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研究英语世界清小说的原因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传统文学批评将清小说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它们来自中国古典小说的两个发展系统;一是源于六朝‘志怪’‘志人’而盛于唐的文言系统;一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白话系统。”在清代,这两个系统相互吸收又并行发展,各自达到其艺术上的顶点。以蒲松龄为代表的优秀作家大大发展了前代文言小说的体制,《聊斋志异》成为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典范。而清代的白话长篇小说已完全踏上文人独立创作的道路,产生了集中国古典小说之大成的不朽之作《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国古典小说就此进入全面成熟期,在创作的质与量方面,都超越前代,达到了新的艺术水平。
辉煌灿烂的中国清小说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清小说译介始于18世纪的《好逑传》西传,在19世纪,传教士们与外交官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进一步推动了清小说的译介。20世纪是“以英语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空前扩大的世纪,是它与以华文为交际手段的文化圈关系空前密切的世纪,是位于上述两种文化圈结合部的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研究成果空前辉煌的世纪。”到了20世纪,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强,清小说译介与研究开始全方位发展。译本迭出,各种文艺批评与鉴赏的论文、专著亦接连不断。汉学家们站在跨文化、跨文明的角度上,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以《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清小说在国外获得普遍的赞誉,英美一些大学专门开设了明清小说研究的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这些著作标识着“清小说英译和研究”在汉学界里的成熟。站在与我们完全迥异的文化立场上的西方学者,用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为清小说研究找到了新的话语空间。可以说,清小说不仅是本土学界的关注焦点,亦令西方学者情有独钟。
然而,尽管英语世界对清小说研究不断发展,本土学界对清小说的研究亦推陈出新,但是此岸与彼岸、本土与他者之间的联系仍然处于亟待发展的状态。本土的研究聚焦点始终主要集中于本土的挖掘,海外的他者视角虽有学者问津,亦嫌冷落。这造成国内“红学”“儒学”队伍庞大,特别是“红学”论文堪称汗牛充栋,然而于域外者的见解却鲜有顾及,即便有所论述,也多集中于翻译的角度,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字句选择、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至于对海外学者在小说社会背景、作品、文本、阅读方面的批评的关注,则少之又少。
清小说在英语世界受到如此重视,引起如此浓厚的兴趣,而国内对此研究的薄弱与零散则堪为忧虑。因此,对英语世界里的清小说进行全面的、有深度的、最新的梳理是有必要的。
因此,笔者选择这个话题,亦因为这是国内研究的一项空白。首次读到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1901),知道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居然是英国人的成果,很是讶然。由于语言、资讯、文化等诸多原因,中西文化交流中有很多交流障碍。英语世界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其实已经非常丰富,然而,很多中文领域的译介、研究如同长江首漂一样,常常首先由西方人来完成,笔者希望自己做为一名熟悉英语的中国人,先关注到这一个较少为人关注的话题。
鉴于英语世界学者对清小说的研究融合了多种知识,涉及译介学、新批评、原型批评理论、解构主义研究、多元文化研究等,跨越翻译学、语言学、哲学、文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因此,本课题具有领先性、前沿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对我国在当代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乃至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均有一定充实和加强作用。更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通过比较、借鉴和吸收英语世界学者的多元批评理论,来对比、丰富和促进我国当代文艺批评与理论的繁荣与发展,对语言学、文学、哲学、翻译学等研究领域的学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最后,英语世界里的清小说研究,对进一步促进中美、中英乃至中西之间的文化与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平等对话,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英语世界清小说目前研究现状
一、英语世界的清小说概况
黄鸣奋认为“英语世界”主要包括以英语为母语、通用语和外国语的三个层面。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圈在发生学意义上仅限于英国;以英语为通行语的文化圈源于英国的殖民活动,其他地理范围为英国的殖民地或前殖民地;以英语为外国语的文化圈是由于各英语国家的对外影响而形成的,目前几乎可以说覆盖了全球。也就是说,英语世界不仅包括英语的发源地英国和广泛使用英语的北美、澳洲等主要英语国家,也包括存在部分学者使用英语写作的所有非英语国家中,因此,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亦属于本课题的考察范围。
本课题的核心词在于“译介”与“研究”。“译介”即为翻译,包括摘译、节译和全译;所谓“研究”则包括一般性的介绍评论和学术性的解读,也即清小说在英语世界除翻译之外的手段。选择英语世界作为考察对象,则是考虑到了目前世界文化交流总趋势的实际情况。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目前全球最为普遍的交流手段。相对于其他语言,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流传所涉及的国家最多,读者群最广,作品形象也不断变化,最能体现清小说在世界文学里的阅读和流通模式。英语世界里的清小说研究,指的是研究英语世界里对清小说进行的断代分体性研究的成果,包括译介与研究,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综述性研究。
首先需要考察清小说的译介状况。西方人研究中国文学,由于语言障碍,翻译占很大比重。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可以追溯至《好逑传》《玉娇梨》。最先翻译成英文的清小说是《好逑传》,由托马斯·柏西主教从葡萄牙文转译。《好逑传》后有两种全译本,分别为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和威妥玛由中文直接译出。《玉娇梨》的最早译者是史当东爵士,后来,汉学家李思达在《中国评论》上亦发表了摘译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小说史上,有一批小说出现于明清之交,其成书年代难于准确判定,如《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到了19世纪,中英文化交流迅速发展,清小说中的佳作逐渐被译成英文,在英美诸国流传开来。当时,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流传以译介为主。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受到广泛关注,现已有13种译本,全部为节译、编译、转译本。译本流传最广泛的是英国人翟理斯的第一个英译本《聊斋志异选》,共选译164篇作品,这也是迄今为止西文选译篇目最多的一个译本。《聊斋志异》重要的译者还有琼罗斯、杨宪益与戴乃迭、夏林达与岳罗杰、本杰明、梅丹理与梅维恒、闵福德等。《儒林外史》现有四种片段译本,唯一的全译本是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儒林》。《红楼梦》现有九种节译本,两种全译本。全译本分别为大卫·霍克思翻译的五卷本及中国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三卷本。流传最广的两个节译本则是华裔学者王际真从中文直译的译本与美国译者麦克休姐妹从库恩德译本转译的译本。李渔的《十二楼》最早有德庇时的片段译本。1975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茅国权的《十二楼》的英文全译本。美国汉学家韩南是李渔小说翻译的标志性人物,他不仅翻译了李渔的长篇小说《肉蒲团》,还翻译了李渔的两部重要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和《无声戏》,对推动英语世界对李渔的接受做出很大贡献。李渔作品的其他重要译本还有里查德·马丁从德文库恩译本转译的《肉蒲团》。清代笔记体小说《浮生六记》有林语堂的译本,他的女儿林太乙则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翻译了《镜花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节译本于197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译者为刘师舜。
《老残游记》是在英语世界得到广泛关注的清小说,至今共有十个选译、节译及全译本。重要的译本有:林疑今与葛德顺的合译本、林语堂的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以及美国人沙迪克的译本。其中,沙迪克的译本在美国的流传度最广。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译本以中国古典文学的综合选本形式出现。早期比较重要的综合选本有:翟理斯译著的《古文选珍》、高克毅主编的《中国之智慧与幽默》。20世纪后期,美国陆续推出了几种重要的古典文学选本。1972年,白之在纽约编辑出版了《中国文学选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覆盖时间段为从远古时代到14世纪,下卷为14世纪至今的中国文学,主要是一些中国经典诗歌、散文及小说的选篇编辑。1978年,汉学家杨立宇、李彼得和茅国权等编著了《中国古典小说:欣赏论文和书目指南》,对清小说在西方的翻译、批评和传播进行了概述。《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学选本。1994年,汉学家梅维恒精选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已有优秀译文,编辑成书。该选集“旨以一卷本提供尽可能广泛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文本资料的专业译文,以使读者管窥中国文学全貌。”
关于清小说的研究,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的总量并不大,研究文章比较零碎,主要包括报刊杂志的介绍性文章、书评、译本序跋及少量学术性评价文章,主要关注作品梗概、作者生平、作品反映的中国社会现实、体现出来的思想内容这些问题。清小说引起海外汉学广泛关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60年代起,清小说的英文研究文章与著作激增,改变了之前以译介为主的格局,产生了数量可观的论著。其中重要的著作有:夏志清于1968年出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这是第一部使用新批评理论对清小说进行详尽艺术分析的英文著作。书中有不少精彩论述至今仍为人称道。此书的问世也标志了英语世界的清小说研究进入了新阶段,从此,研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版本的考据了。
美国的清小说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浦安迪则是清小说研究的代表人物。197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召开了美国第一次以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为主题的会议,会后出版了由浦安迪主编的会议论文集《中国叙事文学论文集》,该书代表了当时美国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最高水平。书中收入浦安迪撰写的《对中国叙事文学的理论构想》一文,对整个中国叙事传统做了理论性的解读。而后,浦安迪于1976年进一步出版专著《红楼梦中的原型及寓言》,用西方文论话语中的“寓言”和“原型”来观照《红楼梦》,这是一篇具有革命性的文艺理论专著,在汉学界有重要地位。70年代,另一部重要的海外“红学”著作是米乐山的《红楼梦中虚构的假面具——语言、模仿和角色》,运用新批评和原形批评理论,从另一侧面揭示了《红楼梦》。70年代后期值得关注的还有主题学研究的进展,比较文学主题学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约瑟夫和马幼桓合著的《中国传统故事的多样性主题》一书从主题学角度对中国传统小说主题进行了归类。该书的新颖之处还在于将《聊斋志异》与西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英语世界对清小说进行全面介绍,成绩卓著的研究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开始引发海外学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西方学者从中国获取研究资料变得越来越容易,研究亚洲和中国文学的参考书籍也开始大量收入清代资料,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文学选集》。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清小说或部分内容涉及清小说的专著,一些优秀小说如《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等作品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视野不断拓展。这一时期的清小说研究亦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研究中国传统小说的高峰期。研究者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来解读清小说,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女性主义批评、互文性及哲学视域解读层出不穷,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阐释视角让清小说在异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学者在研究某个问题时,常同时应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或是中西方法并用。这些研究可大致划分为:文学史与文学选集中的清小说、作家本体研究、作品研究、文类研究以及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研究。研究常常同时涉及以上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呈现交叉融合之势。
韩南不仅是李渔小说最重要的英译者,亦是最值得关注的清小说研究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短篇小说:关于年代、作者和撰述问题的研究》《中国白话小说史》《李渔的创造》《中国近代长篇小说的兴起》等,他的主要关注视点是从叙事学理论介入中国白话小说研究,对李渔小说的研究及对中国19世纪小说尤其是晚清言情小说的研究。何谷理是另一位明清小说研究大家,他的《十七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分析了17世纪几本著名长篇小说。书中何谷理特别强调了思想史和社会史与小说发展的关系。该书是第一本对17世纪长篇小说做系统探讨的学术专著。他的另一本有影响的专著《中华帝国晚期插图小说的阅读》则从小说的接受和传播来考察明清小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罗薄洛的《中国近代早期的持异见的知识分子》从传统的社会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儒林外史》。它与黄宗智所著的《吴敬梓》一书正好相互补充,后者是专门研究《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余国藩则不仅翻译了《西游记》,也对《红楼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深刻理解,他的《重读石头记:〈红楼梦〉里的情欲与虚构》成为海外“红学”界的重要著作。张春树和骆雪伦合著的《中国十七世纪社会的危机和巨变——李渔作品世界中的社会文化与现代性》则将李渔的作品及一生当作一个楔子来考查当时的中国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蔡九迪在文言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她的代表作是《异史氏——蒲松龄和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陈德鸿的《论狐和鬼》则对18世纪志怪小说进行了专门研究,是传统志怪小说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文言小说研究方面的最新著作是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晚清中华帝国志怪小说集中的身体与身份》,该著对《聊斋志异》《子不语》等志怪小说集中描述的神秘现象及其中体现出的封建社会中人的身体与文化身份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以西释中成为这一时期批评的主流,汉学家们在研究时常常使用各种西方文艺理论观照清小说。捷克汉学家史罗甫的《〈儒林外史〉组成上的三个层次》是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方面对《儒林外史》的叙事层次做出分析的范例。余珍珠的《红楼梦中的复笔与互现》则从叙事学理论剖析《红楼梦》的复笔。王静的《石头的故事——文际关系和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中石头象征以及中国古典的石头神话》运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文际关系”以及后结构主义概念探讨了三部小说中石头象征含义的关系,很有新意。2002年,葛良彦继续使用互文性的概念,发表了《〈红楼梦〉中的神石:兼论明清小说批评的互文》,又一次将石头意象和互文作为解读的切入点。多尔·利维的《石头记中的理想与现实》继续使用“反讽”术语,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裔锦声的论文《红楼梦:爱的寓言》继浦安迪与米乐山之后,继续使用“寓言”这一批评概念,将中世纪欧洲的寓言传统与《红楼梦》进行比较研究。黄卫总的《文人与自我的再呈现——中国18世纪小说中的自传倾向》一书主要讨论了《红楼梦》《儒林外史》《野叟曝言》这三部18世纪小说的自传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起,晚清小说亦成为汉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对晚清小说的讨论中,出现的两部重要著作分别是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讨论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问题。该著在海内外学术界影响很大,是近年学界的一个热点,引起众多讨论。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当属晚清文化的重新定位。捷克汉学家米列娜主编的《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用多层面分析方法试图寻求中国现代文学之根,从而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与晚清文学的关系。
性别研究视角下的清小说研究是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批评集中涌现于20世纪90年代。马克梦的《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从性别与性现象角度出发,致力于研究18世纪中国白话通俗小说中呈现出来的一夫多妻制度和家庭男女关系。艾梅兰的《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一书通过研究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五部清小说,试图描绘古典小说对于社会性别处理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的意义。澳大利亚学者李木兰则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红楼梦》中的性别进行研究的重要学者,她主要从社会历史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视角对《红楼梦》中呈现出来的妇女问题进行探讨。她的重要著作有:《清代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红楼梦〉中的性别》和《文学经典再创造:对〈红楼梦〉中妇女形象的共产主义评论》,其中,《清代中国的男人和女人:〈红楼梦〉中的性别》被学界公认为是最全面地运用女性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的英文专著。女性乌托邦文学成为不少学者的关注热点,20世纪90年代接连出现两部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来的专著及一篇未出版的博士论文。两部专著分别是吴青云的《中英文学乌托邦中的女性权力》,马倩的《十八世纪中英小说中的女性乌托邦话语》。未出版的博士论文是梁英的《18至20世纪中美乡村女性乌托邦小说比较研究》。
作家本体研究亦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成果有《特尼世界作家丛书》先后推出的茅国权与柳存仁合著的《李渔》、黄宗智的《吴敬梓》、高张信生的《李汝珍》、李彼得的《曾朴》系列。
从20世纪后期起,博士论文和在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亦成为清小说成果的重要基地。很多学术专著都是从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一些有关亚洲研究的著名杂志,如《哈佛亚洲研究学刊》《亚洲研究》《通报》《晚清研究》《中国文学:随笔、报道和评论》和《淡江评论》等推出不少关于清小说的优秀论文。成果众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国内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现状和不足
国内对英语世界中国清小说传播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上半叶。1928年,中国现代比较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先驱陈受颐在美国芝加哥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题名为《十八世纪中国对于英国文化的影响》,其中,介绍了几部清小说在英国的传播情况。而后,他在回国任教期间,继续探讨中国文学西传,发表了《〈好逑传〉之最早欧译》,向国人介绍清小说在欧洲的流传及影响。这是国内学界对英语世界清小说流传情况的最早研究。其后,国内学界所有的论文与专著大都是或整体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在域外的译介、研究情况,或对某部具体文本翻译及传播的长篇考证,如《英语红学研究纵览》,或追踪西方学术动态的综述,如《元明清小说的翻译传播》《近代美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掠影》《近四世纪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流传》《美国华人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论文通考》《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清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之传播》《二战以来海外中国小说研究简说》《略论中国古典文学的世界影响》《明清小说研究在美国》等。
整体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域外译介研究情况的研究论著主要有:王丽娜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一书是国内学界最早研究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情况的专著,该书涉及多种语言。其中,第一辑《小说部分》对从《三国演义》到《孽海花》的译文情况和研究论著做了一个目录式简介。张弘的《中国文学在英国》对中国文学在英国的流传情况进行了系统考察。其中,有一小节谈到了清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的译介情况。施建业著《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从整体出发,考察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很广。宋柏年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一书则分述各体文学在国外的流传情况,兼顾日、法、德、英、美、前苏联、东欧各国,整体考察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黄鸣奋的《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是一部就英语世界里中国古代文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的流传情况进行综述性研究的专著。此书涉及面很广泛,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无所不包。全书有一小节是关于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共21页,比较概略地谈及清小说的英语译介情况和研究情况。
学界亦有对单部清小说在海外传播情况进行研究的著作。如《红楼梦在国外》,但这样的成果很少。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从总体上看对英语世界中国清小说之研究的了解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基本属于概而泛的介绍,以罗列文献为主,使论著有资料价值,但批评价值薄弱。此外,书中资料大都属于1990年以前,学术领域上研究动向已经改变。
国内现有不少对清小说某个特定文本做翻译研究的专著与硕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讨论《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的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处理,对比不同译本。研究《红楼梦》英译的有《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欧美红学》《红楼梦管窥——英译、语言与文化》。另有博士论文:《红楼梦》英译研究——以霍克思译本为主,兼及杨宪益》和《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研究《儒林外史》英译本的有《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儒林外史〉汉英语篇对比与翻译》。对清小说做个案研究的硕士论文则有很多,多是从从译介学角度探讨单篇个案的语言层面,如《文化语境与翻译:〈儒林外史〉英译本研究》《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老残游记〉三种英译研究》》《〈老残游记〉两英译本的翻译规范研究》《从文化视角看〈聊斋志异〉三个英文译本》等。涉及对清小说英译断代研究的仅有一篇博士论文:《晚清小说翻译研究》,该课题主要以《老残游记》和《孽海花》为主,讨论晚清时期小说翻译问题。
在对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整理方面,这几年开始陆续出现了数篇对海外汉学界某位汉学家做个案研究的博士论文。它们是《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皆为对特定学者做个案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所进行的译本研究和相关研究极具学术价值,为本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然而,目前的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以翻译个案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单一化,对海外汉学界对清小说评介的研究数量较少。现存的几种研究存在罗列资料,范围大而广,遗漏较多的问题。鉴于目前对英语世界清小说译介与研究的全面情况缺乏总结,特别是从异质文化交流、文学接受与文化语境关系的角度来探讨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得失及其意义的成果还未出现,本书拟分别对清小说翻译史和翻译以外的评介历程进行描述,发现两者的不同发展脉胳,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两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最后,拟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和传播的行为方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意见。
第三节 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思路
本书共分六部分,分别为导论、正文四部分和结束语。
导论介绍了选题原因、课题题解、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梳理英语世界清小说英译活动过程,对清小说英译的范围和历史分期作了划分。文章将清小说英译史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选取了各时期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分析和讨论,使读者能了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译本的特色和风格。
第二部分是对英语世界清小说译介史的一个总体思考与总结,主要分析清小说英译过程中各个时期译介活动呈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宏观层面上考察清小说的翻译策略,提出“融合化”的翻译策略。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呈现出来的特色。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以下五个:①文学史与文学选集的收录;②与作者相关的研究,即研究小说作者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生平与时代)及作者的意图、价值观和创作风格;③与作品本身相关的研究,即文本的语言、形式及该作品与其他文本和文学作品的联系;④对小说作为独立文类的研究;⑤从哲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关注文化及历史因素如何影响作者的创作及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这一部分因此分为五小节,分别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
第四部分主要着眼于剖析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创新性及对国内学界的借鉴意义。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英语世界清小说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研究的许多空白,而且为国内批评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这一部分首先总结了不同时期英语世界小说研究的方向与特色,从比较文学视野出发,关注了英语世界研究中的一些成功范例,如公案小说影响下的高罗佩的侦探小说创作、平行研究视野中的中西小说比较批评及跨文明阐发法在实践中的尝试,最后,对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格局、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
在结束语中,提出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思考:中西文论结合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何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的总体思路是以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详细介绍与分析英语世界清小说有代表性的译本和研究作品,对清小说的英译与研究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发现英语世界不同历史时期对清小说的具体接受方式及其原因、特点、发展脉胳,最终回答如下问题:两百多年来,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经历了怎样的译介与研究过程?当下的清小说在世界文学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域外学界的清小说研究究竟对国内学界有何种启示性?如何才能让国内学界更好地理解海外学界研究的优点和长处,并将之运用到国内的相关研究,以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
20世纪是西方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极其活跃的时代,也是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最有作为的时代,英语世界的清小说研究在这个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处于整个西方学术的氛转之中,其发展不能不受到它的深刻影响,于是移植西论就成了极其自然的事。”“以西释中”成为英语世界清小说批评的主流。然而,中西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差异巨大,如果我们借用在希腊——罗马文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西式批评方法和标准阐发中国文学,这种阐发具备何种合法性和有效性?纯粹否认或者无视中国传统的批评概念是否是正确的批评之法?是否真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文学的普遍批评与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单纯的“以西释中”只能让西方文学理论肢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只有“在跨越异质文化的阐释之中认识中国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色,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寻求跨文化的对话和沟通,寻求中西文论的互补与互释;在民族特色探讨与共同规律寻求的基础之上,达到中西的融汇、贯通以及文学观念的重建,”才能最终把握并理解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成果,使之对国内学界真正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四节 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方法
对英语世界而言,对“他者”的观望无异于一面镜子,在反映他者的同时也投射出自我的境况。在不同历史时期,英语世界对清小说的译介、传播皆出于其自身发展的不同需要,是其自身的历史选择。本书在梳理这一过程之时,运用了多种研究手段,试图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描述英语世界清小说的译介及研究状况,试图揭示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繁荣和发展中国古典文学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尽绵薄之力。
文学变异学理论是比较文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的重要突破,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理论。“在文学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诸如审美、心理等难以确定的因素的作用下,被传播和接受的文学会发生变异。”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都忽略了中西文化异质性的问题。在英语世界清小说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文学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穿越,必然要面对不同文化模式的问题,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学新质,彰显出不同文明的异质性和变异性。文本在不同文明间传播时产生的变异会导致接受者接收的文本与原始文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是研究清小说海外传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这种译者因为自身的文化背景等因素有意无意地对译本中的信息进行选择、删除、改选和移殖的变异就是文化过滤,而由它带来的更为明显的文学变异即为文学误读。这种变异往往会给接受者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如高罗佩将中国公案小说译介到西方,因为译本在通往目的语过程中产生语言和文化的变异、在西方读者心目中塑造了一个“东方福尔摩斯”式的中国大侦探形象,译本在英语世界风靡一时。因此,我们的清小说与英语世界呈现的清小说状态其实有相当的差别。我们往往注意到清小说在西传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汇通,而很少注意到在文明冲突中的异质性与变异性。当中西文学与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变异学视野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英语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翻译的操纵理论兴起于北欧,成熟于北美。根据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勒菲弗尔的观点,翻译必定受到一定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支配,是一种“改写”。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是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翻译即改写,改写即操纵。”因此,“意识形态”“诗学”“赞助系统”构成了操纵理论三要素。意识形态包括社会明确及隐含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体系,如政治、宗教、道德、风俗等。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和制约常常体现在译者的选材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译者可能会倾向于挑选为某些意识形态服务的作品来进行翻译活动。比如,清小说早期译者罗伯聃、乔利采取“亦步亦趋”的“字译”,或极端的“行间翻译”来翻译《红楼梦》,出于服务殖民者学习汉语的实用主义目的。“诗学”,则指一定社会的文艺审美倾向,或文学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诗学的处理,难免会受到不同诗学观的制约和支配。“赞助系统”指控制作品的意识形态、出版、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宗教集团、政府部门、出版机构、编辑等团体和个人。赞助系统是“促进或阻止文学阅读、写作或改写的各种权力(人或机构)”,赞助系统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对翻译的选材尺度进行严格把关,操纵译文意识形态方面的倾向。同时,亦与经济挂钩,提供资金,让翻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往往涉及很多方面,一旦和译者的翻译观发生冲突,译者往往要牺牲或变通自己的原则,做出妥协。如1958年王际真《红楼梦》译本出自华裔之手,而同时出版的麦克休译本和之前的诸多译本全部出自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之手,然而,在这些译本里,王际真译本对原文改动最多,翻译最为直白,所使用的语言是最自然的现代英语。这是因为出版商特尼出版公司对译本的定位就是美国本土普通读者,定位十分明确。而自1949年之后,由中国各个出版社组织,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代表的中国译者翻译了大量清小说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输出中国文化,带有明确的意识形态色彩,并由出版机构操纵这些翻译行为。可以说,每位译者都带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有自己的诗学系统,受一定赞助人因素的影响,因此决定了译本的最后面貌。
接受美学理论是一种“读者中心”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也就是说,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作品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之中,受读者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结构所支配。同时,接受美学还提出“期待视野”理论,指读者在阅读之前和之中,基于其过去的审美经验、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阅读心理已经形成某种认知结构并对作品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期待。这种期待视野会决定并影响读者对作品接受的方向、层次及质量效果,具体表现在期待视野会制约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同时,新的阅读也会丰富、改变和更新读者的视野。因此,文学接受史实际上就是接受者这种期待视野的变化史。接受史的重点也就是各个时期接受者对作品期待视野的变化。另外,接受美学理论还在文学研究中纳入了历史的观点:文学作品并非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一个面向未来读者的阅读接受的动态开放系统。而文学接受从本质来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读者的阅读接受和社会历史环境、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具体到清小说,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历史也就是各个历史时期英语读者们对它的理解和接受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当中,随着社会历史环境、时代的变迁,读者对清小说的接受心态和期待视野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而造成每一个时期的译本情况、接受情况及研究情况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把接受维度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这样才能对整个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过程有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
第五节 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外学者在研究中的互动合作愈来愈频繁密切。即使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也日益明显。一个文本产生于中国,并不意味着这一文本的研究权利和研究成果就只属于中国学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外国学者的研究依赖中国国内对文本及相关问题的基础成果,但是对于文本、思想的理解和阐发,外国学者却基本从自身所处的文化角度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的某些研究成果,也可以启发国内学者。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英语世界里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一直没能深入,常止于广而泛的资料罗列,这与国内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大都出身中文院系有关。学者只有拥有良好的英语功底,才能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从中分析出英语世界研究者的准确度和偏向性等问题。
关于海外中学以及英语世界里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现已有《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专著)、《英语世界里的〈诗经〉研究》(专著)、《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专著)、《英语世界里的〈楚辞〉研究》(博士论文)、《英语世界里的〈文心雕龙〉研究》(博士论文)、《〈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专著)一系列研究。本书继续完善这一从“他者”视域,观望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前沿性课题。
本书研究内容属当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全新领域。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海外学界对清小说的研究总结基本上处于空白,本书研究内容在学术上具有前瞻性和填补空白的作用。本书注重资料的翔实和考证的科学性,力图梳理出课题的阶段性发展脉胳。本书将是国内首次对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与研究的作品。
- 胡益民、李汉秋,《清小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 Victor Mair,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Preface.
- 陈受颐,《〈好逑传〉之最早欧译》,载《岭南学报》,第1卷第4期。
- 分别参见:(美)葛锐《英语红学研究纵览》,载《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李玉莲,《元明清小说的翻译传播》,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刘跃进,《近代美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掠影》,载《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黄鸣奋,《近四世纪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流传》,载《学术交流》,1995年第3期;黄鸣奋,《美国华人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论文通考》,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黄鸣奋,《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黄鸣奋,《中国清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之传播》,载《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何萃,《二战以来海外中国小说研究简说》,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柏寒,《略论中国古典文学的世界影响》,载《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美〕黄卫总《明清小说研究在美国》,载《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
- 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
- 张弘,《中国文学在英国》,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
- 施建业,《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年。
- 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前引书。
- 胡文彬主编,《红楼梦在国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 分别参见冯庆华主编,《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姜其煌,《欧美红学》,北京:大象出版社,2005年;范圣宇,《红楼梦管窥——英译、语言与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 分别参见:北京师范大学范圣宇博士论文,《红楼梦》英译研究——以霍克思译本为主,兼及杨宪益》;复旦大学江帆博士论文,《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
- 分别参见:暨南大学甘文凝硕士论文,《文化语境与翻译:〈儒林外史〉英译本研究》;四川大学罗兰硕士论文,《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老残游记〉三种英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忻兑硕士论文,《〈老残游记〉两英译本的翻译规范研究》;四川大学席惠莉硕士论文,《从文化视角看〈聊斋志异〉三个英文译本》。
- 参见南开大学胡翠娥博士论文,《晚清小说翻译研究》。
- 分别参见:暨南大学陈玉珊博士论文,《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孔陈焱博士论文,《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福建师范大学王绍祥博士论文,《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
- 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碰撞的轨迹》,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2期,第123页。
-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7页。
- 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载《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年第1期,第6页。
-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5-9.
-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nage Eduaction Press,2004,p.15.
- [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33页。
- [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Ibid.第33页。
- 分别参见: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吴结评,《英语世界里的〈诗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黄立,《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英语世界里的〈楚辞〉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刘颖,《英语世界里的〈文心雕龙〉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