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札记
黄灵庚
《古诗十九首》1雅称“五古之原”2。无论从风神气度,抑或韵律、寄兴、托寓等表现手法,均臻至于完美无瑕之境界,标志两汉“五言”诗体成业已熟。十九首非作于一人,一时,一地,内容庞杂,或抒其逐臣弃妇之感,或寄其朋友契阔之情,或发其游子他乡之思,或叙其生离死别之思,然浑融一体,若出于一人之手,一人之怀者。信自《三百篇》《楚辞》以来,旷古未有之奇构也。余于汉诗素无研究,惟应赵先生会议之邀,乃诵读《古诗十九首》,方悟古人每言学诗须从汉五言诗始之道理,且涵咏玩味既已,于字句之间亦不无剩义。据李善、五臣旧注,聊申己见,则为“札记”若干条,以质之于高明,幸恕其鄙陋,有以辱教焉。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3
李善注:“《韩诗外传》:‘《诗》: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李周翰注:“皆思旧国。”
按:此诗之意,叙朋友二人“生别离”之苦。二人情投意合,然一者赴北,一者走南,相隔万里,天各一方。胡为中国之最北,越为中国之极南,皆绝远之区,本是胡马、越鸟栖居之地,而吾与汝竟分别居之。“道路阻且长”,期会已不可再。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二句,非寄兴“不忘本”“思旧国”者,喻“生别离”分隔之远也。至于二人何以走越赴胡?是否“逐臣”远斥之边陲之地?皆不得而知。然“浮云蔽白日”之喻,似见其出朝远赴之消息。“游子”云者,犹寄食宦客也。“不顾返”,言二人既不能归朝廷,又不得返故乡也。“思君”之“君”,非指君上,而指“生别离”之友也。
2.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4
吕延济注:“‘努力加餐饭’,自逸之辞。”
按:努力,究为何义,古皆未解。郭在贻谓“努力”,非“勉力”,犹“保重”“自爱”之义,且以《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裴注引《魏末传》“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等为书证,“汉魏六朝隋唐时期”之新义。5是也。然其引例无见于汉世典籍者。考《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此“努力”,犹“保重”“自爱”之意。当补之。又,《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此侯生祝福公子语,言公子自己保重啊,老臣不能跟从了。勉,盖亦有“保重”“自爱”之义。
3.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6
李善注:“《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古字通。”
吕向:“盈盈,不得志貌。”
按:李注是也。五臣非是。明方以智《通雅》卷九“㜲㜲犹盈盈”条:“《方言》曰:‘娥、㜲,好也。秦曰娥,宋、魏曰㜲。’郭璞曰:‘言娥娥,㜲㜲也。’㜲音盈。按声义如此,再无他见。则十九首之‘盈盈楼上女’,即此㜲㜲矣。汉时即分别之,造此‘㜲’字。”以为“盈盈”本字作“㜲㜲”,盖亦无余蕴矣。然则“盈”为盈满,嬴为赢余,皆有多义,故引申为美好也。《陌上桑》“盈盈公府步”,亦为美好,则不专于女容也。下文《庭中有奇树》“盈盈一水间”,刘良注:“盈盈,端丽貌。”则亦同此义。
4.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7
李善注:“《史记》:‘赵王迁母,倡也。’《说文》:‘倡,乐也。’谓作妓者。”
吕延济注:“昔为倡家女,有伎艺未用时也。”
按:王献唐云:“《九章·抽思》有‘少歌’、有‘倡’、有‘乱’,乐节分为三种。大抵‘少歌’之前为普通歌调。少犹小,至此声调降低。又至‘倡’,则声大矣。唱后之乱,更大合唱矣。《九歌》之《东皇太一》,言‘安歌’,言‘浩倡(唱)’。安歌,即普通歌调。浩倡,即声大之倡。只不言‘少歌’、‘倡’、‘乱’,此殆安歌也。《大招》‘讴和阳阿’,正与《淮南》字同。王注:‘扬,举也。阿,曲也。’揆王注旨,盖名‘唱啊’,在楚国当时已沿为歌调之定名矣。其言讴和等,谓以讴歌和之。楚、蔡接圵,蔡能讴,楚亦能之。徒歌曰讴。徒乃步行,犹言行吟,盖且唱且走,亦似秧歌。惟不言‘扭’。今山左之讴,已演变戏剧矣。倡,本不分男女,后专指女,又造‘娼’字。而字书训‘倡’为‘女乐’,沿后世之俗也。唱、舞,古多合演。舞则身肢动摇,摇、优音义相通,因有‘倡优’之名。”8其以乐节说“倡”字之义,足破千古惑矣。“倡家女”者,犹今云“女高音歌手”也。倡、娼亦古今字。
5.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9
李善注引《列子》:“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按:善注妙达诗旨。此诗感叹“人生之长勤”也。古者凡谋生为宦者,皆去离故居而远行之,颠沛劳苦,至死而不得归反。意谓人之生于天地之间者,皆属远行之客。然则何日是归期耶?必命终之时也。是以至今犹谓“生人”为“客人”,人死为“回老家”者也。明冯时可《雨航杂录》:“《离骚》:‘秋之为气也,憭慄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是数语杳渺悽清,味之不穷。古诗十九首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句。祖此也。”其以宋玉《九辩》“憭慄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比况“远行客”者,盖亦是也。“远行客”者,犹离乡背井之“羁旅人”云尔。
6.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10
李善注:“《庄子》:曰‘是以高言不出于众人之口。’《广雅》曰:‘高,上也。’谓辞之美者。”
吕延济注:“高言,高歌也。识曲,谓知音人。”
按:唱,读如《史记·礼书》“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之唱,谓领唱也。高言,绝妙歌词。言,指歌词也。《宋书·谢灵运传》:“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高言、妙句并列为文,高言犹妙言也。《南史·何点传》:“吴国张融少时免官,而为诗有高言。”谓为诗有妙词也。唱高言,谓领唱绝好歌词也。
7.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11
李善注:“《说文》曰:‘叹,太息也。’又曰:‘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案:此“三叹”之“叹”,非谓叹息,犹应和也。《诗大序》:“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孔疏:“《乐记》注云:‘嗟叹,和续之也。’谓发言之后,咨嗟叹息为声以和其言而继续之也。”一弹再三叹,亦同“一唱而三叹”,谓一人领唱而众人齐和之也。
8.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12
李善注引郑玄《毛诗笺》曰:“迴首曰顾。”
按:还亦回首也。《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陆德明《释文》引司马云:“还,顾视也。”还顾,并列同义,汉世已成词。王褒《九怀·株照》“还顾世俗兮”,刘向《九叹·忧苦》:“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又《思古》:“还顾高丘,泣如洒兮。”《史记·钩弋夫人传》:“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郭舍人传》:“舍人曰:‘即入见,辞去,疾步,数还顾。’乳母如其言,谢去,疾步,数还顾。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陛下已壮矣,宁尚须汝乳而活邪?尚何还顾?’于是人主怜焉悲之。”皆是也。
9.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13
李善注引《论语》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吕向注:“同志曰友,同门曰朋。”
按:邢昺《论语疏》:“同门者,同在师门以受学者也。”则“同门友”云者,为双重身份,既同师门又同志者也。此诗叙交友之道颇合孔儒伦理,以为交友之谊,必讲诚信,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绝不以位之高卑而易之。《论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疏云:“与朋友结交而得无不诚信乎”。故诗比拟之以“磐石”。如无诚信,则形同陌路,徒有“朋友”之虚名矣。
10.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14
李善注:“化,谓变化而死也。不忍斥言其死,故言随物而化也。《庄子》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李周翰注:“人非金石,将疾随万物同为化灭矣。将求荣名以为宝贵,扬名于后世亦为美也。”
按:形曰变,质曰化。言“变”者,但形貌有所改易,而本相仍旧。言“化”者,非其原物,成异类也,若庄生梦蝶化为蝶者,故化有死义。荣名者,犹芳名也,美名也。《离骚》“恐修名之不立”,修名亦美名也。人生奄忽易逝,惟其不灭与天地同始终者,则“荣名”是也。阮籍《咏怀诗》:“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陆机《演连珠》:“是以德教俟物而济,荣名缘时而显。”然则所谓“荣名”者,必兼备君子之“三立”。荀彧云:“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于当时,扬名于后世,岂不盛哉。”其是之谓欤!
11.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15
李善注:“《庄子》曰:‘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也。’郭象曰:‘陈,久也。’”
按:陈,旧也;旧,久也。《汉书·文帝纪》“或以陈粟”,颜注:“陈,久旧也。”吾乡谓隔年谷物为“陈谷”“陈粮”,存其古义。陈死人,谓久死之人也。
12.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16
李善注:“《吕氏春秋》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高诱曰:‘兹,年。’”
吕延济注:“来兹,谓后期也。”
按:善注引高诱“兹年”之训,年,谓谷熟也,非年岁也。来茲,谓来岁也。五臣注“后期”。至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泱乎来兹。”来兹,亦谓后期也。
13.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17
李善注:“《毛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吕延济:“遗,与也。洛浦,宓妃。喻美人也。同袍,谓夫妇也。言锦被赠与美人,而同袍之情与我相违也。”
按:善注引《诗》,见《秦风·无衣》,谓秦人出征,同仇敌忾,亲若夫妇,共其裳袍,不别彼此也。五臣注“同袍谓夫妇”云云,妙达《诗》比喻之旨。此诗以斥“良人”贪婪新欢,以锦衾遗与洛浦美人,而不念“同袍”夫妇之旧情,不肯“枉驾惠前绥”也。
14.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18
李善注:“李陵《与苏武书》曰:‘区区之心窃慕此尔。’《广雅》曰:‘区区,爱也。’”
张铣注:“敬重之心常抱区区,惧夫之不知察也。”
案:区区,诚悫貌。或作叩叩。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广雅·释训》:“悾悾、悫悫、恳恳、叩叩,诚也。”又云:“拳拳、区区、款款,爱也。”“拳拳”亦作謇謇、蹇蹇、柬柬、款款。《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是也。“悾悾”,亦作空空。《论语·子罕篇》“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邢疏:“空空,虚心也。”即竭诚之义,非空虚也。与“悫悫”“恳恳”“区区”“悃悃”“叩叩”等,皆声转也。前修有言,连语之字义存乎声,不在其形,宜因声求义,未可拘其形体。详参余著《楚辞章句疏证》19。
15.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20
李善注:“郑玄《仪礼》注曰:‘著,谓充之以絮也。’郑玄《礼记》注曰:‘缘,饰边也。’”
李周翰注:“言被中著绵,谓长相思绵绵之意。缘被四边,缀以丝缕,结而不解之意。”
按:明杨慎《丹铅余录》卷十一:“长相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结不解,按《说文》:‘结而可解曰纽。’‘结不解曰缔。’谓以针缕交锁连结混合其缝,如古人‘结绸缪’、‘结同心’,制取‘结不解’之义也。既取其义以著爱而结好又美,其名曰‘相思’、曰‘不解’云。合欢被,宋赵德麟《侯鲭录》有解。会而观之,可见古人咏物托意之工矣。”21然据其“长相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云云,盖“思”犹谐音“丝”者,双关语也。
16.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22
按:愁思,并列复语,思亦愁也,非思绪之思。《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言哀以忧也。王逸《天问序》:“以渫愤懑,舒泻愁思。”愁思,平列同义,思亦愁也。《涉江》“欵秋冬之绪风”,王逸注:“言己登鄂渚高岸,还望楚国,向秋冬北风愁而长叹,心中忧思也。”“忧思”,亦平列同义。思亦忧也。《抽思》者,犹道忧也,故篇末云“道思作颂”,道思、抽思,并谓抒忧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