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是荀子的好学生——第十届(兰陵)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开幕辞
黄霖
第十届(兰陵)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今天在这里顺利召开,首先要感谢兰陵县的领导对这次会议的高度重视与精心安排,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术讨论的平台,让我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我特别欣赏兰陵县的领导不是急功近利地来支持《金瓶梅》的研究,而是从发掘与弘扬地方文化、承传祖国的优秀文化精神的角度来举办这次会议,为推进《金瓶梅》的研究办了一件实事。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同时也要感谢与会朋友们的支持,在较短时间内拿出了有质量的论文,提高了这次会议的学术水准。
《金瓶梅》的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开过好多次了,不过真正在“兰陵”开,还是第一次。“兰陵”这个地方,对于《金瓶梅》研究者所产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词话本的序言的第一句话就说了本书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当然,我们有的学者认为这篇序是后人加上去的,也有人认为这个“兰陵”可能是指“南兰陵”,这些都可以通过材料的实证来进一步讨论,在没有充分的、确凿的证据之前,不要匆忙下结论。但不管怎样,《金瓶梅》作者或者序作者欣欣子,与兰陵之间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的感情或思想上的联系吧,否则怎么会在“笑笑生”之前特别要加上一个“兰陵”呢。
我想,兰陵在我国的文化史上最出名的就是:一个是“兰陵令”,一个就是“兰陵美酒”。“兰陵美酒”在《金瓶梅》里没有直接提到,提得最多的是金华酒,但荀子与《金瓶梅》还是大有关系的。前不久参观过这里的荀子纪念堂,里面列举了许多受荀子影响的大人物,但恰恰没有写上荀子最好的一个后学——笑笑生。在我看来,在中国历史上,将荀子的“性恶说”阐发得最深刻、最生动的莫过于《金瓶梅》。《金瓶梅》就是一朵“恶之花”,它将人性中的自私、丑恶的一面加以尽情的暴露。一个真正有良心的,向往真、善、美的作家,就应该直面人性的恶,有责任直率地把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集中起来加以表现,让读者的灵魂在这个典型化的世界面前受到震惊,去否定这个“恶”的世界,去寻求另一个美好的天地。《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能真正把握住了“性恶说”的精髓与价值所在,暴露人性中的假、恶、丑的同时,将人们引向真、善、美。当然,从当时的《金瓶梅》作者或序作者来看,不可能在思想上达到这样的高度,但从今天看来,至少在客观上看,兰陵令与《金瓶梅》之间是血脉相连的,《金瓶梅》的作者就是荀子的好学生。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或者更确切地说,至少在这一点上,将《金瓶梅》的学术讨论会放在兰陵这个地方召开,是特别有意义的。
最后,再一次对兰陵县承办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