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自古英雄出少年——家世及早期军旅生涯

第一讲 自古英雄出少年——家世及早期军旅生涯

汤阴县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在岳飞人格特质的塑造过程中,起着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底层的生活,使岳飞自幼就饱尝人世的艰难,但也锻炼了他适应艰苦生活的能力,使他有了一副异常健壮的身躯。早期的军旅生涯,一方面使他对金军的残暴行为有深刻的感受,朴素的保卫家乡的忠君爱国意识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也使他的军事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第一节 汤阴:慷慨悲歌之地

一、岳飞成长的地理、文化环境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农历二月十五,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

关于岳飞的出生,在他的孙子岳珂编写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一书中,就开始添加一些神化的成分———自然还是延续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出生不同于凡人的传统。比如说黄河在内黄县决口,淹了汤阴。母亲姚氏和出生不久的岳飞,坐在一个大瓮里,顺水一直漂到内黄县,才被人救起,得以活命。时至今日,有些人还坚持内黄县是岳飞故乡的说法。实际上,北宋时期的黄河仅从内黄县东部经过。即使决口,也不会淹到西边地势较高的汤阴;况且农历的二月,黄河也不会发生大水灾。

关于岳飞的出生,后世更演绎出许多故事。比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记载,张飞被害后,在唐朝转世为张巡,改名不改姓;到宋朝再转世为岳飞,改姓不改名。显然,这都是笑谈。

汤阴县西部为太行山的余脉,东部属于华北大平原,东南部和南部分别为滑州(今河南省滑县)和浚州(今河南省浚县),渡过黄河,就可以到达东京。汤阴县的东面为内黄县,西边为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巍峨的太行山耸立于县的西边。相州则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的柱石之臣韩琦的家乡。韩琦的忠君爱国言行,在当时就闻名于世。由相州向东北越过黄河,就可以到达北宋的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滑州和浚州为隋末瓦岗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大名府和内黄县也属于北宋晚期宋江军队的主要活动区域。

从文化圈而言,包括汤阴县在内的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属于燕赵文化圈。从春秋战国以来,该文化圈的人格特质为慷慨悲歌。这种人格特质,在岳飞自从军到被害的十几年戎马生涯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春秋时期,汤阴县属于诸侯国卫国,且是《诗经》中“卫风”的主要地区。汤阴县境内,北宋以前发生过的最为有名的历史事件有两个,一个是汤阴城北的羑里城,周文王曾经被拘于此,并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演绎出《易经》。《易经》中复杂的变异思想,对后世岳飞军事思想中出奇制胜因素的影响不小,尽管岳飞主观上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另一个是西晋“八王之乱”时嵇康的儿子嵇绍,以生命保卫晋惠帝,以至于鲜血染红了皇帝的御袍。后人为了表彰他的忠义行为,在汤阴县修筑了嵇公庙。

上述事件积淀成的历史文化基因,与家庭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了岳飞的人格特质。

岳飞的性格特点,著名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归纳为单纯、质直、坚定、强项。岳飞不喜欢说话,更不喜欢看人脸色说话,但是一旦说话,每句话都是直奔主题。

就岳飞的相貌而言,从现存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看来,他是中等个子,中年以后是圆胖脸盘,眼睛、鼻子、嘴巴都比较小,眉毛比较浓,耳朵大而长,典型的北方人长相,面相非常和善。

二、家世

(一)父母

岳飞的曾祖父叫岳成,曾祖母杨氏;祖父叫岳立,祖母许氏;父亲叫岳和,母亲姚氏。他还有个叔父叫岳睦。

岳飞乳名五郎。据说岳飞诞生的时候,恰好有大鸟落于其出生小屋的屋顶上,并高声鸣叫。这在岳飞父母看来,自然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后来为子取名飞。宋代男子一般虚岁二十而冠,以示达到了成年的年龄,此时则要在名外取表字,且名和字要互相照应。故岳飞表字鹏举。

姚氏生五郎时,已经三十六七岁,所以岳飞应该有四个哥哥,但是都夭亡了。姚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岳翻。岳飞至少还有一个姐姐———他的外甥女婿高泽民后来在岳家军中担任主管文书事宜的官员。

岳和夫妻中年得子,自然欣喜万分。但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家庭,他们对岳飞兄弟两个既有关爱,又有严格的管教。作为农家子,岳飞自幼就参加各种劳动,如放牛放羊、拾柴割草等。

北宋到太宗朝的后期,开始大兴科举,但是要想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其间所需要的费用,却是岳飞这样的家庭所不敢想象的。但是,宋代的农村,有进行简单的启蒙教育的“冬学”,从农历十月到十二月,农闲时期,十几家或几十家底层农户,凑钱请贫穷的书生来授课,课本有《百家姓》《千字文》《杂字》之类的启蒙读物。农家子弟通过这种简单的扫盲教育,可以在和官府及民间的交往中,少受或免受欺骗。岳飞即接受过此类教育且学习非常刻苦。虽然岳飞父母不可能有多少文化,但是岳飞天资特别聪颖,记忆力特别好,悟性特别高。

(二)妻子

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抱孙心切的岳和夫妻,为十六岁的岳飞举办了婚礼,娶了附近村庄的刘姓女子。岳飞和她先后生育了岳雲、岳雷两个孩子。成家之后,家庭的负担自然加重。

宋金战争爆发后,岳飞怀抱忠君报国之志奔赴战场,让妻子刘氏在家照顾母亲和孩子。但是刘氏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辜负了岳飞的厚望,不辞而别;南渡之后,岳飞又娶贤惠的李娃为妻,夫妻感情非常融洽,李娃也成为岳飞的贤内助。岳飞和李娃先后生育了岳霖、岳震、岳霭(后改名岳霆)三个孩子。李娃非常孝顺婆婆,婆婆得病后,由于岳飞军务繁忙,照顾婆婆的事情,几乎都由她来承担。

(三)儿子和孙子

岳雲作为岳飞的长子,十二岁即被编入张宪的军中。岳飞对岳雲的武艺操练要求极其严格,使岳雲年纪轻轻就成为智勇双全且在岳家军中享有盛誉的战将,并立下赫赫战功。他遇害时年仅二十余岁。

岳雷十六岁时曾经在狱中陪伴过父亲岳飞八天,他应该最了解岳飞在狱中的一些事情。但由于岳飞遇害后,全家都被流放且时刻处于被监视的环境之中,生存环境异常险恶,所以岳雷未敢写下关于岳飞的活动记录,他本人也于流放期间含恨去世。岳雷的去世与岳飞冤案以及他在狱中所受的刺激大有关系。

岳飞冤案若要平反,后代必须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主动去搜集、整理和岳飞有关的文字材料。岳雷去世之后,这个任务只能由岳霖来承担了。可惜岳飞遇害时,岳霖只有十二岁,尚是懵懂少年,还不明白世事的复杂。岳飞冤案平反之后,等他开始这方面的行动时,搜集、整理材料的历史环境已经非常不利———王贵、牛皋等岳家军的重要部将都已经告别人世,其他知情人也大都作古。何况,为了避祸,他们在世时大都销毁了和岳飞有关的文字记录。尽管如此,岳霖还是费尽周折,搜集到了一些重要的文字材料,并请国子博士顾杞,整理出一个岳飞的传记草稿。但岳霖的这项工作尚未完成,便于六十三岁去世。去世之前,他叮嘱儿子岳珂,一定要把祖父的历史材料搜集、整理好,否则自己死不瞑目。

岳珂(公元1183年—1243年),岳霖幼子,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进士出身,南宋文学家。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不错的政绩。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等官职。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费多年之心血,先后编撰了《鄂国金佗稡编》和《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成为现存最重要、最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因为岳飞在宋宁宗时期被追封鄂王,故名鄂国;金佗是嘉兴府城内的坊名,岳珂曾在此居住多年,稡与萃相通,为收集之意。

岳飞和岳雲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岳珂文笔老练,甚有才气,《鄂国金佗稡编续编》一书,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也基本上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但是该书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毕竟还是要依靠“赵家人”给岳飞平反。岳珂等岳飞后人,还要仰仗“赵家人”谋取功名利禄。所以岳珂刻意掩盖宋高宗和岳飞的矛盾,为宋高宗杀害岳飞的罪行掩责;对其祖父岳飞的功劳,不免有溢美之处,开后世塑造岳飞“愚忠”形象的先河。相关历史记载,也有不少错讹和疏漏。

第二节 英雄原出草莽间

一、练就好武艺

商代以来,相州一带,一直处于战争较为频繁的环境之中,导致这里民风彪悍,民间素有习武的传统。岳飞幼年时期就对武术表现出特殊的爱好。虽然出身于农家,吃着非常平常的食物,他却有着出众的身体素质。当时衡量一个人武艺高低的标准,首先是看他能挽多重的弓弩及射箭的准确性。岳飞不满二十岁时,已经能够挽弓三百斤,用腰部开弩八石。按照宋朝军队的制度,能够挽一石五斗,就可以当皇帝的侍卫。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也只有三石。

岳飞少年时期,曾经跟随当地有名的射手周同学习射箭。周同见岳飞身体素质出众,悟性又高,品行又好,于是悉心教授,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射箭诀窍,全部传给岳飞。岳飞很快就能够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周同十分器重岳飞,将两张心爱的弓赠他。

岳飞还学会了骑马,且能在马上舞枪弄棒并舞出各种花样动作,经常博得小伙伴们的喝彩。

成家之后,为生活所迫,岳飞来到相州,当了韩府(指韩琦后代)的佃户。有一天,岳飞去韩府的庄墅借粮,恰逢盗匪张超率领几百名盗匪包围了这座庄墅,准备实施抢劫。见此情景,岳飞飞身上墙,掂弓射箭,一箭射穿张超咽喉。群匪见状,四散逃命。

这也是岳飞第一次在实战中检验了自己的武艺,于危难时刻一显身手。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为此而好转。他思念在老家的父母和妻儿,于是又回到汤阴。

二、初次从军

宋徽宗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个在治国方面一无所长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也曾实施过一些颇可称道的治国措施。但是,以他的综合素质和赵宋当时的国力及运势而言,要想收回燕雲十六州,创造辉煌的帝业,只能是美梦一场。面对新兴的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国行将灭亡辽国的局势,赵宋君臣竟然策划出了“联金灭辽”的大局。宋金两国分别从南北方出兵进攻辽国,灭掉辽国之后,燕雲十六州地盘归北宋;但是幽州城攻下后,幽州城所有的人口和能够搬走的财产全部归金国。

听说要和辽国打仗,血气方刚的岳飞十分来劲。村里的老辈人有时给晚辈们讲前代的事,其中讲到后汉高祖刘知远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辽国军队攻占相州后,十余万人口的相州城被杀得只剩下七百多人;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攻打宋国,一直打到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城下,萧太后实在是厉害,要不是靠着寇老西(寇准),东京城就被辽国攻下了。每次听了这些半真半假的历史,年幼的岳飞就有一股长大后上战场的冲动。

岳飞就是在此背景下,抱着改变家庭和自己命运的目的,怀着幼年时的梦想,盼望凭着自己一身的好武艺,投身军旅,报效国家。对岳飞而言,这条路他走对了。至于以后的冤案,那不是他能够决定和选择的。

年逾古稀的外祖父姚大翁,知道岳飞要投身军旅的消息后,请来汤阴的名枪手陈广,教授岳飞枪法,期望岳飞的枪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大的提高。由于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练了一段时间后,岳飞枪法娴熟,在汤阴县已经没有对手。

岳飞投身军旅后,遇到的第一个赏识自己的官员,是负责相州等六个州府军务的刘韐。他在一次例行的检阅行动中,偶然发现岳飞身上具有出众的军人素质,于是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谈,让岳飞展示了自己的武艺,并当即任命岳飞为小队长,岳飞自然很高兴。

但是,与国运衰朽、行将亡国的辽国军队交手后,北宋几十万禁军竟然被打得一败涂地。

辽军在宋辽边界击败了宋军后,鉴于金国在北边的凌厉攻势,并没有继续向宋国境内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所以,岳飞这些新招募的没有正规编制的兵士,转而用于镇压内部的盗贼。相州附近有一股活动比较猖獗的盗匪,头领是陶俊和贾进,为害一方,北宋政府也曾经派少量军队前去剿除,不料不但没有消灭盗匪,反而使他们形成坐大之势。于是岳飞主动提出带领二百名兵士去铲除这股盗贼,为家乡人民营造好的生活环境。刘韐很支持岳飞,答应了他的请求。岳飞先派三十名兵士假扮成商人,听任盗匪将他们连人带物抢入匪营。岳飞则于第二天派一百兵士于预设之地设下埋伏,然后亲自带领几十名骑兵前去挑战,刚一接触,即佯装失败逃跑。陶俊和贾进不知是计,拼命追赶,被诱入埋伏圈。伏兵迅速出击,先期被抢进匪营的“商人”,也里应外合。陶俊和贾进被俘,余党全部溃散。

新任相州知州王靖于是上报上司,保举岳飞为从九品的承信郎。不料噩耗传来,父亲岳和因病突然去世,岳飞必须回家奔丧且守孝三年(实际上不满二十七个整月)。朝廷则因为财政匮乏,不属于正式编制的刚招募的军队,被就地解散。王靖的保举状,转眼间成为一张废纸。

自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冬天到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冬,岳飞一直在家守孝。守孝期满后,为了养家糊口,岳飞去离家不远的集镇当游徼,但是收入非常低。一身好武艺,本应货于帝王家,孰料竟过着这种穷困无聊的生活。年轻的岳飞不免借酒浇愁,有一次竟然酒后滋事。母亲姚氏知道后,严厉训斥岳飞。岳飞自幼就非常孝顺,于是发誓从此不再饮酒。

三、再次从军

不愿做游徼的岳飞,心里还是深埋着能够再次投身军旅、施展自己才华的梦想。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相州一带发生大水灾,流民遍地。北宋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确立了遇到大的灾荒就将灾民中适合当兵的人招募进军队,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但是,这种兵要在脸部等处刺字,以防止逃跑。估计岳飞耻于在脸上刺字,于是投充“效用士”,然后被分配到驻防河东路平定军(治平定,今山西省平定县)的禁军,充当骑兵,不久,升为“偏校”。岳飞自幼就听过不少关于关羽和张飞的故事,升为“偏校”之后,萌生了一个梦想:做一个文武全才的大将,能够像关张一样,报效国家。为此,训练之余,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金国在“联宋灭辽”的过程中,彻底看清了赵宋君臣腐败无能的本质,于是,在灭辽那年的冬天,旋即发起了灭宋的战争。而太原保卫战,则是决定北宋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平定军毗邻太原。为了配合太原守军作战,驻防平定的军事长官命令岳飞率领百余名骑兵,前往太原府所属的寿阳县、榆次县一带,进行武装侦察。行军路上,岳飞率领的军队与一支金军猝然相遇。大多士兵此前没有参加过战斗,马上慌作一团。岳飞告诫他们不要怕,自己则单骑深入,接连杀死几名冲在最前面的金军,余下的金军慌忙逃走。岳飞则于夜幕降临之后,换上被杀死的金军的衣装,潜入金军营寨,遇到说女真话的士兵盘问,则用平常学到的几句女真话应对,大胆地走遍营寨,圆满完成了侦察任务。上级为此将岳飞升为进义副尉。此次侦察,充分证明岳飞是一名胆大心细的极其优秀的侦察兵。

太原陷落之后,金军转而进攻平定军,岳飞和驻防平定军的军民一起顽强抗击金军。金军在付出相当大的伤亡后,才占领平定军。岳飞则于平定军陷落后,带领妻儿回到故乡。

归乡途中,岳飞与妻儿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但是,更难受的是“心碎”———金军的滥杀,使沿路随处可见无人掩埋的尸体。他们一路忍饥挨饿,饿得实在不能再走的时候,想买点吃的东西,但商铺极少,只好掏钱到沿路村庄的百姓家,凑合着买点东西充饥。人民的苦难,使岳飞这样的铁血男儿,也不住地落泪。一行人几经周折,终于到了相州地面。可相州却于当年被金军攻破。为了保全生灵,知州赵不试在抵抗无力、求援无音、金军许诺投降之后不会屠城的背景下,开门投降,投降之前全家人投井自杀。汤阴县城当年曾被金将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意为“头”)攻破,三千名宋军士兵被俘。

相州的几大家族,要么仓皇南逃,要么在金军到来之后俯首投降。

四、三次从军

见到劫后余生的母亲姚氏之后,全家人抱在一起,岳母和儿媳、孙子们放声大哭,岳飞也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他双膝跪倒,带着妻儿,又向母亲行了个大礼。见到母亲平安活着,岳飞心中总算有了一丝安慰。第二天,他又去看望了其他的亲友;得空又去祖坟和老师周同的坟墓前祭拜了一番。

但是,回到家乡的岳飞,心中依然满怀悲愤,寝食难安。山河破碎,苟且偷安都不可能,更何况岳飞绝非贪生怕死、苟且偷安之懦夫!他强烈地意识到,抵抗才有出路,才能保住家园,才会有安宁的生活,才会有大宋的复兴,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年迈的母亲,成为他最大的牵挂。深明大义的姚氏知道儿子的心事,请人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作为对岳飞的勉励和鞭策。岳飞于是告别老母和妻儿,奔赴血雨腥风的战场。从此,再也没有归家。汤阴,只能永远留在他的思乡梦中。

此前的两度从军,岳飞都是出于谋生的目的。本次从军,却完全出于一个草根伟大的爱国情怀。

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正在招兵买马。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岳飞不顾刺骨的寒风,前去投奔刘浩。刘浩与岳飞对谈后,了解了他的经历,特别赞赏他的抱负,所以非常器重他,命令他去收编一支头领叫吉倩的盗匪队伍。岳飞率领四名骑兵前往。由于吉倩等人也是为生活所迫才走上盗匪之路的,所以当岳飞向他们晓以民族大义,且保证收编之后政府不会杀害他们的情况下,吉倩等人就归顺了朝廷,岳飞比较顺利地收编了这支三百八十人的武装。岳飞得以正式成为从九品的承信郎。

宋钦宗的九弟康王赵构,此前受命前往金营求和。他在知道金军主力已经渡过黄河南下的背景下,却继续北上———明显是在逃避,最终于十一月二十日抵达磁州(治滏阳,今河北省磁县)。到达磁州后,又与主张坚决抵抗的磁州知州宗泽发生矛盾。相州知州汪伯彦知道后,认为康王奇货可居,派刘浩率领两千兵士,将赵构接到相州。从此,赵构对汪伯彦信任有加。赵构在相州接到宋钦宗的蜡书,让他组织兵马前去东京勤王。于是,赵构于十二月初一在相州开设大元帅府,自任兵马大元帅,汪伯彦和宗泽为副元帅,刘浩为前军统制,岳飞为其属下。

按照宋钦宗蜡书的诏令,赵构本应该马上率领大元帅府的兵马,火速前往东京,解东京之围。但是,急于保命的赵构绝对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他首先派兵四处侦察金军的动向,以便选择最安全的地方出行。

刘浩于是命令岳飞率领三百名骑兵前往大名府(治元城、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东部)所属魏县(今河北省魏县东)的李固渡前去侦察。在一个叫侍御林的地方,岳飞率领的军队打败一支金军并杀死敌方一名枭将。因此,岳飞得以迁三官,成为正九品的成中郎。

但是,赵构和汪伯彦密谋,先派刘浩率兵南下浚州(今河南省浚县西北)和滑州(治白马,今河南省滑县),扬言去解东京之围。赵构和汪伯彦则率领元帅府的主要人马,偷偷溜出相州城的北门,前往北京大名府

在刘浩的军队南下之前,刘浩又让岳飞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前去滑州南部接近东京的地方侦察敌情。任务完成返程之时,岳飞军与一支金军在黄河的冰面上相遇。岳飞率先砍下一名金将的头颅,其余的金兵也很快被击退。因为此次战功,岳飞又得以迁三官,成为从八品的秉义郎。两次胜利后,岳飞在大元帅府声名鹊起,开始享有“敢死”的勇名。

赵构到达大名府后,河北路的几支军队都向此地集中。但是,围绕着是否救援东京和如何救援东京的问题,宗泽和汪伯彦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赵构和汪伯彦私下决定,赵构和汪伯彦率领一支军队东向山东,宗泽则率军南下东京,前去救援。刘浩隶属宗泽,岳飞也得以成为宗泽的部将。由于赞成宗泽的主张,岳飞自然很高兴。

宗泽的军队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二月下旬进军开德府(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接连同金军打了十三仗,连战告捷;岳飞则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的一场战斗中,杀死两名金军执旗兵,又率军俘获敌军的一批军械,为此升为正八品的修武郎。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刘浩的前军奉命转战曹州(治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南)。岳飞披头散发,挥舞四刃铁剑,率先冲入敌人阵地。战斗结束后,又升为从七品的武翼郎。

刘浩的两千军马后进驻广济军定陶县(今山东省定陶县)。鉴于岳飞的勇猛善战,元帅府又命令他的军队改隶赵构的亲信黄潜善,而黄潜善则只知道保存实力。在此期间,岳飞的军队属于闾勍领导,岳飞曾经跟随闾勍前去西京洛阳一带保护赵宋的皇家陵寝,与金军大战于汜水关,射死一名金将,大破其众。

岳飞他们尽管未能到达宋陵所在的地区,但是从逃难的百姓口中得知,金军已经占领了宋陵。金军自然知道皇陵及陪葬大臣的坟墓中有大量的宝贝,于是一拥而上,没放过任何一座有价值的坟墓,将能抢走的金银珠宝等抢得一干二净,甚至把宋哲宗的尸体从墓中拖出来,扔在一边。

岳飞从小就听到村里人骂人常说的一句话“挖你祖坟”。挖祖坟,在极其重视祖宗崇拜的汉人看来,那是对人最大的侮辱,更别说皇陵。金军的这一疯狂行为,进一步加深了岳飞对金军的仇恨。

当年四月,金军在将东京城洗劫一空后,俘虏徽宗和钦宗等回撤东北,另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楚。金军撤走后,张邦昌旋即将玉玺送到济州,奉迎康王赵构为帝。四月二十一日,赵构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治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出发之前,元帅府又将军队重新编组,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任中军副统制,岳飞成为中军中的一员偏裨武将,开始和张俊共事。

五月初一,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将靖康二年改为建炎元年,开始了历史上的南宋。应天府是太祖赵匡胤的发迹之地,赵构于此地即帝位,足见其要赶快确立自己正统地位的迫切性。

成长于相州汤阴县的岳飞与国难中发迹于相州的赵构,都不会料到两人的人生会在今后有重大的关联。

  1. 今汤阴县程岗村。
  2. 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
  3. 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开元二十四年(73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爆发,即率兵讨贼,始守雍丘,后与许远合力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战功卓著,迁御史中丞。至德二年(757),安禄山部将尹子琦十万大军围困睢阳,在城内粮尽、援兵不至的情况下,张巡率全城军民坚守达数月。城陷被执,不屈就义。
  4. 北宋时期黄河下游的走向与今日不同。
  5. 即使正史中也将晋惠帝塑造成典型的白痴形象。但嵇绍捐躯后,有人要将御袍上的血迹洗去,惠帝不让洗,说这是嵇侍中(嵇绍生前的官职)的血,我要永远保存,作为纪念。仅此一点,足见惠帝绝非白痴。
  6. 邓广铭先生是山东北部人,我曾经就此词语请教一些山东籍的学者,他们说今日山东话中一般不说这个词,依我的理解,应该略含贬义。在此意义上,类似强硬、倔强一词。
  7. 该画中刘光世居首,次为韩世忠,再次为张俊,最后为岳飞。但是据专家鉴定,该画并不是刘松年的原画,而是宋元之际的摹本。
  8. 岳飞五子分别取名为岳雲、岳雷、岳霖、岳震、岳霭,显见是当时为人取名的专业人员根据五行学说所用的补天水的方案,所以岳雲的名字不能简化为云。
  9. 靖康国难后,刘氏也逃难到了江南,嫁给韩世忠军中一低级军官为妻。韩世忠知道后,将此事派人告诉了岳飞。岳飞虽然从感情上仍然痛恨刘氏先前的行为,但还是送去五百贯钱,以接济她的生活,可见岳飞之义。
  10. 学官名,负责教导国子监的学生。
  11. 宋时一斤约合今1.2市斤,一石约合今100市斤。
  12. 职能类似今日的巡警。
  13. 一种高级军士,待遇优于一般军士,一般不在脸上刺字,只在手背刺字。
  14. 军为宋代在军事要地设置的行政单位。
  15. 不入品的小武官。
  16.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人常常以为岳飞背上刺的是“精忠报国”。其实,这四个字由宋高宗赐给岳家军军旗上的“精忠”二字演化而来。在爱国的含义上,其所含意思应该没有大的差别。
  17. 武阶名,共分五十二阶,此为第二十二阶,正七品。
  18. 又称蜡信,古代的一种保密书信。将书信封在蜡丸里,以防泄密,兼有防潮、防水的作用。
  19. 北宋时期,为拱卫京师,陆续设置了西京洛阳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