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山先生的一天》结集成一本书,是项目进行了一段日子才有的想法。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2015年11月,全国政协发布消息,届时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作为从事两岸报道的媒体人,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关于孙中山先生,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认同和记忆,我们可以策划一个媒体产品,采用“历史上的今天”的方式,一天讲一个和中山先生有关的故事,就从1月1日他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说起,做一整年,直到12月31日,名字就叫作“中山先生的一天”。

无知者无畏,做这件事的决心很快下了,但我个人,以及团队的小伙伴们对孙中山先生,对近代史的认知几乎仅限于历史课本和日常阅读所了解的那些,单凭热情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寻求一个专业的团队合作。

广东省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866年11月12日,他出生在翠亨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956年在此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曾多次到中山市采访,结识了不少当地的朋友,也不止一次地参访过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寻着这条线索找合作,也许会有收获。

我是在2015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来到中山市寻求支持的,要特别感谢中山市的老朋友卢艳红、龙敏前期的牵线,以及中山市宣传部的徐剑、曾毅峰、高明国等人的协助。虽然是抱着势在必得的信念去的,但说实话,对于能否达成合作,当时自己并没有十足把握。

12月30日一早,我来到翠亨村,见到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张道有。交流不过半个小时,我介绍了策划思路和基本构想,提出希望与故居纪念馆联手,合作推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新媒体产品“中山先生的一天”。张道有听得认真,问得直接,了解清楚之后,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那时,2016年即将到来,我们相约各自回去加紧做合作前的各项准备,我庆幸在最后的时刻顺利地找到了合作团队。后来,随着项目的推进,我越发意识到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为这个项目我找到一支最适合、最优秀的合作团队。

我想,最初我们都低估了做“中山先生的一天”的难度,以为不过是一天一个五六百字关于中山先生的小故事,配上图发布就好。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起初安排了两三个人兼职参与创作,很快就发现并不那么简单,确定选题、选取角度、查阅资料、提笔成文,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得来不易,于是创作团队扩充到了十人。最初的一段日子,我们北京这边经常是夜里11点左右还在修订稿件、调整版式,要赶在新一天到来之前把当日的“中山先生的一天”发布出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去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创作团队面对面地开一次选题策划会,小结前一段时间的运行,梳理未来两三个月的选题。中山市的创作团队是一个年轻的队伍,他们大都是学历史出身,有几位踏上工作岗位还没有几年,大家热情而敬业。记得在一次策划会上,有人说道:像今年这样隆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也许下一次就是200周年了,而到那个时候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在世,也已经是耄耋老人了,所以,这次一起做“中山先生的一天”是此生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必须尽力做到最好。

2016年是个闰年,所以全年有366天,在这366天里,无论雨雪风霜,“中山先生的一天”一天也没有停歇,中山——北京的团队合作也从未停歇。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和同事说这样一句话:全年366篇,少一篇也不算完成;即使一篇不差,也不能说是成功。

要特别感谢《台湾导报》的林文雄社长,因为他的支持,“中山先生的一天”从2016年5月开始在《台湾导报》上一共连载了200多期,让台湾读者通过纸媒了解到中山先生及那段历史,这正是我们的初衷。

有出版界的朋友看到我们每日发布的“中山先生的一天”,他建议我们可以结集成书。也是,全年的内容覆盖到中山先生的一生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他的人生故事,收录了他的语录言行,外延还涉及他的亲人战友,以及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全年366篇总计60多万字,1000多张图片,很多篇章专业严谨、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如果有机会出版,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增加了一个和受众见面的方式,最终我们选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山先生的一天》。

在此,要感谢在筹备出版的过程中,参与文稿审定的专家和编辑人员,是他们的推敲把关、字斟句酌,让我们的作品能从容面世,不至于贻笑大方。还要感谢那些助力这本书最终能和大家见面的各位前辈挚友,是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能一往无前、愈挫愈奋。

考虑到篇幅,以及一些选题的重复,对全年的篇目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筛选、修订,精选出了200多篇,将陆续呈现给大家。

中山先生曾经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希望《中山先生的一天》能让您开卷有益,日有所得。

龚铭

2016年12月于北京鲁谷

创作团队名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主编:龚铭

创作团队:陈钧 章文君 廖正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主编:张道有

创作团队:漆德红 黄德强 楚秀红 葛爽 佘凤英

李宗蔚 郭丹玲 崔胜强 娄亚丽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