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番歌:清末民初以來客家與閩南方言説唱中的海外移民

伊維德 著 李芳 譯

摘要:19世紀晚期,海外移民在中國東南地區非常普遍,客家話、閩南話俗曲中描寫他們經歷的作品被稱爲“過番歌”。客家語《過番》和閩南語《過番歌》,在標題、篇幅和結構上均有相似之處,演唱移民至新加坡等地之艱辛,原型來自講述移民至臺灣的早期歌謡《勸人莫過臺歌》。以往對於帝國晚期的中國移民和華僑的研究,大多基於描寫獲得成功的移民和華僑的作品,而“過番歌”唱本則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

關鍵詞:過番歌 閩南語 客家語 説唱 勸人莫過番

我在高中時代曾接受過閲讀《荷馬史詩》和《奥維德》等經典的訓練,或許出於這個原因,我對史詩和叙事詩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在中國傳統的俗文學中,此類文獻非常豐富,近些年來占據了我越來越多的閲讀時間。以某一主題或者某一文體的形式,我已經出版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之一是一部傳統客家俗文學的英語翻譯選集,名爲《熱情、貧窮與旅行:傳統客家山歌與歌謡》(Passion,Poverty and Travel:Traditional Hakka Songs and Ballads,2015)。此書包含了搜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短篇歌謡和長篇説唱。我首先應該强調的是,本人並不懂本文中所涉及的客家話以及其他西南地區的方言,我的研究工作依靠的是已經出版的文獻資料及其注解,這些文本的編注者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

貧窮,是這些客家歌謡與説唱中出現得最爲頻繁的主題之一。對於文士來説,擺脱貧窮的希望是專心投入科舉考試。許多説唱作品都細緻入微地描述了貧窮的文士在窮苦生活中所遭受的屈辱,一旦他們科場高中,便会對宿敵採取報復行動。我在《熱情、貧窮與旅行》一書中選了幾則這樣的故事。但是,文人士子往往心繫首善之區,選擇前去京師赴考;普通人則放眼海外,希望通過移民來積累財富。自16世紀起,大量客家人從中國大陸向海外不斷遷移,先到臺灣,然後到南洋,这一地區包括了從屬的小國、廣闊的天地,以及東南亞大陸和沿海的多個殖民地國家。清代前期,前往東南亞的移民數量是受到限制的,然而,隨着臭名昭著的勞工貿易快速發展,移民的數量(不僅限於客家人)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顯著的增長。

19世紀晚期,海外移民對於中國東南地區各類社群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鑒於此,在用當地方言如客家話、閩南話、潮州話、廣東話和海南話創作的俗文學作品中,移民問題毫無疑問地也有所反映。以此爲主題的俗曲統稱爲“過番歌”。近年來,馬來西亞大學退休教授蘇慶華先生對五種方言中的這類俗曲已經做了一番比較研究。他所討論的主要文獻,是以婦女口吻演唱的短篇歌謡。年輕的妻子(情人)或借此表達她對丈夫(情人)决定離家的焦慮,勸説他留在家中相伴;或表達她對長期離家在外的丈夫(情人)的思念,擔心其移情别戀,期望其早日返家團聚。當然,也有以男性口吻創作的歌謡,講述移民背井離鄉,辛苦勞作,思家心切。《中國歌謡集成》的福建卷和廣東卷收集了不少這一類型的俗曲。

在中國學術期刊網或其他學術期刊網絡數據庫中搜索“過番歌”,很可能並不會直接鏈接到研究此類短篇歌謡的論文(當然,蘇教授的文章除外),而是會檢索出關於兩篇長篇閩南語説唱“過番歌”的研究論文。本部分主要討論以“過番”爲題的這兩篇閩南語長篇説唱和一篇客家語長篇説唱。但是,在討論客家語説唱文本之前,我必須先處理這兩篇閩南語説唱俗曲的幾個相關問題。兩篇閩南語長篇説唱中,一首包含了340餘行七言詩句,另一首則長达700餘行。前一首在20世紀初期已經印刷出版,從而廣爲人知;後一首自20世紀下半葉有了口頭表演的録音之後爲人所知。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它也以抄本的形式流傳。前一首的主人公來自泉州市西溪河西岸的南安,後一首的主人公來自西溪河畔的安溪,位於南安西面,厦門正北。兩位主人公都移民到了新加坡,在遭遇千難萬險之後,重返故鄉,並勸説同鄉:若非萬不得已,千萬不可漂洋過海前往異邦。

雖然這兩篇説唱的篇幅長短不一,但學者已經注意到它們在文本結構上相似性。它們在开篇都描述了主人公因身陷窮困,决定在别處尋找致富的機會;然後,他們離開親人和故土,前往碼頭,等待合適的船隻,踏上旅程。兩篇説唱都用較多篇幅描述海上旅程的艱辛。主人公們在抵達新加坡之後,深爲眼前景象所震撼。面對着異族之人和異域語言,他們大感驚奇。但是,一旦最初的新奇感消退,他們立刻意識到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並非易事。兩篇説唱中对主人公工作經歷的描述大爲不同。南安華僑作爲店鋪夥計賺了一笔錢,但是在青樓中揮霍一空,又因此染上了花柳病。治愈之後,他經營了一間自己的店鋪,積累了一點兒資本後,馬上賣掉店鋪,回轉故鄉。在篇幅稍長的説唱文本中,來自安溪的主人公在新加坡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扛米和運煤。他希望自己在檳榔嶼能碰上更好的運氣,却又在途中染上了船毒。病愈之後,他在亲朋的幫助下返回故鄉。兩篇説唱的作者都在結尾勸誡讀者不再出國掘金。

在這兩篇以“過番歌”爲題的長篇閩南語説唱之外,還有第三篇有着相似標題的歌謡,但是篇幅相對來説簡短得多。雖然在這篇以“過番邦歌”爲題的歌謡中,主人公的行程也遠至仰光和曼德勒,但它只有區區64行。學者劉登翰在1993年整理發表了這篇歌謡,並提供了以下背景資料。

我們在長泰訪到一首《過番邦歌》,據説是由一位79歲的老人盧富仔口述整理的。盧富仔在年輕時候曾經爲生活所迫,漂洋過海到緬甸等地謀生。但終因走投無路,最後求乞返鄉。

如果這首歌謡收集於1990年前後,盧富仔遠赴海外淘金的時間,很可能是大蕭條早期(1930)。雖然篇幅短小,但它依然展現了不少與長篇説唱文本相同的元素。主人公從厦門到達香港,歌謡中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細緻的描述;然後他前往新加坡、檳榔嶼、仰光和曼德勒。外語作爲一種障礙在歌謡中被反復提及。工作難覓,工作之後他也没有獲得任何收入。另兩篇俗曲大量鋪陳臨别之痛苦,這位主人公則經常思念父母,並最終决定回鄉。它同樣也以警示結尾。

一時想要過番邦,賺錢回家救親人,没想番邦錢難賺,决心離開回中原。過番吃苦一年外,雙手空空無半項,船上幫工抵船票,一路乞食受拖磨。我去番邦吃苦頭,編這番歌勸世人,出外歷盡千般苦,試過鹹水纔知難。

如今,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区和新加坡,兩首長篇閩南語《過番歌》説唱已經引起學界相當多的關注。學者的研究包括整理與注釋文本,闡釋其歷史背景,並大費筆墨地討論作者在文中勸説同鄉留在故鄉照顧雙親,能否打破傳統價值觀;或者説作者在文中是否可能隱藏了這樣的信息:親戚和同鄉構成的關係網是移民獲取成功的必要條件。我對這些閩南語歌謡的討論是建立在以上國際化的研究基礎之上的。我對過番歌的研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内容:其一,我希望關注相關客家語説唱文本,它們在標題、篇幅和結構上均與上述兩首長篇閩南語過番歌相似;其二,我試圖説明,長篇閩南語與客家語説唱中對移民至新加坡等地之艱辛的描述,其原型源自講述移民至臺灣的早期歌謡;其三,我還希望討論那些刻劃成功移民的歌謡,闡釋它們與勸人莫過番的歌謡有何關聯。

就我目力所及,目前關於海外移民閩南語長篇説唱的研究論文與著作,都未提及它們與客家長篇説唱《過番》之間的聯繫。1936年,羅香林在《粤東之風》中刊出了這篇長篇説唱。《粤東之風》收集了五百餘首客家山歌、兒歌和雜曲。這篇客家説唱與上述兩首閩南説唱作品具有相似的結構。主人公出於貧窮,决心到海外謀生。作品緊接着描述他前往碼頭時所面臨的别離痛苦,茫茫大海上的旅程艱辛,到達新加坡後面對異邦之人和語言不通的手足無措。主人公在錫礦中竭力勞作,好不容易領到了薪水,馬上用來嫖妓,結果又感染了性病。一方面,他遠離故土;另一方面,親人盼歸。如果他留在家鄉,與父母妻子相伴,以耕田爲生,不是更好嗎?

顯然,這首客家語説唱作品與閩南語説唱文本存在着幾處差别,但它們的差别僅是内容上的,並非結構上的。閩南華僑離開了厦門,客家華僑則是從汕頭前往南海。這幾篇説唱都對在中國的旅行路線進行了大量的細節描繪,自然,對離開和抵達之處描述得尤爲細緻。對於閩南和客家華僑來説,他們在新加坡的遭遇非常相似。但是,閩南人傾向於留在城市裏;19世紀下半葉的典型客家華僑,則是選擇前往馬來西亞或者邦加島從事錫礦工作。因此,客家語説唱中詳盡地描繪了錫礦裏繁重的體力勞動——雖然19世紀末出現了部分機械化形式,但大多數相關工作仍然需要艱苦的勞作。錫礦的人工消耗率很高,如果他們不設法逃走,只有極少數能够存活下來。他們所獲取的酬勞,總是在嫖賭中輕易地揮霍殆盡,收穫相似的結局。

身邊存有銀多少,朋友兄弟就行前。朋友又凑來賭博,兄弟又喊食茶煙。大家就邀出街上,遊遊蕩蕩到街前。頭上戴頂荷蘭帽,手上帶隻金指圈。手檢扇子摇摇擺,口裏吃着吕宋煙。又話來去上茶館,又話水皮打一番。一直行到老妓寨,老妓又留宿一晚。又有冰糖紅瓜子,又有細茶鴉片煙。兩人床上私私説,又話前生好姻緣。朋友相談房子嬲,恰似桃源洞裏仙。十一點鐘安宿睡,洞房花燭一般般。赤肉兼身行雲雨,好似凡夫得遇仙。一夜夫妻容易過,花邊做别五六元。當時都話落簾好,想起做工難賺錢。幾多貧人學富樣,唔知家中斷火煙。因爲家貧往番地,有錢唔想轉唐山。好嫖沾到風流病,身邊衣服盡當完。咸疳果未曾好,誰知瘋疸又來纏。出門三步難移走,大喊三聲真可憐。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人敢行前。日日做工都唔得,工牌除名出外邊。人人都話好去走,麽只朋友敢好言。身邊銀錢都使盡,就來乞飯在門前。

閩南説唱的研究者們忽略它們與客家説唱文本之間關聯的原因之一,或許是方言文學研究的封閉性。閩南文學的研究者們並不一定會對客家文學産生興趣,反之亦然。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羅香林的成果並未受到足够重視。羅香林在1928年已經完成《粤東之風》的初稿,直到1936年抗日戰争前夕纔在上海出版。Worldcat上顯示,全世界範圍内藏有此書初版的學術圖書館屈指可數。1974年臺灣重印了此書,僅藏於歐美幾處圖書館中。20世紀90年代上海也重印了此書。但是,Worldcat顯示也僅有幾所中國大學圖書館中藏有重印本。羅香林在1949年後離開中國大陸,任教於香港,所以在大陸多年不受歡迎。就算學者們有機會讀到他的著作也無濟於事,他所收集的客家山歌並不符合文化部門對這一類型作品的定義。梅州的客家山歌整理者和研究者胡希張在200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直到2006年他的一位朋友爲他抄録了一本羅香林的《粤東之風》,他纔讀到此書。

客家語《過番》和閩南語《過番歌》結構十分相似,仅在内容上略有不同,反映了華僑各自的個體經歷,以及閩南華僑和客家華僑的不同類型。這一現象表明,這些説唱文本之間不一定曾互相借鑒,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模型,此模型在中國東南地區,至少是在客家和閩南方言區的社會中被廣泛接受。如果我們具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將很容易發現這一共同的模型在《勸人莫過臺歌》中也有所體現。這首閩南語歌謡大約創作於18世紀,此後不斷被重印並廣泛傳播,反映了移民到臺灣仍遭受各種約束和管制的時代背景。進入現代國家時期,從中國大陸地區遷移到臺灣和移民到東南亞是兩種迥然不同的行爲,但是對18、19世紀前往臺灣謀生的客家人和閩南人來説,二者區别並不太大。這兩種情况下,人們都是離開故鄉,漂洋過海來到一片陌生的土地。

《勸人莫過臺歌》四字一句,描寫了一名典型移民遭遇到的種種不幸。他不顧勸告,變賣了僅有的財産用以攢足路費,又不顧妻子的反對執意離家;經歷了海上旅途的種種困苦,剛剛抵達臺灣又被搶劫一空。終於,他在煉糖廠找到工作,苦熬整整一年之後纔拿到工錢。一拿到錢,他馬上和妓女喝酒作樂。錢花光之後,立即被妓女掃地出門。他在犯罪後被人發現,被趕出村子,拋棄在野外,感染了惡疾,奄奄等死。與此同時,在家的親人仍然在等待他的歸來。作者在歌謡結尾勸告人們留在家中,靠耕地過着貧苦但是快樂的生活。

過去的幾十年中,臺灣地區對與閩南語相關的研究對象興趣大增,這首歌謡一再被提及和研究,但往往僅將其視爲個案。以上文所述的内容梗概來看,它的故事發展,顯然體現了與客家語和閩南語《過番歌》的相似結構,但是這一相似性罕有甚至從未被學者提及。國家内部的遷移和不同國家之間的移民,被視爲完全不同的兩種現象。所以,研究者們不會從一首勸説人們不要去臺灣的歌謡中尋找《過番歌》的原型。我們並不驚奇地發現,閩南語的《勸人莫過臺歌》也是另一首長篇客家説唱的原型,它悲歎從客家故鄉遷移到臺灣所遭遇的艱辛和失落。這一點也同樣罕有甚至從未被學者提及。這篇長達352句的無名氏作品,七字一句,以稿本形式保存在新竹,1983年以“渡臺悲歌”爲題出版。此篇説唱作品從未付梓,因此從未以刻本的形式傳播,但它仍是一個有趣的文本。難以斷定這一文本的創作時代,因爲根據内容所描述的情况,有一些反應了18世紀末的情景,另一些又體現了19世紀末,甚至是日本佔領早期的情况。《渡臺悲歌》首次披露之後,更多的稿本陸續出現了。其中之一是殘本,但是另一個文本則長達400行左右。對於一篇説唱作品來説,篇幅可説是相當長了。但是,有研究者將其形容爲客家到臺灣移民的“奥德賽”,似乎又有點言過其實了。

與其他幾種説唱文本相比,《渡臺悲歌》在開篇就給予移民者可怕的警告:臺灣是有去無回的鬼門關。接着它又描繪了可怕的景象:臺灣原住民“生番”專殺人頭,用來喝酒。接着,它對忽悠人們離開故土到臺灣掘金的蛇頭(客頭)提出强烈的控訴

百般道路微末處,講着賺銀食屎難。客頭説到臺灣好,賺錢如水一般了。口似花娘嘴一樣,親朋不可信其言。到處騙感人來去,心中想賺帶客錢。千個客頭無好死,分屍碎骨絶代言。

蛇頭勸説人們賣掉田地,從嘉應州(梅州)前去潮州,等待載客的船隻過海。因爲必須等待合適的風向,移民被蛇頭盤剥錢財。一旦前往臺灣,在還清所欠蛇頭的債務之前他們不能登陸。在(可能是後期的)前往南洋的歌謡中,新加坡讓甫一登陸的移民産生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蛇頭嘴裏臺灣城市中的美麗景象,實際上却只是幾百間茅屋,“恰似唐山糞堰樣”。最終移民被農場僱用,他們發現工作環境和食物比在大陸(唐山)時差遠了。臺灣的農場一年種植兩季,但是僅僅給僱工提供番薯作爲食物。詩人抱怨説:“臺灣之人好辛苦,唐山牛隻好清閑。”《渡臺悲歌》的作者還細緻地描述了臺灣生活的原始狀態。他評價説,人們恰似“馬牛禽獸無禮儀”。此地無高低貴賤之分,對讀書人没有絲毫尊重,伶人的穿着打扮和先生一樣(有人據此推斷作者可能以教書爲業)。人人赤足而行,孩童在學校上課和客人參加婚禮時也是如此。作者甚至指出了許多男女醜陋不倫的現象。最讓他不齒的行爲,是已婚婦女居然有尋覓情人的自由。移民一旦賺了一些錢,就用來招妓。因爲他如今年富力强,能够賺取足够的錢財,但是一旦老去,身無分文,他就會被棄於門外。貧窮的移民感染了疾病,無錢請醫問藥,就只能孤獨地等死。放棄耕田砍伐樹藤,或者加入當地的兵卒也不能解决問題。收入不可能有所增加,但是落入部落首領手裏早早送命的幾率在增加。

一日人工錢兩百,明知死路都敢行。抽藤做料當民壯,自己頭顱送上山。遇着生番銃一響,登時死在樹林邊。走前來到頭斬去,變無頭鬼落陰間。不論男人並婦女,每年千萬進入山。

所以,如同我們在此類歌謡中經常可以看到的那樣,在歌謡的最後一節,哪怕僅是在他的意識中,作者回到了故鄉,並悲歎即便賺再多錢,他也不願意再前往海外。

每年來信火燒死,歸心如箭一般般。若然父母凍餓死,賺錢百萬也閒情。又係百般微末處,那見有人賺錢還。人想賺錢三五百,再加一年都還難。歸家説及臺灣好,就係花娘婊子言。叮嚀叔侄並親戚,切莫信人過臺灣。每有子弟愛來者,打死連棍丢外邊。一紙書音句句實,並無一句是虚言。

描寫移民過南海的閩南語和客家語説唱文本,以及它們更早的原型移民到臺灣的歌謡中,對於移民經歷的描寫都是持負面態度的。上文所述的第二首客家歌謡中也包含了對於客頭謊言的憤怒指責。客頭所許諾的金山到頭來不過是海市蜃樓,但是,他們往往能舉出成功華僑寄錢回家的例子。對於勸説移民更爲有利的證據是,華僑們出發時身無寸縷,回來後金銀滿懷的故事。《熱情、貧窮與旅行》中收録了一首竹板歌,改編自客家民間故事《三斤狗變三伯公》,講述了一個年老的窮人落魄到乞討爲生,却被誣陷爲賊,受盡了村民的羞辱。但是,在除夕深夜,他在東南亞謀生的兒子帶着滿滿一盒子銀元衣錦還鄉了。大年初一,老人帶着兒子走進他曾被斥爲“三斤狗”並拒絶他入内的宗祠,並没有向祖先供奉三盤肉(大年初一没有時間去買肉),而是獻上了三碗滿滿的銀元。當旁人指出神案摇晃不平時,老人用幾塊銀元將短的桌脚墊高。於是一夜之間,他的地位天翻地覆,從三斤狗摇身成爲三伯公。這個民間故事有些年頭了,多年來以客家山歌的形式傳播,廣受歡迎。但是相關的歌謡,至少是我所討論的這一版本,却是在20世紀80年代整理完成的,儘管一位年輕的學者曾以其爲客家數百年精神的體現而加以討論。

《三斤狗變三伯公》這一故事塑造了一位在海外發大財的華僑形象,但是,它並没有告訴我們他是如何發財的。在閩南語的歌謡中,有些則講述了移民到臺灣並獲得事業成功的細節。《周成過臺灣》是其中之一。在這個故事中,商業的成功伴隨着一齣可怕的家庭悲劇。故事的第二部分可能發生在19世紀下半葉,因爲其中講述了主人公通過出口茶葉累積了巨大的財富。這個故事首見於清末,1911年作爲新戲,在臺北用日語初次進行表演(此後也以閩南語演出)。這首歌謡的最初版本很可能就出現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周成的故事可以視爲又一首警戒移民的歌謡。因爲看準了極好的商業機會,周成不顧父親和妻子的反對,執意前往臺灣。但是,到達臺灣之後,他却將本錢花費在妓女身上,很快就揮霍一空,被毫不客氣地趕出了門。絶望之下,周成試圖自殺,却遇到了另一個失魂落魄想要自殺的人。經過一番商量,他們决定合夥經商,周成的夥伴提供了本錢。他們的茶莊生意迅速興旺發展,周成也得以贖出他鍾愛的妓女,以夫婦的名義生活在一起。至此,這一故事從書生負心另娶的故事中借鑑了若干情節。書生們在高中之後,往往迎娶貴族小姐,拒絶與來到京師的原配相認。周成的髮妻懷孕之後從大陸來到臺灣,出現在他的茶莊,却被他害死。但是,周成在髮妻鬼魂的驚擾之下發瘋了,凌遲殺死了情人,之後自殺身亡。這個故事揭示了成功的華僑如何通過做生意來發家致富。儘管如此,這首歌謡也很難作爲移民的廣告來加以解讀。周成的故事多年來一直盛行不衰,並多次改編成電影,主要在於發瘋的周成凌遲殺死情人的恐怖場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國人對凌遲抱有獵奇心理,從這個角度來説,讓人思考在臺北演出的日語新戲中是否應該加入這一細節。

傳統的中國歌謡中,成功主人公的表現一般都是通過科舉或者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很少描寫他們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功。在《甘國寶過臺灣》中,男主角就是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甘國寶出身於福州的顯赫之家,科舉失意,沉溺賭博,家道中落。他洗心革面,希望到臺灣重新開始生活,富有的親戚却拒絶借錢給他。他在臺灣參軍與本地人作戰,成就了一番事業。返回福州之後,又得到晉升。但是,他被控通敵謀反,後被皇太后也就是他的姨母所救。甘國寶(1709~1776)在福州長大,1759年被任命爲臺灣總督之前,在軍隊中任職了很長時間,並曾鎮守在緬甸邊境等地。成功地返回中國後被控訴通敵,這一情節還反映在閩南商人陳儀的故事中。他曾是巴達維亞的中國將領,1749年返回祖國,以通敵之罪被抄家,并被流放到西南邊陲。

這一故事在中國東南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會中廣泛流傳,在19世紀末仍然盛行不衰。例如,黄遵憲(1848~1905)在擔任新加坡總領事時,曾創作長詩《番客篇》,提到了這個故事:

曾有和蘭客,攜歸百囊橐。眈眈虎視者,伸手不能攫。誣以通番罪,公然論首惡。

陳儀的不幸遭遇,也很可能是贛南客家方言用古文表演書目《羅裙記》的題材來源之一。書生張逸飛出國求學,受到當地國王賞識,被召爲駙馬。夫妻二人返回中國,他們的船隻剛剛停靠在廣東港,年輕的新娘就被人劫走,張生被扔進了水中。當然,與甘國寶的故事一樣,結局是大團圓式的,夫婦歷經磨難破鏡重圓。不出意外地,《三斤狗變三伯公》則細緻描述了三斤狗和他的兒子怎樣在村民中廣散錢財的。

目前我尚未在客家山歌中發現描寫成功移民的文本。在1885至1893年之間,吉隆坡有人編撰了關於葉亞來(1837~1885)故事的歌謡。葉亞來是來自惠州的客家人,在馬來西亞發家致富。葉亞來因爲窮苦潦倒逃出中國,作爲移民他似乎注定要接受失敗的命運。他曾被僱爲店夥,後被開除,又在錫礦上染病,並在賭博中花光了親友凑給他回鄉的旅費。但是,因爲精於武術,他成爲當地華人的保鏢,並通過販豬掘得第一桶金,又作爲投資者和保護者重新回到錫礦和相關的服務業中。在19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雪蘭莪戰争中,他領導了華人礦工反抗馬來人的激烈戰鬥,去世前曾擔任吉隆坡“甲必丹”(譯者注:領導人)。據説,他曾經在戰火中三次重建這座城市,在準備回歸故鄉前夕離開人世。這首歌謡在1893年被翻譯成英文,登載於《雪蘭莪日報》(The Selangor Journal),標題譯爲“Yap Loi chat shin yin ngi”,譯者(署名爲C.K.)提到,某些詩句可能對葉氏家族有冒犯之意,他已直接删除,但是翻譯本似乎漏掉了開篇的幾行。這篇歌謡對葉亞來有不少批評,據學者推測,作者應該是來自吉隆坡的閩南人社群,而非客家人社群中。但是,我認爲,在讀到最早的中文版本之前,難以得出確鑿的結論。如果中文版本尚且存世的話,我希望能找到一本,可惜目前尚未找到,不知是否有人了解相關線索。最早的版本或許只有百餘行,在後來的不斷復述中又增加了情節與細節。

清末和民國初期中國的俗文學極爲兴盛,但是至今尚未引起學者的足够重視。方言文學的流行傳統值得學界加以研究,並非僅僅因爲它們是俗文學豐富性的組成部分,還在於它們的主題往往在主流的俗文學作品中較爲罕見,甚至從未涉及。中國東南部地區關於移民和華僑的歌謡和説唱,即是一個極好的例子。雖然其文本具有一定的程式性,但是依然能帶來奇妙的閲讀體驗,並且就其自身意義來説,也值得加以翻譯。

而且,這些文本還具有文獻價值。清朝晚期的中國移民和華僑的相關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其中的絶大多數研究都是基於描寫獲得成功的移民和華僑的作品,學者難以了解大多數移民的真實經歷——他們漂洋過海以尋求生活的改善,却常常以失望告終。即使説,這些歌謡和説唱並非移民和華僑們出於個人情感的自然表達,它們也提供了熟悉的語言和意象,來試圖理解並表達他們的自身經歷。本文集中探討的長篇説唱作品是由具備一定學識的作者創作的,不過,清朝晚期的中國東南部地區,讀書識字在男性人口中還是較爲普遍的。而且,就算作者是私塾先生,或者相對苦力來説具有更高文化水平的其他人,這些歌謡一樣被許許多多移民和華僑記住並且背誦;同樣的,它们也被許許多多或留在當地,或已經歸鄉的人们不断傳诵。

參考文獻

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八輯、第九輯、第十輯,中華書局,1984。

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一輯《中國官文書選輯》,中華書局,1985。

黄火興編《客家情歌精選1900首》,花城出版社,1982。

李安山編《中國華僑華人學——學科定位與研究展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劉佐泉:《一部集大成的名著:粵東之風》,《客家研究輯刊》2007年第2期。

羅可群:《海外客家文學及其前景展望 從黄遵憲的番客篇説起》,《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羅可群:《歌謡客家人開發臺灣的文學反映》,《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羅可群:《客家人與馬來半島錫礦》,《嘉應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羅英祥:《漂洋過海的客家人》,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邱春美:《臺灣客家説唱文學“傳仔”研究》,文津出版社,2003。

王焰安:《20世紀上半葉廣東客家民間文學搜集情况概述》,《嘉應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王焰安:《20世紀上半葉廣東客家民間文學研究概述》,《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

吴風斌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張志瑶:《華僑與客家山歌》,《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88年第1期。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

《中國歌謡資料》第三輯,作家出版社,1959。

Chuang Yin-chang. “Settlement Patterns of the Hakka Migration to Taiwan:The Case of the T’ou-fen Ch’en Family,” Zhongyang yanjiu yuan Minzuxue yanjiu jikan/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Academia Sinica 66 (1989):169-193.

Constable,Nicole. Ed. Guest People: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6.

Leong,Sow-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Pengmin,and Their Neighbors. Edited by Tim Wright.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Lozada Jr.,Eriberto. “Hakka Diaspora,” in Ecyclopedia of Diasporas:Immigrant and Refugee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Edited by Carol R.Ember,Melvin Ember,and Ian Skoggard. 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2005.

Norman,Jeffrey. Chines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an,Lynn,Ed.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Richmond:Curzon,1999.

Schmidt,J.D. Within the Human Realm:The Poetry of Huang Zunxian,1848-1905.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Skinner,G.William. “Introduction,” in Leong,Sow-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Hakkas,Pengmin,and Their Neighbors. Edited by Tim Wright.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Teng,Emma Jinhua.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4.

Tian,Xiaofei. Visionary Journeys: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11.

Wang Gongwu. Don’t Leave Hom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2003.

Yen Ching-hwang,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11.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Zheng,Su-de San. “Music and Migration:Chinese American Traditional Music in New York City,” The World of Music 32 No.3 (1990):48-67.

  1. 伊維德(Wilt L.Idema),男,荷蘭人。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榮休教授。著有《朱有燉的雜劇》等。李芳,女,1981年生,江西贛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發表《閨門内外:顧太清交遊圈的形成及其典型意義》等。本文的寫作,獲益於多名友人和同事的意見,謹此致謝:Rüdiger Breuer,Sharon Carstens,Leo Douw,Ad Dudink,Levi S.Gibbs,Guo Jie,Elizabeth Sinn,Soo Khin Wah,Tian Yuan tan,Michael Szonyi,and Zhang Xianqing。
  2. 關於科舉考試在客家文人提高自身地位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相關討論可參見Puk,Wing-kin. “Reaching out for the Ladder of Success:Outsiders and the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Marginalization in China:Recasting Minority Politics. Edited by Siu-keung Cheung,Jospeph Tse-Hei Lie,and Linda V.Nedilsky.New York:Macmillan,2009,pp.21-34。
  3. 關於中國移民的總體性研究,參見Pan,Lynn. Sons of the Yellow Emperor:The Story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London:Mandarin,1991.Pan,Lynn,Ed.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Richmond:Curzon,1999.Kuhn,Philip A. Chinese among Others: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Lanham: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8.Wang Gongwu. Don’t Leave Hom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2003.
  4. 田濤在《百年記憶:民謡裏的中國》(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一書中簡要比較了從中國東南地區遷移到海外的俗曲、從中國東北地區遷移到滿洲的俗曲及從北方的陜西和山西遷移到内蒙古的俗曲。
  5. 雖然此類俗曲中的主人公是女性,但通常是由男性來演唱的。
  6. 鍾敬文先生是首位關注此類俗曲的學者,《南洋的歌謡》一文初刊於《歌謡周刊》第70 期(1924年11月);又收入《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此外還有趙家欣《關於南洋客的民歌》,《天地人》1936年第4期。蘇慶華關於客家話、閩南話、海南話、潮州話和廣東話中相關文獻的論文,有《客家族群“過番”南洋的共同歷史記憶——以客家〈過番歌〉爲探討中心》,《海交史研究》2012年第1期;《南洋過番歌的歷史記憶和風土特色——以南洋閩省僑香流傳的過番歌爲探討中心》,《南洋學報》2012年第66期;《無奈何炊甜粿:潮州過番歌研究》,《南洋學報》2013年第67期;《怕死不來番:海南過番歌研究》,《成大中文學報》2013年第42卷;《廣東過番歌研究:以珠江三角鄰近沿海地區粤語系過番歌爲例》(未刊稿),2014。以上均收入《閩客瓊潮粤五大方言過番歌研究》(《蘇慶華論文選集》第四卷),Kuala Lumpur:Commmercial Press,2014。還可參見林朝虹、林倫倫《客閩潮過番歌的比較研究》,《文化遺産》2014年第5期。《中國歌謡集成》的福建卷和廣東卷對此類俗曲進行了廣泛的收集。王静怡在《歌謡古琴與音樂考級:馬來西亞華人個體音樂行爲的變遷》(《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中簡要討論了此類俗曲在馬來西亞的傳播。自廣東華僑到達美國之後,西方學者開始關注此類俗曲文本。Mark H.Lai等人所編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1)中收集了天使島(Angel Island)隔離區的墻上所刻的詩作。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移民在此至少被扣留半個月之久。不過,這些詩一般都是傳統的絶句和律詩。Marlon K.Hom 在Songs of Gold Mountain: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中收集了大量廣東話的詩歌,均來自1911年和1915年舊金山出版的兩部選集。這些詩歌雖然使用俗語,但應該還是當地文人的遊戲之作。不過,在此書第38~47頁的導言中,Hom也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在臺山收集的一些俗曲,選自《臺山歌謡集》(1929)。Hom又在第47~50頁介紹並摘録了木魚書《金山婆自歎》。臺山農民吴勝智(Ng Seung Chi,1910~2002),自幼生長在臺山,1979年在69歲時借道香港移民到紐約,隨身攜帶着木魚書。他在紐約表演的曲目中包括有一些關於移民的故事,其中兩首是根據自身經歷改編的。參見Zheng,Su De San. “From Toison to New York:Muk’yuSongs in Folk Tradition,” Chinoperl 16(1992);Yung,Bell and Eleanor S.Yung,eds. Uncle Ng Comes to America:Chinese Narrative Songs of Immigration and Love. Hong Kong:MCCM Creations,2014。後者提供了《金山論》的中文文本和翻譯文本,描述了19世紀下半葉在美中國礦工的艱辛。
  7. 參見劉登翰《過番歌及其異本——過番歌研究之一》,《福建學刊》1991年第6期;《過番歌的産生和流播——過番歌研究之二》,《福建論壇》1993年第6期;《論過番歌的版本、流傳及文化意藴》,《華僑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追索中國海外移民的民間記憶——關於過番歌的研究》,《福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長篇説唱過番歌的文化冲突和勸世主題——過番歌研究之三》,《華僑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柯榮三《番平千萬不通行:閩南過番歌中的歷史記憶與勸世話語》,《民俗曲藝》2013年總第179輯。這兩首長篇閩南語歌謡的點校整理本,收入於周長楫、周青海編《新加坡閩南話俗語歌謡選》,厦門大學出版社,2003;其中較長一篇的整理本又收入林華東編《泉州歌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和鄭炳山《鄭炳山僑史文集》(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以下網址是柯長源對較長一篇《過番歌》的演唱:www.youtube.com/watch?v=hnMvxxrfbfA。《中國歌謡集成·福建卷》中收入了較長的一篇,在文字上做了較大的整理。兩篇説唱文本中篇幅的差異,主要在於較長一篇的開篇部分,主人公告訴父母他决定下南洋,與妻子告别。林朝虹、林倫倫没有注意客家話版本的長篇《過番歌》,將長篇説唱《過番歌》視爲閩南語獨有的説唱文本。
  8. 王静怡《歌謡古琴與音樂考級:馬來西亞華人個體音樂行爲的變遷》一文指出,刊印這首俗曲的厦门書坊在新加坡有分支機構,並認爲移民可能會購買此類俗曲,当他们在厦门等待船隻時,或在前往新加坡的旅途中也可用心記誦。《中外新聞七日報》早在1871年12月2日就報道了在秘魯的廣東勞工中流行的廣東話唱本(Elizabeth Sinn 提供此資料線索)。
  9. 中國學者將較短的一篇稱爲“南安本”,較長的一篇稱爲“安溪本”。
  10. “船毒”是對由船隻惡劣衛生環境導致的傳染性疾病的統稱。
  11. 較長一篇説唱的作者,部分版本標爲“善壇鍾金”。劉登翰在《這一杯苦澀的咖啡》(《福建文學》2017年第1期)中講述了1989年他在Denis Lombard和Claudine Salmon的陪同下,前往善壇鍾金之孫的家中拜訪之事。
  12. 參見劉登翰《過番歌的産生和流播——過番歌研究之二》。
  13. 參見劉登翰《過番歌的産生和流播——過番歌研究之二》。早期的歌謡雖然描述了新加坡和其他地區的西方人,但是未作評價。盧富仔本人則對腐朽的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表達了悲憤之意,表明他是一個愛國者。
  14. 羅香林:《粤東之風》,1936年初版,引自婁子匡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叢書》重印本,第14册,臺北:中國民俗學會,1974,第268~280頁。在最後一個注釋中,羅寫道:“此歌疑亦爲鄉間文人的作品,但因其流行之盛,其性質已與一般山歌無異,故特選之入集。”(第280頁)
  15. 關於東南亞錫礦的技術、勞工組織和工作條件,參見Somers Heidhues,Mary F. Bangka Tin and Mentok Pepper:Chinese Settlement on An Indonesian Island. Singapore: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2。
  16. 羅香林:《粤東之風》,第276~278頁。英文全譯本參見伊維德《熱情、貧窮與旅行:傳統客家山歌與歌謡》,第339~347頁。
  17. 這一結論不適宜於臺灣的客家文學研究者,他們對閩南語文學研究有充分的了解。
  18. 胡希張:《開客家山歌研究之先河:淺析羅香林的粤東之風》,《客家研究輯刊》2007年第2期;胡希張《客家山歌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第320~325頁收入了客家《過番》,但是删去了羅香林的注釋。
  19. 黄菊芳在博士論文《客語抄本〈渡臺悲歌〉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中已經提出這一觀點。
  20. 吴守禮在《清道光咸豐閩南歌仔册選注》(臺北:從宜工作室,2006)中移録、注釋了這篇説唱的最初木刻本。杜建坊在《歌仔册起鼓:語言,文學與文化》(臺北:臺灣書坊,2008)中也移録了初刻本和另一種抄本。李獻璋《清代福佬話歌謡》(《臺灣文藝》1982年總第25、26號合刊)、王育德《臺灣話講座》(黄國彦譯,臺北:《自立晚報》,1993)、黄勁連《鄭國姓開臺灣歌》(臺南:“臺南縣文化局”,2001)等均對此有注釋。我曾於2013年發表了英文全譯本,參見“A Song Urging People Not to Travel to Taiwan,” trans.by Wilt L.Idema. Taiwanese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31-32 (2013):27-34。
  21. 這一點僅有柯榮山在《番平千萬不通行:閩南過番歌中的歷史記憶與勸世話語》中提及,他也關注到了過番歌與下文所論《渡臺悲歌》的相似之處。黄菊芳在《客語抄本〈渡臺悲歌〉研究》中也討論了兩篇説唱文本的相似性。
  22. 參見黄榮洛《勸君切莫過臺灣:“渡臺悲歌”的發現與研究》,收入《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争史話》,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
  23. 英文全文參見伊維德《熱情、貧窮與旅行:傳統客家山歌與歌謡》,第321~335頁。
  24. 參見陳健銘《從歌仔册看臺灣早期社會》,《臺灣文獻》第47卷,1996,第61~110頁;曾學奎:《臺灣客家〈渡臺悲歌〉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5. 以三種抄本爲基礎的整理本和詳盡的注釋,參見黄菊芳的《客語抄本〈渡臺悲歌〉研究》和《臺灣客家民間叙事文學:以渡臺悲歌與渡子歌爲例》(臺北:南天書局,2014)。
  26. 蛇頭是一個現代語詞。此處的“客頭”指的是組織大陸人前往臺灣工作並靠此賺錢的商人。文中清楚地表明許多移民多年來都未還清所欠客頭的債務。
  27. 參見黄榮洛《勸君切莫過臺灣:“渡臺悲歌”的發現與研究》,第25頁。
  28. 爲了抽藤作料,他們要前往生番所在的深林。“壯”指本地僱用的兵卒。
  29. 參見黄榮洛《勸君切莫過臺灣:“渡臺悲歌”的發現與研究》,第40~41頁。
  30. 此處應指銀元。
  31. 參見黄榮洛《勸君切莫過臺灣:“渡臺悲歌”的發現與研究》,第41~42頁。
  32. 其他地區中也存在對移民的危險提出警告的文本,它們有着不同的結構。《中國歌謡集成·福建卷》(第474~479頁)收入了壽寧採集(1997年録音)的《下西番》(節選本),以一年中的十二個月爲序進行講述,這是俗曲中非常常見的編排方式。劉登翰在《追溯中國海外移民的民間記憶:關於過番歌的研究》中對此長篇歌謡做了簡單的討論。它講述了1901年當地天主教會組織了一行800餘名福建人(其中數百名來自富安)前往留尼旺島(Réunion)這一事件(張先慶教授提供線索,相關研究可參見余建華《近代契約華工入西印度洋諸島探析》,《西亞非洲》1991年第1期;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彙編》,中華書局,1984;林泉:《福安教徒被騙充當契約華工的經過》,載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五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朱峰:《基督宗教對海外華人移民活動的影響:近代福建地區的三次集體移民活動述評》,《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3期)。1902年,自留尼旺島寄回的家書中講述了華僑遭受的虐待,福州因此爆發騷動。這首歌謡的重點在於旅途的艱苦,許多人在海上喪生。歌謡中還抱怨了抵達後的食宿條件,末章在一位返鄉寡婦的抱怨中結束。劉登翰在《追索中國海外移民的民間記憶:關於過番歌的研究》中誤將其歸爲描寫前往美國的華僑的歌謡(其後幾位學者延續了這一錯誤),並在討論粤語歌謡《華工訴恨》(收入阿英《反美華工禁約文學集》,中華書局,1960,第678~681頁)時,提到這首《下西番》作爲美國移民歌謡的另一個例子。《華工訴恨》開篇描寫離别的痛苦,然後詳細描寫了海上長途旅行的艱苦。此後,它叙述了隔離檢疫的過程,並對美國嚴格的檢疫制度表達了辛辣的諷刺。然而,這首歌謡並不是一篇俗文學作品。它的作者鄭道一(筆名仍舊,1880~1906),是一位活躍於粤港、支持孫文的記者。雲南地區有一首關於移民渡海前往緬甸的歌謡,以十言一句的形式寫成,並非叙事體,而是作爲宣教的小册子。開篇就長篇大論地宣講忠孝節義,又歷數華僑在緬甸的罪惡(吸食鴉片、酗酒、遊手好閒、娶緬甸女人、揮霍金錢購買華服、没有爲留在家鄉的親人購買合適的禮物等)。結尾勸誡留在當地的人不要奢侈浪費。中文文本可參見許秋芳、王達三編《百年絶唱:和順揚温暾小引——一部早年雲南山里人的出國必讀》(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第73~113頁)。相關研究可參見Giersch C.Patterson. “Borderland Business:Merchant Firms and Modernity in Southwest China,1800-1920,” Late Imperial China 35 no.1 (2014):38-76。
  33. 胡希張:《客家竹板歌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第510~516頁。
  34. 早期版本可參見李銘槃《三斤狗——潮州豐順縣故事之一》,《民俗周刊》第52輯,1929。
  35. 廖文:《三斤狗變三伯公呈現的客家群體心理特徵》,《南華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36. 這一閩南語歌謡的梗概,參見艾伯華(Eberhard,Wolfram)Taiwanese Ballads,A Catalogue,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1972,第26頁。莆仙有一首題爲《金瓜過臺灣》的長篇説唱,故事第一部分的情節與《周成過臺灣》極爲相似。金瓜是漳州的年輕富家子,去臺灣做生意時與一名妓女相戀。幾個月後,花光了錢,被掃地出門,想要自殺。他一貧如洗,靠幫爲生。新任地方官到任之後,對妓院採取嚴厲的禁令,金瓜向他申訴,狀告妓女貪婪。在地方官的幫助之下,金瓜要回了一部分錢,開始做生意並賺了錢,從大陸接來了妻兒。他向妻子道歉獲得了原諒,並對妓女做了妥當的安置。文本可參見王順隆管理的網站“福建省仙遊市發行俗曲唱本”。這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60或70年代,但是歌謡的創作時間不詳。
  37. Timothy Brook,Jérome Bourgan,and Gregory Blue,《凌遲》(Death by a Thousand Cut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pp.1-34,“The Execution of Wang Weiqin,” and pp.152-202,“Chinese Torture in the Western Mind”.
  38. 故事梗概參見艾伯華Taiwanese Ballads,A Catalogue,第58~60頁。
  39. 甘國寶祖籍古田,其家後遷往福州。1723年中武進士,自此在軍中任職。自1738年起轉任多職,1759至1765間曾兩任臺灣總兵,在福建陸路提督任上去世,在臺期間政績廣受讚譽。此外,他善畫虎。
  40. Ng Chin-keong. “The Case of Chen I-lao:Maritime Trad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Ch’ing Politics,” in Emporia,Commodities and Entrepeneurs in Asian Maritime Trade,c.1400-1750. Edited by Roderich Ptak and Dietmar Rothermund.Stuttgart:Franz Steiner Verlag,1991,pp.373-399.
  41. 黄遵憲:《人境廬詩草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632頁。
  42. 古文是贛南當地的一種客家語説唱故事形式。
  43. 黄玉英、袁大位:《贛南客家古文的人文價值與藝術特色》,《中國音樂》2008年第2期。這一故事與同題的流行劇目情節迥異。
  44. 有關葉亞來的生平研究,可參見Middlebrook,S.M. “Yap Ah Loy,”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4,2 (1951):1-127 (Reprinted as S.M.Middlebrook,Yap Ah Loy,1837-1885. Edited by J.M.Gullick.Kuala Lumpur:Art Printing Works,1983);Carstens,Sharon A. Histories:Cultures and Identities:Stud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2005。
  45. C.K. “Yap Ah Loi,” The Selangor Journal 1(1893):184-185.Gullick在2007年重新刊印了這一英文譯本和批註,參見Gullick,J.M.Ed. History From the Selangor Journal. Kuala Lumpur: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2007。這一重印本的開頭是第二段的中間部分,第一句爲Yap Ah Loi in his early days got into trouble,伊維德《熱情、貧窮與旅行》一書中也將其收入,第431~435頁。
  46. Carstens,Sharon A. Histories:Cultures and Identities:Stud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Worlds.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2005.
  47. 有關第一代華僑識字率的相關討論,參見Yun,Lisa. The Coolie Speaks:Chinese Indentured Laborers and African Slaves of Cuba.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8。1873年〔由古巴專使陳蘭彬(1816~1895)領導〕對古巴華工生存條件的國際化調查中,1176名中國人出具了口頭證言。與此同時,委員會收集了85份由1165名證人單獨或者共同簽名的書面證言,根據受教育的程度,這些證言的風格大不相同,但是都是以散文的形式寫成的。Yun在此書中“詩意的請願:下筆千言”一章里(第87~104頁)對這些文彩熠熠的詩化證言進行了討論;第95~98頁中,Yun翻譯了任世貞的證言,雖然它並非四言一句的詩賦,但仍是極爲正式的散文。提交給委員會的書面證據中唯一的一首詩歌,是由曾擔任教書先生的李承訓創作的五言詩(Yun的翻譯在第102~103頁,中文原文在第104頁)。任世貞的中文證詞,參見陳翰笙主編《華工出國史料彙編》第二輯,中華書局,1985,第674~675頁。Yun的翻譯中省略了介紹性的《繕寫過番事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