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秦古韵

壹 三秦古韵

三秦文化中最负盛名的内容,大多来自关中地区。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周丰京和镐京便成为号令全国的首都,由此开始直到公元906年唐王朝灭亡,关中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重心而存在,仅西安一地作为历代王朝建都的时间,累计可达一千多年,是古代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难怪杜甫说“秦中自古帝王都”(《秋兴八首》)了。一个地区能长期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自然与它的地理环境有关。关中地区指西起宝鸡散关、东至潼关的渭河盆地,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是一处地险国富之地。对此,汉代班固在《西都赋》中是这样描述的:“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也;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在三秦大地诸多文化中,唐诗有着光照千秋的地位,因为人们无论讨论历史人物、事件,寻访建筑、石刻,欣赏乐舞,品味民俗风情,总会发现有唐诗的情感跳跃其间。唐代“以诗取士”,因此,唐代诗人大都到过长安,都在三秦大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唐代诗人的活动,为三秦文化增添了一种炽热、奔放的情感,以至于现在无论走在陕西的哪一块土地上,都能品味到唐诗美妙动人的意境。

一 突兀压神州

西安有大小二雁塔,大雁塔在市东南4公里的慈恩寺内。寺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东宫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为纪念早逝的生母文德皇后,将无漏寺改建,更名大慈恩寺,取报答慈母养育之意。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当时寺庙宏伟华丽,有十余进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人在寺内作了许多幅壁画。寺改建不久,玄奘法师即由弘福寺搬来慈恩寺东院“译场”译经。他除译出74部梵文经典外,还在这里创立了中国佛教一大宗派慈恩宗(又称法相宗、唯识宗)。因此寺院名声远扬,每日车水马龙,游人香客云集,盛极一时。今日大慈恩寺是利用唐代慈恩寺西院旧址重修的,殿宇禅房均为明、清时建筑物,寺院面积也只有唐代的七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几次修葺,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胜。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高宗李治为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经像、舍利,建慈恩寺塔。慈恩寺塔又称慈恩寺浮图。文献所见第一次以雁塔称之的是在塔建成后五年多的唐中宗时,有个叫孙佺作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之中。初建时只有5层,砖表土心。四五年后,塔身逐渐倒塌。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又重修,全部用砖砌成,并增至7层。唐大历年间(766~779),又改建为10层,高30丈。唐代后期长安屡遭兵火,大雁塔也从10层降至7层。后唐时又将残留的7层重新修葺一番,即是现在遗留到今天的大雁塔。塔现高64米,7层,平面呈方形,底层边长25米,逐层缩小。塔身仿木构楼阁式,砖砌而成,四面辟门,每层有方形塔室,沿阶梯可盘旋登上塔顶,并可从四面鸟瞰西安全城风貌。

唐代,特别是贞观之后,社会的繁荣导致游乐之风盛行。曲江池一带更是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经常光顾的地方。慈恩寺紧邻曲江池,人们在畅游曲江池后,都要登临大雁塔,眺望长安景色。皇帝游兴正浓时,会下令随行官员赋诗助兴,此即常见的应制诗。每当皇帝登临大雁塔时,随行群臣便借这座奇秀的建筑,歌功颂德。如当时颇有诗名的宋之问,就曾因一首《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而备受奖赏。

平时,大雁塔更是文人墨客游玩、唱和的重要场所,他们登塔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在《全唐诗》中,仅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韦应物等著名诗人有关大雁塔的诗作就有八十余篇。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的一个秋日,高适、薛据、杜甫、岑参、储光羲等五位诗人一起登上了慈恩寺塔。高适、薛据首先赋诗,杜甫等三人随即奉和,这是文学史上很值得纪念的一件盛事。时过九百年之后,王士禛还不胜景慕地说:“每思高、岑、杜辈同登慈恩寺塔,李、杜辈同登吹台,一时大敌旗鼓相当。恨不厕身其间,为执鞭弭之役。”(《池北偶淡》卷十八)五人除薛诗已佚,其余四首都成为吟咏雁塔的名篇。且看岑参的这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

诗集中描绘了大雁塔的高大雄伟,说它如从平地涌出,高至遮天蔽日,直摩苍天。诗人还以登临的感受再写大雁塔之高险,云盘道而上有凌虚升空之感,高飞的小鸟已在视野之下,俯身能听到忽忽有声的大风,群山似波涛向东奔涌。大雁塔不仅高大险峻,而且建造工巧,登临其上,驰道、宫馆历历可见,关中、北原一片苍茫秋色。

这次同题共作的诗可谓争奇斗胜,各有千秋。而后人多认为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压倒群芳,独擅胜场: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登高写景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天宝后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越来越加重,统治集团内部骄奢淫逸、政治腐败;对外则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这一切的后果,是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当时唐王朝表面是花团锦簇、歌舞升平,实际上已是病入膏肓,危机四伏。时刻关注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杜甫,对此不能不感到忧虑。当诗人登上大雁塔凭高远眺时,不禁百忧翻涌,愁绪填膺。为了避时讳,他在诗中不得不采用比兴手法,将对现实的忧虑与讽刺融进景物描写和神话故事的咏叹中。诗开头两句出语突兀,气概不凡:慈恩寺塔顶高入天穹,大风呼呼吹个不停。“自非”两句委婉言怀:自己并非旷达之士,登上高塔,百感交集,心中翻起无穷忧虑。接下四句转写寺塔建筑。先是极赞塔之奇伟宏丽、巧夺天工,再写塔内之曲折幽深。“七星”八句形容塔顶所见:北斗七星在天上闪烁,银河离得很近,似能听到流水声;驾日车的羲和用鞭子驱赶着太阳,天色将晚,秋神少昊已使时令行到清秋。塔顶下望,秦岭大小山峰在暮色中模糊一片,怎分得出皇城长安?这几句看是写景,实则将山河破碎的预感融合进去了。“回首”八句是感事。虞舜早已身葬湘南苍梧山,只有愁云缭绕山峰,而当今皇帝却只知与贵妃在华清宫饮酒作乐。“惜哉”二句借用周穆王登昆仑与西王母在瑶池宴饮的故事,刺唐明皇不问政事,只知荒淫享乐。最后四句以黄鹄比喻胸有大志的忧国之士,说他们为国忧叹,却无用武之地。而那些趋炎附势之小人却像专随太阳往暖处的大雁一样,只知为个人的生计打算。这首诗艺术表现力高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清人杨伦评此诗云:“前半写尽穷高极远,可喜可愕之趣,入后尤觉对此茫茫,百端交集,所谓浑涵汪茫千汇万状者,于此见之。视同时诸作,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杜诗镜铨》卷一)

从唐代神龙年间(705~706)始,历届新科进士都聚集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唐代科举取士,进士科录取人数极少,考中进士先在曲江池举行宴会,叫做曲江会,然后再集中到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题名,推派擅长书法的人将考中者名字刻在砖上。在慈恩寺里还有专供题名用的建筑——题名屋。白居易二十七岁中进士,在同时考的17人中数他最年轻,他非常得意,曾题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后代文人也常把“慈恩题名”当做风雅之事来模仿,现慈恩寺中仍有不少题名的碑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