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1]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2]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3]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4]

【解读】

李商隐于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次年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初选已录取,复审时却被“中书长者”以“此人不堪”的评语而刷落。不久,他便满怀愤懑去泾原节度使幕任职。到泾州后,某日登上城楼览眺,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首联叙登眺之事,先造成置身高峻、视界开阔之势。次联借历史人物感怀寄意,透露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三联在以上充足的蓄势下推出,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高洁脱俗的情操和功成而后身退的人生策略,因语言凝练铿锵,句式拗峭爽朗而被誉为“神句,乍读不易解”(清钱良择语)。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喜爱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蔡宽夫诗话》),而“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就是他最激赏的一联。末联对猜忌诬陷者示以极端轻蔑,具有反击意味。作为一个诗人,能做的也就仅止于此了。


[1] 安定:郡名,即泾州,在唐属关内道,为泾原节度使驻地,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

[2] 迢(tiáo条)递:高远貌。汀(tīnɡ厅)洲:水边平地和水中的沙渚。

[3] 贾生:西汉贾谊(前200—前168),《史记》、《汉书》均有传,云其“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得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升迁至太中大夫,上《治安策》论政,文帝拟大用,但因遭保守老臣反对而作罢。后出为长沙王太傅,王堕马死,贾谊亦呕血而亡。垂涕:贾谊上疏陈政事,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等语,因所论未被采用,故曰“虚垂涕”。王粲:东汉末文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在荆州作《登楼赋》,中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语。二句以贾谊、王粲自比。

[4] “不知”二句:用《庄子·秋水》之典:“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yuān鸳)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以鹓雏自比,以鸱比惠子,以腐鼠比权位利禄,义山借以比况自己的处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