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中国梦的实现

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中国梦的实现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5级

郑画天

遥想80年前,日本侵略者的刀枪,让中华民族陷入了更加饱受屈辱、惨遭奴役的深渊,但抗日战争孕育了令人称颂的抗战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总结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发出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号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加速前行的过程中,抗战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股强流,作为中国精神的宝贵资源,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具有厚重致远的时代价值。

一、中国梦呼唤爱国情怀汇聚的追梦洪流

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精神内核,点亮了无数仁人志士以道自任的奋进之路。在抗日战争中,爱国情怀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在生存或毁灭、独立或亡国的危险边缘,所有的华夏儿女,无论南北,不分老幼,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救祖国于危亡,扶大厦于将倾,一致踏上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史无前例地促成了一致对外的民族大团结。国共两党不计前嫌,携手为友,一同组织起了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动员起了千千万万的抗日民众,使敌人陷入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所有中华儿女奋不顾身地以自己的切实行动甚至珍贵的生命,履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豪迈的诺言。

在今天,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爱国精神、爱国力量,仍然是激励着我们团结向上、追求前进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中国梦是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实现中国梦需要把爱国主义提升到崭新高度,不断强化家国大爱、天下情怀,感召每名中华儿女和祖国荣辱与共、为祖国奋力拼搏,汇聚形成万众一心奔复兴的中国力量。

二、中国梦呼唤民族气节挺起的筑梦脊梁

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拟人化的表现,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决定了一个民族存亡。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残暴侵略,不论是前线战场还是沦陷区、大后方,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举国上下认同“敌未出国土前议和即汉奸”“官吏谈和平者以汉奸论”的价值判断,奋起抵抗成为绝大部分中华儿女决然的选择,集中力量以多种形式抵抗外来的侵略,促成了全中华的抗战高潮。面对极为悬殊的国力军力差距,中国军队“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打破了“中国绝不可能抵抗日本武力”的国际舆论判断。十四年抗战,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维护世界正义产生深远影响。精神不灭,气节长存。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仍然是我们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的精神脊梁。

今天的中国,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愈加需要保持中国人的自尊、自立、自强,更加需要秉承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扎实走好中国道路,办好中国事情。

三、中国梦呼唤英雄气概造就的逐梦先锋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推崇英雄、热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一部抗日战争史,就是一部人民英雄史。杨靖宇仅靠树皮和棉花果腹,在敌军的劝降面前始终大义凛然;张自忠挥血奋战直至最后一刻,从不改变为国家民族而战死的决心;新四军“刘老庄连”的82名官兵用他们的鲜血奋战到最后,为国捐躯。恰如古语所说,“山川不改仗英雄,浩气能排岱麓松”。这场战斗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后方战场,在前方参战或在后方支援,都有无数中华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使得日本侵略者最终投降,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英雄代表着波澜壮阔时代变革中最富生命和朝气的力量,是旗帜,是榜样。一个民族若要有前进希望,则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一个国家若要有前途,则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先锋。

在逐梦路上,我们仍然需要用抗战英雄的精神气概滋养社会大众,培植时代先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见贤思齐、奋勇向前的强大磁场。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我们仍然需要发扬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竭力战胜困难、不实现目标则永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敢当大任、敢闯新路、敢涉险滩,勇立时代潮头,涵养非凡气度,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英雄业绩。

四、中国梦呼唤必胜信念提振的圆梦自信

必胜信念是一种坚定不移、百折不回的强大动力,是人生的支柱、航海的灯塔。抗日战争旷日持久、艰苦卓绝,极大考验着中国人民的信念信心。面对穷兵黩武、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面对注定要遭受的巨大挫折和惨烈牺牲,面对一时的被动战局和严峻形势,中国人民百经磨难不低头,千般艰辛不气馁,始终怀着对抗战胜利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坚定不移英勇抗战,百折不挠,愈挫愈奋。这样伟大的坚定意志和自立自强的意识,让我们中华民族坚持到底,获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虽成历史,但那种气贯长虹的必胜信念,仍然是今天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通往伟大梦想的路上,虽然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但须始终坚信道路无比正确,坚信前景无比光明,坚信梦想终将实现,并将这种坚定信念变成全民族的共同意志,变成一代代人的永恒追求。在通往伟大梦想的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比的是耐力、拼的是韧性,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向着中国梦接续冲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