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有爱,所以美丽

卷首语:有爱,所以美丽

很久以来,我们便对蒋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超然的品格感到由衷敬佩,也为其杰出的音乐才华和在音乐教育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所折服。蒋英的一生是星光闪耀的。所有了解她的人,在提到她时都是全然的敬佩,敬佩她事业上的执着,敬佩她对丈夫和家庭的贡献,敬佩她为人的方式。因此,我们对蒋英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蒋英是一位风度翩翩、仪态万方的女性,她的几个身份符号传递着别样的色彩。蒋英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最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在我国声乐界被誉为“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同时,她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之妻。作为名将之女与科学家的夫人,更作为中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英的人生充满传奇。

蒋英十六岁赴欧,先后在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瑞士路山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在二战硝烟中,她克服重重困难潜心学习,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引起欧洲声乐界的关注。在那里,她刻苦学习,却与国内在战火中逃亡的家人失去了联系。从最初随父游历到最后完成学业,蒋英把最青春的十载年华留在了莱茵河畔。

二战结束后,蒋英回到国内。1947年的个人演唱会成为她德国留学的汇报表演。这一年,蒋英与从麻省理工学院学成归来的钱学森教授成婚,并随夫前往美国。然而,正当他们在美国名成利就之时,夫妇两人却甘愿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决定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报效国家。然而,受麦卡锡主义迫害,一家人的行动都受到了限制。但是,无论是金钱、地位、荣誉和舒适的生活,还是威胁、恫吓、歧视和折磨,都未改变他们回归祖国的坚强决心和意志。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但是他们做到了。他们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祖国,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新中国刚诞生不久,蒋英与钱学森即冲破重重阻力,立志回国以自己的所学所知报效祖国和人民。归来的蒋英最初被分配到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里,她随歌剧院到矿山为工人演唱,上街头,下坑道,或去火车站欢迎志愿军凯旋,等等,很快就成为一名深受大众欢迎的人民艺术家。不久,她服从了领导的安排,被调往中央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蒋英在事业上也非常追求完美,在这所音乐殿堂里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用她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声乐人才,尤其是“文革”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更绽开了她的艺术才华,广博厚重的学识得以充分发挥。全面的艺术修养、娴熟的外语知识、周密的教学计划、深厚的音乐底蕴……使蒋英独树一帜地培养出许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享誉国内外的歌剧演员、歌唱家。

蒋英说过:“怎么当老师,没人教过我,所以我开始不懂得爱学生、爱教学,到后来爱教学了,也爱我的学生了。我总看学生的优点,学生唱得好时,我就特别高兴。现在年龄越大,我越爱教学事业。这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我总是想让学生少麻烦一点,让学生多懂一点。”蒋英单独辅导或教授学生,不但不收一分钱学费,反而常常为学生的学习演出费用“买单”。例如,为学生购买赴外地学习演出或出国留学的车票、机票、演出服和道具等。“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做人。”这是蒋英先生的格言。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称赞道:“蒋英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者,也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人格高尚的教师。她对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歌剧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作为歌唱家,蒋英创造过辉煌;作为教育家,她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骄傲。蒋英的爱国情怀和对音乐教育建设事业的突出成就,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与艺术财富。

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者,归国后近三十年里,钱学森肩负了很大的压力,那时,他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这对作为妻子的蒋英是何等思念煎熬,然而她一直默默忍受着,做好贤内助,勤俭持家,教育儿女,积极工作,彰显了一个中国传统女性贤良淑德的美好风范。

自古有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中国传统爱情最浪漫的事。蒋英与钱学森伉俪情深、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六十二年,两人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大放异彩,堪称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典范。他们美好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一段良缘佳话。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妻子,蒋英一直默默站在钱学森的背后给予他最有力的支持,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幕后功臣”。导演陈真曾动情地说:“人们铭记着钱学森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这其中也有夫人蒋英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钱学森把他所有的爱献给了国家,而蒋英也为这个国家、更为她深爱的丈夫钱学森付出了她的所有。”

如果说,钱学森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国防科技的发展建立起一座科学丰碑,让世界瞩目中国的“两弹一星”,那么,蒋英就是丰碑旁盛开的“艺术之花”,让中国人的歌声传遍世界,让科学家心中永远盛开芬芳的玫瑰。他们用音乐与科学,组成了美妙悠扬的二重唱,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声……

生活中,蒋英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从不倚仗丈夫的威望,她不喜欢别人称呼她“钱学森夫人”,她一直说,“我自己就是艺术家、声乐教授”。在了解蒋英的人看来,“钱夫人”的光环之外,蒋英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的家学背景、接受过西方良好教育、有着自己独特性格的女性,有着她自身难以掩盖的灼灼光芒。尽管有好几次迁居到“部长楼”“将军楼”的机会,但蒋英与钱学森不愿给国家添麻烦,主动放弃了这些机会,直至二老相继去世,已在那种外部用水泥横几匝竖几匝“捆绑”着的红砖老楼里住了五十多年。2009年,钱学森去世后,蒋英将钱学森生前二万余册藏书,大量珍贵的证书、奖章和手稿等无偿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蒋英深明大义,她认为钱学森不仅属于她的家庭,更是属于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蒋英与钱学森一样以助人为乐、帮人济困为美。家里的一点积蓄,二老却总是想着拿出来,做点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在对身边人们的扶难济困上,夫妇俩十分默契。他们一生高洁,活得纯粹,活得精神,活得高尚。

蒋英因为有爱而格外美丽。“千万人中一回头,你就能看出是她,尽管众人的穿着都一样。”因为她具有的那种气质与吸引力与众不同。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变成的。”可可·香奈尔也说:“女人二十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三十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五十岁的面容则是我们自己得负责的。”要变成什么样子,都是自己的选择。蒋英以丹田之气、天籁之音,让那美妙歌声在广袤大地上传唱,悠悠渺渺,生生不息。蒋英身上的光芒,是从她的内心发出的。

人们都知道蒋英出身名门,一代名媛,才貌双绝,学贯中西,却少有人知道,这位年轻时就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风光背后的艰苦努力、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这本传记,就是要叙述蒋英一生的拼搏与努力,还原一个独特而美丽的传奇女性。我们将为您讲述她的家世、她的成长、她的才华、她的事业、她的信仰、她的性格、她的情感、她的苦难、她的生活、她的业余爱好、她的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总之,我们期望写出蒋英的大爱与大美,写出她一生的坎坎坷坷与灿烂辉煌。

2016年1月9日
于四川金口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