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推介

译者推介

《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的作者是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散文家、诗人,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二十八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本森。所以,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亚瑟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亚瑟却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1885—1903年亚瑟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15—1925年他是莫德林学院院长。1906年以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自己人生最后的二十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史上最长的四百万字的日记。

在该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常感同身受,并为作者朴素而深刻的论述拍案叫好,同时也有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酣畅淋漓。这种快乐让我丝毫感受不到历时半年的翻译辛苦,取而代之的是导师般的引领与知心好友般“跨世纪”交谈后的豁然开朗。因此我也由衷地希望将这份收获和喜悦与读者共享,以便有助于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

翻译过程也是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本森的论述竟能引起我如此多的共鸣。这是我在阅读其他书籍时很少遇到的,我常常因这种心灵和精神的共鸣而会心一笑,或是被作者那些对事物深邃而又独特的视角肯定是观察的视角与见解深深折服,且常在掩卷时感叹:“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也!何时,如若中国的大学也有一批这样的大师,那将是今日中国青年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本书是本森各类主题文章的结集。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在第一章中,他坦诚地表达了:这本书只是汇集了他对人生一种坦然与朴素的看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作者在书中没有隐讳,宛若一位诤友,将自己对自我、美、艺术、社交、简朴的生活、教育等观点坦率而真诚地进行了表述。

本森可以说是深谙大学妙趣之人。他在第一章《一种观点》中写道:“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可以过上一种富于尊严与简朴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他还呼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应存在这样一个角落:在这里,生活的节奏没有那么快速;在这里,生活就像一个古老的梦境在静静地流淌,弥散着富于变化的色彩及轻柔的声音。”说到共鸣,本森对快乐秘密的定义则让人耳目一新,他说:“快乐之感并非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于一颗雀跃的心。自愿且认真地工作,这就是快乐的秘密。”而对于人性的丑恶一面,本森的观点是这样的:“我无意于掩盖人性丑陋或是冷漠的一面,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个人的理解是,若你不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或是统计学者,那么对这些阴暗面耿耿于怀是毫无裨益的。”而作者令人振奋的一个观点是:“在文学、艺术或是人生领域里,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结论,就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若是自己的结论与所谓‘行家’的相一致,那是他们的厉害之处;若是他们与自己不相符,则是你厉害的表现。”读着这些文字,我们是否尚可以远离尘嚣,透过“大学之窗”感受到心灵的“世外桃源”,在与大师的交流中完成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类似的论述贯穿本书的始末,作者在信手拈来的论述中敢于挑战人们惯常的思维,发出质疑,如在第十三章《浅谈“简朴人生”》中,作者就将矛头指向了公认的“简朴代表”——梭罗,直陈其虚伪。老实说,那一段也是我很喜欢的,其批评的风格颇与今天的新生代青年作家韩寒类似。

另外,在第九章《论“教育之道”》中,有一段话令我颇为感触,仿佛就是中国教育现状的生动写照。作者在谈到当时古典教育失败之处时这样痛斥:“但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们对众多学生进行培养,可到最后他们为了一场无关紧要的考试就要漫无目的、东拉西扯地学点东西。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不存在什么高标准的要求。我们很难去想象一个得到毕业证之后的人,在离开大学校园之时所感到的巨大的空虚与无助。没有人想要为他们去做点什么,或是在某个领域中专心致志地培养他们。但这些毕业生却将要成为我们这个国家下一代的父母啊!而我们扼杀他们在心里反抗的唯一途径就是让这些‘受害者’处于一种可悲的心理状态及智力低等的状态之中。那样,这些‘受害者’也就压根不会抱怨他们曾经是遭受过多么不公平的待遇了!”翻译这段话的时候,我深受震动,这简直就是我自己在读过大学后的感受!毫不夸张地说,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那些正在努力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学府及其管理者们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是我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粗浅的感受。

限于译者才疏学浅,深恐不能还原作者的思想,还请读者多多雅正!同时更愿与读者分享读过此书后的感受。愿我们都能在快乐的阅读之旅中收获喜悦,愿今日中国之青年都能透过这本《大学之窗》开启自己的人生之窗。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