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略述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在日本

序言 略述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在日本

冈田英树 大久保明男

在战后日本,尾崎秀树的《“满洲国”文学面面观——一个传说的时代》是第一篇以“满洲国”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这是广为知晓的。它最初连续发表于岩波书店的《文学》杂志1963年2、5、6月期及1966年2月期,后被收入到同一作者的《旧殖民地文学研究》(劲草书房,1971年6月)一书。

尾崎秀树之所以执着于“外地”(旧称日本殖民地,主要指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朝鲜半岛、桦太岛南部及南洋群岛)以及“满洲国”的研究,无疑与他哥哥尾崎秀实牵涉佐尔格间谍案被处决,而他由此被指责为“国贼”之亲,并在众目歧视之下在殖民地台湾度过了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关。

同时,尾崎的一系列研究,也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政治状况。

1960年3月,岩波书店《文学》杂志编辑部联合竹内好、平野谦、桥川文三等人,发起组织了共同研究“战时下的文学”活动,其研究成果以特辑形式先后共分四次刊载于该杂志。其后,从1961年4月开始,又以中央公论社为后盾,组织成立了上述成员参加的“‘满洲国’研究会”,持续了数年之久。可以说,《旧殖民地文学研究》既是尾崎秀树个人辛勤耕耘的成果,也是产生于这种共同研究活动中的结晶。

这一系列以“战时下的文学”为主题,重新审视日本作家及文化人的战争责任,以及重新对“满洲国”的实体进行客观评价的研究活动,都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1960年5月,日本政府强行通过了“新日美安保条约”,这意味着日本有可能再次迈向军国主义的道路——所抱着的危机意识,迫使他们去参与重新认识“过去负面遗产”的运动。

但是,只就“满洲国”文学这一研究课题来看,在尾崎秀树的研究建树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说是后继无人。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坂本正博、冈田英树、田中益三、杉野要吉、川村凑等人对停滞多年的“满洲国”文学进行研究,才又开始了新的开拓。

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些个人的研究活动上升到了共同研究的阶段。先后出现了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山本有造为代表的“满洲国”研究团队,以及日本的社会文学会和中国的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编写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研讨会——日本帝国主义和“满洲国”的文化等研究组织和研究活动。前者的主要活动期自1987年4月到1992年3月;后者于1992年8月首次召开大会,其后改称为——近代日本和满洲,到1996年为止共召开了五次大规模的会议。两者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同一时期,另有田中益三主持的以日本旧殖民地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杂志《朱夏》,创刊于1991年1月。《昭和文学研究》杂志推出了《昭和文学与亚洲》专辑(第25集,1992年9月1日)。岩波书店出版了《岩波讲座近代日本和殖民地》,丛书共八卷,其中由川村凑主编的第七卷《文化中的殖民地》(1993年1月8日)集中收录了论述“满洲国”文化的论文。

进入21世纪以后,研究活动更显活跃,研究领域也逐渐展开。2001年10月,以西田胜为代表的“殖民地文化研究会”成立,翌年创刊《殖民地文化研究》(年刊),至2015年末共出14集。2007年后,该会成员超过百名,晋升为“殖民地文化学会”。2001年,由桥本雄一、大久保明男、石田卓生等年轻一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发起成立了“‘满洲国’文学研究会”,他们持续开展定期的研究会和读书会等活动,并于2007年9月创办了研究杂志《中国东北文学研究的广场》(不定期发行)。另外还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刘建辉和铃木贞美两位教授组织的“近代中国东北部(旧满洲)文化的综合研究”(2001—2004年),以及“满洲学的整理与重建”(2007—2010年)等系列共同研究项目。近年来,在日华人学者以及中国留学生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是日本学界一个新的发展倾向。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满洲国”文学研究与台湾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以及南洋群岛等“外地”的文学研究,形成了一种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趋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日本的文学研究领域里可谓独占一席。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90年代“冷战体制”的崩溃,这些巨大的社会变动,促使日本企业走进中国等亚洲地区,同时伴随着文化交流的飞跃发展,迫使日本不得不正面对待过去的侵略战争造成的“负面遗产”。日本作为亚洲的一员,欲与亚洲各国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就必须明确“过去的战争责任”,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可以说我们所参与的这些文学研究工作,也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的一部分。

本书选录了12篇论文,均可谓日本学者以及在日华人学者关于“满洲国”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兼容了“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研究的两个层面。论文篇目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这一序列也恰恰体现了日本学界对“满洲国”文学研究上的一个倾向,即如上所述,在研究的草创期,以村田裕子的论文为例,是开拓研究先河式的宏观性概述和探讨,到了中后期,则逐渐转向对具体问题或具体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

日本学界对“满洲国”文学研究的另一个特征是,继承和发扬了日本学界传统的实证性研究专长。早在1980年代初期,在相关的文学史料几乎都不知所在,而对其相应的调查工作和资源利用等制度均不完善,研究环境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以冈田英树、村田裕子等人为先驱的学者,不辞劳苦,不惜精力财力,几乎走遍了中国东北以及日本国内的大小图书馆和档案馆,发掘涉猎了浩瀚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他们以史料和基础文献为依据,展开了踏踏实实、细致入微的实证性研究。本书中的各篇论文也都应该体现了这一研究专长。

另外值得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卷收录的研究论文有一半以上是出自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或在日华人学者之手。他们具有掌握中日双方的学术资源,并能利用中日双语发表研究成果的优势。这样,他们的研究活动就必然会沟通和促进中日两国的学术研究交流,起到跨境建桥的作用。同时,也会有效地突破过去研究中双方都容易陷入的局限——只关注一个国家(或区域)、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本(或将“一个”换成“自己的”亦未尝不可)。而作为研究对象的“满洲国”文学,本来就是多民族、多语言、流动的、复合而庞杂的结构,它恰恰需要这种多元的视角和跨境域的思考、解释和剖析。

当然,日本学界也存在着诸多局限和不足,特别是当下有志于“满洲国”文学研究的新一代年轻学者在逐渐减少,研究团队的势力逐渐走向衰落,令人担忧。

在战后日本的“满洲国”文学研究界,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尾崎秀树、川村凑和杉野要吉是开拓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们的相关研究著作大多结集成书,容易读到,因而本书没有收录。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发表在研究期刊等媒体上,尚没有广泛流传的单篇论文。另,冈田英树和大久保明男的论文,因别有计划编入该套丛书的个人著作,故此也没有采录。其他相关的研究文献,读者可参考丛书中《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的日本部分,这里网罗了战后日本有关“满洲国”文学研究的专著、期刊论文、复刻再版资料、回忆录等文献的篇目,应该是日本方面目前最完善的研究文献目录。

本书12篇论文中,6篇是论文作者的自译(兼含部分内容调整),其他由6名同志担任翻译工作,共计有3名同志参与翻译、校阅、编撰工作,是中日双方的研究专家互相配合、共同劳动的结晶。其中主要编撰人3名,具体工作分担如下:收录论文的筛选、版本审定、版权交涉及委托翻译的工作,主要以冈田英树和大久保明男为首展开,另有日本文学研究专家西原和海、东京外国语大学的桥本雄一参与;翻译工作的部署和人员调整、相关联络事宜,主要由大久保明男负责;译稿的校对和审阅工作,由大久保明男、代珂、史东阳负责;整体筹划和运作由大久保明男、冈田英树、代珂承担。参与翻译工作的人员在此不一一列举,请参照卷末的《著译者一览》以及各论文篇尾的提示。对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对无偿提供版权的原作者和相关人士,以及为该论文集做过各种工作并给予鼓励和鞭策的各位师长、朋友,我们编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该套丛书的编委高瞻远瞩,着眼于日本学者的研究论文,使我们能利用此次机会通过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我们认为极其难能可贵,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谨向丛书的编委和中方的出版社、各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20161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