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升官之道
上讲我们讲到刘瑾痛下决心,用前半生的积蓄行贿大太监李广,被戴罪提拔,咸鱼翻身,入侍东宫,伺候皇太子朱厚照,实现了人生的大转折。
这次大转折对年近五十的刘瑾来说,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大转变:
第一,人生境遇的大改观。
实话实说,年近五十的刘瑾虽然算是一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但混得很失败。好不容易在四十岁捞了一个九品芝麻官,但因为手下的男演员发飙,擅自改了台词,差点小命不保,最后被打回原形,守陵十年。现在到了东宫,虽难说是一步登天,但找到了天梯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刘瑾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颠覆性的重大转变。
第一次人生打击使刘瑾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十年来,无数次的反思,无数夜的失眠,他确立了一个目标,看透了三个问题。
他确立的目标是什么呢?做官——做大官——做最大的官。
他看透的三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活人一定得做官。为什么做官?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刘瑾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作为一个小宦官,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没有闷头睡大觉,还想到要有所作为,甚至可以光宗耀祖;其次,刘瑾有挫折感,官场惨痛的经历,长达十年的孤独绝望,无数的白眼,这激发了刘瑾出人头地、奋发图强的本能!可是刘瑾已经五十了,再不抓住机会,连退休的资格都排不上,死了不要说建墓立碑,要一块棺材板的资格也没有!——低级宦官死后怎么处置?裹上破毡烂席,扔乱坟堆里,任由苍蝇爬、野狗拖。所以对刘瑾来说,做官不仅仅是实现远大理想的事,还涉及身后事。
第二个问题,做官一定做大官。为什么?刘瑾的切身体验是官太小随时会成为别人的出气筒、替罪羊,要是自己一时半刻当不了大官,在官场上混,就得有背景,有后台。往好了说,要是能攀上大树,乌鸦变凤凰,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往坏了说,要是上面没人关照,不仅位置难保,弄不好因为一点小事还得搭上小命。但归根到底,与其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倒不如自己博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力,去掌握别人的命运!
第三个问题,怎么升官?怎么升官才最快呢?刘瑾总结了三条路子:一靠出身,二靠送礼,三靠拍马。
先说出身,今天的说法叫“拼爹”。无论是商场,还是官场,不管是亲爹,还是干爹,只要有个有钱有势的爹,怎么走都是阳关大道。但刘瑾出身寒微,养父虽然是宦官,但一官半职都没捞上。
所以,刘瑾只剩下两条路可走,送礼和拍马。
进入东宫,是刘瑾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而这次转折的成功是通过对李广行贿实现的。这种成功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在官场要出人头地光靠拼死干活顶多当个劳模,要升迁进步还得靠金钱做润滑剂。
年近五十的刘瑾终于认识到了金钱和权位的关系。在刘瑾看来,金钱可以换来官位,官位则可以换来更多的金钱,如此循环往复,可达无穷——我们可以称之为“金钱权力互换律”,又可称之为“官场投资回报律”。投入越多,收获越大。
有朋友会问:那官场不就成市场了吗?
事实上正是如此,明代官场确实如市场。从景泰、成化以来,官场各类行贿受贿都有“故事”或“定例”等各项“潜规则”。到了万历一朝,大明官场基本上实现了全盘市场化,天启年间的周顺昌就曾经批判说——
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恶,计大小,计贫富,计迟速。
——周顺昌《周忠介公烬余集》卷二《与朱德升孝廉书》
也就是说,官场如市场,想要做官的人,就必须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交易价格取决于官位的好坏、大小,职位油水的多少和入官的早晚。
再说拍马。五十年的人生经历让刘瑾明白了一个道理:官场不仅是市场,还是战场。如何在官场出人头地呢?只是肯干事、会干事行不行?刘瑾的经验是:肯干事,只能算是老黄牛;会干事,最多混个芝麻官。要升官,最终靠的是会来事!要想得到官位、财富、荣誉,必须得有领导赏识、信任、提拔,这可是官场升迁的三部曲。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刘瑾选择的是拍马升官战略,精髓就八个字:投其所好,无微不至。最好如春雨,拍马人不知,领导心独明——别人什么都瞧不见,但领导却能感受到你的忠诚和体贴。
有了上述的人生教训和经验,刘瑾一进东宫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是溜须拍马,获取皇太子朱厚照的绝对信任,火速升官;二是放手捞钱,为打点各路神仙积累资本。
刘瑾怎么拍马的呢?皇太子时期的朱厚照讨厌读书,刘瑾“同仇敌忾”,看着“四书五经”就皱眉头,看见外廷讲官也没好脸色,认为是摧残青少年的元凶;皇太子喜欢斗鸡走狗,刘瑾能找到天下最雄壮的鸡和狗;后来皇太子到了青春期,喜欢美女,刘瑾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不厌其烦地将大江南北的美女送到小皇帝身边!
前面我们提到过,刘瑾的偶像是王振——对皇太子的管束相当严格,以至于皇太子当了皇帝后还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刘瑾既然崇拜王振,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之呢?因为经过刘瑾缜密观察,发现朱厚照虽然聪明伶俐,身体健壮,但从来都不是圣主贤君的料——既无兴趣,也没能耐。
历史上的正德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要按今天的标准,就是不良少年。遇见这样的主子,刘瑾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呢?放下理想,拍马升官。
刘瑾的拍马升官术管用吗?
太管用了,而且立竿见影!弘治十八年,明孝宗驾崩朱厚照入继大统,改元正德,大搞封赏,刘瑾得到了一个新官职——钟鼓司司正。
钟鼓司是干什么的?按照字面意思,就是主管敲钟打鼓,看不出有什么技术含量,更别说政治前途了。但钟鼓司还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负责皇帝散朝后的各项娱乐工作——这就重要多了,不仅和刘瑾以前的教坊司工作挂上了钩,还为刘瑾拍马提供了合法平台和雄厚的财源。
钟鼓司司正是多大的官?——正五品!刘瑾以前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才混到什么级别?前面说过,正九品。
这就是跟随的领导不同,升官的速度和层次就不同。
刘瑾在感激涕零之余,不断完善拍马技巧。执掌钟鼓司后,为了报答皇帝的宠幸,刘瑾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教皇帝学习伎乐。刘瑾公开违背女乐不得入宫的祖制,招了几十个貌美如花、才技了得的女伶进宫,教皇帝学习“伎乐”,提高音乐修养——小皇帝“四书五经”读不懂,游戏玩乐却一学就懂,一懂就精。唱歌跳舞,样样在行,还学会了自己谱曲。
第二,打猎。伎乐好玩,但不刺激。刘瑾动用公款,从东北大森林、蒙古大草原买来大量的老鹰、猎犬,带着小皇帝去荒郊野外打猎。北京城里老百姓习以为常,幽默地给小皇帝起了个绰号——“猎户皇帝”。
第三,驯豹。皇帝年纪小,但体能好,胆子大,打猎无非是些野鸡野兔,不够刺激。刘瑾很快领悟了皇帝的非凡需求,不惜工本,从世界各地收购豹子,聘请驯兽师,修了七八个豹房,成天带着小皇帝逗乐玩耍。
要全盘满足小皇帝非凡的娱乐兴趣,单靠刘瑾一个人是不行的。刘瑾充分发动群众,很快在自己身边聚集、培养了一系列人才,最有名的有八人,都深得皇帝宠幸,威风八面,时称“八虎”。
小皇帝朱厚照看见刘瑾不仅体贴,还能团结群众,工作还有开拓进取精神,一高兴又给他火速升官——内官监掌印太监并总督团营。
内官监掌印太监是什么级别呢?正四品。
可不能小看这个正四品,按照明朝法律的规定,这已经是宦官中最高的品级。也就是说,刘瑾在不到一年时间,就从不入流飙升到权力巅峰,实现了他做官、做大官、做最大的官的人生梦想。
内官监是干什么的呢?史载——
凡国家营建之事,董其役。——《明史》卷七四
董,就是管理的意思。今天的“董事”就是管事。内官监掌管天下的各类大型土木建设工程,属于典型的肥缺。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以至于专业从事营造管理的工部都唯命是从。
比较难理解的是,皇帝为什么还要让刘瑾总督团营,是否有宦官直接掌握军权的嫌疑?
通过解读史料,不难发现小皇帝让刘瑾总督团营的真正目的是为皇帝的各种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免费劳动力。团营是什么?相当于卫戍部队,是野战军中的精兵。但从朱厚照的父亲开始就活生生地将这些野战军变成了工程兵,为大明帝国的覆亡埋下伏笔。所以弘治年间的兵科给事中丛兰就曾严厉批评——
凡土木之兴,团营军疲于就役,而不习操练。——《明孝宗实录》卷一一七
也就是说,卫戍部队的官兵正式转型成为工程兵,成天忙于皇帝的各项土木工程,操练打仗已经顾不上了!
至于这些军队操练不操练,有没有作战能力,刘瑾考虑过没有?
刘瑾的观点是:皇帝都不着急,当太监的急什么急?
担任内官监掌印太监以后,刘瑾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为丰富皇帝的业余生活、提高皇帝的娱乐质量,刘瑾又烧了三把火,烧掉了更多的银子。比如,为了皇帝在炎天暑热的北京能够避暑,刘瑾建造了太素殿,全用锡做材料,据说一下就花去20多万两白银——而那时候的财税总收入,一年也就二百多万两。
比如,为了让小皇帝感受一下江南风景,刘瑾在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边建造了天鹅房和船坞。龙舸凤舰,一派浮华。最有特色的是,撑船的是帅哥级小宦官,坐在船头的是什么人呢?是刘瑾选拔的江南美女。檀板一响,吴侬软语,情歌迭起。让小皇帝置身仙境,不到江南,胜似江南。
最有名的烧钱工程是什么呢?豹房。根据小皇帝的爱好,刘瑾在紫禁城旁边修建了震撼世界的“豹房”,估计罗马皇帝和土耳其苏丹要是有机会到中国进行外事访问,看了都得眼红、叹气。
第一批豹房竣工于正德二年八月,可想刘瑾的办事效率有多高。里面住了些什么人呢?有侍卫,有美女,有幻术师,有驯兽师,还有密宗妖僧,当然还有虎豹等凶猛动物。这豹房就是刘瑾为小皇帝准备的日夜淫乐的场所,很合小皇帝的胃口。
侍卫、美女、幻术师,这些大家都能理解。密宗的妖僧在里面干什么呢?隐晦地说,就是热衷于探讨男女的秘事。
当时的正德皇帝多大?虚岁十六,属于典型的未成年人。
刘瑾的拍马升官术我们大致讲清楚了。随着官位的升迁,刘瑾又是如何收受贿赂的呢?我们看一下他怎么提拔刘宇的就明白了。
刘宇,字至大,钧州人,成化八年进士。原来就是个知县,后来很快发迹,一直飙升到正二品才刹住。
刘宇当时担任的是什么官职呢?——都察院右都御史并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刘瑾升官的诀窍是拍马,那么这刘宇升官的诀窍又是什么呢?——行贿!
这人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伸手要钱,拱手送钱。对下属伸手要钱。要得狠,要得多,频率奇高,要得下属怨声载道,哭爹骂娘。对上级是拱手送钱。送得狠,送得准,送得多,送得上级青眼有加,表扬不断。连当时被称为贤相的内阁大学士刘健和已升转吏部尚书的马文升都不遗余力地举荐,说他“才堪大用”。
但刘宇的官声实在太差了。皇帝听到风声,专门派锦衣卫百户邵琪前往巡视调查。刘宇用自己的方式搞定了邵琪。什么方式呢?不说你也懂的。后来皇帝见到的材料自然就变成了各种先进事迹。
皇帝虽然年幼贪玩,看着邵琪报回的大量先进事迹材料,却死死咬定刘宇就是个奸邪小人,顺带连内阁都怀疑上了——
健荐宇才堪大用,以朕观之,此小人,岂可用哉?由是知内阁亦未可尽信也。——《明史·刘宇传》
刘健推荐刘宇很有才干,但以我的观察,这就是一个小人,哪能用呢?看来,内阁大臣的话也未必可信了。
皇帝都开口了,刘宇的仕途是不是就走到头了?
事实正好相反。鉴于前面的老领导已经无能为力,刘宇的目光转向了新近用事的刘瑾。当认准刘瑾就是自己官场的大树后,刘宇立马倒戈,离开了以前的老领导,攀上了刘瑾。
刘宇带着什么去见刘瑾呢?银子。
带了多少呢?
瑾初通贿,望不过数百金,(刘)宇首以万金贽。瑾大喜曰:“刘先生何厚我?”——《明史·宦官传一》
刘瑾知道刘宇能送,但想来最多不会超过几百两银子,哪知道刘宇上场就是大手笔——一万两!当场震撼了刘瑾,激动不已的刘瑾连连说——刘先生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一万两银子让刘瑾一下子成了发动机,轰轰猛转。短短几个月后,刘宇的投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数月升任为兵部尚书,再升转吏部尚书,后来又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帝国最高权力阶层。
在小皇帝已经判处刘宇政治死刑的前提下,刘宇为什么还能步步高升?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明代中晚期官场,只要有钱,只要上边有人,什么样的奇迹都是可以创造的;二是说明刘瑾已经获得了小皇帝的绝对信任!
皇帝的信任有了,官位有了,团队有了,刘瑾开始放开手脚,准备收取下一个一万两、十万两的时候,他人生的第二次灾难从天而降,比第一次来得更加凶险。
怎么回事呢?因为外廷文官集团突然联名上书,发动猛烈的政治攻击,要求皇帝严惩以刘瑾为首的宦官。
风云突变。刘瑾一下子傻眼了。
外廷为什么会攻击刘瑾?刘瑾的政治生命会有什么变数呢?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列朝·禁中演戏》:“内廷诸戏剧俱隶钟鼓司,皆习相传院本,沿金元之旧,以故其事多与教坊相通。”又《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内官定制》条:“内职惟钟鼓司最贱。至不齿于内廷。呼曰东衙门。闻入此司者例不他迁。如外藩王官。然而正德初。刘瑾乃以钟鼓司入司礼者。又传先朝曾召教坊司幼童入侍。因阉之为此司之长。以故其侪鄙为倡优之窟,不屑列班行。”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九:“工曹修造诸差,多与内监同事,迕之未免得祸,若与协和,必同染腻秽,为清流所薄,后日吏议每从此搜抉,以故有志者类托故辞之。”
乾隆十一年(1746年)改建,更名阐福寺。
豹房固为邀宠之举,但亦多侵蚀之利。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十年,“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至役勇士二百四十名,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其实皆典守内臣侵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