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世界任何民族、任何有人的地方都有歌谣,一个族群,可能没有文字,但一定有自己的歌谣,歌谣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学乳汁和最真切的心灵营养。
歌谣,我们今天一般都是连起来说,实际上歌和谣是两个类型,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着名的划分,叫“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毛诗故训传》)。“歌”要和乐,是有旋律的,多数还有音乐伴奏;“谣”为徒歌,没有旋律,但是有起伏、有节奏,有的节奏感还相当强烈,需要大声表达,需要激情传递。本书讲的歌谣,主要是民谣、童谣、顺口溜等,它们都是一字一句地念出来的,一音一节地说出来的。
民间歌谣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1、形式比较简单、内容直白浅显;2、合仄押韵,念唱容易;3、好听好记,口耳相传;4、诙谐幽默,搞笑风趣。
除此以外,武汉民间歌谣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这些歌谣全部都是用武汉(含江夏、蔡甸、黄陂、新洲等郊区)方言念唱的、流传的。方言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地域文化,它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独有的人文特色,是研究本土文化的一条捷径。
第二,这些歌谣都不是老师教的,也不是学校要求学的,更不是哪个部门统一规定要唱的。它是一条蜿蜒的河,在民间自然流淌着。人们觉得它很有意思,便会主动去念唱,自觉去记忆,这个过程中,或许还有自己的添油加醋,自己的创造。一般很难考证一首歌谣的最初原创,每个演唱人是学习者,传承者,也可能会是改编者、发挥者。这就是“民间性”,它与当今很多创作型的、用普通话念唱的歌谣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其三,从主体内容和念唱风格上研究分析,有一部分歌谣直接就诞生于武汉本地,为武汉独有,有的还曾向外扩散输出;另一部分,则是从外埠流传进来的,即便是植入,也是经过了“武汉化”的改造过程,这个改造包括语言、内容、风格、形式、表达等。总之,虽流传范围有宽窄,流传时间有长短,但都曾在武汉大地上飘荡过,在人们的口中唱响过,不可小觑,更不应漠然。
歌谣不是自然产生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是它的催生婆,它与武汉地方历史、地理环境、民间习俗、文化心态、社会构成、民众类型等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本质,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是“武汉地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歌谣,或许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去念唱它,甚至很少有人记得它,但重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曾经跳动的历史脉搏,人们实在的平淡生活,绚丽多彩的时代风情,韵味悠长的故事传说等,都会鲜活地闪现在我们面前。将歌谣作为展示城市文化品质和历史荣耀的一个途径,作为提升城市内涵和品味的一种手段,就是我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民谣的分类比较复杂,朱自清先生曾将其分为十五大类,也未见得周全、科学。本书共选用武汉各类民间歌谣183首,分48个小题,我这里不是专业研究,只是简单地按歌谣表述的内容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即“岁月留光、物阜地灵、世态人情、儿戏童谣”等。
一首歌谣,一段历史。“岁月留光”部分,主要是通过歌谣讲述曾经在武汉这片热土上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讲述一些政要人物与武汉的相关故事。“地下打麻城”,讲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攻打麻城的传说故事;“红头洋人”,介绍了汉口租界历史以及发生在英租界的两次风潮和收回英租界的故事;“童子军与文华”,武昌文华书院创造了不少中国第一,它是中国童子军教育的首创地,中国第一支童子军就诞生在这里,其图书馆公书林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学科也诞生于此,中国第一支中学生铜管乐队在此建立,中国最早的红十字活动也是从文华起步的;“大汉报”,讲述了“大汉报”办报过程以及历史功绩;“孙先生”,讲的是刚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造访武汉,受到武汉民众热烈欢迎的故事;“打红线”,通过武汉童谣讲述“蔡锷反袁世凯”的史实,“萧衡山”,讲湖北督军萧耀南的人生;“一斤米”,讲述北伐军攻打武昌城的历史;“武汉抗战歌谣”,反映了日寇统治武汉期间,武汉民众反抗敌猷的斗争事迹;“大肚子”,讲武汉地区送瘟神、根治血吸虫的过程;“苏联老大哥”,回顾了苏俄与武汉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笑得像粮票、爹爹婆婆下农村、我家里的幺叔”等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记忆。
一首歌谣,一份光荣。“物阜地灵”部分,主要是通过歌谣讲述武汉城市特色和辉煌成就。“武昌九座门”,讲述了老武昌建城历史以及各城门名称、地理风貌、功能特点、传说故事等;“四明银行”,展示了宁波帮在武汉近现代建设发展中的巨大历史作用;“新市场”,即民众乐园,是武汉开业时间较早、经营历史最长的、和上海大世界齐名的一个娱乐商业兼备的、大众性综合游乐场所;“汉口也有‘洋泾浜’”,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情况下,武汉社会所产生的隐性嬗变和华丽转身;“买、买、买”,通过歌谣宣传享有盛誉的武汉老字号;“过江”,说的是武汉一些地理特点、物候现象;“金银铜铁锡”,讲述武汉传统手工艺和武汉独有的“甘蔗节、磨子会”等节日盛况;“六渡桥和龙王庙”,讲述了这两个极富特色的地名故事;“喜头鱼?红菜苔”,是武汉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肴;“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城永久的地标,武汉人永远的骄傲。
一首歌谣,一种风情。“世态人情”部分,主要讲述武汉传统的民俗习惯,社会风情。“痴家婆”,讲的是家婆疼外孙的世俗故事,歌颂了人性的大善与大美;“古怪不古怪”,辑录的是极具武汉地方特色的“颠倒歌”;“吃了饼子,套了颈子”,控诉了旧时代的“包办婚姻、童养媳、小女婿”等丑恶现象;“过年三部曲”,讲述了老武汉人过年的风情故事;“客来了”,展示了三首疑似传唱了千年的武汉老童谣;“一家煨汤十家香”,介绍的是最能代表武汉世俗文化、最具人情味的特色饮食——煨汤;“六月天气热”和“新姑娘,睡竹床”,描述了武汉坊间旧时的消暑大观、乘凉文化;“丫头丫和花子花”,说的是武汉民间的“小名、贱名”现象;“一个伢的妈,真垃坬”,是几首很有特色的嘲弄谣、讽喻谣;“油子哥哥”,展示了大街小巷的一些人物风貌;“嫁人就嫁这样的人”,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女性青年的择偶标准,有时代感,有人情味。
一首歌谣,一抹温馨。“儿戏童谣”部分,选录的是一些富有武汉地方特色的老儿童游戏和老儿童歌谣,带给我们的是柔情回忆和美好眷顾。“一撇到汉阳”,介绍了几首武汉坊间流传甚广的谜语歌谣;“汉味绕口令”则是几首很具武汉方言特点的绕口令;“月亮走、张打铁”展示的是两首在武汉广为传唱的,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童谣;“杨柳活,打得螺、鞋子破了还要跳、打毽哆与唱名谣、打珠子、划头、猜中指,打五十、抓子谣、我是一个将军”分别介绍了“打得螺、跳橡皮筋、打毽哆、打珠子、划头、猜中指、抓子、跳绳子”等具有代表性的武汉老游戏、老童谣。
大至国家兴亡,小到儿女情长,上说天文地理,下讲鸡毛蒜皮,悠久的历史传承,高度的社会参与,显现了民间歌谣的独特魅力;内容上的广泛涉及,表达上的酣畅淋漓,都让我们对这些未登大雅之堂的草根之作刮目相看。这是热情的自然喷泄,这是愿景的优雅集结,这是灵魂的恣意升华,或许,重新唱读,能加深我们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真切的了解,能凝固我们对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更崇高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