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为道家的重要经典,《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包括了庄子及后代道家的著作。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拒绝过楚王的礼聘。庄子的思想以“自然”为核心,绝弃尘俗拘束,变化万端。
庄子·天道(选录)
世之所贵道者[1],书也,书不过语[2],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3],意有所随[4]。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5],而世因贵言传书[6]。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7],为其贵非其贵也。[8]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9]。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0],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11]读书于堂上。轮扁[12]斫轮于堂下,释椎凿[13]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14]:斫轮,徐则甘而不固[15],疾则苦而不入[16]。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17]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说明
《庄子》书中的深妙义理既诉诸语言,更善于借寓言形容,此处所选《天道》一节正是名言与故事结合的好例。它的中心观点是言意之间的乖离;《周易·系辞传》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说法,其“书”、“言”、“意”的连续性关系与《庄子》“书”、“语”、“意”正相契合。“言”、“意”关系论既是语言符号论的关键论题,在文学创作及理论中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话头,后代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都曾涉及。《庄子》此处深刻地揭示了言、意的矛盾关系,是说“不可言诠”;《外物》篇言及“得意忘言”,则是“可以意会”。两相结合,是庄学对古典言意学说的奠基。正是既有“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困境,后代的诗人才努力试图以有限的言辞来传达丰富的意旨,“言有尽而意无穷”,造成“象外之象”、“韵外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