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真知灼见,虽非刻意为之,但基于他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对世事人情细致通透的观察了解,这些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指导人们言行的处世宝典。孔子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是坚持正道和灵活巧妙的结合,既远离虚伪奸诈,又不陷于固执和僵化。这种充满正气和积极迭观的处世态度,不正是今天人们一心想要效仿和成为的那种近乎完人的形象吗?孔子的智慧和精神,也许正蕴藏于这些乐观通达、正直有格的言行主张中。
莫忧己不显先把他人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第一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感悟一点】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为人知,悄无声息地被埋没了,甚至怨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其实,这些担心不仅多余,而且从根本上证明这种人实际上并不怎么样。真正要紧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如果我们不在知人上下功夫,则会贤愚不辨,是非混淆;交友不能亲贤远佞,用人则不能取良避奸。而这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荀为何怀恨死
“不患不知人,患人不知己”几乎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病,古往今来大抵一样。一个人一旦自认为有水平,往往就会不把了解别人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必要条件了。而这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当不了解自己上司的真正所欲,而仍一味按自己的那一套去做事的时候,更是无异于冒险。三国时荀的命运就说明了这一点。
荀生于东汉末年,字文若,时人夸其有王佐之才。永汉元年,举孝廉,任守宫县令。后董卓乱政,弃官归乡。袁绍得势时,待荀为上宾,但荀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遂弃袁而归附曹操。曹操高兴地称他为“吾之子房也。”任命他为司马。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征讨陶谦,命荀留守许昌。当时张邈、陈宫在州造反,暗中接应吕布。而曹操大军皆去攻打陶谦,手下的大部分督将官吏都与张邈、陈宫有往来。这时,豫州刺史郭贡率数万兵众至许都城下,大家都认为他与吕布通谋,疑惧不安。荀独往郭营,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郭贡,众人渐渐心安。荀遂使全城无虞,待曹操班师而回,见一切无恙,大赞荀立下奇功。
其后,在曹操破黄巾、平吕布、收张绣、灭袁绍等一系列战事大计中,荀皆充当重要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在建安元年,由于诸侯烽起,曹操虽已占据了天时地利,但在诸侯中依然不能处处掌握主动。这时荀极力劝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曹操众部下皆犹豫不定。而荀陈其利弊,终于促成。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荀因此而得到曹操的更大信任,被升为侍中,旋又任尚书令,军国大事皆倚仗他筹划。
同时,荀又向曹操推荐了贤士郭嘉等人,他们不孚所望,所谋划的计策都颇见奇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的相持于官渡。由于双方力量悬殊,不久曹操的军粮就出现了危机,以致军心大动,败局似乎已经定下。曹操及一些部将谋士疑惧不安,打算班师还许,这时荀挺身而出,分析天下形势,指陈进退利害,力劝曹操克服因难,等待时机,用奇兵制胜,以图将来大业。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最终大败袁绍,平定了河北,从而为统一北方缔造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理说,荀足智多谋,为曹操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理应加官晋爵,一生荣华享用不尽才对,但为何在不满五十就含恨而死呢?
原来,随着权势和地盘的扩大,曹操的不轨野心也渐渐显露,并越来越大;而此时荀完全没有觉察到这一点,或者,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真正了解曹操。另一个谋士董昭却看出曹操想自封为“魏公”的意图,就上表建议他这么做。当他去和荀商量时,荀却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听说此事后,大为生气,从此就有意疏远荀。但荀并不开窍,依然苦口婆心地拿“义”、“德”来规劝曹操,结果两人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到了后来,曹操甚至感到荀这个愣头青书生有些碍手碍脚的。
于是在征讨孙权的时候,大军开到了濡须(今安徽省含山县境内)时,荀患病。这时,他收到了曹操的礼物,打开一看,是一只空荡荡的盒子。他当即明白了曹操的心意,长叹一声服下毒药,含恨死去了。
第二年,曹操晋爵为魏公。
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别人比让别人了解自己更重要,往小说,关乎个人的安危荣辱,往大说,关乎国家的乱治兴亡。孔子本人虽然大半生都在渴望别人了解并重用他,但首先,他是以知人为前提的。这是一种智者的见识,也是一种智者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