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光棍之“棍”

时下,在商业文化的大力推动下,光棍节已经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充分体现中国创新精神和幽默感的重大节日,是年轻人的狂欢节,是对自由奔放的单身生活的宣泄,也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这一节日的创造不得不归功于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完美结合。据说在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学四年级学生经常在晚上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创造性地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11月11日是一年之中月份和日期含有“1”最多的一天,“1”从语义上讲是“单一”、“不成双”之意;从形态上看,与“棍子”很相似。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

这个节日的确是个悖论。一方面,年轻人在这一天庆祝单身状态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疯狂购物,尽情狂欢,体会“只羡光棍不羡仙”的感觉;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渴望美好的爱情早日来到。社会上也有年轻人特意将婚礼定在这一天,就是为了赶上四个“1”的吉利,希望这“一心一意的爱,一生一世的情”能带给他们幸福。这一天就像《单身情歌》一样充满悖论:既然是“单身”,何谈“爱情”呢?然而,这个悖论刚好体现了渴望爱情的悲苦心理,“抓不住爱情的我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所以就有激情“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

悖论还在于“棍”字。如此受到社会热捧的“光棍节”的“棍”字被用来称呼某一类人的时候,具有很强的贬义,常常指“具有某种恶劣嗜好的人”。比如,沉溺于赌博的人被称作“赌棍”;耽于声色的人被称作“淫棍”;凶神恶煞的人被称作“恶棍”;长期混迹于某一党派之中,并擅长党派斗争的人被称作“党棍”。在过去,“光棍”没有什么好名声,是人们避而不谈的词。我小时候,邻居家有个娶不到老婆的男人,父母严禁我称呼他“光棍”,因为会遭到他的暴打。可见,“光棍”在过去是一个侮辱人格的词汇。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国外的文化,“光棍”的贬义逐渐消失,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甚至以“单身贵族”而自居。为什么我在这里说是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呢?因为西方历史上的确出现过终身未婚的“单身贵族”。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了,他是“精神恋爱”的鼻祖,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Ⅰ,1533—1603)也是终身未嫁,她因为政治而放弃婚姻。她在位44年间,英国的宗教斗争非常强烈,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她本人信奉新教,找一个天主教的丈夫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找一个新教的丈夫,如莱斯特伯爵,会立刻加剧宫廷内的宗派斗争。无论她选中谁,都不会有好结果。因此,她牺牲了自己的婚姻,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国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