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秦句法(上)——以《诗经》为例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这些卦爻辞多采用谣谚的形式,用韵参差错落,灵活多样,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的特点。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方向发展。《诗经》、《楚辞》中的作品,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
散见于后世作品里传说中的上古早期的一些诗歌或诗歌片段,其文学性很强,真实性不可考,因此,我们不将它们列入考查对象。我们把先秦诗歌句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诗经》为代表,后期则以《楚辞》中的《离骚》和《九歌》为代表。
第一节 《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类。
关于《诗经》的总句数以及每种句子的数量,由于版本的不同和古人断句、今人标点的分歧,说法略有不同。例如向熹先生《诗经语言研究》的统计是:“全《诗》305篇共计7284句。其中6667个四字句,占全书92%;619个非四字句,占全书8%。”(1)刘焕阳先生《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的统计也是7284句,其中6626个四字句,占全书的近91%(2)。夏传才先生的统计是7248句,其中6591个四字句,占全书91%。下面是夏传才先生《诗经语言艺术新编》一书中的统计表,其中有每种句子在风、雅、颂中的具体分布情况(3):
三家统计的数据虽有不同,但差别并不大,都认为《诗经》中四字句在90%以上,非四字句不到10%。非四字句中以五字句数量最多,三字句次之,六字句又次之。其他一、二、七、八字句数量都比较少。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统计中,所谓“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是包括句尾语气词在内的。如果去掉句尾语气词,统计出来的数据将会有所变化。比如“墙有茨,不可扫也”两句,前一句是三字句,后一句是四字句。但是,“不可扫也”的句尾语气词“也”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并不影响句法结构,这种四字句(即“三字+语气词”)本质上与纯三字句是一样的。
为更严谨准确,以下我们姑且用“字”和“言”来区别,即当用“×字句”时不排除句尾语气词,当用“×言句”时则不包括句尾语气词。
《诗经》中的非四字句根据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7种。
(1)一字句。如: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为改兮。(《郑风·缁衣》)
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魏风·陟岵》)
(2)二字句。如:
鱼丽于罶,鲿鲨。(《小雅·鱼丽》)
肇禋,迄用有成。(《周南·维清》)
(3)三字句。如: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周南·麟之趾》)
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鲁颂·有駜》)
(4)五字句。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齐风·东方之日》)
(5)六字句。如:
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大雅·抑》)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周颂·清庙》)
(6)七字句。如: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周颂·敬之》)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豳风·七月》)
(7)八字句。如: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风·七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诗经》有近半数诗篇通篇都由四字句构成,但也有少量的诗歌通篇由非四字句构成。如《齐风·著》,全诗三章,章三句,格式是六六七:
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又如《齐风·卢令》,全诗三章,章二句,格式是三五: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不少诗歌是四字句为主,掺杂个别非四字句,如《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少量则以非四字句为主,掺杂四字句,如《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非四字句的产生固然是表达上的需要,客观上突破了《诗经》四字句的单一模式。四字句与非四字句交融,使《诗经》句型既严整又富有变化,既和谐又不失活泼。从数量上看,《诗经》非四字句远远比不上四字句,但是,它分布面广,305篇中有162篇含有非四字句,其中《国风》83篇,《小雅》32篇,《大雅》22篇,《颂》25篇。这表明非四字句对《诗经》的影响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篇章,而是从总体上弥补了单一四字句的缺陷,使诗歌起伏错落、活泼有致,展现清新浓郁的民歌风格。对后世诗歌而言,非四字句式无疑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颂》和《大雅》多为宗庙祭祀诗歌,不如《国风》和《小雅》内容广泛,以下几节我们主要对《国风》和《小雅》进行结构分析。《国风》共有诗歌160篇,《小雅》共有诗歌74篇,共计234篇,占“诗三百”的四分之三强。
第二节 《诗经》四言诗句法
《诗经》四言句的意义节奏从第一层次来看,只可能有三种:二二式、一三式、三一式。
一、二二句式
(一)单一结构
1.主谓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小雅·出车》)
大夫/跋涉(《鄘风·载驰》)
硕人/之宽(《卫风·考槃》)
缁衣/之宜兮(《郑风·缁衣》)
我心/蕴结兮(《桧风·素冠》)
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褰裳》)
乐只/君子(《周南·樛木》)
展矣/君子(《邶风·雄雉》)
以上谓语部分主要由一个实词充当,后两例是主谓倒装。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风·竹竿》)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小雅·何人斯》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雅·十月之交》)
吉士/诱之(《召南·野有死麕》)
终南/何有(《秦风·终南》)
维其/有章矣(《小雅·裳裳者华》)
以上主谓宾齐全。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郑风·东门之墠》)
我心/匪席(《邶风·柏舟》)
大夫/夙退(《卫风·硕人》)
何福/不除(《小雅·天保》)
以上主谓结构中的谓语是一偏正结构。
皇父/卿士(《小雅·十月之交》)
两服/上襄(《郑风·大叔于田》)
其带/伊丝(《曹风·鸤鸠》)
今夕/何夕(《唐风·绸缪》)
以上主谓结构中的谓语是名词性词组。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齐风·南山》)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小雅·四牡》)
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桧风·素冠》)
其叶/蓁蓁(《周南·桃夭》)
风雨/凄凄(《郑风·风雨》)
桑者/闲闲兮(《魏风·十亩之间》)
芃芃/其麦(《鄘风·载驰》)
差池/其羽(《邶风·燕燕》)
以上主谓结构中的谓语由单纯复音词(重言词或联绵词)充当,后两例是主谓倒装。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邶风·北风》)
隰桑/有阿,其叶/有傩(《小雅·隰桑》)
黄鸟/于飞(《周南·葛覃》)
中心/是悼(《邶风·终风》)
君子/攸宁(《小雅·斯干》)
以上主谓结构中的谓语多为单音词,其前为语助词,无实义。
2.联合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豳风·七月》)
椅桐/梓漆(《鄘风·定之方中》)
禴祠/烝尝(《小雅·夫保》)
谑浪/笑敖(《邶风·终风》)
以上是四个名词或动词的联合。
淑人/君子(《曹风·鸤鸠》)
辗转/反侧(《周南·关雎》)
以上是两个名词或动词的联合。
或剥/或亨,或肆/或将(《小雅·楚茨》)
尔卜/尔筮(《卫风·氓》)
以上是两个主谓词组的联合。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小雅·斯干》)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郑风·有女同车》)
赤芾/金舄(《小雅·车攻》)
螓首/蛾眉(《卫风·硕人》)
炰鳖/脍鲤(《小雅·六月》)
绿衣/黄里(《邶风·绿衣》)
夙兴/夜寐(《卫风·氓》)
弗躬/弗亲(《小雅·节南山》)
以上是两个偏正词组的联合。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小雅·蓼莪》)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小雅·天保》)
无衣/无褐(《豳风·七月》)
吹笙/鼓簧(《小雅·鹿鸣》)
是刈/是濩(《周南·葛覃》)
是究/是图(《小雅·常棣》)
以上是两个动宾词组的联合,后两例宾语前置。联合结构中的两个成分有时用连词连接:
终温/且惠(《邶风·燕燕》)
和乐/且湛(《小雅·鹿鸣》)
洵美/且异(《邶风·静女》)
景山/与京(《鄘风·定之方中》)
维桑/与梓(《小雅·小弁》)
维士/与女(《郑风·溱洧》)
维锜/及釜(《召南·采苹》)
维鲂/及鱮(《小雅·采绿》)
联合结构中常以两个叠音词连用或复音词叠用的形式出现,构成以下格式:
(1)A A+B B
啴啴/焞焞(《小雅·采芑》)
苾苾/芬芬(《小雅·信南山》)
子子/孙孙(《小雅·楚茨》)
矜矜/兢兢(《小雅·无羊》)
儦儦/俟俟(《小雅·吉日》)
战战/兢兢(《小雅·小宛》)
济济/跄跄(《小雅·楚茨》)
(2)A B+A B
鸱鸮/鸱鸮(《豳风·鸱鸮》)
黄鸟/黄鸟(《小雅·黄鸟》)
舍旃/舍旃(《唐风·采苓》)
萚兮/萚兮(《郑风·萚兮》)
敬之/敬之(《周颂·敬之》)
联合结构中常在两个不同的单音词前各加一个相同的语助词或连词,构成以下格式:
(3)A X+AY
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小雅·斯干》)
既齐/既稷,既匡/既敕(《小雅·楚茨》)
既竖/既好,不稂/不莠(《小雅·大田》)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国风·葛覃》)
有严/有翼(《小雅·六月》)
将恐/将惧(《小雅·谷风》)
也可在两个不同的单音词后各加一个相同的语气词或代词构成以下格式:
(4)X A+Y A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卫风·淇奥》)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小雅·绵蛮》)
父兮/母兮(《邶风·日月》)
絺兮/绤兮(《邶风·绿衣》)
3.偏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秦风·小戎》)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周南·兔罝》)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小雅·节南山》)
有齐/季女(《召南·采苹》)
明明/上天(《小雅·小明》)
渐渐/之石(《小雅·渐渐之石》)
苍蝇/之声(《齐风·鸡鸣》)
百岁/之后(《唐风·葛生》)
悠悠/苍天(《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唐风·鸨羽》)
有匪/君子(《卫风·淇奥》)
有杕/之杜(《小雅·杕杜》)
蜎蜎/者蠋(《豳风·东山》)
翩翩/者鵻(《小雅·四牡》)
皇皇/者华(《小雅·皇皇者华》)
裳裳/者华(《小雅·裳裳者华》)
有菀/者柳(《小雅·菀柳》)
有頍/者弁(《小雅·頍弁》)
有芃/者狐(《何草不黄》)
有卷/者阿(《大雅·卷阿》)
以上句中的“者”相当于“之”。(4)
毖彼/泉水(《邶风·泉水》)
沔彼/流水(《小雅·沔水》)
髧彼/两髦(《鄘风·柏舟》)
猗彼/女桑(《豳风·七月》)
以上句中的“彼”相当于衬字。(5)
求我/庶士(《召南·摽有梅》)
东方/之月兮(《齐风·东方之日》)
西方/之人兮(《邶风·简兮》)
宛丘/之上兮(《陈风·宛丘》)
十亩/之间兮(《魏风·十亩之间》)
旄丘/之葛兮(《邶风·旄丘》)
展如/之人兮(《鄘风·君子偕老》)
以上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肃肃/宵征(《召南·小星》)
厌厌/夜饮(《小雅·湛露》)
杲杲/出日(《卫风·伯兮》)
呦呦/鹿鸣(《小雅·鹿鸣》)
匍匐/救之(《邶风·谷风》)
踊跃/用兵(《邶风·击鼓》)
惠然/肯来(《邶风·终风》)
宛然/左辟(《魏风·葛履》)
左右/采之(《周南·关雎》)
静言/思之(《邶风·柏舟》)
三岁/食贫(《卫风·氓》)
可以/为错(《小雅·鹤鸣》)
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及尔/同死(《邶风·谷风》)
为王/前驱(《卫风·伯兮》)
斧以/斯之(《陈风·墓门》)
邂逅/相遇(《郑风·野有蔓草》)
日月/其除(《唐风·蟋蟀》)
岂不/夙夜(《召南·行露》)
胡然/而帝也(《鄘风·君子偕老》)
坎坎/伐檀兮(《魏风·伐檀》)
是以/有庆矣(《小雅·裳裳者华》)
以上为谓词性偏正结构。
4.述宾
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周南·葛覃》)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郑风·山有扶苏》)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豳风·破斧》)
实劳/我心(《邶风·雄雉》)
照临/下土(《小雅·小明》)
爰有/树檀(《小雅·鹤鸣》)
无将/大车(《小雅·无将大车》)
有的动词后带有双宾语:
既诒/我肄(《邶风·谷风》)
示我/周行(《小雅·鹿鸣》)
贻我/彤管(《邶风·静女》)
锡我/百朋(《邶风·菁菁者莪》)
有的句首双音词组是前置的宾语: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鲁颂·閟宫》)
我马/既同(《小雅·车攻》)
朋酒/斯享(《豳风·七月》)
鬻子/之闵斯(《豳风·鸱鸮》)
5.述补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卫风·氓》)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小雅·采芑》)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
瞻望/弗及(《邶风·燕燕》)
岁取/十千(《小雅·甫田》)
远送/于野(《邶风·燕燕》)
来归/自镐(《小雅·六月》)
揆之/以日(《鄘风·定之方中》)
麾之/以肱(《小雅·无羊》)
温其/如玉(《秦风·小戎》)
击鼓/其镗(《邶风·击鼓》)
涕零/如雨(《小雅·小明》)
俟我/乎巷兮(《郑风·丰》)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齐风·著》)
6.连谓
携手/同行(《邶风·北风》)
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搔首/踟蹰(《邶风·静女》)
复出/为恶(《小雅·雨无正》)
握粟/出卜(《小雅·小宛》)
褰裳/涉溱(《郑风·褰裳》)
抱布/贸丝(《卫风·氓》)
送子/涉淇(《卫风·氓》)
薄言/往愬(《邶风·柏舟》)
驾言/出游(《邶风·泉水》)
不入/唁我(《小雅·何人斯》)
既醉/而出(《小雅·宾之初筵》)
伫立/以泣(《邶风·燕燕》)
忧心/且悲(《小雅·鼓钟》)
7.兼语
有女/怀春(《召南·野有死麇》)
无使/君劳(《卫风·硕人》)
使我/心痗(《卫风·伯兮》)
使我/心疚(《小雅·大东》)
俾尔/单厚(《小雅·天保》)
俾民/不迷(《小雅·节南山》)
将子/无怒(《卫风·氓》)
戒其/伤女(《郑风·大叔于田》)
靡使/归聘(《小雅·采薇》)
谓之/载之(《小雅·绵蛮》)
(二)并置结构
1.主谓+主谓
人涉/卬否(《邶风·匏有苦叶》)
或耘/或耔(《小雅·甫田》)
谁因/谁极(《鄘风·载驰》)
2.主谓+偏正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小雅·雨无正》)
谋臧/不从(《小雅·小旻》)
我思/不閟(《鄘风·载驰》)
寿考/不忘(《小雅·蓼萧》)
3.述宾+述宾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小雅·宾之初筵》)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小雅·蓼莪》)
维忧/用老(《小雅·小弁》)
颠倒/思予(《陈风·墓门》)
4.述宾+偏正
求之/不得(《周南·关雎》)
畏子/不奔(《王风·大车》)
匪阳/不晞(《小雅·湛露》)
谁与/独处(《唐风·葛生》)
舍命/不渝(《郑风·羔裘》)
匪斧/不克(《齐风·南山》)
5.偏正+偏正
不醉/无归(《小雅·湛露》)
每怀/靡及(《小雅·皇皇者华》)
二、一三句式
(一)单一结构
1.主谓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郑风·女曰鸡鸣》)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小雅·无羊》)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小雅·大东》)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卫风·氓》)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鄘风·鹑之奔奔》)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小雅·蓼莪》)
我/出我车(《小雅·出车》)
卬/须我友(《邶风·匏有苦叶》)
谁/能亨鱼(《桧风·匪风》)
人/而无礼(《鄘风·相鼠》)
天/保定尔(《小雅·天保》)
天/之生我(《小雅·小弁》)
心/焉惕惕(《陈风·防有鹊巢》)
体/无咎言(《卫风·氓》)
氓/之蚩蚩(《卫风·氓》)
桃/之夭夭(《周南·桃夭》)
谋/之其臧(《小雅·小旻》)
道/之云远(《小雅·绵蛮》)
番/维司徒(《小雅·十月之交》)
是/谓伐德(《小雅·宾之初筵》)
予/又为改兮(《郑风·缁衣》)
2.联合
茑/与女萝(《小雅·頍弁》)
3.偏正
公/之媚子(《秦风·驷驖》)
兽/之所同(《小雅·吉日》)
民/之父母(《小雅·南山有台》)
彼/美孟姜(《郑风·有女同车》)
彼/美淑姬(《陈风·东门之池》)
彼/苍者天(《秦风·黄鸟》)
彼/茁者葭(《召南·驺虞》)
彼/姝者子(《鄘风·干旄》)
今/适南亩(《小雅·甫田》)
亦/孔之丑(《小雅·十月之交》)
亦/孔之固(《小雅·天保》)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小雅·正月》)
不/与我言兮(《郑风·狡童》)
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
行/与子还兮(《魏风·十亩之间》)
4.述宾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小雅·天保》)
望/楚与堂(《鄘风·定之方中》)
抱/衾与裯(《召南·小星》)
复/我邦族(《小雅·黄鸟》)
彻/我墙屋(《小雅·十月之交》)
陟/彼崔嵬(《周南·卷耳》)
乘/彼垝垣(《卫风.氓》)
求/其友声(《小雅·伐木》)
出/其东门(《郑风·出其东门》)
适/子之馆兮(《郑风·缁衣》)
悔/予不将兮(《郑风·丰》)
以下动词或形容词为使动或意动用法: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小雅·北山》)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小雅·常棣》)
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以下宾语为主谓词组:
畏/子不敢(《王风·大车》)
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逢/彼之怒(《邶风·柏舟》)
5.述补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小雅·伐木》)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小雅·信南山》)
集/于苞栩(《唐风·鸨羽》)
生/于道左(《唐风·有杕之杜》)
归/于其居(《唐风·葛生》)
施/于中谷(《周南·葛覃》)
愠/于群小(《邶风·柏舟》)
控/于大邦(《鄘风·载驰》)
至/于顿丘(《卫风·氓》
城/彼朔方(《小雅·出车》)
行/彼周道(《小雅·何草不黄》)
后二例动词后不用介词。
6.连动
子/兴视夜(《郑风·女曰鸣鸣》)
来/即我谋(《卫风·氓》)
兴/言出宿(《小雅·小明》)
受/言藏之(《小雅·彤弓》)
7.兼语
泾/以渭浊(《邶风·谷风》)
俾/也可忘(《邶风·日月》)
俾/出童羖(《小雅·宾之初筵》)
后二例动词“俾”后兼语省略。
8.介宾
自/天子所(《小雅·出车》)
自/我徂尔(《卫风·氓》)
自/伯之东(《卫风·伯兮》)
自/我不见(《豳风·东山》)
以/我覃耜(《小雅·大田》)
于/公先王(《小雅·天保》)
于/彼行潦(《召南·采苹》)
于/林之下(《邶风·击鼓》)
于/彼高冈(《大雅·卷阿》)
(二)并置结构
1.述语+述宾
觳/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
远/莫致之(《卫风·竹竿》)
出/则衔恤(《小雅·蓼莪》)
2.述语+状述
爱/而不见(《邶风·静女》)
醉/而不出(《小雅·宾之初筵》)
入/则靡至(《小雅·蓼莪》)
还/而不入(《小雅·何人斯》)
除以上二二句式、一三句式外,《诗经》四言诗中还有少量的诗句属于三一句式,其中偏正结构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卫风·氓》)、“不知我/者”(《王风·黍离》),述宾结构如“保右命/之”(《大雅·假乐》)、“保右命/尔”(《大雅·大明》),连谓结构如“入此室/处”(《幽风·七月》)。
第三节 《诗经》非四言诗句法
《诗经》以四言为主,但也有不少非四言诗句,从二字句到八字句皆有,约600句左右。二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数量不多,总共只有40来句。我们主要分析三言句和五言句。正如四言句应包括“四言+句尾语气词”句一样,三言句、五言句也应分别包括“三言+句尾语气词”句和“五言+句尾语气词”句。由于《诗经》中这两种情况的诗句数量较多,我们分别加以描述。
一、《诗经》三言句的句法
(一)句尾没有语气词的三言句
三言诗句的节奏无非是一二式和二一式。先说句尾没有语气词的三言句。
1.一二式
(1)主谓
山/有枢,隰/有榆(《唐风·山有枢》)
山/有榛,隰/有苓(《邶风·简兮》)
左/执簧左/执翿(《王风·君子阳阳》)
江/有汜(《召南·江有汜》)
园/有桃(《魏风·园有桃》)
墙/有茨(《鄘风·墙有茨》)
卢/令令(《齐风·卢令》)
苕/之华(《小雅·苕之华》)
美/如玉(《魏风·汾沮洳》)
美/无度(《魏风·汾沮洳》)
叔/在薮(《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郑风·叔于田》)
夜/未艾(《小雅·庭燎》)
夜/未央(《小雅·庭燎》)
(2)联合
溱/与洧(《郑风·溱洧》)
士/与女(《郑风·溱洧》)
旨/且多(《小雅·鱼丽》)
(3)偏正
夏/之日,冬/之夜(《唐风·葛生》)
扬/之水(《唐风·扬之水》)
洧/之外(《郑风·溱洧》)
亶/不聪(《小雅·祈父》)
麟/之趾(《周南·麟之趾》)
胡/不归(《邶风·式微》)
不/我与(《召南·江有汜》)
不/我以(《召南·江有汜》)
殷/其雷(《召南·殷其雷》)
(4)述宾
摽/有梅(《召南·摽有梅》)
从/夏南(《陈风·株林》)
临/其穴(《秦风·黄鸟》)
(5)述补
止/于楚(《秦风·黄鸟》)
止/于榛(《小雅·青蝇》)
2.二一式
(1)主谓
之子/归(《召南·江有汜》)
螽斯/羽(《周南·螽斯》)
知我/者(《王风·黍离》)
(2)述语+述语
深/则厉,浅/则揭(《邶风·匏有苦叶》)
(二)句尾有语气词的三言句
《诗经》中更多的是句尾有语气词的三言句。
1.一二式
(1)主谓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小雅·角弓》)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齐风·鸡鸣》)
神/之吊矣(《小雅·天保》)
我/之怀矣(《邶风·雄雉》)
我/不见兮(《小雅·都人士》)
子/之丰兮(《郑风·丰》)
子/之还兮(《齐风·还》)
子/之汤兮(《陈风·宛丘》)
尔/还而入(《小雅·何人斯》)
彼/何人斯(《小雅·何人斯》)
是/绁袢也(《鄘风·君子偕老》)
士/之耽兮(《卫风·氓》)
汉/之广矣(《周南·汉广》)
心/之忧矣(《魏风·园有桃》)
薇/亦作止(《小雅·采薇》)
岁/亦莫止(《小雅·采薇》)
其/未醉止(《小雅·宾之初筵》)
言/之长也(《鄘风·墙有茨》)
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日/之夕矣(《王风·君子于役》)
仲/可怀也(《郑风·将仲子》)
礼/则然矣(《小雅·十月之交》)
民/之质矣(《小雅·天保》)
葛/之覃兮(《周南·葛覃》)
桑/之落矣(《卫风·氓》)
瓶/之罄矣(《小雅·蓼莪》)
宾/既醉止(《小雅·宾之初筵》)
心/如结兮(《曹风·鸤鸠》)
朝/既昌矣(《齐风·鸡鸣》)
仪/既成兮(《齐风·猗嗟》)
颜/之厚矣(《小雅·巧言》)
伊/可怀也(《豳风·东山》)
否/难知也(《小雅·何人斯》)
(2)联合
兄/及弟矣(《小雅·斯干》)
旐/维旟矣(《小雅·无羊》)
舒/窈纠兮(《陈风·月出》)
舒/懮受兮(《陈风·月出》)
舒/夭绍兮(《陈风·月出》)
安/且吉兮(《唐风·无衣》)
浏/其清矣(《郑风·溱洧》)
殷/其盈兮(《郑风·溱洧》)
颀/而长兮(《齐风·猗嗟》)
(3)偏正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唐风·杕杜》)
不/出正兮,展/我甥兮(《齐风·猗嗟》)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魏风·伐檀》)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鄘风·桑中》)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齐风·南山》)
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郑风·遵大路》)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鄘风·蝃蝀》)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陈风·宛丘》)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鄘风·君子偕老》)
彼/侯人兮(《曹风·侯人》)
彼/美人兮(《邶风·简兮》)
彼/狡童兮(《郑风·狡童》)
彼/旟旐斯(《小雅·出车》)
美/孟姜矣(《鄘风·桑中》)
所/可读也(《鄘风·墙有茨》)
暵/其干矣(《王风·中谷有蓷》)
宛/其死矣(《唐风·山有枢》)
何/彼秾矣(《召南·何彼秾矣》)
何/多日也(《邶风·旄丘》)
无/相犹矣(《小雅·斯干》)
无/胥远矣(《小雅·角弓》)
无/自暱焉(《小雅·菀柳》)
只/自重兮(《小雅·无将大车》)
后/予极焉(《小雅·采菽》)
邦/之媛也(《鄘风·君子偕老》)
邦/之桀兮(《卫风·伯兮》)
邦/之彦兮(《郑风·羔裘》)
以/望楚矣(《鄘风·定之方中》)
以/御乱兮(《齐风·猗嗟》)
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亦/是戾矣(《小雅·采菽》)
方/秉蕳兮(《郑风·溱洧》)
昔/我往矣(《小雅·采薇》)
今/我来思(《小雅·采薇》)
巧/趋跄兮(《齐风·猗嗟》)
不/为虐兮(《卫风·淇奥》)
不/我活兮(《邶风·击鼓》)
不/我信兮(《邶风·击鼓》)
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
靡/有朝矣(《卫风·氓》)
亶/其然乎(《小雅·常棣》)
遐/不谓矣(《小雅·隰桑》)
曷/其没矣(《小雅·渐渐之石》)
(4)述宾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小雅·渐渐之石》)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齐风·东方之日》)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小雅·伐木》)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小雅·斯干》)
哀/我人斯(《豳风·破斧》)
陟/彼岵兮(《魏风·陟岵》)
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
在/城阙兮(《郑风·子衿》)
善/戏谑兮(《卫风·淇奥》)
将/仲子兮(《郑风·将仲子》)
遵/大路兮(《郑风·遵大路》)
念/我独兮(《小雅·正月》)
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
升/彼虚矣(《鄘风·定之方中》)
就/其深矣(《邶风·谷风》)
相/彼鸟矣(《郑风·遵大路》)
相/尔矛矣(《小雅·节南山》)
瞻/彼洛矣(《小雅·瞻彼洛矣》)
靡/室劳矣(《卫风·氓》)
以/其妇子(《小雅·甫田》)
予/之佗矣(《小雅·小弁》)
慎/尔言也(《小雅·巷伯》)
怀/昏姻也(《鄘风·蝃蝀》)
(5)连谓
会/且归矣(《齐风·鸡鸣》)
(6)兼语
谓/之何哉(《邶风·北门》)
谓/之载矣(《小雅·出车》)
俾/我祗也(《小雅·何人斯》)
俾/我独兮(《小雅·白华》)
(7)述补
出/自口矣(《小雅·巧言》)
2.二一式
(1)主谓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小雅·杕杜》)
我马/瘏矣,我仆/痡矣(《周南·卷耳》)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陈风·月出》)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郑风·羔裘》)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周颂·良耜》)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邶风·燕燕》)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唐风·葛生》)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小雅·常棣》)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小雅·鱼丽》)
东方/明矣(《齐风·鸡鸣》)
其实/三兮(《召南·摽有梅》)
齐子/庸止(《齐风·南山》)
其仪/一兮(《曹风·鸤鸠》)
总角/丱兮(《齐风·甫田》)
齐子/归止(《齐风·敝笱》)
美目/扬兮(《齐风·猗嗟》)
舞则/选兮(《齐风·猗嗟》)
四矢/反兮(《齐风·猗嗟》)
君子/至止(《秦风·终南》)
劳心/悄兮(《陈风·月出》)
中心/怛兮(《桧风·匪风》)
其子/七兮(《曹风·鸤鸠》)
维其/棘矣(《小雅·出车》)
我心/写兮(《小雅·蓼萧》)
彤弓/弨兮(《小雅·彤弓》)
侯谁/在矣(《小雅·六月》)
方叔/涖止(《小雅·采芑》)
我友/敬矣(《小雅·沔水》)
尔牛/来思(《小雅·无羊》)
乱离/瘼矣(《小雅·四月》)
维尘/雝兮(《小雅·无将大车》)
曾孙/来止(《小雅·甫田》)
其叶/湑兮(《小雅·裳裳者华》)
君子/乐胥(《小雅·桑扈》)
维其/高矣(《小雅·渐渐之石》)
(2)偏正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召南·草虫》)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齐风·甫田》)
不可/转也(《邶风·柏舟》)
不可/扫也(《鄘风·墙有茨》)
不可/求思(《周南·汉广》)
不可/畏也(《豳风·东山》)
谁昔/然矣(《陈风·墓门》)
式相/好矣(《小雅·斯干》)
如相/酬矣(《小雅·节南山》)
尚可/载也(《小雅·大东》)
亦可/息也(《小雅·大东》)
芸其/黄矣(《小雅·裳裳者华》)
曰既/醉止(《小雅·宾之初筵》)
翩其/反矣(《小雅·角弓》)
不尚/息焉(《小雅·菀柳》)
胡然/厉矣(《小雅·正月》)
不遑/出矣(《小雅·都人士》)
维其/伤矣(《小雅·苕之华》)
(3)述宾
瞻望/父兮(《魏风·陟岵》)
烝涉/波矣(《小雅·渐渐之石》)
不知/命也(《鄘风·蝃蝀》)
不谅/人只(《鄘风·柏舟》)
不为/虐兮(《卫风·淇奥》)
不如/叔也(《郑风·叔于田》)
不屑/髢也(《鄘风·君子偕老》)
(4)并列
清扬/婉兮(《郑风·野有蔓草》)
抑若/扬兮(《齐风·猗嗟》)
(5)述补
履之/卑兮(《小雅·白华》)
二、《诗经》五言句的句法
《国风》和《小雅》共有五言句225句。其中格式相同者甚多,句尾加语气词的较少,我们放在一起分析。
(一)二三式
1.主谓
君子/有徽猷(《小雅·角弓》)
兄弟/阋于墙(《小雅·常棣》)
其人/美且仁(《齐风·卢令》)
始者/不如今(《小雅·何人斯》)
其旧/如之何(《豳风·东山》)
老马/反为驹(《小雅·角弓》)
艳妻/煽方处(《小雅·十月之交》)
艺麻/如之何(《齐风·南山》)
取妻/如之何(《齐风·南山》)
曷月/予还归哉(《王风·扬之水》)
宛丘/洵有情兮(《齐风·株林》)
遇人/之艰难矣(《王风·中谷有蓷》)
2.偏正
间关/车之舝兮(《小雅·车舝》)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小雅·正月》)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豳风·七月》)
风雨/所漂摇(《豳风·鸱鸮》)
何以/速我狱(《召南·行露》)
何不/日鼓瑟(《唐风·山有枢》)
胡然/我念之(《秦风·小戎》)
杂佩/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
无庶/予子憎(《齐风·鸡鸣》)
其始/播百谷(《豳风·七月》)
自我/人居居(《唐风·羔裘》)
不敢/以告人(《唐风·扬之水》)
不能/艺稷黍(《唐风·鸨羽》)
不宜/空我师(《小雅·节南山》)
不可/以簸扬(《小雅·北山》)
不慭/遗一老(《小雅·十月之交》)
是以/有衮衣兮(《豳风·九罭》)
是以/有誉处兮(《小雅·裳裳者华》)
3.述宾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风·甫田》)
掺执/子之手兮(《郑风·遵大路》)
无折/我树桑(《郑风·将中子》)
无害/我田稚(《小雅·车辖》)
无信/人之言(《郑风·扬之水》)
不如/我所之(《郑风·载驰》)
不如/子之衣(《唐风·无衣》)
不如/我同父(《唐风·杕杜》)
今云/不我可(《小雅·何人斯》)
虽无/德与女(《小雅·车辖》)
岂曰/无衣六兮(《唐风·无衣》)
不如/死之久矣(《小雅·蓼莪》)
4.述补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鄘风·桑中》)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
殊异/乎公路(《魏风·汾沮洳》)
胡为/乎泥中(《邶风·式微》)
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
得罪/于天子(《小雅·雨无正》)
赠之/以勺药(《邶风·溱洧》)
益之/以霢霂(《小雅·信南山》)
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送我/乎淇上矣(《鄘风·桑中》)
寘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尚之/以琼英乎而(《齐风·著》)
5.连谓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齐风·还》)
上入/执宫功(《豳风·七月》)
蹙蹙/靡所骋(《小雅·节南山》)
6.兼语
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豳风·九罭》)
使我/不能息兮(《邶风·狡童》)
无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
有母/之尸饔(《小雅·祈父》)
7.主谓+述宾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邶风·匏有苦叶》)
8.述(宾)+述宾
之死/矢靡它(《鄘风·柏舟》)
(二)三二式
1.主谓
正大夫/离居(《小雅·雨无正》)
2.偏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豳风·七月》)
河上乎/翱翔(《郑风·清人》)
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3.述宾
唯酒食/是议(《小雅·斯干》)
4.兼语
毋教猱/升木(《小雅·角弓》)
至于己/斯亡(《小雅·角弓》)
(三)一四式
1.主谓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小雅·北山》)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小雅·大田》)
予/王之爪牙(《小雅·祈父》)
予/授子之粲兮(《郑风·缁衣》)
我/独不敢休(《小雅·十月之交》)
我/从事独贤(《小雅·北山》)
谁/谓女无家(《召南·行露》)
谁/敢执其咎(《小雅·小旻》
谁/从作尔室(《小雅·雨无正》)
尔/居徒几何(《小雅·巧言》)
伊/寡妇之利(《小雅·大田》)
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民/今之无禄(《小雅·正月》)
鹤/鸣于九皋(《小雅·鹤鸣》)
右/招我由敖(《王风·君子阳阳》)
2.偏正
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小雅·小旻》)
匪/东方则明(《齐风·鸡鸣》)
不/与我戌申(《王风·扬之水》)
反/以我为雠(《邶风·谷风》)
昔/育恐育鞫(《邶风·谷风》)
胡/转予于恤(《小雅·祈父》)
聊/与子同归兮(《桧风·素冠》)
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小雅·甫田》)
此句可视为“以”后省略宾语“之”。
3.述宾
知/子之好之(《郑风·女曰鸡鸣》)
乐/子之无知(《桧风·隰有苌楚》)
甘/与子同梦(《齐风·鸡鸣》)
畏/人之多言(《郑风·将仲子》)
念/国之为虐(《小雅·正月》)
将/其来施施(《王风·丘中有麻》)
谓/我士也骄(《魏风·园有桃》)
远/兄弟父母(《卫风·竹竿》)
远/父母兄弟(《鄘凤·蝃蝀》)
如/川之方至(《小雅·天保》)
如/南山之寿(《小雅·天保》)
如/匪行迈谋(《小雅·小旻》)
毋/金玉尔音(《小雅·白驹》)
毋/忝尔所生(《小雅·小宛》)
无/父母诒罹(《小雅·斯干》)
无/沦胥以败(《小雅·小旻》)
4.介宾
在/南山之阳(《召南·殷其雷》)
《诗经》五言句以二三、一四式居多,下两句似可视为四一式:“思娈季女/逝兮”(《小雅·车舝》)、“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
《诗经》中还有一些五个字构成的诗句,其句首为一个或数个语助词,实际可视为四言句、三言句甚至二言句,如:“维以不永伤”(《周南·卷耳》)、“于嗟乎驺虞”(《召南·驺虞》)。
第四节 《诗经》中的倒置及其艺术追求
倒置,也称“倒文”,是指作品中的语言单位(包括词或句)不按照一般的语言组合常规而有意颠倒其次序。这里所说的倒置,不包括虽然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习惯,但却合乎上古汉语语法规律的现象。例如以下诗句: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小雅·小弁》)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小雅·节南山》)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魏风·硕鼠》)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周颂·执竞》)
以上“安在”、“何用”、“莫我肯顾”、“秋以为期”、“上帝是皇”中的宾语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或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或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或介词“以”的宾语无条件前置,或代词“是”作宾语直接置于动词之前。它们均符合上古汉语宾语前置的语法规律,在当时属正常的语序,不是倒置形式。
《诗经》是韵文,具有艺术化的语言形式,为了押韵或特殊的表达需要,常常会改变正常的语序,以实现艺术追求。《诗经》中的这种倒置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应押韵之需而倒置
根据倒置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句内倒置和句间倒置两种。
(一)句内倒置
指某诗句内部成分之间应协韵之需而彼此易位,构成倒置。
1.句法成分之间的倒置
(1)主谓倒置
《诗经》中因押韵需要将主谓倒置的现象较多,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鄘风·载驰》)
“芃芃其麦”即“其麦芃芃”,意思是:田野的麦子蓬蓬勃勃。“麦”、“极”古音同在职部,诗中为了协韵,将谓语“芃芃”放在主语“其麦”之前。《诗经》中类似这样的句子比较常见,如“灼灼其华”(《周南·桃夭》)、“虺虺其雷”(《邶风·终风》)、“熠熠其羽”(《豳风·东山》)等都是主谓倒置。再如: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小雅·南山有台》)
“乐只君子”即“君子乐只”,意思是:君子快乐啊。“子”、“母”、“已”古音同在之部。
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大雅·云汉》)
“何辜今之人”意思是:现在的人有什么罪?“人”、“臻”古音同属真部。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邶风·燕燕》)
“下上其音”谓燕子的叫声时下时上。“音”、“南”、“心”古音同在侵部。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卫风·氓》)
“二三其德”谓丈夫的德行反复无常。“爽”、“行”古音同在阳部;“极”、“德”同在职部。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大雅·文王》)
“假哉天命”谓天命伟大啊!假,大也。“止”、“子”古音同在之部。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桧风·隰有苌楚》)
“猗傩其枝”,意思是“苌楚的枝条柔嫩”。“枝”、“知”古音同在支部。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小雅·节南山》)
“方茂尔恶”即“尔恶方茂”,意思是你的怒气正盛。诗中以交韵的方式押韵,“恶”与“怿”协韵,古音同在铎部;“矛”与“酬”协韵,古音同在幽部。
(2)述宾倒置
因押韵需要将述语和宾语倒置。例如: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小雅·雨无正》)
“辟言不信”即“不信辟言”,意思是不相信良言。“不信”置于宾语“辟言”之后,为的是能与上句“天”字押韵。“天”、“信”、“臻”古音同在真部。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商颂·长发》)
“帝命不违”即“不违帝命”,谓不违背上帝的命令。“违”,古音在微部;“齐”、“迟”、“跻”,古音同在脂部。上古微脂通韵。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小雅·节南山》)
“民具尔瞻”即“民具瞻尔”,意思是:百姓都看着你。“瞻”、“惔”、“谈”,古音同在谈部。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小雅·巷伯》)
“既其女迁”即“既其迁女”,谓祸害将降及你自己。“幡”、“言”、“迁”,古音同在寒部。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小雅·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即“既攻我车,既同我马”,意思是:已经整好我的车,已经选齐我的马。为了押韵,两句的宾语都前置,句式结构也正好整齐一致,可谓一石二鸟。“攻”、“同”、“庞”、“东”,古音同在东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舝》)
即“仰高山止,行景行止”,意思是:仰望高山,行走大路。“止”,衬音助词。“仰”、“行”,古音同在阳部。
《诗经》里有些诗句中的宾语可以借助于某个衬音助词,放在前面,把可以
用作韵脚的动词置于衬音助词后面。如: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小雅·出车》)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陈风·东门之枌》)
“于”,衬音助词。“玁狁于襄”即“襄玁狁”,谓平定玁狁。“方”、“襄”,古音同在阳部。“谷旦于差”即“差谷旦”,谓选择良辰。“差”、“麻”、“娑”,古音同在歌部;“原”,古音在寒部。上古歌韵与寒韵相通。再如: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小雅·四牡》)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
“来”,衬音助词。“将母来谂”即“谂将母”,意思是:思念养母。“骎”、“谂”,古音同在侵部。“淮夷来求”即“求淮夷”,意思是:讨伐淮夷。“求”,诛讨也。“浮”、“滔”、“游”、“求”,古音同在幽部。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豳风·七月》)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小雅·宾之初筵》)
“斯”,衬音助词。“朋酒斯飨”即“飨朋酒”,意思是:对饮美酒。“霜”、“场”、“飨”、“羊”,古音同在阳部。“弓矢斯张”“张弓矢”,谓拉开弓箭。“抗”、“张”,古音同在阳部;“同”、“功”,古音同在东部。
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小雅·楚茨》)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小雅·斯干》)
“攸”,衬音助词。“万寿攸酢”即“酢万寿”,意思是:回报万寿。“度”、“获”、“格”、“酢”,古音同在铎部。“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即“除风雨,去鸟鼠,芋君子”,意思是:躲避风雨,驱走鸟鼠,安居君子。“除”、“去”、“芋”,古音同在鱼部。
(3)偏正倒置
用作修饰成分的定语、状语一般放在中心语的前面,《诗经》中为了押韵的需要,有时会将可用作韵脚的修饰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如: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大雅·桑柔》)
“桑柔”,即“柔桑”。诗中采用了交韵的形式。“柔”、“刘”,古音同在幽部;“旬”、“民”,古音同在真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颂·玄鸟》)
“宅殷土芒芒”,即“宅芒芒殷土”。“商”、“芒”、“汤”、“方”,古音同在阳部。
氓之蚩蚩,报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卫风·氓》)
“氓之蚩蚩”,即“蚩蚩之氓”。“蚩”、“丝”、“谋”,古音同在之部。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大雅·公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