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安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马上去游玩,而是先睡个大觉!昨晚在火车上,荡漾在陇海线上深邃的北朝隋唐历史之中,一整晚没睡好,现在疲倦极了。清早到了西安,我已到达目的地,好比返航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我先洗了一个热水澡,把两天来路上的风尘洗去,然后换上一套干净的睡衣,把窗帘拉好,躺在这个“避风港”的“港湾”之中,熟睡了三个多小时。

睡醒时,才不过上午十点多。我先在房内,仔细“研究”刚才在火车站前,跟那位老太婆买的那几张西安市的地图。中国历史上的都城,从远古的商代开始,恐怕就是“规划”的,而非自然聚居形成的。所谓“城”,就是建有城墙的地方。“城”甚至可以作动词使用。这种用法在《资治通鉴》中,最为常见。通常,统治者先选定一个地方,然后,像《资治通鉴》常说的那样“城之”——建起城墙、宫室和衙署——再把大批富豪人家和老百姓,赶到那里去定居,有时甚至可能是多达几十万人的强逼迁徙。“城”便如此慢慢形成了。

当年,北魏的洛阳,就是在一个帝王的命令下,这么建成的。隋朝的大兴,和唐朝的长安,也是如此。杜甫说,“闻道长安似弈棋”,一语双关,既指长安政局像弈棋般,不可捉摸——“百年世事不胜悲”,亦指长安街道,规划得像棋盘一样井井有序。尽管隔了一千多年,在我眼前的这张西安地图上,城里的街道依然似“弈棋”,交错组成一个一个方方正正的格子,像棋盘。然而,唐代的长安城,比起今天还留在西安的那座明代所建的城,还大了一倍有余。像有名的大雁塔,在唐代原是在城中南部,如今却已在明代城墙的外围了。

翻看地图,火车站和解放饭店在城北,而大雁塔正好在另一端的城南,遥遥相望。我不觉福至心灵,决定骑自行车去游大雁塔。想看看从城北到城南,到底有多遥远。

我在解放饭店楼下的小卖部,租了一辆自行车。骑在长安——不,西安——街上,似乎可以感觉到,唐代那些大诗人的幽灵,还飘浮在空气之中。我一边骑车,一边欣赏两旁的街景,觉得这样骑车游西安,恐怕正像从前骑马经过长安一样逍遥写意了。九月初秋,暑气已消,天开始凉了。不少秀丽的现代西安女性,穿着高跟鞋,在路上骑车姗姗经过。可惜这时不是3月,否则,简直可以用杜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来描述。但“肌理细腻骨肉匀”一句,用来描写现代西安丽人,依然还是非常恰当、非常贴切的。

骑车到大雁塔,我才确实领会到,唐代长安城之大。从我住的解放饭店出发,一直到大雁塔,只需经过一条马路。这条路又宽又长又直,两边种满了梧桐树。如今,它长达约八公里,分成三段:分别称为解放路、和平路和雁塔路。我骑了快一个小时,才来到和平路的尽头,也就是明代所建的和平门附近。但这还只是恰好走完了一半的路程!从和平门到大雁塔,又还有几乎一个小时的骑车路程。当然,我悠闲地骑车,目的在欣赏街景,并不急着赶路,骑车速度比较慢些。但在唐代,这条长约八公里的路,如果步行的话,恐怕也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换句话说,单单从城北走到城南,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

我登上大雁塔顶楼,向北瞭望整个西安市。在雁塔上,我来时的那条大路,更显出它的笔直和修长了。我见不到它的尽头,只见到它慢慢消失在两边梧桐的绿叶丛中。往南瞭望,则是一大片的农田。东南面,就是唐代有名的曲江池遗址,杜诗所说“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水边”了。如今,它早已干涸,变成了农田,再也见不到“水边”了。

在大雁塔上瞭望,我更证实,今早一抵达西安时,我的一大“发现”:那就是在西安城中,是绝对见不到山的。连远山朦胧的影子也难以见到。刚抵达西安火车站时,我想起我的老师刘子健教授,好些年前对我说的那一番话,连忙往南一看。可是,哪有终南山的影子!这终南山离西安城,至少还有三十公里路。即使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恐怕也是望不到的。至于唐太宗皇帝远在醴泉县的坟墓昭陵,那更是在七八十公里以外,在长安城中更不可能望见。

奇怪的是,唐代的诗人们,写起诗来总喜欢说,他们当年如何如何登高瞭望昭陵,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比如,在公元850年,杜牧即将离开长安,到湖州去出任刺史,就曾登上大雁塔附近的乐游原,写下那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里面就有一句“乐游原上望昭陵”,好像要跟太宗皇帝辞行,依依不舍的样子。杜甫和许多其他唐代诗人们,也都写过类似的诗句。看来,唐诗中这些“望昭陵”的举动,都只是一种象征的姿势,求精神上之寄托而已。长安城中是绝不可能望见昭陵的。

我之所以那么关注山跟西安的关系,很可能是我的一种“职业病”,因为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所写的那本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的。而山和防御,关系太密切了。其实,我这次来西安,其中一个目的,也是要解开一个困扰了我几乎十年的“谜”:那就是,在西安城中,是否可以见到周围附近的那些名山?

从书本上得到的印象,历史上的长安似乎是个被群山包围着的城市。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描述,是说长安位于“关中”,四面都是天然的屏障:南有秦岭一部分的翠华山和终南山,北有北山山脉的嵯峨山,西有周人祖先的发源地岐山,东有杨贵妃避冬的骊山。从地图上看,这城市四周也确是被山环抱着,看来十足像个山城。唐人诗中那些“望昭陵”、“望乾陵”的诗句,更经常给人一个印象,仿佛站在城中,就可以见到这些名山似的。

在国外,当然没有办法解开这个谜。我甚至翻查过美国国防部属下一个国防地图绘测单位所出版的《航空导航图》(Operation Navigation Charts)的中国部分。这是当时美国公开出版的最详细的中国地图,但也并非甚么机密,可以用邮购方式向美国的政府出版物销售处买到。这地图有部分的资料,还是在“冷战”期间,美军用高空侦察飞机和人造卫星来探测所得的数据。由于这是一种给飞行员使用的地图,所以它对高山的处理,是很仔细的,甚至连城市周围那些高耸的工厂大烟囱,也都清楚标示了出来。在这地图上,最接近西安城区的,南有翠华,东有骊山,高度都超过一千米,而且看来都紧邻得那么近。虽然,我知道这些山和西安的确实距离,可是,没有亲身的体验,我依然不能确定,在西安城中是否可以见到这些高山。

然而,今早一走出西安火车站,在广场上抬头一望,便已经解开了那困扰了我十年的谜了。我几乎可以肯定,西安城中是见不到这些山的。现在,登上大雁塔,登高望远,更可以证实这点。

看来,这几座山距离西安城区,其实都太远,连最近的翠华、骊山,都远在至少三十公里外。所以,它们在历史上对长安的防卫价值,可能并不如我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且可能也没有历代史家和诗人所咏赞的那么险峻。如果说长安有山险可守,那都不免是一种史家的滥调。事实上,回想起来,唐代的长安城就曾经被人攻破了好几次。安禄山来过,黄巢也来过,甚至连“外国”的吐蕃军队都曾经攻进去过,掠夺了好几个星期才退兵。难怪,隋唐皇朝要在城四周围,建起一道长长的城墙,来作为第一道防线了。

那天一整个下午,我就一个人骑着车,在城中四处游荡。游过大雁塔后,沿着小寨路东行,再北转入充满历史联想的朱雀大街,到小雁塔去。当年,玄奘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曾命人在朱雀大街上设盛典,迎接他的归来。

在西安市内骑车,我更深深感觉到,这个城市地势之平坦,骑起车来几乎不费甚么气力。城里不仅没有山,连小小的斜坡都没有。我后来更发现,除了市区以北的唐大明宫废墟一带,以及东南部唐代的乐游原遗址区外,整个西安市内的大街小巷,简直平坦得像一条条飞机跑道一样。

怪不得,当年李商隐“向晚意不适”时,要“驱车登古原”,登上地势比较高的乐游原去散散心,去捕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斜照余韵。现在,终于明白了,为甚么他要“驱车登古原”。为甚么他会用了一个“登”字,来描述他的行程。因为,他走过的路,正好是长安城中罕有的上坡路。这样一想,仿佛可以见到,一千多年前,李商隐在夕阳下,赶着车,“吃力”地登上乐游原的样子。那一年,他已年过四十,丧了偶,心情想来确是“不适”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