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平六年(189),年仅8岁的刘协在董卓的搀扶下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汉献帝。此时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这些大汉王朝的繁华都已落幕,董卓独揽大权,政治黑暗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东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由于不满董卓的专权,各路诸侯群起而讨之。曹操乘势而起,于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曹操在政治上唯才是举,打破门阀士族观念,吸收了一批寒门士人,抑制豪强,加强集权;经济上采用屯田制,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军事上熟读兵法,治军严整,行军有方,屡战屡胜。其为政举措符合时代潮流,士人纷纷归附,曹操力量不断壮大,在建安二十五年(220)的赤壁大战后与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清人赵翼曾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建安时期正是如此。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士人如四处纷飞的候鸟,找不到可以投靠的明主。曹操顺势而导之,一大批文人纷纷聚集在其周围,从事文学创作。钟嵘在《诗品》中描绘当时的盛况时云:“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诗品序》)“盖将百计”,意即以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为中心,形成了多达100余人的文人团体,文学史上称为邺下文人集团或邺下风流。其中,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和刘桢被称为“建安七子”。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和吴质,则被称为“建安外七子”。此外还有著名的女诗人蔡琰(即蔡文姬)。他们奋笔疾书,用文学书写建安历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铸就了文学史上的辉煌。
建安时期最优秀的文学家当属“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曹操是建安文士的幕主,他网罗到大批文人,虽因戎马倥偬,无暇顾及文人创作,但却开创了建安文学彬彬之盛的新局面。曹丕久居邺城,与文人相互酬唱,切磋钻研,称为建安文学的实际领袖。“建安七子”以其优秀的文学创作,诗、赋、散文的全面发展,成为建安文学创作的生力军。曹植笔力雄健、骨气奇高、词彩华茂,诗、赋、表等各类文体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此外,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吴质、蔡琰等人,或因作品无存,或因不在邺都,其文学成就很难与“三曹”“建安七子”相媲美,故归入建安文学余响。
建安文学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像曹操的四言诗、曹植与蔡琰的五言诗、曹丕的七言诗、王粲与徐幹的辞赋、陈琳的章表、阮瑀的书记等无不泽被后世,推动各种文体的发展。特别是对晋、南北朝的五言诗、七言诗、辞赋的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