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相遇正此时

序言 相遇正此时

编辑约写序。

我在脑子里找序。找了半天,一个字没蹦出来。索性,关了电脑,换了衣裳,我离开了我的序。

去了太极拳馆。

初来这里,朋友惊呼,老头儿老太太才练太极拳,你觉得老了?

我莞尔。偶然地,看过一次太极拳表演,我说的是真正的太极拳表演,那一刻,我惊讶,错愕,继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太极拳的种子就这样掉进我的心壤。

学练近三个月了,现在,偌大的练“拳”厅,我依然站在最后排。这就像热闹的人群中,我总是安静的那一个一样。可,即使我不站这里,陆续到来的学员通常喜欢往前靠,我还是会被“挤”到最后的。

他们没体会到站在最后排的好处。

我可以随意挪动我的位置,不必像前排学员一样,规规矩矩站在一处,也不必顾虑,因了我的挪动,挡了别人的视线。当老师在大厅西侧示范时,我从人缝中,将他的每个动作尽收眼底。当老师来到大厅最南端时,我从容地跟过去……我在最不自在的后排,尽享“自在”。

这是不是也叫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老师喜欢讲点儿阴阳,讲点儿《易经》,讲点儿国学。他拳路打得漂亮,真正地行云走月,纵横飘逸,他讲的道理,大家懂,我懂。可我常常还是有不一样的启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感觉,我喜欢。这种喜欢,与他人无关。

这像不像我对文字的感觉?

于文字,我有过迷茫与打击,探寻过其意义。

有人说:“文字是为了警醒与拯救世人的。”我想,我还是先拯救自己吧;酒桌上,有人举杯赞叹:我就佩服你们这样甘于清贫的作家。我汗颜,我喜欢靓车美衣,虽然清贫,却从不甘于……我探寻的结果是,文字于我没有太多意义,这就像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一样,而所谓的意义,不过人为赋予罢了。

可我真的喜爱文字呵。

目光在文字的方阵里驰骋,心也沉静欢喜。我在生活的原材料中抽丝剥茧,织就一块块文字之锦,或浓,或淡,或厚,或薄,心也澄清明净。三日不读书不写字,我抑郁;一周不读书不写字,我狂躁。曾以为犯了什么病。后来看了严歌苓说的,她三日不写作会抓狂。我释然。大作家尚如此,何况我等!大作家的成就咱没有,先染上文字的毛病再说。

文字于我,没有了意义,喜爱却成了最大的意义。

文字与我,相遇正此时。

有人问,你的故事都是亲身经历吗?你是不是总在细心观察生活?

我经历单薄。可在整理这部书稿的时候,在我与一个个故事重逢的时候,我不由地叹,没有哪个故事,凭空而落。一定有生活,找到了我,感动了我,体会了我,打击了我,感悟了我,警醒了我,拯救了我,“甘于”了我……故事不过应运而生,眼泪也因势而淌。

生活中,我是个木讷的人。和朋友外出,常惹得朋友不停地点醒。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曾经有过,在一本淡蓝日记本上,我大篇幅地描述一件天蓝瓷器。可某一日,在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时,我想起那件瓷器,而与此同时,瓷器旁边的一块儿灰色瓦片忽然间鲜亮起来。天蓝瓷器淡去,灰色瓦片带给我源源不断的灵感。至此,我相信,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带着眼睛,活在每一个当下,何必费心费力地“细心观察”呢?

我与我的故事,相遇正此时。

说了这么多。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我在练太极拳的时候想的。我心无旁骛地练习,一节课下来,全身微汗,心情大悦。突然间,我很想扭秧歌。实际上,我就是扭着秧歌步去拎我的包的。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秧歌到底是怎么扭的,我想幸好这里少有人认识我,也就无所谓扭得对与错了。

走出太极拳馆,我想起我的序——我未完成的序。脑子里忽然有了思路。

回了家,换了衣裳,开了电脑,十指飞舞中,以上文字从指尖汩汩流出。

我与我的序,相遇正此时。

是为序。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