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人行

5.三人行

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若能与优秀者同行,那受益当然更大。正始中学的吴文俊是幸运的,不仅有优秀老师的指导,还有益友朱南铣、李寿义的同行。

朱南铣、李寿义都是吴文俊的同班同学,并一起获得奖学金。只是校方对此三人规定的报考科目却不同:学校指定朱南铣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李寿义与吴文俊一样,报的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不同的是规定李寿义报的是化学系。

与朱南铣、李寿义的交往,对高中时的吴文俊影响颇大。尤其是年长吴文俊三岁的朱南铣,他的士子才气,他的灵活机变,使憨厚朴实的吴文俊很着迷。

对于那时三人的交往,吴文俊回忆道:

朱南铣是我上海正始中学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当时同班的朱南铣、李寿义和我三人经常一起活动。朱比我大三岁,我最小,朱是我们的老大哥。我那时沉默寡言,只知钻研书本,只是跟着老大哥转。

朱才气纵横,鬼主意也多,当时的中学生都喜欢看侦探小说,特别是福尔摩斯。朱却不看福尔摩斯,带着我们看法国作家的侠盗亚森罗频,还带着我们做游戏,例如把什么物件藏在某处,让别人把它找出来一类。朱熟读《红楼梦》,对此有独具一格的看法与想法。我记得他曾和我说过,在《红楼梦》诸闺秀围坐赋诗猜令的某一回中,他可以根据各人的言谈把她们的座位顺序定出来。朱又熟读中国古代各种游戏技艺,如“双陆”之类,有许多古怪的名字,已不记得了。朱后来写成《中国象棋史丛》一书,其中材料我想不少是在那时就已有的。

朱主张看外国的小说原著,在他的影响下,我初次阅读了大仲马的不少英文译本。最初看的是《基督山恩仇记》(又译作《基督山伯爵》),接着看《三剑客》以及它的续集与再续集。续集写的是《三剑客》中的女特务被处死后,其子报仇未遂的故事,写得很紧张生动。至于再续集则已成强弩之末,我已不记得它的内容,恐怕也很少有人知道《三剑客》有再续集。我看了这些英文译著,不仅提高了对英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还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引自《吴文俊之路》,胡作玄、石赫编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上高中后,吴文俊的英语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与他高中英语老师的教导分不开,但真正使英文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的,是与朱南铣、李寿义这样的在日常玩乐中的自由学习。要知道《基督山恩仇录》和《三剑客》及《三剑客》的两个续集,都是几百页的大部头啊。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阅读量,那英文成绩的提高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朱南铣和吴文俊都精通了好几门外语。

这三位获奖学金的学生中,李寿义在专业的选择上是比较幸运的,校方为他定的化学专业正好是他中意的方向。只可惜,天妒英才,李寿义在大学二年级时因病去世,否则,很可能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化学家呢。

朱南铣的境况则与吴文俊比较相近。朱南铣虽然文才很好,但在他自己看来,兴趣所至者在物理,所以他最中意的是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可校方却规定他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同吴文俊一样,迫于经济的压力,朱南铣终究还是成了1936年秋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新生。吴文俊对此还是有一定理解的,他说道:“当时,我和朱南铣同学原来都想考物理专业,学校指定我们分别考数学和哲学专业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因为交大老师对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了解得极为透彻,再说,家庭条件又不宽裕。”

但朱南铣依然喜欢数理。在清华期间,他对数理逻辑依然钟爱,专攻数理逻辑,并在中外哲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1943年,朱南铣在清华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先后入上海侨声报社、美联社翻译电讯。

朱南铣是个才子型的学者,他业余研究《红楼梦》,并与周绍良一起以“一粟”为笔名,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二册及《红楼梦书录》一册,成为著名红学家。同时他在象棋、打马、围棋、博塞(古代棋艺之一)、双陆等方面也都有相当研究,并著有《中国象棋史丛考》一书。

“文化大革命”中,朱南铣下放于湖北咸宁干校,1970年10月11日,酒后不慎落水而亡,终年54岁。一代才子,盛年而逝,令人欷歔。下为其同事王以铸之悼诗:

傍晚不见人,喧呼寻朱子。生者转山间,死者沉水底。

大醉返山林,直赴清池里。露命未可恃,奈何竟若此。

日前尚对床,促膝论诗旨。今夜武昌行,同车为人鬼。

遗体付荼毗,后事余为理。倘天假以年,当大有为耳。

其才岂可识,视之多尔尔。方家宝其书,是终为不死。

斯人已逝,吴文俊有时还忍不住想,如果朱南铣学物理,又会有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对吴文俊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另一位朋友,他大学时的同学赵孟养。赵孟养对吴文俊的发展帮助良多,吴文俊称其为恩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