燿德面临的正是与此相似的文明状况。尽管林燿德诗的解构情调,也是带有某种观念性的个体运思,但它们作为对传统人文信念和思维规范的神圣性的一种彻底放弃与亵渎,其渗透着的智性思考又足以使人兴奋。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解构情调具有的破坏性,既针对对象,又指向自身。这成为了一个规则。也许正因此,林燿德诗中“不安的能指”的解除才被注定为无望,无法真正拥有并明确肯定什么,当然就无法摆脱无始无终的循环反复,以虚幻的性爱方式来排解,也只能带来更大的无奈,导致更强烈的无定感和虚幻感。向人自身宣布某种存在信念的虚幻性,不啻是一种莫大的冷酷。林燿德诗的放逐抒情的黑色情境,正是向人们揭示了一种企望的虚无。这是一种生长于现代人内心的宿命的悲哀,谁又能了解“我的哀愁是怎样一回事”?
三
林燿德作为当代都市诗人表现的后现代性情感,主要集中展示在都市和战争两类题材的作品中,但以描写都市景观及生存心态的诗而言,已不再是一般地表现异化主体的压抑、焦虑、孤独、绝望的情绪,而更多地趋近冷漠、虚无的色彩,理智而淡漠。譬如《一或零》:“在这个数字至上的时代/除了IC缺货我们终将对一切真实无动于衷”。而茫然无奈状则如《都市·一九八四》:“真的我不再抱怨什么/不再批判什么/只是稍稍厌倦罢了”。他的《七〇年代》这样写道:
我们的爱
既不属于个人
也不属于群众
那是自生命的悲悯中抽离出来
以慈祥的姿态向人群掷去
又被世人以愤怒掷回的石块
倘若我们的爱只是这样的石块,我们于时代社会还能有更大的企图吗?自然,这首诗隐含的讽嘲意味冷谑地消解了我们爱的企望。后现代情感作为两极化的情绪态度的消解和融化,是一种混合和超离的产物,甚至在形式上使对立的要素并置拼接,进行有意味的组合。林燿德的精心实验同样贯彻了某种解构态度。林燿德有关都市状态这路诗包括《暴走族》《断指手套》等,虽然没有十分出色的表现,但部分作品,譬如《报导诗学》《不明物体丛考》两辑着眼于未来后现代文明状况,通过艺术形式的探索展示了新的面目。
对林燿德来说,他诗中那份不安心态的主能指就是核战恐惧。战争于林燿德是超经验的事件,而不是现实的威胁,他这代人对战争几乎不可能有直接的印象,但即使在某些非现实情境的诗作里,林燿德的这种指涉仍然显得强烈,甚至在科幻性诗作中,作了大胆而奇诡的丰富想象,堪称卓然。林燿德的这种敏感及其想象经验除了早慧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由现代社会的资讯发达所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个体生存的深层的危机感的具化反映。林燿德曾经说过:“人类的文明,就像是冻结在琥珀中的甲虫,终究要败坏在一次无可挽救的劫火之下吗?踏着火光走出来的人类文明,会不会消失在火光之中呢?”在这里,林燿德的这份不安已成为对人类文明的超个体的忧患了,他的《世界大战》中形容核战的“光/更强的光”,就是对战争恶果的简洁、强烈而有力的控诉。林燿德笔下能够显示当代国际政治风云的舒卷变幻,写出《马可仕头像》《艾奎诺现象》《柯尼印象》《一个锡克族卫士的自白》《日蚀》等诗,同样足以体现他开阔的全球性视界,纵横捭阖的气魄以及作为当代诗人难得的阅历与个性。
与核战恐惧阴影相交错的,是林燿德诗针砭深彻的反战思考。他的《战后》里有这样的诗句:
失去战争
我也沦丧一切
卸下戎装
我开始痛恨和平
这首诗令我想起四十年代九叶诗人杜运燮的名作《追物价的人》,同样采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加以颂扬,实质上却是以此揭露和嘲弄事物的荒诞性与阴暗面,效果尤其强烈。然而,林燿德的诗却还更深地隐示了类似他的《木星早晨》表达的思想,战争与和平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循环反复,没有终止,根源同样在于人性阴暗的矛盾。这又是人类一种悲哀的宿命,因为和平作为某种人文信念已被证明了它的失去神圣的虚幻性,如图《薪传》一诗所显示的,人类家族的本质最终只能统归于“人类的哭泣”,或者如《空白》一诗所指出的,“历史依旧历史/依旧蒙着面纱除去一层还有一层/最后一层的后面/一片空白”。这种深刻的解构冷酷地揭露了人类家族的游戏本性,而其所谓游戏本性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性的解构操作。林燿德所扮演的正是作为媒体的人类文化的黑色精灵,他是裁决历史,还是预言未来?他是试图消解文明,还是揭示自身虚妄?
我们是否能走出解构的宿命的魔圈呢?
四
林燿德的诗一直流溢着诡谲与歧义,盛满语言之雪的银碗。也许,我们每每只能发现它某一侧面的灿烂与奇诡。
然而,唯有林燿德不断继续他的创造,他的诗才会永远拥有一种奇迹感。这也是我对林燿德的真诚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