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以少胜多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我军以少胜多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是战争史上罕见的战役。这一战役,我军以60万人马战胜国民党80万现代化装备的大军,从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那么,我军是怎样以少胜多,取得淮海战役胜利的呢?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此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现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起临城,南至淮河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是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伟大战役。集结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副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李弥、黄伯蹈、孙元良4个兵团以及刘汝明、李延年、冯治安等3个绥靖区部队,连同以后从华中增援的黄维兵团,共5个兵团和3个绥靖区部队,共80余万人马。

蒋介石企图在徐州地区与我决一死战,守住中原,作为南京的屏障;在形势对他不利时,再把主力撤往江南,巩固长江防线,阻止我军过江。毛主席早已洞察到敌人的阴谋,下定决心要坚决歼灭蒋军主力于淮河、长江以北,为我军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创造条件。

我军参加这次战役的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42万人,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13万人,加上华东、中原、华北、冀、鲁、豫军区的地方部队,总共60余万人。在兵力对比上,敌军装备和交通运输条件都比我军好。

整个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8年11月6日到22日,这一阶段我军集中兵力,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在战役初始,我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出击,大胆穿插,迂回包围。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把敌人80万重兵弄得肢离体解,分割成互不联系的几块。

战役一开始,我军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使敌人晕头转向、一片混乱。在敌黄伯韬兵团不敢应战、狼狈逃窜的情况下,华野前委根据毛主席指示,向全体指战员下达了全歼黄伯韬的命令,号召全军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饥饿,不怕伤亡,敌人逃到哪里就坚决追到哪里,全歼黄兵团,活捉黄伯韬;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是我华野第一纵、第四纵、第六纵、第九纵、第十一纵队,沿着陇海铁路南北两侧,冒着敌机的轰炸与扫射,逢山过山,逢水涉水,人不歇脚,马不停蹄,顾不上吃饭与睡觉,不分昼夜日夜兼程,以日行军140里的速度,开始了勇猛的追击。指战员们跑得疲劳不堪,边跑边打瞌睡。在追击中,各连党支部、各级干部党员均起了模范作用,帮体弱的同志扛枪、背包等等,保证没有掉队人员。黄伯韬兵团在我大军勇猛追击下,狼狈不堪,溃不成军。担任掩护的敌第六十三军在窑湾镇被我一纵追上一举全歼,俘敌1畅37万余人,受到华野首长通令嘉奖。逃在后面的敌第四十四军在溃逃中被我歼灭了一半。在三天追击中,我纵歼灭逃敌两万多人。

在我军节节胜利面前,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丰两将军率冯治安所辖的敌第五十九军和敌第七十七军3个半师2畅3万多人举行战场起义。敌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一○七军军长孙良诚率该军军部和一个师的5800余人向我投诚。

11月11日,黄伯韬兵团被我军前堵后追,包围在徐州以东150里地的碾庄地区,如瓮中之鳖。至11月19日晚上,我军发起总攻,20日凌晨结束战斗,兵团司令黄伯韬被击毙,敌第六十四军刘镇湘被俘虏,10个师的12万多人全部被俘,淮海战役首战告捷。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歼灭黄伯韬兵团后的第三天(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将敌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12月16日,我军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战斗和反复争夺,至7日晨我军攻占敌人好多阵地。12月12日,我军下令黄维投降,黄维拒绝投降,15日黄维企图突围,在突围中被我军全部歼灭,此役生俘敌人12万多人,活捉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员吴绍周,另有1个师起义。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

在蒋军大败亏输的情况下,蒋介石看到大势已去。为了保全最后一点本钱,他急忙命令杜聿明放弃徐州,率领邱清泉、孙元良、李弥3个兵团30余万人向西南逃跑。我一纵队奉华野指挥部十万火急的命令:直取萧县,猛追逃敌。我纵队刘飞司令员命令各部“不要尾追,要迂回猛插到敌人前面去”。每天行军没有目的地,饭也没法吃,有时一天吃两餐,有时一天吃一餐。部队跑得疲劳不堪,边跑边打瞌睡,一休息下来就呼呼大睡了。一天晚上,我紧跟前面快跑,谁知前边有条河一个急转弯,我没看清,一味向前快跑,一下跌进河里,棉裤全湿,棉衣湿了一半,冻得浑身哆嗦,再也不打瞌睡了。

就这样,我们追了四天四夜,到1948年12月4日,我华野各部已将30万逃敌全部截住,将敌军包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宫庄、青龙集地区东西10公里,南北5公里的狭小地域内,成为瓮中之鳖。我第一纵队在4天追击作战中,共经大、小战斗30余次,俘敌近万人。我警卫营攻占黄白楼,全歼守敌数百人。

从1948年12月16日开始,我前线部队奉命围而不打,进行阵地休整。在风雪交加的阵地上,战士们和衣抱枪倚在战壕中睡觉,吃着冰冷的饭菜,没有水喝,不洗脸,不刷牙。用钢盔当锅,劈弹药箱作柴烧水、热饭菜。战士们风趣地说:“我们现在开饭,像进饭馆吃暖锅了。”

12月20日,淮海大地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对于包围圈内的蒋军来说,完全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此时,我军各部遵照前线指挥部发出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在阵地上不停地广播,有洋喇叭也有土喇叭,各种喊话活动十分活跃。几天之内,仅李石林、陈官庄两地,夜间来投降的蒋军就有2000多人。

来降者受到热情接待,吃饱了热饭菜之后,便向我们诉苦:包围圈内没吃没喝,为了争抢食品互相火拼。

部队经过20天休整,养精蓄锐,兵强马壮,斗志昂扬,士气更加旺盛,时刻等待发起最后的总攻。

1949年元旦,前委发出命令:为庆祝元旦,从晚上7时开始所有部队向包围圈内炮击1小时,到点后我军万炮齐鸣,震天动地,震耳欲聋,每一发炮弹均要杀伤好多个敌人,打得敌人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

1949年1月6日发起攻击,1月10日上午10时发起总攻,至下午4时许结束战斗。就在这天上午,敌第五军第四十五师7000余人向我投降。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到处是俘虏,我军只要几个战士就押着几百名甚至上千名俘虏,俘虏都已饿得形同乞丐,排成长队的俘虏群跟着我军战士走向我军驻地去吃饭,烧饭的民工忙得不亦乐乎,米不洗就直接往锅里倒,饭还半生不熟就取出吃,没有菜光吃白饭,没有碗筷就用帽子装着,用手抓着吃。

从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开始,我军于1月6日发起攻击,到1月10日结束战斗,仅经过90多个小时激烈战斗,就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包围圈内的所有敌人。据统计,消灭敌军3个兵团、10个军、26个师共26畅2万余人,俘敌高级将领83名。这一战役,合计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22个军、56个师(内有4个半师起义)共55万余人,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我军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除了我们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外,主要有六大原因:一是我军指挥员能运用毛主席的战略战术与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能做到知己知彼,在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能抓住战机灵活用兵等等。二是我全体指战员觉悟很高,都明确地知道为谁而战,因此能奋勇作战,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一往无前。三是我军各部队能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四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均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行军时能帮助体弱同志扛枪背背包,使大家不掉队,按时到达作战地点。在作战中,能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五是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我们把敌军包围后能发动政治攻势,劝敌投降瓦解敌军,起了很大作用。最后,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在淮海战役中,有数百万群众推着车子,牵着毛驴为我军运送弹药、粮食、伤员,这与我军的胜利也是分不开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