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建家庭——有情人终成眷属

3.组建家庭——有情人终成眷属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本想在大学中谋取一份教职,和鲍威尔一起进入波恩大学讲授哲学。然而,184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登上王位后加强了对思想自由的限制,使得普鲁士的政治环境日益严峻。鲍威尔也被柏林大学免职。因此,马克思获取教职的计划未能实现。

于是,马克思一方面考虑另找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另一方面开始谋划和燕妮的婚事。在面对着强大的世俗压力,经历了数年的爱情长跑之后,燕妮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而支撑着燕妮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的就是她和马克思之间的感人至深、历久弥坚的爱情。在马克思上大学期间,燕妮在1838年6月24日给他的信中指出:“如果你现在能和我在一起,如果我能偎依在你胸前,和你一起眺望那令人心旷神怡的亲切的谷地、美丽的牧场、森林密布的群山,那该有多好啊!可是,啊,你是那么遥远,那么遥远,那么不可企及。我的目光徒然把你寻觅,我的双手徒然向你张开,我以全部最温柔的爱的甜蜜话语徒然把你呼唤。我只得在你的爱情的无声的信物上全都印上热烈的吻,把它们当作你紧贴在我的心房,用我的泪水来湿润。”[1]这表明了燕妮对马克思的深深的爱恋,以及渴望两人一起生活的强烈愿望。在1841年9月13日给马克思的信中,燕妮写道:“卡尔,我很不好,在我身上除了对你的爱情以外,不再有什么好的了——这爱情可是高于一切地伟大、强烈和永恒。卡尔,你快再给我来信,快,尽可能的快。你的信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受欢迎、更有益、更必要——卡尔,你想想,如果你现在忘了我,——不,不,你不会这样做的——你决不会这样做的。你的爱情的终结将和我的生存的末日同时来临。并且在这次死亡之后,就不再有复活,——因为只有在爱情中才相信生命继续存在。”[2]这时,马克思和燕妮的感情已经越来越稳固,两人正向着婚姻的道路坚实地迈进。

正在一切朝着可预期的方向发展时,又一个关心和帮助他们的老人离开了人世。1842年3月3日,燕妮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因病去世。在燕妮的父亲患病期间,马克思一直在燕妮的身边,和她一起照顾这位可敬的、一直坚定地支持他们的爱情的老人。威斯特华伦去世后,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和婚姻缺少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支持,遭受了更大的世俗的压力。然而,这对年轻人的心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和世事的沧桑变化而改变。同时,这对年轻人不仅充分认识到了他们结合道路的坎坷,而且也预测到他们未来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1843年3月初,燕妮给马克思的信中指出:“你的形象矗立在我面前,是那样光辉,充满着胜利的力量,我的心多么渴望着时刻跟你在一起啊,每当见到你,它多么欣喜若狂啊,这颗心是如何担忧地到处追随着你啊。不论你到帕斯里蒂尔,或是到金色的默滕,不论你去找卢格老爹,或是去找潘泽,我都陪伴着你,时而在前,时而在后地追随着你。但愿我能为你铺平道路,清除你路上的一切障碍!可是,我们眼下还未能抓住命运的轮子。自从夏娃犯了原罪以来,我们便注定是被动的。我们的命运就是等待、期望、忍耐和受难。”[3]这是燕妮要和马克思一生同命运、共患难、荣辱与共的承诺。

在1843年3月13日给卢格的信中,马克思说:“我可以丝毫不带浪漫色彩地对您说,我正在十分热烈地而且十分严肃地恋爱。我订婚已经七年多,我的未婚妻为了我而进行了极其激烈的、几乎损害了她的健康的斗争,一方面是反抗她的虔诚主义的贵族亲属,这些人把‘天上的君主’和‘柏林的君主’同样看成是崇拜的对象,一方面是反抗我自己的家族,那里盘踞着几个牧师和我的其他对手。因此,多年来我和我的未婚妻经历了许多不必要的严重冲突,这些冲突比许多年龄大两倍而且经常谈论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的中庸派爱用的字眼)的人所经历的还要多。”[4]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和燕妮举行了婚礼。在之前的6月12日,他们在证婚人的证明下取得了婚约:“兹有卡尔·马克思,哲学博士,居住在科隆,为一方,约翰娜·贝尔塔·尤莉亚·燕妮·冯·威斯特华伦,无职业,居住在克罗伊茨纳赫,为另一方,来到本证书末签名人、居住在科布伦茨司法区克罗伊茨纳赫的普鲁士王国公证人威廉·克里斯蒂安·亨利希·布格尔和本证书末提到的两位证人面前。”[5]从此,他们正式成为夫妻。

马克思和燕妮的结婚证书

在经历了7年艰难的爱情长跑、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且携手到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6-57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9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9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11.克罗伊茨纳赫,又译克罗茨纳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