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四
“等待,一树花开”这的确是个浪漫的题目,也吻合少年的青春心思。也许是因为这个题目的想象空间,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曾经有过的幻想年代,我斗胆答应了志娟同学的序言任务。
文字是个奇妙的东西,尤其是中国的文字,其意义和内容的丰富性恐怕是世界罕有的,如果她说自己第二,恐怕也难有其他文字说自己第一。丰富的文字意涵可以承载人们丰富的情感,表达人们多样化的经历,寄托无穷的遐思,因而古代人赋诗填词,现代人形式多样,大抵都是抒发情感,追古怀今,借物娱情。
志娟同学从小就喜欢写作,对文字的情感表达空间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的许多小散文都是信手拈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形诸于文字;而诗歌也是清新可爱,皆是有感而发,有情而出。
现代社会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这是社会的进步。喜欢写作和将来是否成为作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后者则是灵感和勤奋的结合。我一直认为写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或者从真实的观察体验来的情感,是写作的基础。经典的作品背后都有时代和个人的经验凝聚,从而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如果志娟以及其他爱好写作的孩子,将来有志于通过文学表达自己个体的和社会的经历与体验,恐怕必须牢记这一点。
我与志娟的父亲李立志教授是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同事,她的母亲张娟老师也是我们的同事。李老师在浙大授课深得学生们的敬重,连续几年都是评教优秀,这在浙江大学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里面也是十分少见的。李老师是个情感厚重的人,一直坚持在讲台上到身体不支。他最后一堂课平静地告诉同学们说自己得了重病,恐怕不能再给大家上课了。这种平静和淡然的人生态度,也是少有人能做到。李老师去世后,志娟的文字就变得厚重起来,每次读都觉得自己也在经历同样的悲伤和怀念。
因而,等待一树花开的理想,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需要一种勇气,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个坚持,更需要一种信仰和情感。
韩福国
于复旦大学文科楼
201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