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洞穴中的黎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和中国西藏札达

自序 洞穴中的黎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和中国西藏札达

一个在土耳其交通便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距离安卡拉只有200多公里。

一个在中国西藏偏僻的阿里高原地区,距离拉萨也有1600余公里。

一个是30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妙境,一个是100万年前地壳运动抬升的土林奇观。

一个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海拔1000米的腹地,一个在青藏高原海拔4800米的深处。

一个是躲避古罗马帝国迫害的基督徒的避难所,一个是朗达玛灭佛后保存藏传佛教火种的种子库。

一个已经是联合国的自然和人文双遗产,一个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两个地方正好同处于北纬30-40度之间,千百年来当地人都巧妙地利用地形开凿洞穴作为栖息之所、祈祷之地。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这两个地方洞穴的异曲同工之妙,甚至于洞穴里面的形态、布置和装饰都非常近似。

两地洞穴里面的壁画都是用天然的矿石颜料,由不同种族的信徒在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下创作而成的。同样虔诚的心灵,同样精湛的技艺,壁画在同样干燥的气候下保存完好,精美得让人不由屏住呼吸。

同样的隐蔽环境,同样的干旱天气,同样的洞穴生活,塑造出相似的种群性格和社会沟通模式。

不同的血缘种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孕育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种鲜活的文明都因为地域政治和军事的巨变而没有延续下来,而是在历史的某个断层戛然而止,然后消失在风沙烟尘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文明的丰富遗存彻底交融在一起,就是它们共同的“面孔”。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洞穴奇观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密密麻麻、犹如幻境一般的洞穴,曾经是当年的基督徒们避难、修行的场所。

卡帕多西亚和札达就像两朵自然和人文的奇妙花蕾,曾经如此辉煌和灿烂,至今仍遗留下干枯的骨朵儿,让我们在千年后静静地观想。

我为西藏欢喜,我为阿里沉吟。

黄昏时分,一阵降雨过后,好运气来了。在札达郊外的公路上,我们居然两次遇到彩虹!彩虹升起在流淌的象泉河上,另一端飞渡到壮丽的土林中,短暂而美丽,可遇而不可求!

文明的曙光,在很久以前照亮这里的千山万壑。每一处宫殿、寺庙、洞穴都闪烁着酥油灯的光亮,婴儿降临时女性幸福的喃喃低语,农耕收获时男子兴奋的高亢歌声,战争冲突中士兵惨烈的搏斗厮杀,精美壁画前信徒们虔诚安宁的默默祈祷。

这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面朝废墟,吹过我们脸颊的只是掠过河谷的干燥的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