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讲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是怎样炼成的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岳飞有了一支自己独立领导的武装,当时的兵力有一万两千人;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总兵力达到十万人,以后大致一直维持着这个数字。经过岳飞长期的锻造,岳家军成为几支抗金主力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具进攻性的部队,更是一支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军队。

第一节 年少起河朔

“岳家军”是南宋初期的民间称呼。陆游曾有“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诗句。其正式番号则前后有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行营后护军等名称。

岳飞独立领军之前,曾经先后当过七个人的属下,分别是刘浩、张俊、宗泽、张所、王彦、闾勍和杜充。这七人中,有文臣,也有武将。

杜充,字公美,相州人,哲宗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公元1097年)进士,与岳飞有乡党之谊。喜欢功名利禄,虽然是文人,但残忍好杀,短于谋略。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宗泽去世后,杜充代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后投降金国。元人所修《宋史》,将其列入《叛臣传》。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杜充决意率军南逃。岳飞知道后,求见杜充。毕竟有乡党之谊,杜充还是答应了岳飞的求见。杜充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一个劲地叹气,然后问岳飞有什么事。岳飞恳切地说道:“中原大地,尺寸不可弃,一旦放弃,则非我所有;异日想收回来,没有几十万的兵力不行!”

杜充不待岳飞说完,就打断了岳飞的话,不屑一顾地说道:“就凭咱这点兵力,想守住东京,你就做梦吧!赶快回去,做一下撤退的准备。再晚一点,撤退都来不及了!”

岳飞见状,只好退出,不得不跟随杜充的军队退守到了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

没想到杜充这样的人逃到江南之后,竟不断得到高宗的提拔,升右相、江淮宣抚使。后来的名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的部队都归他统辖,总共有近十万大军。

建康府更有虎踞龙盘之势。如果能够妥善布置,将士用命的话,还是可以收复此战略要地的。

无奈杜充到了江南之后,整日独自坐在营帐里,将士一概不见,也不做防御的准备。刘光世和韩世忠见状,都不愿意归他管辖。岳飞又一次面见杜充,大着胆子说道:“金国大军,已经过了淮河,他们下一步就是渡过长江,进一步攻打宋军。危急之势,莫甚于此。相公您终日宴饮取乐,不理兵事。万一敌人趁机来攻,将领们会拼命作战吗?建康一旦失守,您还能高枕无忧吗?”

说到此,年轻的岳飞干脆失声痛哭,请求杜充赶快与将领们见面,商讨作战计划。杜充见状,漫不经心地说道:

“好,明天江边见。”

第二天,岳飞在江边等了半天,还是不见杜充的影子。

该年十一月,马家渡一战,尽管岳飞等将官率军拼死作战,但由于御前前军统制王燮卖阵,最终失败。

第二天,杜充竟然率领三千将士,渡过长江,向金军投降。

岳飞当时为江淮宣抚司右军统制,战败后率军退守钟山。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岳飞决定不再跟随杜充,而独自成军,于是率军移师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宜兴也成为岳家军最早的大本营。

岳家军的最初成军基础,是原先东京留守司的部分军队。建炎三年,也是岳家军独立成军之年,当时岳家军的兵力有一万两千人。经过不断的发展,岳家军逐渐壮大,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家军兵力达到十万人,一直到岳飞被剥夺岳家军的领导权为止,兵力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数目。大本营后移到华中的重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当时其他几支大军相比,岳家军不但兵力最多,而且综合素质最好,成为南宋抗金的主力军。

虽然独立成军了,但是,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能否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存活下去,然后发展壮大,收复失地,忠君报国,岳飞心里面确实没底。但是他从古代许多名将成功的事例中知道,要打造一支雄师,必须有铁的纪律。

岳飞同样知道,一支军队的领头人,必须有雄心壮志,要像张所和宗泽那样,万不可做杜充那样的懦夫和败类。曾经做过黄州知州的张大年,驻防宜兴期间,因岳飞曾经在其家住宿过一段时间,他也经常就当时的局势和岳飞交换意见,自然很佩服岳飞。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六月十五日,二人于院内的葡萄架下,边喝茶边畅谈国事。张大年问起岳飞以后的打算,岳飞考虑一番之后,看了看堂屋正面的小墙,笑问张大年可否在上边抒发自己的感慨。张大年爽快地答应了,并让人拿来笔和墨。岳飞又看了看墙,然后挽起袖子,一气写下如下文字: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喋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翻译过来就是:

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大宋将帅无能,导致国亡家败,生灵涂炭;余发愤于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起自相台(宋代相州的别称),刚成年就投身军旅,经历了二百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虽未能率军远涉夷荒之地,踏平贼穴,但也算快意恩仇。今又率领一支孤军,先是收复宜兴,然后又夺回建康府,金贼仓皇连夜逃跑,消息传出,人心振奋,所恨的是不能让敌人匹马不回。

现在暂时驻扎宜兴,休兵养卒,蓄锐待敌;余如果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多多给予士兵和粮草,及时颁布立功后的奖赏,使将士们都能够感受到皇恩浩荡;余将率军深入金军的老巢,捉拿金主,迎二圣复还京师,雪靖康国耻,拯万民于水火;到那时,再勒功于金石之上,岂不快哉!岳飞此心,天知地知,知我者知之。

此即为流传后世的《五岳祠盟记》。岳飞写的时候,聚集来的将士、幕僚和民众越来越多,整个院子都挤满了人。有的人只好在院子外边听前边人的议论,等岳飞写完,前边的人走了之后再看。此段题文传出后,岳飞的大名,越传越远。

岳飞很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是大言不惭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岳家军独立成军后打的第一场大胜仗就是收复建康府。

建康府是金军当时在江南仅存的战略立足点,对于金军继续南下,彻底消灭南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驻守建康府的金军,一边在城周围修筑大的营寨,一边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修筑了两道护城河。鉴于女真人怕热的特点,又在山上挖了好多山洞,以作避暑之用。很明显,金军准备长期驻扎建康府,让建康府成为金军南下的桥头堡。

宋高宗君臣自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金军驻扎建康府,等于在自己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于是高宗任命张俊统率当地能够调遣的所有部队,负责收复建康。但是,畏敌如虎的张俊,宁愿被人骂作胆小鬼,也不敢向前进军,只是领兵观望。

收复建康府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岳飞肩上。岳家军先是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宋里的清水亭首战告捷,杀敌一百七十五人,俘虏四十五人,缴获马、甲、弓、箭、刀、旗、金、鼓等三千七百多件。

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要全部消灭实力强大的完颜宗弼(兀术)的大军,完全不可能。岳飞采用务实的策略,自南而北,驱逐敌人过江。五月初,岳飞率军前往清水亭之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他派遣一百名将士,身穿此前缴获的金军的黑衣,夜里混入金营,偷袭敌军。金兵分辨不清敌我,自相攻击,乱杀一通。

从四月到五月,岳家军同金军战斗几十次,都取得胜利。战事的失利,使完颜宗弼不得不忍痛放弃建康。岳飞发现金兵有撤退的迹象后,率三百骑士和二千步兵冲下牛头山,再次击败敌人。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率军从靖安镇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家军追至靖安镇,消灭最后一批未能逃跑的金军,将士们跳上还在摇晃的敌船,痛击残敌。仓皇撤退的金军丢弃在岸上的数以万计的铠甲、兵器、旗鼓、辎重、牛驴等,自然都成了岳家军的战利品。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也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第二节 岳飞的将官与幕僚们

一、岳家军的主要将官

岳家军能够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除了岳飞的主帅作用外,还和它拥有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将官和幕僚有关。

岳飞对普通的士兵都非常尊敬,更别提对高级的将官了。每次作战之前,都召集统制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作战方案。首先讨论敌人能够战胜岳家军的条件,最少列出六七条,然后才周密地谋划,仔细地考虑,一直讨论到竭尽各种可能的时候,才停止讨论。这也是岳家军成为常胜之师的重要原因。

据王曾瑜先生所做的统计,现有史料中能够确定为岳飞部将的近一百二十人,实际数字肯定要大得多。本书参考王先生的有关研究,只将部分有突出事例的部将和幕僚列出。

1.王贵(?—公元1153年),相州汤阴县人。

王贵可能是岳飞的发小,很早就跟着岳飞投身军旅,屡立战功,和张宪同为岳飞最重要的助手。第四次北伐的颍昌之战中,面对血腥的战争和双方难解难分的战争局面,王贵一度产生怯战情绪,被岳雲严厉制止。战后岳飞按照军纪对王贵予以责罚。

在岳飞冤案中,王贵遭到秦桧的胁迫,被迫接受前军副统制王俊的诬告状,并将状纸送到镇江枢密行府。宋廷据此设置冤狱,杀害岳飞等人。在此冤案中,王贵本人也受牵连,说他与张宪共同接受了岳飞策动谋反的书信,已于当时焚烧。

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危险,心理上也觉得有愧,于是借口身体不适而辞职。后虽有官职,但都是闲官。

绍兴二十三年八月,王贵因病去世。后宋廷追赠他为宁国军节度使。

2.张宪(?—1142年),估计应该是相州一带人,自建炎末至绍兴初,已是岳飞的主要助手。

在岳飞守孝、眼睛患病及愤而辞职期间,张宪一度负责岳家军的所有事情。

岳家军的统制傅庆一度对岳飞严格的军纪不满。他原先是刘光世的部将,于是便向刘光世的部将王德表示,想重回“刘家军”。张宪将此事报告岳飞后,岳飞及时处理此事。在处理的过程中,傅庆不但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破口大骂岳飞。岳飞一怒之下,将傅庆斩首。

岳飞冤案平反后,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张宪追复原官。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宋廷追赠张宪为宁远军承宣使。

3.徐庆,相州汤阴县人。

徐庆在岳家军众将官中的地位应该仅次于王贵和张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四月,岳家军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在给岳飞的手诏中写道:“朕尝闻卿奏,称王贵、张宪、徐庆数立战功。”他认为应该先在大战之前奖赏他们,以鼓舞士气。于是,特赐徐庆等捻金线战袍和金束带各一。

徐庆最终官至防御使。

4.董先(公元1006年—1156年),字觉民,河南府渑池县人。

金军占领河南府后,董先组织当地民众进行反抗并成为抗金义军的重要将领;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董先的部队隶属岳飞。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董先与牛皋到“行在”临安府,朝见宋高宗。朝廷赏赐他俩白银各一千两。董先爱钱,连高宗都知道他的这点短处,因此不同意让董先担任地方官。

在岳飞冤案中,秦桧胁迫董先至大理寺做伪证,董先不愿意昧着良心诬陷岳飞。岳飞遇害后,董先先被贬官,后一度离军赋闲。

2016年在武汉市武昌区发现了董先的墓志铭,墓志铭中丝毫未提及董先在岳家军中的事宜。可见一直到董先去世的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岳飞遇害一事仍然是南宋政治的高压线。

5.赵宏,相州汤阴县人,人称赵胡子。

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的闾勍曾经向岳飞借用十名能征惯战的使臣,以留守河南府,赵宏即十使臣之一。

6.牛皋(公元1087—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人。

牛皋初为弓手,金军南侵,他组织当地民众抵抗。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牛皋的部队隶属岳飞。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三月,因牛皋对宋金和议表示不满,秦桧密令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田师中将牛皋毒死。牛皋临终时说道:“只恨南北议和,不能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当年五月,宋廷追赠牛皋安远军节度使。

在小说《说岳全传》和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中,牛皋以其鲜明的个性,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傅庆(?—公元1130年),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窑户出身。

傅庆曾是大将刘光世的部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马家渡之战后,改隶岳飞。傅庆骁勇善战,但居功自傲,有时连岳飞也不放在眼里,后被岳飞处死。

8.姚政,相州汤阴县人。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五月,岳飞收复建康府后,得到刘经部将王万的报告,说与岳飞合军屯驻宜兴县的刘经,图谋杀害岳飞的母亲和妻儿,吞并岳飞的部队。岳飞当即命姚政率军连夜急驰宜兴县,设计杀死刘经。

岳飞冤案中,姚政与庞荣、傅选附会王俊的诬告。后姚政由遥郡观察使升正任团练使。

9.王万,相州汤阴县人。

亏得王万的及时汇报,岳飞得以杀死刘经,保住了刚刚独立成军的岳家军。王万后来也成为岳家军中的一员猛将。

10.庞荣

庞荣原为统制扈成的部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建康府失守后,岳飞、刘经和扈成三统制率军南撤,途中约定共往广德军。扈成违背约定,率所部独自前往镇江府金坛县,被盗匪戚方所杀。统领庞荣率残部投奔屯驻宜兴县的郭吉。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岳飞率军进驻宜兴县,庞荣又脱离郭吉,归附岳飞,后任右军统制。

岳飞冤案中,庞荣以附会秦桧而升官。

11.李道,字行之,相州汤阴县人。

建炎时,李道与其兄李旺在相州附近李旺聚众抗金,后投奔宗泽。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开始隶属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因收复襄汉的战功,宋高宗赐予李道金束带一条。

李道的女儿李凤娘后为宋光宗的皇后。

12.韩顺夫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任岳家军第五将正将,岳家军讨伐曹成,攻破莫邪关后,韩顺夫不顾军纪,解鞍卸甲,饮酒作乐,被杨再兴率军乘机反攻,韩顺夫被杀死。

13.郭进

郭进原为张宪的亲兵。个子高大,力量也大,饭量特大,常常埋怨伙夫给他舀的饭不够吃,于是让人特别给自己做了个特大号的饭勺,伙夫也不见怪,所以得了个大马勺的外号。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郭进在莫邪关之战中首先登上城墙,挥枪杀死敌军的旗头,曹成军顿时大乱,岳家军乘势夺关。战斗结束后,岳飞当即解金束带及银器赏赐郭进,并补为秉义郎。

14.杨再兴(?—公元1140年),相州人,估计是今安阳县西部人。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杨再兴时为曹成的部将。在莫邪关之战中,杀死岳飞第五将正将韩顺夫和岳飞胞弟岳翻。曹成战败后,杨再兴也被俘,岳飞不计较杀弟之仇,将杨再兴收留军中。杨再兴后成为岳家军中一员悍将。

小商桥战斗中,杨再兴等将士全部英勇战死。在刘兰芳老师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和连环画《岳飞传》中,杨再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王兰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时,随张宪攻克淮宁府,后又随杨再兴与金兵血战小商桥,英勇战死,被追赠七官。

16.高林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随杨再兴进兵临颍县小商桥,英勇战死,追赠七官。

17.罗彦

随杨再兴进兵临颍县小商桥,英勇战死,追赠五官。

18.姚侑

随杨再兴进兵临颍县小商桥,英勇战死,追赠六官。

19.李德

随杨再兴进兵临颍县小商桥,英勇战死,追赠六官。

20.任士安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任士安参加镇压杨么军后,隶属岳飞。之后高宗有旨,令岳飞自鄂州移军屯驻荆南府,岳飞问诸将领的意见,其他人都表示同意,只有任士安说道:“如果驻扎江陵,则失去长江最应该防守之处。”岳飞听后,于是申奏朝廷让岳家军仍然驻扎鄂州,可见任士安对长江防线的了解程度。后任士安调离岳家军,改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司都统制。

21.李山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李山由其他部队改隶岳飞。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的第四次北伐中,李山率军参加临颍之战。岳飞率军班师后,李山奉命与史贵增援守卫淮宁府的赵秉渊,击退金军后,弃城南归。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岳飞被杀害后,宋廷命田师中取代王贵,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李山等不服,于是不断被贬官,最后离军赋闲。

22.傅选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傅选为太行山忠义民兵的首领,后率领部下参加了王彦领导的八字军。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傅选与岳飞部将徐庆率军在筠州平定李宗亮、张式发动的兵变后,率所部驻扎江州,宋廷将傅选一军改隶岳飞。

岳飞冤案中,傅选附会王俊,诬告张宪。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田师中取代王贵,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傅选等不服,傅选且上奏自己在岳飞谋反一案中的功劳。朝廷于是升傅选一官,改任殿前司副统制。

23.李建

李建原为任士安部队的统领,后随任士安隶属岳飞。四川制置大使席益请求将李建等的军队移屯四川,朝廷不予批准。

后来鄂州为岳飞建忠烈庙,庙中设有李建的画像,可见李建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24.郝晸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郝晸随岳飞镇压杨么军后,开始隶属岳飞。当时太学生侯邦为郝晸门客,向岳飞献策,郝晸怀疑侯邦告诉岳飞自己军中的隐私(估计是克扣军饷一类事情),企图杀死侯邦,被岳飞及时制止。一次岳飞至郝晸军中做客,郝晸以“酸馅”招待。岳飞说他平生未曾吃过此种食品,命将剩余者打包带回家,留作晚食。众人见状,无不感到惊愕和惭愧。

25.刘康年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派刘康年去杭州,为收复襄汉之役立功的将士请功行赏。刘康年瞒着岳飞,私填印纸,然后伪造岳飞画押,请求封岳飞母亲姚氏为国夫人,次子岳雷授予文资;请求为岳飞好友庐山东林寺僧人慧海赐号佛心禅师。刘康年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取悦岳飞。看来他对岳飞的做事风格了解得还太少。岳飞知道此事后,命令鞭打刘康年五百下,自己则上奏章待罪,请求朝廷收回成命。刘康年最终受到严厉处分。

由此事可见岳飞治军之严与无私。

26.岳亨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岳亨开始成为岳飞的部将,跟随岳飞屡次打败盗匪王善的军队。

27.毕进,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人,南宋中期名将毕再遇的父亲。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毕进跟随岳飞于西京河南府护卫北宋皇陵。后转战江、淮间,官至武义大夫。

28.张玘(?—公元1162年),字伯玉,河南府渑池县人。

先为抗金义军首领董先的部下,后随董先改隶岳飞。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在南宋军队救援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附近)的战斗中,中流矢阵亡,朝廷追赠容州观察使和清远军承宣使。后于临安府立庙纪念,庙号忠勇。

29.苏坚

先为抗金义军首领董先的部下,后随董先改隶岳飞。

30.王经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王经跟随岳飞讨伐李成。次年,岳飞率军讨伐曹成,王经参加莫邪关之战,与张宪合军打败杨再兴的军队。

31.韩遹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五月,成为岳飞的部属。

32.崔邦弼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崔邦弼及其属下三千人,正式隶属岳家军。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宋高宗赐予崔邦弼金束带一条。

33.颜孝恭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颜孝恭的部队归岳飞节制,参加收复襄汉的战役。战役结束后,因为颜孝恭的战功,岳飞请求朝廷将颜孝恭所部正式隶属岳家军统辖。

34.张应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柄后,张应仍在背嵬军中服役。

35.韩清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韩清作为中军将官,参加了克复西京河南府等战役。

36.高青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克复襄阳府等六郡后,高青任唐州知州。次年,伪齐军攻唐州,知州高青被俘,后又将他释放。回到南宋后,被降两官。

37.舒继明

舒继明为信阳军罗山县人,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克复襄阳府等六郡后,舒继明为信阳知军。次年,伪齐军队攻打信阳军,舒继明率麾下十三人力战,弹尽粮绝后被俘并被杀害。朝廷后追赠他修武郎,家属一人补官。

38.李迪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舒继明被俘遇害后,岳飞命随州兵马都监李迪继任信阳知军。

39.王昇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克复襄阳府等六郡后,王昇任襄阳府兵马监押。

40.姚禾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克复襄阳府等六郡后,姚禾任襄阳府司法参军。

41.邵俅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克复襄阳府等六郡后,邵俅暂时代理签书武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42.祁超

祁超也属于追随康王赵构发迹的将领,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祁超等军参加镇压杨么军后,开始隶属岳飞。

43.丘赟

绍兴五年、六年间,丘赟一军近二千人,开始隶属岳飞。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丘赟与刘辅之、韩元、周赡、左迪、马赟、杜横、李友等在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时战死。岳飞上报后,宋廷追赠丘赟、刘辅之、韩元各二官,周赡、左迪、马赟、杜横各六官,李友当时是出使金国的使臣,亦被追赠。

44.高道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高道所部五百人参加镇压杨么军后,开始隶属岳飞。

45.寇成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寇成任统制,于虢州等地反击伪齐军队,杀降兵五百人,后受岳飞弹劾。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寇成参加临颍之战。

46.陈照

陈照原为任士安部队的统领,后随任士安隶属岳飞。

47.马凖

马凖原先也是任士安部队的统领,后随任士安隶属岳飞。

48.武赳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九月,岳飞任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武赳开始成为岳飞的部属。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武赳率军进占虢州,任知州。

49.张旦

曾任襄阳知府、蕲州知州等职。

50.王俊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王俊参加镇压杨么军后,开始隶属岳飞。后任前军副统制,为前军统制张宪的副手。

51.马羽

曾任辰州知州,厚待因反对和议被秦桧贬逐流放的文士王庭珪,尊以师礼,并让儿子拜其为老师。王庭珪说道:“我罪人一个,您这样做,恐怕会受连累。”马羽说道:“如果因为您我受处罚,那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52.赵不尤

赵不尤是宋朝宗室,宋太宗六世孙,有武艺。宋钦宗靖康年间,在相州与岳飞相识,后成为岳飞部将。岳飞遇害后,秦桧强迫赵不尤离开岳家军,任横州知州。

53.赵雲

原为河东路抗金义军的首领,金军俘获其父亲赵福和母亲张氏,并以平阳府路副总管的官位,进行招降。赵雲誓不降敌,于是金军将其父亲赵福杀害,母亲张氏则被囚于垣曲县。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赵雲突破金与伪齐在黄河沿岸设置的封锁线,率军投奔岳飞,成为岳飞的部属。后岳飞命赵雲率军渡河,攻破垣曲县,营救其母张氏出狱。

54.梁兴

梁兴出身农家,原为太原府附近抗金义军的著名首领,人称“梁小哥”,其父梁建和母亲乔氏均被金军杀害。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梁兴领导的义军一度攻破神山县,并在交战中杀死金军悍将耶律马五和万夫长耿光禄。金国调集大军围攻,梁兴率百余骑兵渡过黄河,投奔岳飞,成为岳飞的部属。

55.王敏求

岳飞被宋廷解除兵柄,任枢密副使后,通过岳飞的举荐,王敏求一度升官;但岳飞遇害后,马上即被贬官且被限制人身自由。

56.李宝,兴仁府乘氏县人。

南宋初,金军占领京东路后,李宝组织义军抗金,大约于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南下归宋。宋廷欲将李宝编入韩世忠军中,李宝不愿前往,恰巧岳飞来到“行在”临安府朝见高宗,李宝得以投奔岳飞。李宝思念故土,又准备组织人回家乡抗金,岳飞知道后,支持李宝的行动。李宝率领的抗金义军一度势力高涨,给金军造成很大威胁。岳飞班师后,李宝率领的义军也被迫南下,抵达楚州后,被韩世忠收留。但是,李宝很佩服岳飞,对岳飞感情太深,于是截发恸哭,要求重新隶属岳飞。韩世忠写信征询岳飞的意见,岳飞为了妥善处理和韩世忠的关系,在回信中写道:“同为国家杀敌,何分彼此。”李宝遂留于韩世忠军中。

57.蒋世雄

岳飞被解除兵柄后,蒋世雄调任福州专管巡捉贩卖私盐事宜。他趁调任之际,向岳飞报告王俊诬告之事,后被宋廷判刑,流放梧州。

58.何宗元

岳飞遇害后,何宗元弃官,隐居深山。

59.杨浩

岳飞遇害后,因为妄议朝政,被革职除名,且被限制人身自由。

60.邢舜举

岳飞遇害后,被流放。

二、岳家军的主要幕僚

岳家军中的幕僚主要指在岳飞所担任的军政机构中的文官。他们一般负责协助岳飞制订作战计划、与朝廷之间的联络、处理机要文件等事宜。

在崇文抑武的赵宋,许多文人对待中低级武将是蔑视,对待高级武将则是嫉妒。但是,南宋初期,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政权,不得不仰仗张俊、韩世忠和岳飞等的军队,才能在金军的刀剑之下,觅得一块“乐土”。于是,韩世忠等武将,又反其道而行之,嘲弄文人。韩世忠一见到文人,马上就用轻蔑的语气喊一声“子曰”,喊得多了,连高宗都知道了,于是就劝他要尊重文人。韩世忠马上表态答应。后来韩世忠来临安朝见,高宗又就此称呼询问韩世忠,韩世忠笑着说道:“我现在不喊他们子曰了,改喊萌儿。”“萌儿”是呆的意思。高宗听后,只能哈哈一笑了事。

与韩世忠截然不同的是,岳飞虽然没有接受过几年正规的教育,却能够礼贤下士。因此,岳飞幕府中常常是名士满堂。一来是时势的需要,二来也和岳飞的主观努力和人格魅力有关。在宋代崇文抑武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士大夫不乐意给武人做幕府。如今,士人们争先恐后奔赴岳家军,成为一种风尚,他们知道,在几支抗金大军中,只有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才是最具进攻性的部队,才是最有希望一雪国耻的军队,也是最有希望实现他们人生抱负的军队。

崇尚气节的名士王庭珪,获悉周姓解元要奔赴岳家军的消息后,写下《送周解元赴岳侯军二绝句》,抒发心中的感慨:

将军欲办斩楼兰,子欲从之路匪艰。十万奇才并剑客,会看谈笑定天山。

书生投笔未封侯,拔剑聊为万里游。燕颔果能飞食肉,要令豹尾出兜鍪。

当然,岳飞幕府中免不了鱼龙混杂,有好有坏。士人袁溉评论岳飞幕府缺乏手段灵活之人,也即见风使舵之人,这样下去会毁了岳飞。事实上,岳飞的大部分幕僚确实是有骨气、有棱角的人。他们追随岳飞,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像岳飞那样“尽忠报国”。

岳飞常常虚心向他们求教,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时候和他们谈论到深夜。

当然,随着和这些幕僚接触的增多,军务之余,岳飞也跟着他们学习填词和书法。这也是岳飞成为文武全才的主要原因。

岳飞那首名垂青史的词《满江红》,不排除有士大夫为其做过修改。而岳飞的书法,练的是苏(东坡)体,指导他写书法的幕僚肯定有。主要幕僚有:

1.薛弼

薛弼(公元1088—1150年),字直老,温州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人,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

绍兴五年,岳飞镇压杨么军时,薛弼出谋划策,运送钱粮,甚得岳飞赏识,开始成为岳飞的主要幕僚且同时担任岳家军辖区一些重要地区的行政长官。

岳家军由于岳飞生病、辞职等原因出现困难的时候,薛弼都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全军的作用。

岳飞冤案时,张俊搜罗到薛弼和岳飞往来的书信,妄图将薛弼也扯入案中,但因薛弼与秦桧、万俟禼有旧交情,得以免受牵连。但薛弼内心显然是同情故帅的。

2.朱芾

朱芾,青州益都县人。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朱芾担任岳飞宣抚司参谋官,参与岳家军第四次北伐的军事谋划,所设计的方案井井有条。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朱芾随岳飞赴“行在”临安府。岳飞被削夺兵柄前夕,宋廷宣布朱芾充敷文阁待制、镇江知府,旨在不让朱芾与岳飞朝夕相处,出谋划策。

受岳飞冤案牵连,朱芾被贬官且被监视居住。

3.李若虚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五月,李若虚开始担任岳飞制置司参议官。岳飞母死丁忧及目疾发作期间,薛弼和李若虚一度主管宣抚司事务。岳飞因淮西并军、北伐计划被取消愤而辞职,岳飞与高宗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李若虚和王贵前往庐山东林寺,用心做岳飞的工作,僵局才得以打破。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军毁约南侵。李若虚奉朝廷之命,前往制止岳飞北伐,但被岳飞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自愿承担矫诏之罪,大力支持岳家军北伐。

岳飞遇害后,李若虚被贬官且死于贬所。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后,朝廷为李若虚平反且追复原官。

4.黄纵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岳飞邀请黄纵主管岳家军的机要事务,黄纵参加了设计镇压杨么的战斗方案,并亲自出面招降杨钦。小说《说岳全传》及评书《岳飞传》中王佐断臂的原型可能就是黄纵。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因淮西并军、北伐计划被取消愤而辞职,黄纵深感事无可为,辞职归乡。

岳飞遇害后,黄纵非常伤痛并一直怀念岳飞。其子黄元振依据黄纵的回忆,记录了岳飞的部分事迹。

5.朱梦说

朱梦说,字肖隐,严州桐庐县人,博学多识。

宋徽宗政和五年至七年,朱梦说曾上书言事,痛陈时弊,为此被处以监视居住的处罚。靖康年间,作为太学生,在开封城中积极参加抗金斗争。

南宋初,朱梦说得中进士,岳飞听说他的大名及经历后,请其担任幕僚。朱梦说一次随岳飞入朝,看到宋廷腐败无能、不思收复失地的现状后,上书御史中丞辛炳,责备他作为谏官,有失职之嫌。辛炳无可奈何,将朱梦说的书信上奏宋高宗。宋高宗看后,大为恼怒,强令岳飞辞退朱梦说。

6.高颖

高颖为河南府河南县人,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九月,因岳飞奏请,高颖开始担任湖北、京西宣抚司参议官,积极赞助岳飞联结河朔义军,大举北伐,收复失地的计划。

岳飞遇害后,高颖被贬官且死于贬所。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后,朝廷为高颖平反且追复原官。

7.胡闳休

开封人。宋徽宗宣和初,入太学,与陈东等为挚友,著兵书二卷。宋钦宗靖康时,积极参加抗金斗争。

大约在绍兴四年、五年间,岳飞请胡闳休任主管机宜文字,又兼任正将,是武官。宋时幕僚是文武兼备。

岳飞遇害后,胡闳休愤而辞职,以有病为由,闭门谢客。

8.陈子卿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二月,通过岳飞保奏,陈子卿担任制置司参议官。

9.于鹏

于鹏也是岳飞幕僚中的主要人物,岳飞被削夺兵柄后,于鹏等仍随从岳飞。在岳飞冤案中,于鹏被诬代岳飞写信给张宪,策动谋反,被流放到万安军(治万宁,今海南省万宁市)监视居住,属于被流放的官员中处罚最重的。

10.孙革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收复襄汉地区后,岳飞奏请朝廷批准,孙革由武将系列改为文官,改换文资,担任签书襄阳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孙革的罪名与于鹏一样,后被流放到浔州(治桂平,今广西桂平市)监视居住。

11.严致尧

严致尧(公元1107—1162年),字正之,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人,有科举考试落第的经历。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严致尧投奔岳飞,成为岳飞的幕僚。岳飞遇害后,严致尧被迫退隐,以办私塾教书为业,自号龙洲居士。

12.夏珙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通过岳飞保奏,夏珙升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主管税收事宜。因岳飞冤案之牵连,夏珙被革职并被监视居住。

13.王良存

王良存在岳家军中负责钱粮供应,因岳飞冤案之牵连,被革职并被监视居住。秦桧死后,王良存才得以自由居住。

14.张节夫

张节夫,字子亨,相州安阳县人。曾经担任荆湖东路安抚司随军钱粮官。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张节夫替岳飞写上奏朝廷的表文,文中表述了收复两河、唾手燕雲的宏大愿望,文章传诵一时。

因岳飞冤案之牵连,张节夫被革职并被监视居住。

15.智浃

智浃字巨源,汾州人,出身官宦之家,好直言,为岳飞幕僚。

岳飞入狱后,智浃不顾危险,上书朝廷,为岳飞鸣冤叫屈。秦桧诬陷智浃接受了岳雲的贿赂,带书信给张宪,参与谋反事宜。智浃后被流放到袁州监视居住,受尽凌辱后去世。

16.王大节

王大节是四川人,为岳飞幕僚。绍兴三年、四年间,岳飞派他前往伪齐,执行收集情报、策反等任务。此期间,王大节收集并传递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情报。

17.沈作喆

沈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宋高宗绍兴五年进士。

其叔父沈该为秦桧党羽,他本可利用此途径飞黄腾达,但是他坚决不走此邪路。

岳飞被罢官后,沈作喆在替岳飞起草的谢表中写道:“功状蔑闻,敢遂良田之请;谤书狎至,犹存息壤之盟。”为此触怒秦桧。

18.李启

作为幕僚,李启非常会理财,使岳家军得以在政府所拨军款之外,不断有额外的财政收入。这对财政紧张的岳家军而言非常重要,为岳家军的壮大提供了财政支持。但他本人却一直穿着布衣草鞋,生活非常俭朴。

19.傅时中

傅时中,洪州进贤县(今江西省进贤县)人,岳飞遇害后,他为义愤所激,辞官归故里。

20.岳雲

岳雲是少年武官虎将,按照宋制,任书写机宜文字,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其职责是抄录机密奏议之类。但实际上,岳飞身为主帅,主要负责指挥,而岳雲在最艰险的战场上,总是充当敢死队长,作军兵的表率,带头冲锋陷阵,也足见岳飞的忠荩和严以待子。

21.姚岳

姚岳字崧卿,京兆府人,高宗绍兴二年进士。

岳飞因本人姓岳,母亲姓姚,见到前往南宋行朝的姚岳后,大喜,辟为幕僚。岳飞遇害后,姚岳马上否认曾为岳飞幕僚。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姚岳向秦桧建议,说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岳家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又有一个岳字,容易让民众想起岳飞及岳家军,于是改岳州为纯州。

在岳飞冤狱的过程中以及冤狱的后续过程中,相对而言,岳飞部将中主动出卖岳飞的只有王俊一人,被动参与出卖的有几个。而岳飞的幕僚中,冤狱发生后,仍然积极追随岳飞的不少,为此遭受惩罚甚至严厉惩罚的也不少。

“仗义每逢屠狗辈,从来文人不丈夫。”这句话,如果用在岳飞冤案问题上,委实大错。

第三节 岳家军兵种及常用兵器

一、进攻性兵器

1.弓、弩

岳家军主要的作战对象是金朝的重甲骑兵。对重甲骑兵最有杀伤力的兵器包括能够远程射击的强弓劲弩和一些近战短兵器。

宋代弓和弩的种类很多,其中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装备宋军的神臂弓,最为著名。南宋初年,韩世忠的军队又发明了克敌弓,射程达到一百多步,而且能够射穿重甲骑兵厚厚的盔甲。岳家军后来装备了许多强弓劲弩。

岳飞从军之前弓和弩的射击水准已经达到无人能及的高度。岳飞自然也非常重视将士们弓和弩的射击训练。一次,岳飞让各个统制比赛射箭,射程都能达到一百五十步,而且都能像岳飞一样左右射击。猛将傅庆更是达到一百七十步。

2.枪

枪既可用于守城作战,也可用于近距离的短兵交战;既可用于骑兵,也可用于步兵。

岳飞自然是用枪的高手,他还经常亲自教士兵用枪的技巧。岳家军的骑兵喜欢使用马枪。高宗在非常看重岳家军的时候,一度对岳家军使用的长枪直接予以指导和改进。他认为当时岳家军使用的长枪,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于是让制造武器的部门专门做了一把新的长枪,赐给岳飞,让岳家军依照这种样子,制造长枪。

在中国古代武将世家特别强调子承父业的传统下,岳雲照常理也应该是用枪的高手;但是,从清朝钱彩等人所著的《说岳全传》开始,由于对宋代典籍中岳雲惯用的“两铁鎚”字理解的错误,将岳雲使用的兵器理解为“锤”,而且是双锤。后又演绎出使用双锤的大将严成方、何元庆、狄雷三人,构成八大锤组合,经常使金军闻风丧胆。其实,在《武林旧事》等南宋史书中,明确记载岳飞冤案平反后,作为岳飞功德院的褒忠衍福寺中,仍然保存着岳雲使用过的铁枪,且为镇寺之宝。明朝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维修寺庙,该枪犹存。“两铁鎚”是指锥枪,枪有四个刃,形状像麦穗,又叫麦穗枪。

3.刀、斧

就近战而言,麻扎刀、提刀和大斧,是岳家军对付女真骑兵的主要武器。金军主将完颜宗弼认为除了神臂弓之外,大斧是金军骑兵最畏惧的武器。

金军的重甲骑兵对于步兵而言,犹如今日的坦克兵对步兵。人和马容易被攻击的部位都配备厚厚的盔甲,骑兵头部只露眼睛、鼻子和嘴巴,行动又非常快,从外表上即让步兵对其产生很大的恐惧感。所以,宋朝的步兵,对金军的重甲骑兵都望而生畏。后来韩世忠的背嵬军发明了对付金军重甲骑兵的方法———步兵人人手持一个长柄大斧,遇到重甲骑兵后,一个士兵专砍骑兵,一个士兵专砍马腿,平时就进行这种训练,配合娴熟,所以非常奏效。郾城大战中,岳家军的背嵬军同样用这种战法击败了金军的重甲骑兵。

二、防守性装备

攻防实力兼备的军队,才能在两军对垒中时刻处于优势地位。而对作为军队组成细胞的每一个将士而言,也必须有良好的防守型装备。

铠甲是冷兵器时代,士兵和马匹防护身体最容易受攻击部位的必备装备。一套包括披膊、甲身、腿裙鹘尾、兜鍪等的铠甲,重达四十九宋斤一十二两,犹如今日一袋水泥的重量。所以,宋军中相当一部分士兵穿上铠甲后,连步都迈不开,更别说行军作战了。

盾牌,宋代又叫旁牌。在此不再赘述。

三、水军及其装备

南宋与金国军队的作战区域,长期集中在江淮之间。对于南宋而言,配备适量的水军,自然可以增加自己的防守和进攻的战力,既可以以船舶作为阵地,直接用于作战;又可以运送兵员和战争物资。渡过长江和淮河等大的河流,船舶则为必需的工具。

岳家军的水军装备真正发生质的变化,是在镇压杨么军后。由于杨么叛军主要活动于两湖地区,所以,叛军对船舶的建造大多非常熟练,一度建造了许多高大的舰船,如大德胜、小德胜、望三州等舰船,高度超过十丈,其他中小型的舰船更多,这也是杨么叛军能够和北宋政府军长期对峙的重要原因。

杨么叛军中的许多人被俘后大都成了岳家军水军的战士,他们建造的高大的战船自然成了岳家军的装备。

四、骑兵

在南宋的几支抗金大军中,岳家军是最具进攻性的一支,而岳飞则是最具进攻性的主帅。岳飞深知,骑兵的机动性是步兵远不能相比的。要北伐收复失地,要与以骑兵为主的金军作战,必须想方设法争取拥有更多的骑兵。到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光是作为岳飞亲军的背嵬军,即拥有战马八千余匹。在岳飞遇害之后的一段时间,驻扎鄂州的四五万大军中,仍然拥有上万匹战马,这当然都是岳飞重视骑兵建设的成果。

第四节 岳家军中的王牌

岳家军中的王牌军,就是通常所说的背嵬军。背嵬军首先出现于西夏军队中。韩世忠早年参加过宋夏战争,深知背嵬军在西夏军队中的重要性。所以,独立组建韩家军后,他也在韩家军设置了背嵬军,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岳飞知道后,很快在岳家军中组建了背嵬军。

岳家军经常在军中组织今日所说的军事全能比赛,作为选拔背嵬军及将官的重要参考。

步兵的项目主要包括远程作战需要的耐力、攀爬云梯的敏捷性、弓和弩的射击距离及准确性、近距离格斗的勇猛性等。

骑兵的项目包括驯服烈马的经验、骑马跳跃险障的能力等。岳雲刚入伍时,就因为训练骑马往下冲击陡坡时几次从马上摔下来,被岳飞训斥,又按照军纪被训练官用马鞭鞭打脊背。

比赛结束后,成绩优秀的将被记录在特别的花名册,一旦举旗兵和押队空缺,就从花名册中挑选最优秀的人补充;正将和副将空缺,就从旗头和押队内选拔。又特别选拔亲兵,又称背嵬军,全部从举旗兵、押队、正将和副将中选拔。一入背嵬军,就敢与统制以下的将官分庭抗礼,勇健无比,给予的犒赏自然也非常高。一旦作战遇到强敌,就命令背嵬军出战。

  1. 相当于今日首都所在城市的市长。
  2. 《云麓漫钞》卷一,又《鄂国金佗稡编》卷一九,《五岳祠盟记》。
  3. 王曾瑜:《尽忠报国 岳飞新传》,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13—391页。
  4. 1宋斤=1.2市斤=600克。1宋斤为16两,1两为37.5克,12两=0.9斤。共计59.4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