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铙歌《石留》句读、笺注与本事考论
刘 刚
汉之铙歌十八曲自《宋书·乐志》著录以来,就被认为难于句读,不可通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23明胡应麟亦云:“铙歌词句难解,多由脱误致然。”24而其中第十八曲《石留》尤为难读,近人孔德总述清以来《石留》之解读实况时说:“陈祚明曰:‘都不可解。后之拟者,以水流去而石留不动,比臣节。’庄述祖曰:‘有其声,而词失传。’陈沆曰:‘声辞久淆,不可复诂。’德案:此曲几不能句读,如何可作解?只能阙疑。”25闻一多作《乐府诗笺》,于此曲亦未笺一字。近来,笔者研读《石留》,受秦汉谶纬歌诗启发,颇感曲中语多隐讳,而诸多隐讳又都与汉开国功臣韩信有关,兹撰写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句 读
《石留》乃乐府歌诗,需配乐而演唱,故其句读必先求之于声韵,以其韵断之,再以其语言之逻辑停顿为证。曲字注音,依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比对标识;曲韵韵例,依据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之研究成果,标注韵脚。至于语言之逻辑停顿分析,研究时与韵脚分析同步互证,至于文字叙述只好留于下节“笺注”中说明。《石留》句读如下:
石留凉阳凉(阳韵),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阳韵),向始冷将风阳(阳韵)。北逝肯无(鱼韵),敢与于杨(阳韵,鱼阳通韵)。心邪(鱼韵),怀兰志金,安薄北方(阳韵,鱼阳通韵)?开留离兰(元韵,阳元合韵)!
此曲用韵较密,十句凡八韵,即:凉,阳韵来纽平声;香,阳韵晓纽平声;阳,阳韵喻纽平声;无,鱼韵明纽平声;杨,阳韵喻纽平声;邪,鱼韵邪纽平声;方,阳韵帮纽平声;兰,元韵来纽平声。其中用韵以阳部韵为主,间有两个鱼部韵和一个元部韵。鱼、元两韵,按照王力拟音与其总结的对转和旁转等规律,鱼韵上古韵母为“ɑ”,阳韵上古韵母为“ɑng”,属于阴阳对转的通韵,元韵上古韵母为“ɑn”,与阳韵“ɑng”,属于元音相同、韵尾相近而不符合对转规律的合韵。总观此曲之韵,完全符合秦汉时期的用韵规律。至于其韵韵例,既不是句句韵,也不属于偶句韵,用韵有欠整齐,这当是乐府歌诗用韵比之《诗经》、楚辞更为自由的特殊表现,与《诗经》中特殊篇什的韵脚位置也相吻合。据此,我们对此曲的句读首先有了“以韵为断”的学理根据。
笺 注
关于此曲的句读,有了“以韵为断”的基础,还不够,还必须得到曲中用语的语言逻辑停顿的验证。关于汉铙歌的训诂,前人颇存误区:(一)以为汉铙歌“乐人传习,口相师祖,所务者声,不先训以义”26,故以声相求,过度地以通假为训;(二)以为汉铙歌“声、辞、艳相杂”27,故于不可解处,则一味地以声词作解;(三)以为汉铙歌“曲字多讹误”28,故每遇难解字,则专于校勘,以改字为训。识通假、辨声词、校勘讹误,并不违背训诂原则,但绝不可拘泥,若拘泥甚或无原则地滥用,不但无益于训诂解读,而且会导致“诗无定解”的无理现象。因此,我们遵循的训诂原则是:以著录汉铙歌的祖本《宋书·乐志》为底本,以《乐府诗集》等转录本为校本,若祖本字词可解,绝不求之于通假,或改字为训,亦不轻采古人“一作”之校语;至于必以通假、校改为训方通者,则谨慎为之,依证立言,以求稳妥。至于所谓“声辞相杂”之说,本为前人悬测之语,据笔者对汉铙歌十八曲的研究,汉之乐府歌诗除巾舞歌辞外,似无有记声词者,故不以为法。
石留凉阳凉:石留,此二字化用汉之熟语。《说苑·说丛》:“孝于父母,信于交友,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草木秋死,松柏独在;水浮万物,玉石留止。”29“石留”一语当从此化出,用以比喻即孝且信、名留于世的人物。凉阳凉:前一“凉”通“两”,或原本应作“两”字,因与后一“凉”字双声叠韵而误写成后一“凉”字,甚或有意而为之,以造成隐秘效果。阳凉:古关隘名。《宋史·地理志》灵石县下本注:“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30《山西通志·关隘》:“宋《地理志》:‘灵石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明一统志》:‘关在县南二十里,汾水西。其地燥亢,视冷泉(关隘名)迤北差煖,故名。’”31《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北宋·河东路》标示,阳凉北关在灵石县北位于雀鼠谷(古亦名冠爵谷)北口,阳凉南关在灵石县南位于雀鼠谷南口。《明一统志》所说的阳凉关的地理位置仅是指阳凉南关,而因阳凉北关明代已称为冷泉关,故不再言说。阳凉北关的地理位置当在今山西省灵石与介休之间。关于雀鼠谷,《水经注·汾水》已有记载,其于“冠爵津”下注曰:“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32记载中,说鲁般桥“通古之津隘”,就是说其贯通雀鼠谷北口的阳凉北关和雀鼠谷南口的阳凉南关,而“古之津隘”还在,“在今之地险也”,这就透露了阳凉北关与阳凉南关被废弃的原因是“地险”,秦末楚汉战争结束后,这两个关隘已失去其作为军事要塞而存在的意义,人们自然会开辟新的更易于通行的津渡。只惜《水经注》没有将这两个古关隘的名称记录下来。然北宋时期,宋河东路与辽西京道长期军事对峙,特别在北宋后期,金兵南下进犯中原,曾用“锁城法”围太原二百六十天,企图以太原为跳板进一步南侵,于是太原以南的雀鼠谷作为由燕代进入关中、中原的主要通道,其要塞价值又凸显出来,因而北、南阳凉关又被恢复,且载入史册。据史念海绘制的《战国时代经济都会图》标示,沿汾水的古道是战国时由关中经魏、赵至燕的主要通道,而雀鼠谷正是这条道路上的天险,可知《水经注》所记的“古之津隘”,古当有之。楚汉交战时,韩信在这一带歼灭了夏说之军。《汉书·曹参传》:“从韩信击赵相(此称为夏说先前之职)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33 “邬”,汉县名,在今山西介休北,亦即阳凉北关之北。《山西通志》卷九《灵石县》:“韩侯岭在南二十里,汾河东,相传葬淮阴侯首于岭。灵石有韩信岭,志传多讹。按:《汉书》曹参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信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别将,军于邬城,戚将军出走,追斩之。邬城即古邬城泊,苏林曰:‘邬,太原县。’今介休地,介休南即灵石。是必夏说尝阻雀鼠谷之险,而信据岭以扼其要,乃克破之于邬城东耳。”34韩信岭,一名高壁岭,地理位置与南、北阳凉关参照,大约正处于二者中间,但并不在一南一北阳凉关所扼守的汾水峡谷雀鼠谷中,而在其东,灵石县之正南。由于古之阳凉关有南北两座,故可知前“凉”字为“两”字之借字。此句字面的意思是,玉石留止在南北两座阳凉关上,而隐层次则暗示此处留有韩信的事迹与遗迹。
石水流为沙:此句意为,“石留”被水流冲刷变成了泥沙,有寓指韩信后来被诬以“谋反”而贬以虚爵淮阴侯、由玉石而变成泥沙之命意。《史记·陈丞相世家》载,“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于是高祖用陈平计,诱捕韩信,“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高祖后悉知韩信谋反事不实,“还至洛阳,赦信,以为淮阴侯”。35此句承上句转折为说,意为于“凉(两)阳凉”立下战功的韩信,并未被尊为开国功臣,而是被视为刘氏王朝家天下的绊脚石,以致毁之为泥沙。《汉书·五行志》:“玉化为石,贵将为贱也。”36此又言“流为沙”,则极贱之也。
锡以微、河为香:锡,通“赐”,古为通例。微,《说文》:“微,隐行也。”《尔雅》:“瘗、幽、隐、匿、蔽、窜,微也。”郭璞注:“微,谓逃藏也。”“锡以微”意为,韩信虽被高祖“恩赐”赦罪,但从此而有意隐居。《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高祖)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37河,此指秦汉之际的两河地区。韩信在两河地区特别是在河东一带屡建战功。《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说韩信之言:“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38语中“虏魏王,禽夏说,下井陉”均在河东。香:此为名词,犹言香草。将德惠于人之人喻为香草,屈原《离骚》早有其法,汉人仍习用不改,上引《说苑》“孝于父母,信于交友,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39语,是其证。“河为香”是说两河地区因为韩信之战功卓著,平定一方,而被喻之为犹如香草的美德之人。此句与前句亦为转折关系,意为韩信在朝中虽遭贬谪而不得不隐退赋闲,但在河东地区却传颂着他的美名。
向始冷将风阳:向始,追述以往、当初的时间副词。,今所见古之字典辞书无此字,《古诗纪》校作谿,不知所据,或因二字声旁相同而“改字为训”。徐仲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据冯惟《古诗纪》说“同谿”,亦未能详考。,从禾,奚声;谿,从谷,奚声。二字虽声旁相同,但形旁所主之义“风马牛不相及”,《说文》:“禾,嘉谷(穀)也……从木,象其穗。”40“谷,泉出通川为谷。”41按照训诂原理,只可看作通假,不可视为异体。疑即“稀”字,二字为形旁相同而声旁是音同形不同的异体字。奚,支韵匣纽平声;希,微韵晓纽平声。两个“声旁”合韵邻纽同调,读音相近。《说文》:“稀,疏也。”若此,“冷”当解为疏远与冷落,指韩信归汉之初曾一度被汉王与汉军将领所疏远、冷落。《史记·淮阴侯传》:“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信度(萧)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42将,动词,意为拜将。风阳,《汉书·天文志》:“巽在东南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43此句以阴阳家“风阳”之象指代拜为大将军的韩信。此句是追述韩信归汉之初曾一度遭受冷遇,后来得到萧何力荐,才被拜为大将军事。《汉书·高帝纪》:“于是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