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提出的国务成员,你认识几个

孙中山提出的国务成员,你认识几个

1912年1月3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国务员名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成员包括陆军总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瑛、司法总长伍廷芳、财政总长陈锦涛、外交总长王宠惠、内务总长程德全、教育总长蔡元培、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

在孙中山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革命派占绝对优势,但也吸收了一些旧官僚、立宪派。在9名国务部长中,同盟会员3名,他们是陆军总参谋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其余6名国务部长中,有旧官僚2名,立宪派2名,其余专家2名。

黄兴

黄兴(1874—1916),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湖南省长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时人常以“孙黄”并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河内,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1909年(宣统元年)秋,受孙中山委托,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在广州新军中发动起义。次年春,起义再次失败。

1911年4月27日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失败后脱险。武昌起义爆发,黄兴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称帝时,任讨袁总司令。

黄钟瑛(1868—1912),本名良铿,又名鍌,号赞侯。原籍福建长乐。

14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入刘公岛北洋水师枪炮学堂实习。毕业后,黄钟瑛被派到济远舰上当航海员,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清末曾任海筹舰管带,武昌起义后率领舰队投向革命阵营,后成为民国第一位海军总长。伍廷芳(1842—1922),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后改名廷芳。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帝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

陈锦涛(1870─1939),字澜生。广东南海人。幼年入香港皇仁书院就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天津北洋大学堂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1901年以官费留学美国,初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数学、社会学。继入耶鲁大学,转攻政治经济学,1906年夏获哲学博士学位。9月回国后应清廷部试,又考中法政进士。清末曾任大清银行监察、度支部预算案司长、统计局局长、印铸局局长、币制改良委员会会长和资政院资政等。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联合其他四个政团组成国民党。孙中山在湖广会馆主持国民党成立大会,他出席并被推举为参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总长、审计处总办。次年任财政部驻外财政员,赴欧调查财政。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祖籍广东,出生于香港。王宠惠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曾任中华民国外交总长、代总理、国务总理,并为海牙国际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他是民国时期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被聘为国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宠惠一生中先后撰写了《宪法刍议》《宪法危言》等一系列法学作品,探讨了中国宪政设计的原则和方针,其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华民国的立宪基础,而且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宪政风潮,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

程德全(1860—1930),字纯如,号雪楼、本良。重庆市人,本籍江苏。曾担任清朝奉天巡抚、江苏巡抚,辛亥革命中“反正”加入革命军,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务,后退出政坛隐居上海。

晚清末年,既得利益集团不愿革新变法,以虚假维新应付下层人民,以致乱局已定、不可挽回。程德全明白清王朝已无可救药,国家前途只有另谋生路。于是,他开始改变施政方针,不再以挽救清王朝为目标,而是以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地方经济和人民安定的生活为目标,扬弃了传统的“忠君爱国”的观念,最终成为第一个反正的前清大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对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以近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汤寿潜(1856—1917),原名震,字蜇先。浙江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因争路权、修铁路而名重一时。他的遗言“竞利固属小人,贪名亦非佳士”可谓自己一生写照。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汤与张謇、郑孝胥等人联合江、浙、闽绅商200余人,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敦促清廷早日立宪。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命汤寿潜为交通总长,未到任。改任赴南洋劝募公债总理,向在南洋各地华侨募款。袁世凯篡权后,汤曾与章太炎等组织“统一党”以挽残局,未果。

参考文献

1.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

2.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东方出版社,2015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