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恩师与恩友
1.黑暗期的中学教员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但毕业即失业。时局动荡不安,个人的生存变得出奇之难。幸得友人介绍,他终于在育英中学找到了一份教员的工作。那时,有些中学教师的待遇比较好,月薪甚至有20多元。但在育英中学教书的吴文俊却很清苦。他一天常常要上20多节课,而薪水却十分微薄。吴文俊性格腼腆内向,不善言辞,要他当老师,实在是有点勉强。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吴文俊望着底下黑的一片人头,只觉得脑子嗡嗡直响,想要讲什么,反而十分已忘了七八分。
但是为了保住饭碗,吴文俊还是忍住千万种的不愿意,兢兢业业地工作。虽然不辞劳苦地授课,学生们的反应却并不很热烈,而且他的课时相对而言很不足。这样,他就必须兼任教务员,处理许多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吴文俊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但这样的工作也很难持久,不久之后,他又失业了。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不久,日本军队就占领了租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日本人推行奴化教育,这时吴文俊再次失业。
直到1942年夏天,吴文俊才再次就业,进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兼教务员。培真中学是一所小学加初中的学校,校长叶克平。在培真中学,吴文俊依然工作认真,也钻研教学。比如他曾反复思考,用多种方法讲授“负负得正”之类的内容。虽然教学工作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但吴文俊依然没有放弃数学研究工作。工作间隙,他总是抽空读数学书,并以解平面几何题自娱。借职务之便,他还走遍了能进的图书馆,借阅大量的数学著作,去粗存精,仔细阅读,将书中的定理自行补证,书中的习题悉数演练。但这也给他惹了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