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二 建安文学局面的开创者——曹操

1 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汉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的出身扑朔迷离,陈寿《三国志》称其是汉相国曹参之后。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这本是一段极为清晰的叙述,然陈寿却紧接着写了一句“莫能审其本末”的话,遂起后人疑窦。南朝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了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称曹嵩本姓夏侯。2013年11月,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宣布,已经完全确定了曹操家族的DNA,认定曹操并非《三国志》中记载的汉初丞相曹参之后,也排除了从夏侯氏抱养的民间传说。这一从1000余份后人血液样本及曹鼎墓中两颗牙齿研究推理出来的结果表明,曹操其实是他的叔祖父——河间相曹鼎的后裔。也就是说,曹操的父亲来自家族内部过继。此论一出,舆论哗然。因此,曹操的出身问题,恐怕还需后代学者不懈努力去探讨。

曹操小时候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好读书,20岁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从此踏上仕途,先后担任过顿丘令、议郎等职位。中平元年(184),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一起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因功封济南相。中平五年(188),汉灵帝组建西园新军,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激起民愤,曹操遂隐姓埋名逃出京师洛阳,到陈留散家财组织义军讨伐董卓,后被关东联军首领袁绍任命为代理奋武将军。初平三年(192),曹操领兖州牧,用武力镇压了青州的黄巾军,获降卒30余万,择其精锐改建为青州军,并以兖州为根据,开始夺取中原。建安元年(196),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讨,先后消灭了张绣、袁术、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兵败赤壁,是其军事生涯中一次重大的挫折。但曹操并不气馁,不断锐意进取。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率军破马超、韩遂,平定凉州;建安十八年(213),在濡须口(今安徽省巢县东南)挫败孙权。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献帝还准许其“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建安二十年至二十四年(215~219),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先胜后败,遂放弃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曹操联合孙权发动了对刘备的襄樊战役,擒杀关羽,刘备大败而还。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死后,遵照其遗嘱,被安葬在邺城西郊的高陵。随着时间的流逝,曹操墓究竟在何处就成为一个谜。至少在宋代,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已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范成大还专门写了一首《七十二冢》的诗,“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元明清三代不少学者都致力于此,试图弄清楚“七十二冢”之所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的探讨,使曹操墓蒙上了新的面纱。近年来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争议颇大,讨论激烈,难辨真假。曹操墓到底在何处?恐怕是一个历史难解之谜。

曹操的妻子(皇后、夫人、昭仪、姬等)可考的有16人,她们为曹操生有25个儿子和7个女儿。儿子中较有名的是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邓哀王曹冲;女儿中尊贵的是曹宪(汉献帝贵人)、曹节(汉献帝皇后)、曹华(汉献帝贵人)。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度关山》和《对酒》两首诗中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太平时吏不呼门,咸礼让民无所争讼,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仓谷满盈,百姓富庶。为了建立起这样的国家,曹操以军谋政,建立起军政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其政治霸业的实现;实施以礼教民,推行严刑峻法,严明法度;完善屯田制度,抑制土地兼并,大力发展经济,确保战争给养供应;唯才是举,选贤授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倡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这些政治措施的实行,有力地推动了曹魏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迅速崛起,并建立霸业。

曹操也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军事家,一生参加过50多场战役,时人有“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王沈《魏书》)的高度评价。其军事理论著作有《魏武帝太公阴谋解》、《魏武帝司马法注》、《魏武帝兵书接要》、《魏武帝兵法》、《魏武帝兵书》、《曹公新书》、《魏武帝孙子略解》、《魏武王凌集解孙子兵法》和《魏武帝续孙子兵法》九种,具有很高的军事理论素养。在作战中,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治军严整,法令严明,“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故能取得一次次军事战争的胜利。

2 气韵沉雄的幽燕老将

曹操诗今存二十余首,全部是乐府诗。数量虽不多,却多名篇佳作。作为一名政治家兼诗人,曹操的诗歌独具特色,宋人敖陶孙评其诗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臞翁诗评》)。气韵沉雄则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位幽燕老将的诗歌特点。

曹操一生戎马倥偬,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军旅生涯中度过的。“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之暇,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赋成诗篇,遂成杰作。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迁都长安,时为典军校尉的曹操满含悲愤地写下了《薤露行》:

惟汉二十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汉代自高祖刘邦建国到灵帝刘弘,恰为二十二世。统观汉代,先是外戚擅权,后是宦官专政,诗人以“所任诚不良”概括了如此复杂多变的汉代政治,同时又暗指新贵何进。何进是屠户之子,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只因同父异母的妹妹被汉灵帝立为皇后而官拜侍中,封慎侯。中平六年(189),汉灵帝驾崩,其母何太后临朝称制,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大将军何进掌握西园新军的领导权。何进本没有什么谋略,却要像猕猴洗澡后戴人帽、穿人衣一样成就一番大事业。他听信袁绍之言,引董卓进京谋诛宦官。何太后本受宦官之恩贵为皇后,故反对何进之谋。何进在犹豫不决之际为宦官所杀,董卓趁机入京把持朝政。初平元年(190),董卓杀死少帝刘辩和何太后,焚烧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西迁长安,长途跋涉,被裹胁一同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一片凄惨景象。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诗人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一样悲伤不已。这首诗以简练的笔墨为我们描述了自中平六年(189)至初平元年(190)东汉的朝政大事及重大变故,语言朴素率真,情感深厚真挚,情调跌宕悲怆,诚如陈祚明所评“本无泛语,根在性情,故其跌宕悲凉,独臻超越”(《采菽堂古诗选》)。

初平元年(190),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时为代理奋武将军的曹操,有感于讨袁义军的行径,奋笔疾书,写成《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董卓逼宫杀帝,荒淫无耻,祸国殃民,倒行逆施,激起众人不满。各地势力推袁绍为盟主,共同讨伐董卓。然而这支联军中的众将各怀私心,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故不能齐心合力,一致对付董卓。当董卓领兵留守洛阳以拒关东之师时,各路人马都逡巡不前,唯恐损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当时无人敢于率先与董卓交锋,曹操对联军的驻兵不动十分不满,于是独自引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虽然战事失利,但体现了曹操的胆识与在这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不久,讨伐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的军阀混战。此诗的前十句就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的历史画卷。自“铠甲生虮虱”以下,诗人将笔墨从记录军阀纷争的事实转向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连年的征战,使将士长期不得解甲,身上长满了虮子、虱子,而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一片满目疮痍、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诗篇在揭露军阀祸国殃民的同时,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注和担忧,这就令诗意超越了一般的记事,而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明快有力的语言、沉郁悲怆的感情,真实地描绘出群雄讨袁的实况,以及兵连祸结、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汉末社会现实。钟嵘曾云:“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亦云:“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亹亹之词,数者而已。”(《采菽堂古诗选》)钟、陈之评,道出了本诗所表达情感的实质。《蒿里行》与《薤露行》被明人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