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只能奖励一个心灵
今年的诺贝尔奖全部揭晓了,果不出所料,大部分奖项都是“双黄蛋”乃至“三黄蛋”。那架势,弄得简直有点像我们的华表奖和飞天奖了。我甚至有点担心,照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也出现奖项一宣布、大幕一揭开,七八个获奖者已经提前在台上站好的滑稽场景。
唯有文学奖和和平奖是独得。其实,严格说起来,只有文学奖较好地保持了独得的传统,从1901年开始,跨越了一个世纪,其间只有5次由两人分享,而且自1974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分享的状况。相比之下,和平奖则有相当多的分享的例子,尤其是那些以前是对手,后来化敌为友的政治家,往往会带着“同一个梦想”,站到同一个领奖台上。比如阿拉法特和佩雷斯、拉宾,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而今年的和平奖获奖者是奥巴马,众所周知,他现在还是整个世界的宠儿,和世界上的大多数媒体还处在蜜月期,或许是考虑到这一因素,和平奖才没有让别人和他一起分享,免得折了他的面子。
如果爱因斯坦、玻尔和居里夫人活到现在,看到诺贝尔物理奖的颁奖场面,他们肯定会说:“我们那时候多孤单啊!”真的是“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然而,那个孤独的年代、那个大师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物理学奖总是分享、分享,再分享。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情况也如出一辙。但不分享,又能怎么办呢?似乎已经不再有人能踏出那种孤绝而深邃的道路,一个人在凭一己之力开辟的蹊径上艰难而愉悦地行走,现在都是好几个人从不同的实验室或科研团队出发,走着大致相似的路径,最后又在一个终点会合。同样,似乎已经不再有古典意义上的大师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体系,一个人就是一个王国。现在大家都是匠人,只不过是有着段位区分的匠人,而高段位的匠人总有那么三五位,他们之间还多半存在着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相互补台的关系。所以,您说这奖金该给谁不该给谁呢?
好在,文学给了那些古典思维和古典情怀最后的希望。文学仍然是固执的单干户,它拒绝合作,也拒绝分享,它仍然在和永恒较劲,也仍然在和孤独调情。更值得庆幸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们的脑子还没有坏掉,没有像历史上“发神经”的5次那样,把文学奖给掰成两瓣或是三瓣,从而别让那些望“奖”欲穿的文坛大佬等得太久——
还是让他们多等等吧。因为,我们一次只能奖励一个心灵。
而那些伟大的心灵,也值得我们单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