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访东坡

一 游记

海南访东坡

2017年12月,我首次踏上海南这片土地。距苏东坡流放到海南,正好相隔九百二十年整。海南之行,寻访东坡先生的遗迹,是最大的心愿。

同学老姜是新华社海南分社的资深记者,来海南近三十年了。他说我们同学来海南,他都要陪去儋州的东坡书院,中文系毕业的,都有这个情结,如朝圣之感。

东坡书院坐落在儋州的中和古镇,当初是苏东坡的讲学场所。从海口过来不过两小时车程,离环岛高速公路出口很近。展现在眼前的书院虽然也很有规模,但整个建筑还算古朴清爽。参观者并不多,都是千里迢迢赶来的苏轼研究者或崇拜者。与此时旅游热点城市三亚人山人海的景象相比,这里显然格外冷清。恰是最适合细细地观看,轻轻地呼吸,静静地感受,默默地沉思的佳境。

书院是一处庭院式建筑。主体为载酒堂,还有东西厢房,及其他一些阁楼亭院。这里原是当地人黎子云的住处。苏东坡初到儋州可谓两眼一抹黑,经人介绍,才寄居在这里。但黎家的房子很是破败,几位好友商议,大家捐点钱修葺一下,平常可来此聚会。苏东坡借“载酒问字”的典故命名为“载酒堂”,并将它开辟为讲学的场所。此后,历代儋州学者都在此设帐讲学,成为历代海南及儋州最高学府。据《琼台纪事录》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很想从今天的书院穿越千年,寻觅苏东坡当年的生活情形。岁月的洗淘,旧情旧景自然不复存在。院内有一口古井,叫钦帅泉,为明代万历年间开凿。拿绳子吊木桶打水上来喝一口,没有想象中那样清冽。载酒堂旁边的庭院中,还有一株乾隆年间栽种的芒果树,枝繁叶茂,不显老态。这些都是东坡先生身后数百年冒出来的东西。院子里东坡先生高大的铜像,也只是后人景仰先生的符号,未必形似。

走遍东坡书院,虽然难以寻觅东坡先生的遗迹,但你又能感受到先生的无处不在。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因先生而存在,一枝一叶都能引起后人对先生的怀念。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州是苏东坡流放的最后一站。此时他已年过花甲,从黄州至惠州再至儋州,他被驱赶得越来越远离中原故土,仿佛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和他同时还有数百个大臣受到政治迫害,但只有他一人贬谪到此地。当时的条件下,流放到海南这种称之为海外的地方,是没有人能活着回来的。他的政敌显然是欲置他于死地。苏东坡也作好了思想准备,渡海之前,与家人的告别就是一场生死之诀别:“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公元1097年6月11日,苏东坡告别送行者,带着他的小儿子飘洋过海,水路旱路兼程,于7月2日到达儋州。时值海南之大暑,既热又潮湿。《儋县志》说:“盖地极炎热,而海风苦寒。山中多雨多雾,林木阴翳,燥湿之气不能远,蒸而为云,停而为水,莫不有毒。”一个来自大陆的六十多岁的老人怎受得了这般煎熬!苏东坡只有静坐在椰子林中,一天一天熬着,等待着秋季的到来。好不容易秋天来到,却又风大雨多,自广东福建来的船只都已停航。大陆运送的补给也就断了。正所谓食无肉,病无药,居无食,连喝口水都可能染病,能生存下去真是不易。好在他很快得到了当地朋友的帮助,好在他慢慢适应了煮青菜食薯芋的生活。

那时的海南虽在朝廷的管辖之内,但却在中华文化藩篱之外。来到这样一片文化沙漠,苏东坡还得克服另一重困难。他想动笔写点什么,无笔无墨,一切都得自己制造。据说有次为造墨,差点把破房都烧着了。他想读书,也没有,只好千方百计借了书来抄写。平常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到这里竟变得如此举步维艰。

就像一颗成熟的种子一样,即使是被抛在再荒芜的地方,它总会争取周边的条件破壳发芽,生根长枝。苏东坡居然生存下来并适应了这恶劣的条件!这要得益于他豁达乐天的人生观。来儋州约半年后,他写道:“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其实大家都居在岛上,都被水包围着。正如《庄子·秋水》中所云:“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锑米之在太仓乎?”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海内海外之分?他在岭南时就写过“此心安处是故乡”的话,安心就好了。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着忧国忧民情怀,不在其位,却要谏政。批判精神历来是他们最可贵的品德。但批评政权,谏议皇上,总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要是碰上那些没有雅量的君主,必定招致杀身之祸。情怀相同,但他们的处世方式却有不同。屈原怒沉汨罗江,试图以自己一死去唤醒楚王能察其衷情。陶渊明远离魏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的选择不同,东边不亮西边亮,政坛排斥他,他就转向民间,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去影响社会。所以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苏东坡在儋州开起了他的讲习所,传播中原文化,孔孟之道。儋州百姓彼时全为黎族,语言如鸟叫,沟通也困难。但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他着手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改良他们的生活习俗。“载酒堂”成了苏东坡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全岛文化的中心。从此,儋州教化日兴,学风蔚然,人才辈出,而且以刻苦好读闻名天下。

呜呼!苏东坡之流放海南,是先生之大不幸,然而却又是海南之大幸,中华文化传播之大幸。

东坡书院旁边不远,是中和古镇。老姜说他很早就来过,这里有一条百年老街,很值得一看。

古建筑上都钉上了“南洋骑楼”的保护标识。南洋式建筑风情,与海南自然环境很是谐调。一条街上,不少旧楼已被新楼代替。所留存的为数不多的老楼,饱经沧桑,像一个老态龙钟的长者强打精神立在那儿。新旧参差,有些滑稽。但还是能让人想象出彼时繁华之貌。据老姜说,早些时候他来这里时,路面还是一色的麻石铺成,如今都被撬掉,铺上了新的水泥砖。按这个节奏,出不了多少年,这些南洋古建筑将不复存在。

人世间的事物,不外乎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两类。有形之物,如眼前这百年老街,如东坡书院中的庭院阁楼,不管弄得如何高大上,不管做得如何结实,但最终都经不起岁月的磨砺,风霜的侵蚀,总有轰然倒下的一天。历史上修过多少不可一世的建筑物,不朽的能有几个?东坡书院并没有保存下先生当年的什么遗迹。房子是后来多次重修而成的,井是后来挖的,树是后来栽的。这垂垂暮矣之古楼,也不过就是百来年的历史。一切都会从有形变得踪迹难觅。

真正不朽的恰恰是那些无形之物。何为无形之物?文化即是。它并不独立存在于某个空间,它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中,融化在血液里,烙在心灵深处。它能开人耳目,启民智慧;它能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一切有形之物。

九百多年前,东坡先生两手空空来到这荒蛮之地。他在此点燃这无形的文明之火,中原文化在这里迅速传播,绵延不断。载酒堂响起的琅琅书声,浸润了世世代代海南人的灵魂。从此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今天,当你在东坡书院徜徉,在中和古镇访旧,在海南全岛漫游时,只要用心去体会,你何处不能感受到东坡先生的存在?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现还荣获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称号。如此等等,哪一桩不与东坡先生当年的文化传播有关?东坡之后,谁还能说海南是文化之沙漠?

2017年12月

眼前有景道不得

平时旅游,遇到美景,总爱反复咀嚼,形诸文字一吐为快。在广东的韶关游览了丹霞山后,却迟迟无法写出文章。“眼前有景道不得”啊!倒不是有高人题诗在上头,而是因为此处的景观独特得无法下笔。

丹霞山之独特是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两处奇景:一曰阴元石,一曰阳元石。它们与人世间雌雄生殖器酷肖,不妨干脆说,是人类阴阳二器的放大。这不像其他美景,可以放心入诗入画,文明的进化,让我对这样的奇景有点羞于启齿。

旅游者无论是遥望阳元石,还是近观阴元石,评价不外乎是“像,太像了”这类感叹。的确,大自然这鬼斧神工,怎么就这般厉害,把这阴阳二物雕塑得如此惟妙惟肖。这是一位怎样的雕塑大师啊!

我们平时观名山大川,总爱说某某景点像什么什么。有些景从某一个角度观之,的确是像的;也有些景别人说像什么什么,换一个人却怎么也看不出来。这多少有些附会。可丹霞山这阴阳二器,不管是谁来观之,也不管你从哪个角度观之,都非常容易看出其“像”来。

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有形似与神似之争。有人主张艺术作品应当“形似”,也有不少人提出不求形似,只讲传神。苏东坡就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在画论中最公允的主张还是讲究“形神兼备”。明代李贽说:“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不知道这阴阳二石是大自然在何时完成的作品,它完全是“形神兼备”的。形似已不必说,它的神似程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就说这阴元石,人们说能看出它的年龄特征,酷似少妇的,所以,又称之为少阴石。

如果说大自然是位艺术家,那么,这位艺术家或许是神奇而顽皮的。说其神奇,是因为他知道这阳阴之器之于世界,是祖,是根;是母,是源。人类既然有过生殖器崇拜的历史,不妨雕刻个实物,留此存照。据说,丹霞山的阳元石傲然挺拔,最先为人发现。但是,长时间里,找不到与之配对的阴石。民间有俚语云:秤不离砣,公不离母。人们相信,大自然既然造化出人间的阴阳二性,就不会让这阳石寂寥。果然,终于在一草树掩盖处找到了这阴元石。此中之神奇,谁人能破解?说其顽皮,是因为这阳阴二物虽然受人崇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却成了需要遮掩的私羞之处。且不要说去雕塑它们,就说提到二者,也是不好意思得很啦!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对我们的文明承受力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呵呵,这是一位该怎样来评价的艺术家!

或许,大自然是一位我行我素的艺术家,不管你是崇拜,还是尴尬,他就将这样的作品雕刻出来了。他的作品一不虚构,二不夸张,完全写实。习惯中,如果将某位艺术家的作品称为自然主义的,或许有贬损之义,但是,丹霞山这阴阳二石,将其称为自然主义之作,我却没有丝毫不恭之意。

2006年5月

坎儿井的智慧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但来新疆之前,我对坎儿井所知甚少。其实恐怕也不只是我,1845年林则徐初次来到吐鲁番,也有同感:“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坎儿井谓之为井,其实此井非井也。准确地说,是引水的暗渠。吐鲁番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雪山冰雪消融,大量雪水流下,渗入戈壁,汇成潜流。坎儿井的功能就是将这些地下之水引入吐鲁番盆地。

平时听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觉得“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很富诗意,却不曾想过这雪水是如何引来的,难度有多大。其实,在雪山与盆地之间,还有戈壁滩与火焰山相隔。引水的暗渠,一般都有好几公里,长的可达二十公里。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达一千二百多条,如果连接起来,总长约五千多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众多的坎儿井引来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粮田。

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年降水量只有十六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三千毫米。坎儿井用地下暗渠输水方式,避免了水分的蒸发。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即地下水河道,一般高约一点七米,宽约一点二米,开凿工程十分艰巨。竖井是井下沙土运出的通道,也是通风送气口。井深因地势的高低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井可以达到九十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一般在二十至七十米不等。越是水源上头,间距越短,反之间距则越长。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黏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为坎儿井的开挖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在浩瀚的戈壁滩上,一行行锥形土堆整齐排列,冬季,一股股热气从中徐徐冒出,这就是坎儿井的井口。

坎儿井真是将大自然所给的条件用足了!我为坎儿井所震撼!在我看来,万里长城是勇猛的,京杭大运河是浪漫的,而坎儿井呢,则是智慧的。它的智慧,在于它对大自然的巧妙利用。它让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了。

记得有一场大学生辩论赛,正反双方争论的论题是:愚公究竟是应该移山还是搬家?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正反双方都有十足的理由,却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智慧却不仅如此。那“家”与那“山”是否可以和谐相处?应当说,坎儿井的开创,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当年的先民们,来到吐鲁番这片干旱的沙地上,远处那片晶莹的雪山,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啊!他们没有想到要放弃脚下这片名副其实的“热土”迁徙他乡,也没有考虑移掉横阻在山与家之间的火焰山,而是另辟蹊径,以暗渡的方式引来了雪山之水,让那山与那家和谐地交融成一个整体。

或许,大自然既然创造了人,就从来没有让人有过不去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啊!当然,为了防止人类智力的退化,大自然也会给我们出点难题。千百年来,人类大致用了两类方式去破解这些难题:或强攻,或智取。强攻者,对大自然取藐视态度: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征服了大自然,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是,真正的智者却在说: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征服,都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往往就在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之际,一些军中智者总是提醒:只可智取,不可强攻。攻城者为下策,攻心者为上策。如此等等。

坎儿井对于大自然而言,与其说是一种强攻式的征服,不如说是一种智慧型的利用。人类真正的智慧,在于学会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妙地利用大自然作可持续发展。这应当就是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吧!

坎儿井是如此地充满智慧,不禁让人想去了解这是谁人的发明。目前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为“本土说”:认为坎儿井产生于吐鲁番,是古代吐鲁番各族人民,根据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盆地地形的特点,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为“外来说”:认为坎儿井先诞生于中亚,之后逐渐向东传入吐鲁番。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起源于哪,都体现了人类妙用大自然的智慧。千百年来,坎儿井一直在默默地滋润着沙漠中的绿洲,滋养着无数的生灵。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长城、大运河,却找不到坎儿井;千百年来,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万里长城的功能已彻底地发生了变化,京杭大运河虽然还在工作着,但其重要性已明显下降,惟有这坎儿井,它的地位无法动摇。这份不事张扬的厚重,难道不是智者的处世态度吗?

2005年11月

德夯姑娘有魅力

乘汽车出湘西自治州的吉首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德夯。这是一个苗族山寨,我们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有一个联欢篝火晚会。

车行不久,天下起了小雨,遂愈下愈大。心中燃起的那点兴趣,似会被雨水浇灭。天色愈来愈暗,山色愈来愈黛,人在车里,颇有几分压抑感。

前面的车停下来了,我们也跟着停车下车。一条乡间公路,两边各列着一队苗族汉子吹着长长的号角夹道欢迎,鞭炮和火铳响成一片,这是苗寨特殊的迎宾曲。过了一座小桥,有一个木头扎的简单的寨门,大约有六七个苗家姑娘扯着一匹苗族织锦拦守着。这是进山寨的仪式,客人们要与姑娘对歌,对上歌后便有姑娘给你倒上一碗土法酿制的掺和着蜜糖的包谷烧。我们一行中先是国防科大的一帅哥被姑娘们相中,要他对歌,要他喝酒。而我们这位同行对此均不擅长,只好由我等几位出面解围。偏偏姑娘们调皮得很,不肯轻易罢休,硬是让他喝了一口酒,才开关放行。

入得寨子,第一个节目就是吃苗家饭。我们来了两大车人,三个房间共开了六席。每一席有一个姑娘作招待员。她们就是刚才拦守寨门的那几位。我们桌的那位便是一位嘴快不饶人的姑娘。我们还未坐定,她就笑嘻嘻地过来了。每人前面已摆好了一个瓷碗,半碗水泡着一点爆米花,碗上横着一根筷子。见有客人要动手了,她禁不住咯咯地笑道:大家别动,先要猜猜这一根筷子是什么意思?我信口便说,等着“玫瑰派对”呢。姑娘掩面一笑,说,不对。有人猜测说是表示“一心一意”,这是正确答案,却又成了姑娘罚酒的由头。我们说,不行,他猜对了,不能说是罚他一碗酒,应该说是奖励一杯酒才对。她笑得更爽朗起来,连连说对对,奖励一碗奖励一碗,接着硬是让我们那位智多星喝下一碗。席间酒过三巡,猜谜对歌不断。先是不管我们猜没猜中,对没对上,都得“奖励一杯”,后来我们反守为攻:如果我们猜中,那得给小妹你“奖励一杯”。这姑娘也大方、自信得很,咯咯咯咯笑着应允了。一会儿便上菜了。菜是苗家风味,微微地有点酸。姑娘又给我们解释酸的好处,自然又是禁不住笑起来。有人问她为何如此开心,她笑得更起劲,说不笑你们才会难受呢。大伙正埋头吃饭,她那边又在笑开了。原来她把一块楼板踩塌了,提醒大家注意不要陷进去。

与游客嗨游戏

一顿饭在姑娘的笑声中吃得挺开心。天还在下着雨。正在琢磨这雨中篝火是个什么滋味,有消息传来已改为室内歌舞会。舞厅不大,我们三面围坐着,留出一面作舞台。表演苗家歌舞,演员是谁?原来还是招待我们吃饭的那帮姑娘小伙。击大鼓的是在厨房工作的小伙,那一身轻舞的便是那招待我们吃饭的苗家姑娘。主持节目的是我们那一桌的服务小姐。她依然是落落大方地笑着,着了点淡妆,给人“清水出芙蓉”之美感。整个节目表演,她们的演技之高,激起了现场一阵阵的掌声。更难得的是,一些游戏互动节目,她们与观众嬉戏在一起,率真自然,充满激情,仿佛是第一次玩这种游戏。

苗家称姑娘为“黛帕”。德夯的这帮黛帕真让我大开眼界。有两点让我觉得是真实的,但却是难以思议的。整个接待,她们一职多能,下得厨房,上得舞台。虽然角色反差很大,在她们身上却结合得那么自然。再一点就是她们那种由心底发出的热情,那种纯朴率真的笑声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做同一种工作,久而久之不免会生出厌倦之情。即使有再好的敬业精神,也很难对每天的重复劳动保持一种新鲜感,一种欢快心态。你去商店购物时,可能会时时听到“欢迎光临”一类的客套,但你感觉到的也许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但德夯黛帕们的笑声,她们待人的热情,对每一批客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饱满不打折扣,每一次都洋溢着十足的激情。

德夯姑娘的魅力,正在于斯!

2001年11月

问计隆中

史书记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汉代皇室亲戚、被人尊称为皇叔的刘备第三次来到襄阳郊野的隆中,终于见上了仰慕已久的诸葛亮先生,问得夺取天下之大计,并请他出山为军师作丞相。此即著名的“三顾茅庐”典故。

一千八百多年后的2014年夏,我慕名来到此地,作一番穿越体验。导游反复强调典故中两位主人公的年龄:刘备时年四十七岁,诸葛亮时年二十七岁。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年近“知天命”的长者,去问计一位尚不到“而立”年龄的少者的故事。

《三国演义》似没有强调二人的年龄差,而是渲染三顾之不易。从今天的行政归属来说,新野在河南,隆中属湖北,两地直线距离约百多里地。刘备找诸葛,竟用了两个年头。虽然《三国志》只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记载,但《三国演义》对这段是写得很足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去,连人都没见上,及至第三次,刘备是择吉日,作斋戒,沐浴更衣,态度更为虔诚。而诸葛亮明知刘备找他,并不积极主动,反而态度颇有傲慢。莫怪同去的关云长受不了,张飞更是无法忍受。在三顾堂的门外,分立三棵古柏,导游说这分别就是刘关张三人的化身。那树干极度扭向一边,似乎拔腿就要跑的,就是张飞。他已经相当受不了。而象征关云长的那一棵,也已略略侧身,颇有不屑之情。只有象征刘备的那棵,朝屋子微倾,殷切之情跃然。

按诸葛亮神机妙算之本领,他不可能不知道刘备要去访他。何况他的朋友,也就是向刘备推荐他的人,私下里应当和他说过的。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诸葛有意躲避,是在试探刘备之诚意。以我揆度,诸葛之迟迟不见,还有缓兵之计的意味:他准备得还不够,他得把课备足,以便一鸣惊人。你看这隆中对,他已备好地图,献计献策,完全是为刘备定身打造。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怎能不让刘备佩服至极,三顾茅庐值值值!

或许诸葛亮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装”。他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依我实地考察的情况看,诸葛亮躬耕的那一亩三分地,实非良田。山阴水凉,光照不足,很不适合庄稼生长的。他出身读书人家,家底殷实,不必靠自耕维持生计。醉翁之意不在酒,诸葛翁之意当也不在水田之耕上,他心里耕耘的是天下。《三国志》里说他“自比管仲、乐毅”,也就是说他早就有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雄心,早就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

如此看来,诸葛亮既想出山,却又如此这般地再三折腾刘备,是不是太不厚道了点?难道刘备真没觉察真没脾气?毕竟,刘备是谋大事的,谋大事就不得计较这些,就得有海纳百川之宽容胸襟。读书人中,似乎越是有为者,越是桀骜不驯。越是骜放,越不顾人面子,不管你受得了受不了。古今中外,大抵如此。换了别人也许会想,诸葛如此孤傲,请他来主事,以后还会不会把领导放在眼里?的确,史上也有不少统治者对读书人的这份清高孤傲难以容忍。你再有多大本事,不听话唱反调老子就不用你!不给你平台你还算个啥!更有甚者,干脆从肉体上消灭你,从精神上抹杀你。

刘备的伟大,就在于他能以天下计,不受个人喜怒的干扰,礼遇贤士而精诚所至。真可谓有谋之士常有,而恭待有谋之士者却不常有啊!易中天先生“水煮”三国,关于三顾茅庐这一节,他认为二人的年龄问题特别值得重视。“将心比心,让一个四十六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二十六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设身处地想想,此情此意,真正难得啊!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中,酸儒清客者有之,治国安邦者也有之。酸儒清客往往较为主动投人门下,但治国安邦者们大都不轻易出山。不是不愿不肯,而是担心明珠暗投了。若遇上个昏君,你纵有更好的隆中对也只能付诸东流。屈原即是如此,即使是以命相谏,也是徒劳。隆中的三顾堂中,有郭沫若题词:“诸葛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生媲美。然陶令隐逸终身,而武侯则以功业自见,盖时会使然。苟陶令际遇风云,未必不能使桃花源实现于世。如武侯终身隐逸致力于诗,谅亦不逊于陶令也。”这是拿诸葛亮与陶渊明比较。他认为诸葛亮能成功立业,是时势所造。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你可以说是时会使然,但若没有刘备的精诚,诸葛亮恐怕也就只能陶渊明了。对于这类谋士,你善待而用之,他可以济天下;你若鄙视而弃之,他还可以去独善其身,得山水之乐。

知识分子于治国安邦的作用,《三国演义》写得最为突出。人们说三国之战其实就是智谋大战。每一次战役的背后,都是一次智谋的大比拼。如此看来,刘备三顾茅庐问计隆中,当是这段历史演义中的点睛之笔了。

2014年9月

茅山之花

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次采风的地点是在茅山!我原以为一定会去苏南水乡,那里有小桥流水,有悠长悠长的雨巷,还有会用吴语歌唱“五姑娘”的民间歌手······多么的罗曼蒂克!然而茅山——顾名思义,茅山者,茅草之山也!

茅山的地理条件很特殊,在辽阔的苏南平原上,它异峰独拔,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如果以它为圆心作半径为九十公里的圆的话,南京、镇江、常州三市正好处在这一圆上。正是利用了这里山多田少且又偏僻的自然条件,当年陈毅的新四军在这儿建立了游击根据地。

来到茅山,时令正处初冬。第一天采风,我们来到了茅山大队的夏泊宫生产队。田里庄稼早收割完了,农民们正在栽插油菜。就在一农家的屋顶上,我见到两盆花,一盆是仙人掌,一盆是菊花。房子并不漂亮,这两盆花摆在屋顶上,格外别致显眼。这情景,令我想起了杨朔的《雪浪花》里,老泰山把野花插在小车上的描写,想起了茹志鹃的《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把野花插在枪筒里的细节······多么的乐观,多么的浪漫!眼前这盆花,也是这个意思吗?下车伊始,且莫妄自猜之。同来的同学解释说,这可能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仙人掌与菊花放在屋顶上,或是为了避邪什么的。也许他说得对,《雪浪花》与《百合花》毕竟是文学作品呀,生活在这小矮屋里的农家,未必有赏花的闲情雅致。

我想,既然是一种风俗,就必有这方面的传说。沿着这条藤摸下去,或许能找到一个关于百花仙子的传说哩!

花的传说还没有找到,关于花的民歌却集录了不少——

春来春光百草青,映山花开穆桂英。

夏来暑天日正长,荷花开放杨满堂。

秋来梧桐叶枝稀,桂花开放赛西施。

冬来梅花伴雪飞,银花小姐把兵催。

………

每个季节都有十来种花开放,而每一种花几乎都和一个人的名字相连。我没见过这么多的花,也没听说过这么多的人,诚然,穆桂英与西施我是知道的,一个以英武挂帅,一个以绝美出名,而这些花不是“超”就是“赛”她们。

给我唱这歌的葛老伯,今年六十多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颇有些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的形象。我与他很快就搞熟了。我开玩笑说:“大伯,您这正是老黄忠挂帅的年龄!”大伯淡淡地笑了笑。他似乎是个把更多的笑藏在肚子里而不轻易溢于言表的老人。我问他:“为什么您能一口气唱这么多花?”这话问得有点不伦不类,大伯皱了皱眉头,说:“你不相信茅山有这么多花吗?一年四季,茅山的花是开个不断的。”

我点了点头,想起了个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我不禁又问:“大伯,您很喜欢花吗?”“喜欢,我是个花匠哩!”

“花匠?”在我面前的竟是一位种花的老人?这儿离城甚远,种的话往什么地方卖呢?我又好奇地问了。原来,大伯是个种棉花的能手!茅山有许多荒山,以前大都没好好利用,搞了责任承包之后,农民们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在荒地上种上了棉花。金色的秋天,当苏南平原上正在挥镰收禾时,茅山的土地上却飘来了大片白云,这是茅山的新花!银白的棉花!小小的棉树,真是个“摇钱树”。棉花收入转眼成了茅山农民的一个重要财源。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茅山大队东太阳村,据葛大伯介绍,这里的民间传说是比较多的,于是,这又牵动了我要寻百花仙子传说的心思。

关于东太阳村名的来历,这里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东太阳,西太阳,

日出三太阳,

风吹得人掉进赵家塘。

历来,干旱和大风影响着农民的收成。如今离这很近的地方修起了茅山水库。“日出三太阳”的传说,就像我们的祖先不能驾驭大自然时产生的“十日并出”一样成了神话。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冒尖户”的家,给我一个最强烈的印象是,粉刷得雪白的堂屋里,两边并排摆了几十盆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相映生辉。“冒尖户人家养花也冒尖!”我不由得脱口而出。后院高高冒出屋顶的电视机天线,也像朵开得正旺的菊花。在苏南平原上,电视机也许算不得什么稀奇了,可这是在偏僻的茅山!在这“东太阳”村九十多户人家中,还是朵新“花”啊。

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家劳力多,吃大锅饭时,大家都是在地里瞎磨蹭,英雄少有用武之地。实行责任制后,允许条件好的先富起来。他们家农忙时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把承包的田种好,农闲一点时,就外出搞创业,家里一下子就“活”了。去年,建了新房,今年,又买了手表、自行车、电视机,明年一开春,还打算搞台拖拉机!

主人谈得眉飞色舞,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颇有大干一番事业的风度。然而我的脑子一直没忘记应该打听关于花的传说,便问:“为什么你们这里这么喜欢养花?”殊不知,和我家阳台上那几盆花比起来,农家这么多的花,真使我难以思议。

主人的回答很简单:“花多,家里就热闹,不像城里人那样只是观赏。”热闹!够意思,这样去解释古人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不是也很有意思吗?我又问这里有没有关于花的传说。主人想了想摇了摇头,最后说:“你去问问茅山道院老道人看看,他们肚子里的故事可多着哪!”

也真是巧得很,这天我们赶上了茅山道院的庙会。茅山顶上,古老的道院热闹非凡。回到半山腰,我们在“印宫”访问了一位老道士。他滔滔不绝地和我们说起“印宫”的一段经历。日寇入侵时,道院成了新四军伤病员避养的地方,为了保护新四军,保护印宫的文物古迹,老道人九死一生,身上留下了日本鬼子刺刀的伤痕!印宫也遭日本鬼子大火的劫荡。十年浩劫,印宫又遭破坏……几经波折、老道人如今已是银须满腮。他的门前,有一畦菊花、鸡冠花,都正开得热闹。这境界,颇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绘。毕竟物是人非,就在这畦花卉旁,老道人兴奋地和我们谈起近年来茅山道院的变化。如今,国家已经拨了大批资金修复道院和古迹。道教这一古老的宗教艺术,正青春焕发!

我依然在打听关于花的传说。“一肚子故事”的老道人笑了笑,说:“以前,这里是块不毛之地,哪有什么花?没有花,又有什么花的传说?”听罢,我有些失望,又不甘心,继续问:“那么,你这门前种花,有没有什么寓意呢?”老道人笑而不答,大有天机不可泄露之意,许久才说:“不是有人说我们修道是为了逃避红尘吗?看到这花,你也许能顿悟吧!”我能顿悟出什么来呢?一点灵感袭来,我随口念出了黄山谷的一句诗来:“花气熏人欲破禅”。

老道人笑了笑,未置可否。

我自信地点了点头。几天来,我无论采访哪一个村子,哪里都能见到花在开放。还有一件精致的民间艺术品,也应该在这里提一提:有许多人家的门梢上,都贴有用大红纸剪的剪纸花,图案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有稻穗和棉花,有肥猪与雄鸡。我知道这是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这上面却别出心裁地剪上“百花齐放”四个仿宋字,可见这里的人们多么爱花!

我想起了在茅山管理处见到的茅山规划图。图画得较为浪漫,很有国画的味道:那简直是一个大花园,一座花果山!

这张规划图实现得了吗?这应该是由茅山建设者们来回答的,毋庸我在这儿越俎代庖。作为本文的结尾,我愿意不厌其烦地把在别处见到的一段文字照抄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到处是一片废墟。有两个美国人去访问一户住在地下室里的德国居民。离开那里之后,两人做了如下对话:

甲: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

乙:一定能!

甲:你为什么回答得这么肯定呢?

乙:你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

甲:一瓶鲜花。

乙:对。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这段文字本身,我不想去多加议论,也无须我指明,现在的茅山,其情况毕竟要胜过当年的德国。

1983年4月

走马观花访台湾

我们访问台湾的前一天,正值连战先生来北京参加2007年的两岸经贸会议。当时连战先生就两岸往来不能“三通”发表了意见,其中说到,他从台北到北京路上共花了八个多小时。当时我们就想,连战先生尚且要这么长时间,那我们该花多少时间啊?

早上8点多从广州东站坐直通车到香港,我们是一路马不停蹄,中饭都是吃的飞机上的。到达台北桃园机场为下午5点多,算起来与连战先生所花时间差不多,看来没什么捷径。其实从香港到台北也就是飞了八十来分钟,其他时间都是作出入境的折腾。想想都是在中国土地上,不禁令人感慨嘘唏。

我们是作为大学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在台期间,访问了台湾的成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岭东科技大学等五所高校。此外,还游览了著名的景点阿里山、日月潭、台湾“故宫博物院”及中台禅寺。从台北向台南一路走来,或走马观花,或下马看花。许多东西,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感受最深的,自然还是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同根同源的关系。在台湾访问,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语言,使我们感觉到的都是一种亲切和温馨。我们访问的第一家是台湾师范大学。在接待室看完学校的宣传介绍片后,学校的负责人便请我们各位“移驾”至下一个参观点。在大陆我们只在古籍中见到这样的表述,此时不觉会心一笑。在以后几天的访问中,我们深感两岸所共有的华夏传统文化基因。据说,1987年台湾解严,蒋经国准备开放台湾民众往大陆探亲,命时任其英文秘书的马英九完成《民众赴大陆探亲问题之研析》。为了保密,该文件就命名为“颍考专案”。而“颍考”就是出自《左传》的典故:郑庄公打败其弟,放逐其母,郑国大夫颍考叔费尽心机,促成了郑庄公与母亲的团聚。

也有一些表述与大陆不一样的地方,但大都能心领神会。比方说台湾宾馆、商场有“避难方向”指示,其实就是大陆的“紧急出口”。2004年我在台湾出版过《传播学是什么》一书,出版后发现,其中所有的“信息”一词,都被编辑改为“资讯”了,还有诸如“渠道”改为“管道”,“通过”改为“透过”等等。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日本人在此统治了五十年。某些地方还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痕迹。比方说厕所,我们叫洗手间,而台湾大都叫“化妆间”,这就是源于日本的叫法。台北的街道,很多都是用中国大陆省名或城市名字命名的。也有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如中山北路、中山南路是台北的主要道路之一。这都是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的。此前都日本化了,诸如“太平町”之类。

台湾的生意人很敬重土地神,每每以鸡鱼肉三牲祭拜。这种祭拜仪式称为“牙”。“牙”源于“牙旗”。在古代,人们为了争夺土地,插不同的野兽牙为领地标识。祭拜完土地神的鸡鱼肉带回来自己吃,就叫“打牙祭”。台湾盛行“尾牙”在每年的腊月十六,过一年中的最后一“牙”。这最后一次的牙祭非常热闹,一些企业老板趁此给员工发点年终红包。

同大陆一样,台湾也搞数字崇拜,很喜欢“8”字。连蒋介石也未能免俗,“中正纪念堂”里停放着他两辆座车,车号就分别为“0888”“05668”。不过,台湾朋友说,公共汽车没有“8路”,因为令人想起“八路军”。

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中国最好的文物。其“镇宫之宝”,一般人只知道“翡翠白菜”“肉石”两样。的确,这两件宝物因为天工之巧令人惊叹。但是,位居其首的是“毛公鼎”。它是我国二千八百多年前西周晚期之物。这一瑰宝之珍贵,不仅因为其造型与材质,更重要的是上面铸着四百九十七个铭文,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我们发现,参观者中有许多台湾的小学生。台湾教育部门规定,参观“故宫”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我为这种有识之举窃喜。虽说这些文物来自大陆,但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却还是令人欣慰的。泱泱大国之千古文明,总是会世世代代激起年青一代心底自豪的波澜。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之匹敌?

台湾的经济在蒋经国时期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曾有“亚洲四小龙”之一之称。近年来其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着诸多台商来大陆投资。在台期间,得知台湾最大的老板正要到大陆投资。听说此人与陈水扁关系不错,但陈也无法阻止他去大陆投资之举。台湾老板中,“康师傅”方便面的魏应行老板在大陆发展的故事特别吸引人。在台湾,魏氏只是经营着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油脂厂。到大陆后几经周折,终于创出了品牌,其方便面年销售量达到六十亿包!回过头来又进驻了台湾市场。介绍其业迹的书一度成为台湾的畅销书。

在台湾访问快结束时,传来一个令台湾民众兴奋的消息,那就是台湾准备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在日月潭游览时,有些摊贩就表示愿意接收人民币,欢迎大陆同胞来台观光。可以乐观地预计,两岸经济的合作发展,对两岸的联系将是另一有力的纽带。

2006年6月

在泰国看“人妖”

到泰国旅游,“人妖”表演是必看的。“人妖”的特异,总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一下飞机出机场,就有泰国女孩给我们挨个献花并合影。楚楚动人的女孩,该不是“人妖”吧?头脑中有“人妖”这一概念,就老要冒出来疑问疑问。导游说,那不是,“人妖”比她漂亮。

我们看“人妖”表演是在曼谷。简单一点说,就是看一场大型的歌舞表演。其特殊之处在于,演员看上去全是一色的漂亮女子,实际上却都是男儿身变成!几位主要演员,长得高挑苗条,面容姣好,女性特征十分明显。正如演出售票口广告词所言:“雌雄莫辨”。她(?抑或他)们唱的都是中国一些经典的或流行的歌曲,如《甜蜜蜜》《站在高岗上》《爱的主打歌》等等的,表演也是用的中文。的确,我看台下观众都来自中国各地的旅游团,仿佛是一中国专场。演员们还下台来与观众作一些交流,做出一些亲昵或富具挑逗性的动作,引起台下一片尖叫。“人妖”的表演的确用得上“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来形容;我们几个交流感受,一言以蔽之,都不约而同用了一个“媚”字。

演出结束后,主要演员都未卸妆穿得很露来到外面的广场,主动热情地邀观众合影。出发前导游告诉我们价格了:合影一次,须给小费二十泰铢(一人民币约合四个多泰铢);另外,有兴趣的话可以摸“人妖”,但也是要付小费的。我们团里有一成员与“人妖”合影后被收了一百泰铢。此人平常中规中矩的,我们笑他为何在“人妖”面前经不起诱惑。他告诉我们,是“人妖”主动拉他的手让他搂着她(?他),摸她(?他)的乳房。老实人没有吃到免费的午餐,毫无思想准备付出了代价。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由男儿身变成的“人妖”,真是比真正的女子更漂亮更妩媚!可谓假作真时真还不如假!但导游又告诉我们,曼谷的“人妖”是三流的,世界上一流的“人妖”在泰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芭提雅。

如今去泰国旅游者,几乎是没有不去芭提雅的。芭提雅今天已成了浪漫的东南亚风情的代名词了。它的开发,听说与“越战”有关。当年美军在越南作战,休假要回美国的夏威夷。后来他们发现芭提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银白色的海滩,一点也不比夏威夷差,便来此地度假,大概是此地早期的观光客了。而美军的休假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芭提雅日后旅游业的开发。我们在芭提雅的旅游活动中有一项目就是去东方公主号舰船上看“人妖”表演并与之联欢。这是一种演员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开始是游客喝啤酒比赛,胜利者的奖励就是让你挑选一位“人妖”陪你一个晚上。整个活动,先是观众吃小吃,然后是与“人妖”联欢,你可以与她(?他)尽情地跳舞游戏,她(?他)也会主动投入你的怀抱与你合影,当然,小费还是要收的。的确,芭提雅的“人妖”要更为妩媚妖娆。但近距离的接触也发现她(?他)们阿喀琉斯之踵——“人妖”说话发声沙哑如鸭子。这让我想起在曼谷看到的演出,那绝对是假唱!要不怎么唱得那么像邓丽君、张惠妹。

“人妖”作为泰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导游告诉我们说,就是与“越战”有关。当年美国兵来泰国度假,放肆寻欢作乐,以至泰国女一时“资源紧缺”。当时有一个外科医生,便给一些男性作变性手术。“越战”结束后,这些变性人失业,便有人对其开发,让其学习表演艺术,去一些欧洲国家演出。所以,“人妖”保留下来并成了泰国独有的文化现象。现在的“人妖”都是在两三岁时就给注射雌性激素,所以他们才会长得比女人更女人。“人妖”在舞台上光彩照人,收入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生长是有悖自然的,大剂量的雌性激素扰乱了体内的生长规律,他们的寿命大都在四十岁左右,真是吃的青春饭。

美国人发动的一场“越战”,波及世界,“人妖”成了它的副产品。一种外来的势力对一个民族文化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从内在因素看,泰国“人妖”的产生,与其当时的贫困无疑也是关系密切的。变态,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无法按正常情况成长时,为维持生命而产生的一种畸形发展。的确,“人妖”在今天还是泰国旅游业的一个拳头产品,但我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泰国经济的强大而发生变化。“人妖”现象总会成为泰国历史上翻过去的一页。

2004年9月

塞班岛的记忆

2007年春节前在塞班岛上作了一周的旅游,岛上的那段记忆,几个月来一直挥之不散,日久弥新。

塞班岛的旅游是休闲式的。以往我们很多的旅游像急行军,特别是跟随旅游团的时候。人称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回家老婆一问,什么都不知道”。游览观光,其实是需要一种非常闲适的心情的。据说瑞士阿尔卑斯山谷里有一处极好的风景,路旁的指路标上劝告游人:“慢慢走,欣赏啊!”美景胜过美味,不能一囫囵吞下,真要细细品味方能感受至深。在塞班岛旅游你可以大把的时间泡在海水里,躺在沙滩上;这里晚上有奔放而优美的土著歌舞表演,有海风吹拂下的烧烤野餐。饱你的眼福,饱你的口福;令你彻底放松,令你乐不思蜀。

塞班群岛包括了塞班、天宁、军舰等岛屿。这里的风光无处不是美丽而宁静的。我们住的地方在天宁岛,这里有全岛独一的一家出色的五星级酒店——天宁皇朝大酒店,广东人开的。从塞班至天宁,须乘坐约一小时的海上快船。天宁岛人烟稀少,极其幽静。在中国,2007年的第一场雪已经在大部分疆土下过,而这里正被炽热的阳光尽情地拥抱着,洋溢着十足的太平洋热带风情。一般认为去军舰岛潜水观珊瑚和热带鱼最相宜,其实我们发现在天宁岛潜水,一样地可以看到光怪陆离的珊瑚,一样地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游鱼。

太平洋蓝色的海浪撞击着火山岩浆形成的铁色的礁石,不时激起雪白的浪花;浪花周边形成一圈淡淡的水雾。海风吹过,水雾拂到脸上,你可感到涩涩的咸味。开车沿岛上一条白色的沙石公路观光,只见热带植物而不见人烟。岛上有一个已经废弃了的军用机场,保留着一段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凄然记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人投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就是由B-29轰炸机从这里运走的。原子弹的地下储藏室现在已用玻璃钢架罩住,略显沧桑的设施上仿佛铭刻着当年激烈的战事。

塞班岛上关于二战的记忆就更多了。1944年6月11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亲自指挥六百四十多艘军舰、一千多架舰载机、六百二十多架陆基飞机和十二万八千名美军,对盘踞在塞班岛上的日军发动突然袭击,岛上三万五千名日军拼命抵抗。战斗持续了二十多天。7月9日,最后的八千多名残余日军及其家属,在一处叫莫鲁比的悬崖集体跳海自杀。塞班岛留给日本人的记忆是复杂难言的。今天,每年来岛上的日本游客竟有五十万之多,比韩国、中国游客总数要多十倍。岛上几乎所有的营业场所都有日文标志。日本人在岛上修的纪念碑也特别多。在塞班岛北部高达四十多米的峭壁海崖有一处被称为“口香糖纪念碑”的。这本是日本人修的“忠魂碑”,但来自韩国等二战受害国家的不少游客为了发泄他们对日本的愤怒,把口香糖密密麻麻地粘在上面。

当年日本向世界特别是向亚洲国家的疯狂侵略与扩张,塞班岛刻下了他们遭报应的记录。这世界性的大战,虽然远去六十余年了,但留给历史的记忆却是永恒的。无论是人类间还是自然界都要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要让不同的物种不同的势力都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当某一物种或某一势力过于膨胀而挤压其他物种或势力时,原有的生态秩序就被打破了,就可能会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恢复平衡。在今天的天宁岛上,表面平静的大自然中也存在着一种疯狂的扩张:不知从哪儿来的一种叫薇苷菊的植物正在恣意蔓延。这种号称“植物杀手”之物,爬上树木的头顶,剥夺它们的阳光和露水,让它们窒息。据导游说,当地政府正准备采取人工措施来铲除它们。

塞班之游,在享受宁静的热带风光美景时,也会时时激起你不宁静的思绪。塞班之于我们的意义,决不只是“旅游”与“休闲”二词可概括得了的。

2007年6月

蓝山的气质

澳大利亚的蓝山(Blue Mountain)位于悉尼以西约百来公里处。这是一道长长的山脉,也是澳洲东部最高的山脉,延绵耸立颇为壮观。

顾名思义,蓝山即蓝色的山。以颜色命名的山,中国著名的黄山也是,但它并不黄,旧称黟山,因其山崖颜色近黛黑,后改名黄山是随黄帝姓。而这蓝山,真正是以其蓝色闻名于世的。

蓝山的得名缘于满山的桉树。在阳光下,桉树叶会挥发出浓郁的油雾,而这种油雾经阳光折射形成蓝色的雾霭。蓝山因为面积广,桉树覆盖浓密,所以阳光下不仅山谷里有一层隐隐的蓝色烟雾,就连半空中也弥漫着蓝色的云雾。视线所处,整个儿都充斥在蓝色的氲氤中。上世纪50年代,刚登基不久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此游览,年轻的她为眼前这片瑰丽的景色倾倒,久久沉浸在这梦幻般蓝色世界里,不禁脱口而出称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站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当年的观景点,眼前最近的风景为三姐妹峰。三块巨石并排屹立于山崖之上,宛若三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她们身材略有高低,据说都在九百多米出头。神情端庄,肩并手挽,冷艳傲世。她们的对面,就是博大空旷的一片蓝色山谷,只有极远处有一道山脊迤迤然勾出苍穹下的轮廓。

彩笔难画蓝山气质

这三姐妹峰就这么兀立着。面对这样一片浩瀚的蓝色,她们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三姐妹峰这类峭立的山崖,以湖南张家界最多。置身那天子山主峰,举目眺望,无数石峰如千军万马奔入眼底。你仿佛能听到战场的马嘶人叫声浪滚滚。而在蓝山三姐妹峰这儿,呈现的是一片宁静,一种神秘的宁静,一种涤人肺腑的宁静。

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土著家庭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别同时爱上了异族部落家庭的兄弟三人。因为两族之间不能通婚,她们的恋情引爆了两族的战争。当时有一位巫师为了三姐妹免受战争之害就把她们变成石头,承诺战争结束后再把她们变回来。不幸的是这位巫师自己战死了,无人将三姐妹再变回来了。她们只能这样屹立着,朝朝暮暮地面对这一片辽阔的蓝色了。

这一凄美的传说令人生出不少唏嘘。不过在我看来,能长长久久地浸淫在这样一片蓝色之中,也是这三姐妹的造化了。

蓝山的蓝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很难调出,在自然风景中极少见过。它蓝得深邃,深邃得庄重从容;它蓝得发暗,暗得有些恍惚而神秘;它蓝得浓厚,真是浓得化不开。我感觉,它已经不是一种色彩而升华为一种气质了。

这是哪样的一种气质呢?我毫不犹豫地说,这是属于男人的气质。或者反过来说,他就是一气质男人。当然,他不是那种风流倜傥的年少,也不是那种故作深沉的范儿。这种气质,是一种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气质,是一种率性随意而又不失稳重的男子气质。它没有艳丽,没有灿烂,就像明海威笔下《老人与海》中的那位桑提亚哥一样,外表毫不起眼却浑身冒着英雄豪气。

伫立于这片深暗的蓝色面前,心情不禁渐渐沉静下来。视觉神经传递过来的光影与色彩,仿佛已渗入五脏六腑。阳光下激发的蓝色云霞,充斥于山谷中,似流动,若凝固;如烟霞,如碧玉;动而不飘,满而不溢。久久观之,蓝山之外的世界已不存在,身心早融化于这片天地。

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千姿百态,精彩各异。有些是以形状神态闻名,或酷似我们身边的某些品物与情景,或完全异乎我们的日常世界与阅历。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而另一些景色,它意态难绘,真有点像古人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你却能实实在在被它陶冶,被它牵魂摄魄。蓝山的气质,即属此中之上乘矣。

2016年7月

在巴黎过足艺术瘾

2016年圣诞节,我们开始了欧洲半月游。首站是巴黎。

12月25日0点20分从香港出发,经苏黎世转机,到巴黎戴高乐机场已是当地时间25日早上8点半,天还刚刚亮。因为是申根签证,所以我们在苏黎世就入关了。入关手续很简单,工作人员在签证上找到盖章的地方盖个章就放行了。到了巴黎,下飞机就随同本国公民一起取行李走人。

女儿女婿从美国过来会合,在另一航站楼出关,比我们晚了几个小时。有一支小型管乐队在乘客出口处吹奏着,整个儿圣诞节的节奏!对巴黎的第一印象大好:真是浪漫热情之都哈!

安顿好后,下午还有点时间,急不可耐赶往离住地不太远的特鲁卡特罗广场,广场中轴线的远处就是埃菲尔铁塔。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埃菲尔铁塔当然是久闻大名。它是巴黎地标式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总高三百二十四米,于1889年落成,为当年在此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而建。远远就能望见铁塔的雄姿,一路上游人如织,尽情拍照。来到铁塔脚下,天色已暗,塔身不知什么时候已亮起了灯,仰头望去,通体金碧辉煌,如一光柱直耸夜空。

埃菲尔铁塔远眺近观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最好的观景点是在塞纳河的对岸。从这里看埃菲尔铁塔,有水中倒影,虚虚实实,交相辉映。塔尖上的探照灯如灯塔之光,光焰半空。游船从河中驶过,倒影中的灯光霎时溶荡成一片,如歌唱中的花腔。

美景醉人。虽长途跋涉有些劳顿,虽此时巴黎的夜晚寒意逼人,我们还是舍不得离开埃菲尔铁塔,兴致勃勃地看塔身灯光不断变幻。

每个来巴黎的人,一定不会与埃菲尔铁塔失之交臂。事实上,在随后的几天游览中我们发现,埃菲尔铁塔总是无处不在,看到它,你就能找到塞纳河,找到卢浮宫,找到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这条中轴线。

对于不少中国游客来说,提到法国,未必都会想到拿破仑,但有许多东西一定不陌生。从物质层面来说,老佛爷购物商场是当今中国游客购物必去处,皮尔卡丹名牌时装、法国香水,波尔多酒城生产的葡萄美酒,鹅肝、蜗牛等美食,即使你没有享用过,但你一定听说过。从精神食粮层面来说就更多了: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油画蒙娜丽莎,都是世界顶尖的艺术珍品。各个领域的大师,著名思想家有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文学巨匠有巴尔扎克、雨果、莫里哀、司汤达、福楼拜、莫泊桑、大小仲马、罗曼·罗兰等,绘画大师有毕加索、梵高、莫奈、塞尚等,雕塑家有罗丹等。还有戛纳电影节,环法自行车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等等,哪个不是享誉世界的呢?

来巴黎,要去的地方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

第二天,我们买了个博物馆游览的四日通票。一票在手,巴黎三十六个博物馆性质的景点可以任意游览。接下来的行程就是:

12月26日: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

12月27日:凡尔赛宫;

12月28日:卢森堡花园、法国国家先贤祠、巴黎圣母院、亚历山大三世桥、大皇宫、奥赛博物馆、老佛爷购物商场;

12月29日:罗丹艺术馆、拿破仑纪念馆、塞纳河岸、橘园美术馆。

对于我来说,这些艺术精品大都早在书上读得,可谓仰慕已久。一睹真容,倍感神秘。比方说卢浮宫这镇馆三宝《蒙娜丽莎》油画和《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石雕,有多少的美学著作中讨论过它们!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据说很有抚慰心灵的功效。有一篇文章说,法国有位总统遇到心神不安时,或者平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这幅画前与神秘的微笑对视半小时,或平缓心绪,或激发灵感。不少论著探讨蒙娜丽莎原型究竟是谁。我比较接受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看法。弗洛伊德认为,《蒙娜丽莎》是典型的“恋母情结”的产物。达·芬奇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恋母”变得无所寄托,于是就集世上女子之美,在心目中形成他的母亲形象,付诸笔下,就是这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再比方说这断臂维纳斯,是残缺之美的经典。曾经一些艺术家试图补上这一断臂,但都是狗尾续貂的徒劳。站在这一雕塑前,我也反复构想这断去了的臂原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就是觉得怎样处理都会显得多余。这是这件艺术品的神奇之处。《胜利女神》石雕的残损更为严重,失去了手和头,但在人们的眼里它仍是完美的。看得出她正迎风展翅,昂首挺胸,体魄健壮而又不失轻灵,展示出胜利的傲姿。

巴黎的艺术品中,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当时颇有争议甚至遭人反对的作品,最终为世人接受并成了不朽。比方说埃菲尔铁塔,当年是为万国博览会而修,计划在博览会后要拆掉的。当时设计的样式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巴黎的文学艺术建筑界的精英包括莫泊桑、小仲马等三百余著名人士签订了《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抗议书。他们认为这个耸立在巴黎的上空的铁塔实在太丑陋,将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烟囱,会给这座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会掩盖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的建筑物。谁会料到它不仅没拆除,反而成了巴黎的骄傲呢?还有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罩。虽然贝聿铭的设计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专家认可,可方案公布之后,竟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批评者认为这样会破坏卢浮宫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是密特朗总统出面力排众议,贝聿铭的设计才得实施。

坐落在罗丹艺术博物馆花园里的雕塑巴尔扎克像,也是受到批评的。罗丹将人物的全身裹在宽大的睡袍之中,以突出巴尔扎克那毛发散乱硕大智慧的头颅。批评者讥讽这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法国文学家协会也不接受这一作品,他们认为这完全是个“粗制滥造的草稿”,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后来人们才认识到,这种堪比中国写意艺术的手法,开创了雕塑艺术一个新的时代。还有梵高、莫奈、塞尚等印象派的画作,一改画坛写实的画风,在当时也是难以为人接受。更不用说毕加索高度变形的画了。而今天,梵高、莫奈、塞尚等人的画作,无论是艺术界,还是普罗大众都非常喜爱,是巴黎博物馆中争艳的亮点。我女儿就是莫奈的忠实“粉丝”。在奥塞博物馆,她听说在楼上有莫奈的作品,就直奔顶楼,可惜这里展出的莫奈作品不多。后来到了橘园博物馆,终于见到他的多幅巨作,特别是《睡莲》系列,真是过瘾。印象派的作品注重心灵感受,捕捉光景效果,其探索与中国的写意画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于西方传统的油画来说,是开辟了新的天地。

巴尔扎克塑像造型颇受争议

漫步巴黎街头,你整个儿就浸泡在巴黎建筑艺术之中。巴黎大街的气派,绝对是高大上的。站在凯旋门的顶上,可以环绕着俯瞰整个巴黎城,有一种千山万壑排闼而至之感。凯旋门是巴黎的中心,十二条大街由此呈放射状向四方八面延伸。穿过凯旋门的大街就是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东西走向,长约二点五公里,宽七十多米,双向十车道,是巴黎的中轴线,远处贯串着协和广场直达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最美丽的街道,又是法国时尚的中心,国际知名品牌的汇集之地。据说“香榭丽舍”这个中文名字,是诗人徐志摩译的,真有才!将它的香艳与富丽隐含其中了。

凯旋门也是巴黎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拿破仑在1806年下令修建的,为迎接打败俄奥联军凯旋的法军将士。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此后断断续续经过了三十年才修成。凯旋门高近五十米,1981年,一位业余飞行员驾驶小型飞机从拱门中轻巧地直穿而过。

巴黎最大的建筑群当数两个王宫: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凡尔赛宫始建于1624年路易十三国王之手,是路易王朝的王宫。全宫占地一百一十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一公顷,由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组成。内部五百多个大小厅室个个金碧辉煌,陈设奢华至极。室外还有一百公顷的园林,花草树木构成大幅几何图案,众多的喷水池和雕像点缀其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如今成了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进凡尔赛宫,我们排了整整三个小时的队。顺便说一句,排长队参观在巴黎是一道随处可见的风景。但凡尔赛宫广场这个队伍于我来说恐怕是空前绝后的。蛇形的队伍往复拐了五折,如果拉直,足有一公里长。巴黎近些年屡受恐怖威胁,参观点安检严格,队伍移动缓慢。进去后参观也是花了三小时,还是走马观花式的。好在宫内允许拍照,可以过后慢慢欣赏。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占地约一百九十八公顷。有五十位法国国王和王后在此居住过,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不必正面描述它的宏大,你只要在塞纳河的对岸,看看它的后背,一色金黄的墙体,连绵长达数百米,皇家气派穿越而至。

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巴黎圣母院因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名声倍增。它也的确名不虚传。这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形式,始建于1163年,至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一百八十多年。它里里外外的雕刻和绘画艺术都是精美绝伦的,有人说,仅仅是它的正面墙壁上的装饰,就是一个雕刻艺术博物馆。据说罗丹曾说过,整个法国就凝聚在这座大教堂里。

塞纳河边还矗立着自由女神像,造型与美国纽约的那座一模一样,只是尺码要小了许多,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巴黎这个女神举的只是一个冰激凌。法国人将大的送人,小的留给了自己。从谐调的角度考虑,都是两处地方的标配。

塞纳河上造型不同的桥也是巴黎的一道景观,其中数亚历山大三世大桥最为引人瞩目。它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捐赠给法国的,于1900年巴黎世博会前建成。桥两端有四座高高的桥塔,耸立着四组金色的骏马雕塑。老远就能看到其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夜间在灯光照射下大桥一片辉煌。

巴黎街道宽敞,房子也是大幢大幢的整体矗立着的,不似那种商铺门面组合成的街道。特别是从凯旋门伸出去的十二条街道,十二个交汇处的建筑都是统一造型,非常规整大气。足以让人感到法兰西民族的辉煌历史,其国力的繁荣强大。如果说这是一片浪漫的土地的话,那么你会体会到这是非常有质感的浪漫。曾在一篇文章中见过有人拿巴黎与北京建筑作过比较:巴黎的建筑是艺术家设计的,北京(新修)的建筑是房地产开发商设计的,一个追求的是美,一个追求的是钱。

说到巴黎,世人都说是浪漫之都。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这里盛产漂亮的巴黎女郎。中国男人对巴黎女郎的迷恋,我想大抵是因为法国女性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在这一点上,中国与法国的审美标准或许是互利的,即法国男人对中国女子也有偏爱。比方说中国影星巩俐,法国人特别中意,好几年的戛纳电影节都请她去当评委,有一年还请她任评委会主席。把这样一个重要的头衔让给一个外国人,可见有多么倾心。

冬季的街头,巴黎女郎不必美丽“冻人”。一袭黑色的中长呢绒大衣,是她们那高挑的身材的标配。有金发的也有黑发的,大都飘逸潇洒。瓜子脸形,鼻梁挺拔,眉骨稍高,眼窝微凹,但不像有些欧洲女子那样深陷。特别是行走起来步履飘然,颇有舞台走秀的风韵,气质高贵迷人。

巴黎街头的热吻,被称为是最迷人的风情画。中国游客对此也是特别留意。这当是文化差异产生的效果。西方人不像东方人那样把吻看得那么神秘。要不然你怎么理解拍摄于二战结束后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那幅著名的照片?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美国水兵欣喜若狂,一名战士当街就抱了一名并不认识的女护士吻了起来。拍摄记者将它命名为“胜利之吻”,一切来得就是这么自然,这么合符逻辑!这在东方文明的语境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巴黎大街上的确随处可见到情人之间的热吻。比方说在排队时,或者在等地铁时,男女二人聊得非常亲热,不知聊到哪个点上,就嘴对嘴吻了起来。仿佛就是以这种方式为对方点个赞。不仅是年轻人,上了年纪的夫妻也会情不自禁互相一吻。在这种氛围下,排再长的队,等再久的车,谁还会觉得枯燥心焦?

罗丹就有一尊著名的雕塑《吻》,陈列在罗丹艺术博物馆。一对男女裸体热情拥抱,深情热吻,仿佛身外没有别的世界。以至于游客也不忍伸手去抚摸打扰。大理石洁白光泽的肌理,将这一切表现得那么圣洁优雅。法国诗人雅克·普雷韦尔《公园里》诗云:“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在诗人眼里,瞬间之吻,包含着天长地久,饱含着庄严神圣,山盟海誓,宇宙作证。你能说这是轻佻之举吗?

正如许多国人所感受的,巴黎确实是浪漫的。我想,她的浪漫,是浓厚文化底蕴的自然流淌,是一种灵魂深处散发出的气质。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巴黎无处不飞花。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我们一直游览到黄昏,真是依依不舍啊。接着驱车去瑞士途中的一个法国小城住宿。出得巴黎城来,夜间的乡村已经起雾了。周边世界朦胧了,回味中的巴黎印象却愈加清晰了。

2017年2月

在欧洲自由穿行

从巴黎出城后,当晚我们驱车至法国一乡村小镇过夜。从地图上看,这里往南偏东可去法国的另一城市里昂;向西北,就可到达瑞士的巴塞尔,这正是我们下站要去的地方。

在小镇旅馆睡了一晚,早上起来一看,哇,野外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冰雪。晚上并没下雪,应当是夜间雾水凝结所致。最漂亮的是树上的冰挂,或者叫雾凇吧。中国的吉林是雾凇较多的地方。在这里看上雾凇,当然是意外的插曲。树枝上结满了晶莹的冰挂,都成了白色的珊瑚树了。车玻璃上也是结了一层冰,早起的人正在清除车上的冰霜。

一路朝瑞士方向驶去,一路都是这样的冰霜世界,很是过瘾。冬天有冬天的风景啊!

这次欧洲之行,我们的重点放在两头,即起点的巴黎,终点的布拉格。沿途经过瑞士、德国、奥地利,每个地方也就呆上一两天。

路过瑞士,我特意想要见我在大学时的同屋瑞士朋友Matthias Kind,中文名叫金迈德。1982年我们相识,那时他是来南京大学留学,学习汉语,我是中文系学生,作为陪居,同屋一年。1993年,为纪念我们分别十周年,他邀请我去他的家乡瑞士北方城市沙夫豪森做客。那时我虽然工作十年了,但还是无宽裕的钱可以支撑我的路费,是我的这位朋友全程资助。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国。尽管出国手续办理颇费周折,我还是不畏千难不远万里访问了瑞士。我对我的这位同屋自然是心存感激,我们以后也一直保持联系。这次我们虽然只是路过瑞士,也是很想有机会能聚聚。出发前我将行程发给了他,他说这个时间他一家正好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度假一周,计划要至12月31日才能返回沙夫豪森,我们保持联系吧,应该可以一见的。

我们在欧洲的自驾路线

从法国进入瑞士,第一站就是巴塞尔。都是申根国家,没有入境关卡。公路旁边高高飘扬着法、瑞两国国旗,这就是两国边境了。我们要下车在此买一个行驶标志,就是瑞士高速公路路费年票,四十欧元。因为我们租的是法国的车。

巴塞尔位于瑞士的西北角,处莱茵河的下游。1993年我访问瑞士时,Matthias用了两周时间自驾游,带我把整个瑞士都走遍了,唯独没来这巴塞尔。他说这是个化工城市,没什么好看的。这次路过,机会不可错过,走马观花也要补上这一课。

其实巴塞尔还是值得一看的。城市夹着莱茵河,河不算很宽。河岸两边房屋参差错落,水中倒影晃荡,还有不少天鹅在河中悠悠游弋。整个色调显得比较淡雅,有点中国江南水乡的味道。我们也就是河边走走,拍拍照片,抓紧时间要赶去住宿点苏黎世。Matthias已发来信息,他正从阿尔卑斯山下来,约好今晚在我们下榻的酒店见面。

酒店离苏黎世机场不远。Matthias说你们先住下安顿好行李,我已到达苏黎世市区,很快可赶到。

我的家人对Matthias并不陌生,双方有过多次互访。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时中国不少地方还不对外国人开放。在他的要求下我冒风险带他到我老家湘中农村。怕引起围观,我们谎称他是新疆维吾尔族朋友。后来我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时,他来过我家;我到了广州,他从香港出差也顺道来过我家。他从中国留学回国后,就一直在国际红十字组织工作,他曾担任过该组织驻北京的代表,负责东亚一带事务,在北京驻了六年。我到北京,也去了他家。有一年我回南大开会,他正好在安徽培训中国红十字人员,也特意赶来与我故地重游。2003年我去新马泰旅游,他那时正好驻泰国的办事处,我也约他在曼谷见过一面。

Matthias乘城际火车很快就到了。非常开心,老朋友见面,叙不完的旧,问不完的话。一块吃完晚饭,他约我们一行去他家一聚,他的夫人及孩子明天下午赶回沙夫豪森。这有点偏离了我们原定的路线,因为我们原计划离开苏黎世后,要赶往德国的福森(FUSSEN),游览新天鹅城堡。Matthias说绕不了多远,时间来得及,我们就答应了。当晚他就匆匆赶回沙夫豪森了。

正在阿尔卑斯山滑雪的瑞士朋友金迈德

第二天,我们先在苏黎世城区看看街景。二十多年后再次访问,这里的景致于我还是很有印象。论风景,苏黎世在瑞士赶不上日内瓦、卢塞因等城市,但天气好时可在市区远眺阿尔卑斯雪山。它是世界金融中心,瑞士银行最具标志性。我1993年访问瑞士时,正好见了在瑞士银行工作的魏尔曼。他当年与Matthias同来南京大学留学,娶了个中国姑娘、南京大学化学系的女生带回了瑞士。所以我们算得上是校友。他让我看苏黎世一处屋顶上摆的ZURICH字样,变形写成了SORICH。魏尔曼说,真不明白,这是炫富,还是别有批评讥讽之意?

从苏黎世到沙夫豪森只有四十来公里高速。当年我从北京飞瑞士,Matthias就是走这里接送的。到沙夫豪森,Matthias先带我们游览不远处的莱茵河瀑布。瀑布颇为壮观,当年我也游览过。

从瀑布回到Matthias家,他夫人与孩子也已回家了。两个家庭见面自然更是话多。Matthias的夫人叫伊丽莎白,比较博学。Matthias是个语言天才,熟练的语言有十多种,一般会用的可达二十多种。比方说汉语,他不仅学过普通话、粤语,还专门在台湾、厦门学过闽南话。而他夫人伊丽莎白,对哲学社会科学兴趣较他要好。她曾从日本专程到长沙访问我的家庭,那时她并不会中文,靠的是手写日语在中国交流。他们的孩子,我1993年访问瑞士时都见过,那时是小娃娃,如今大的在巴塞尔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小的已在德国慕尼黑参加工作了。

Matthias一家算得上是世界公民。因为工作性质,他们都长期在外国。这次Matthias就是刚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回来,2017年要去的新地方是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我们在他家享用了他夫人给我们做的精致的午餐,边吃边聊,只恨时间太短。

瑞士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中国。我们非常感叹,二十多年前我访问瑞士,记得在一条游览船上一个瑞士人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告诉他我来自中国,他非常惊讶地向我表示歉意。那时在欧洲的东亚人面孔中,很少中国大陆人,基本上都是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等。当时瑞士的学生问我在中国开的什么品牌的车,我告诉他们我是骑的自行车。如今我们一家自驾车来到他们的院落,当年想象得到吗?

Matthias父母亲生前是医生,典型的中产阶级吧。家庭比较殷实,各方面条件似乎都不错。举一个细节不知道能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在他们家用的酒杯都是水晶材质的,晶莹剔透,碰起杯来清脆悦耳。

离开Matthias家,我们便往德国的福森赶。这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从天气预报得知,马上有一场暴风雪将至。呵呵,千万不要影响我们游新天鹅城堡哟。

福森是个小镇,地处德国的南端,属巴伐利亚州。是新天鹅城堡的所在地。从沙夫豪森至此地,我们大约行驶了三个小时。

第二天正是2017年元旦。新年登高,天气不错,我们兴致勃勃前往新天鹅城堡。天鹅城堡实际有新旧两个。旧的呈金黄色,新的呈乳白色。游人游览的是乳白色的这一个。我之前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在Matthias家还问他们知不知道这里。他们说不错啊,我们也去过的。我女儿更是极力推荐,说好多电影都在此取景,迪斯尼乐园就是仿照这里建造的。

非常不巧的是,元旦这天放假,城堡不开放。我们就只能在外面欣赏它的雄姿。找一个最好的角度,等待阳光从山间照射过来,城堡拍出来的效果真是美轮美奂了。城堡背靠阿尔卑斯山脉,面朝的是巴伐利亚南部的田园风光。城堡的主人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他从小就迷恋自然风光,充满艺术气质。他少年时第一次接触瓦格纳的音乐,就对音乐中的意境如醉如痴。他暗恋着青梅竹马的表姐茜茜公主。但茜茜公主十五岁时就嫁去奥地利皇宫,他从此就一直郁郁寡欢,情意绵绵欲罢不能,据说后来是终其一生未娶。他选了这处半山腰上建造新天鹅城堡,寄托着他对瓦格纳的音乐的理解,也寄托着他对茜茜公主的思恋。新天鹅城堡里就装满了这样一些故事。虽然不能入其内,我们在外围观看,也能感受到它仙境般的迷幻,领略到无言的浪漫与温情。

上午游完新天鹅城堡,下午就赶去慕尼黑,第二天游览市区。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府所在地,曾经也建过都。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南部最大和最古老的州,这是个貌似低调却藏富于民的富裕之州。我觉得它之于德国,有点像加利福尼亚之于美国,广东之于中国。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在国内的地位与中国的广州有得一比。慕尼黑整体来说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比方说豪车宝马的总部就在此,其大楼也是游人拍照留影之选。作为一个古老的州府,也有不少古建筑值得一看。比较集中的地方在玛利亚广场,这周边最重要的建筑是新旧市政厅、圣母教堂等。慕尼黑也有昔日皇宫可参观,虽不及巴黎那些皇宫辉煌,但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皇宫展览中,在新天鹅城堡提到的茜茜公主的故事,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两个家庭团聚在瑞士

到了德国,总有些感慨难以释怀。上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德国的心脏,曾经有一堵柏林墙将同一个民族隔离开来。想想我们今天可以在欧洲各国自由来往,就像是从中国的一个省到另一个省这样便利。这是多大的进步啊!二十多年前我访问瑞士时,坐在瑞士与意大利交界的湖边,看到鱼儿水鸟在湖中随意穿梭,感叹人尚不及虫鸟自由。Matthias也说是啊,鱼可以自由来往,钓鱼的人是要持签证才可以出入的。

我们在慕尼黑把在法国租的车还了,在此重新租一部车继续下一程的奥地利、捷克之行,女婿说分两段租车合算一些。慕尼黑至下一站的维也纳有四百多公里,离开慕尼黑时,天空已经飘起了雪花。OK,Let's go!美丽的维也纳在等着我们呢。

2017年4月

维也纳之魂

从慕尼黑到维也纳,约有四百多公里。下午近4点钟离开慕尼黑,全程高速,三分之一的路程在德国境内,进入奥地利,大体上是沿阿尔卑斯山北麓自西向东行驶。此刻虽只是下午5点来钟,但天已黑下来了。车外已飘起了雪花,车灯照射下纷纷扬扬的,给夜间赶路的我们增加了些许担心。逐渐见到高速公路上已有扫雪车在工作,心情就随之放松多了。晚上8点半,顺利进入维也纳市区。

维也纳以“音乐之都”闻名于世。电影《音乐之声》给我们这辈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麓,漂亮的家庭女教师带着一群孩子的草地上边唱边嬉戏,自由活泼,尽情发挥,最是令人神往。到了这片音乐之乡的首都,自然期待她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维也纳有富丽堂皇的金色音乐大厅,每年新年这里演奏的新春音乐会总会响彻世界。我们到达维也纳,正好是2017年元旦刚过,整个城市仿佛还沉浸在新年的音乐氛围之中。冬日的阳光铺满大街,金色音乐大厅更显金碧辉煌。我们运气非常好,老天爷相当给力。到维也纳的第二天,天就晴了,除了风特别大外,阳光是给足了的。只是冬天的白昼时间太短,必须趁阳光抓紧游览拍照。

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名字成了这座音乐都城的灵魂;坐落在维也纳环城路上的城市公园内三位大师的雕像,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殊的风景。莫扎特雕像呈汉白玉色,奔放飘逸。贝多芬的雕像是青铜质地,四周围绕着九个小天使,象征着他的代表作第一到第九交响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是拉小提琴造型,通体金灿灿的,俗称“小金人”。维也纳真是热爱音乐者朝圣的不二之地啊。

莫扎特(1756-1791)有音乐神童之称。父亲是宫廷乐师,音乐环境下成长的莫扎特在学说话的年龄就学会了音乐,三岁能弹奏,六岁会作曲。维也纳皇室成员深慕其名,女王玛利亚·特蕾西亚欲一睹其风采,特意邀请他到著名的皇宫——美泉宫演出。结果这位神童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德国,成长在维也纳。他比莫扎特小十四岁,是莫扎特的“粉丝”。在父亲的督促下,他四岁就能演奏小提琴等器乐,八岁就登台演出并获得成功,被人们称为莫扎特第二。莫扎特一生是贫困的,但贝多芬比他更不幸,二十七岁时因耳疾失聪,对于音乐家来说这是最为致命的打击。贝多芬伟大之处在于他不屈服于命运,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创作出系列著名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代表了他的成就顶峰。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兄弟都在音乐上很有建树,有点像中国的苏东坡家庭。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最为世人熟悉,提到他就会想起他的《蓝色多瑙河》。他被称为“圆舞曲之王”。我们熟悉的华尔兹,原本只是属于农民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将其大胆改造,提升为宫廷中一种高尚的娱乐形式,华尔兹圆舞曲自此而广为流播。就像中国的诗三百篇一样,从民间采集而来,一跃而登大雅之堂,成为不朽艺术经典。

在这三位大师周围,还簇拥着一批音乐家。整个维也纳简直就是一个音乐大沙龙。这片土地如此得天独厚,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维也纳的魅力,还与两位女性有关。她们都是皇家宫殿美泉宫的主人。

第一位是茜茜公主(1837-1898)。她是慕尼黑一位公爵家中的第二个女儿。她十五岁时,当时的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正欲选定皇后。公爵本来是准备让大女儿嫁给约瑟夫的,不料约瑟夫看中的却是这位陪伴姐姐而来的十五岁女孩。嫁入皇宫的茜茜公主并不幸福。她生性活泼,酷爱自由自在地生活,宫廷生活的约束和皇后的外交应酬令她难以忍受。而她丈夫弗朗茨·约瑟夫是一位非常敬业的皇帝。为摆脱苦闷与压抑,茜茜公主长期外出游览散心,最终他乡遇害。

茜茜公主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为了保持她苗条的身材,她一直进行体育锻炼,严格控制饮食。她的故事在今天仍然为人们所传颂。德国巴伐利亚的福森新天鹅城堡,就有她的故事。这座城堡的主人是巴伐利亚王国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就是茜茜公主的表弟。表姐表弟青梅竹马,还是儿童的表弟对表姐茜茜公主产生了朦胧爱情。谁知这位表姐十五岁就嫁去了奥地利。她那美丽的倩影留给了年轻的王子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以至此后对其他女子提不起兴趣而终身不娶。可惜我们正是元旦那天到达,城堡假日关闭。在她家乡慕尼黑,同样流传着她的故事。世人或许会为这样一位美丽高贵的女子未能安享皇宫奢华而惋惜。然而对于她来说,锁在金笼里的生活,哪能比得上在林间的自在啊!

另一位女性就是奥地利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王玛利亚·特蕾西亚(1717-1780)。她不仅是皇后,皇帝的生母,也是卓越的女王。她执政四十年,为奥地利的强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是公认的成功统治者和政治家,令人联想起中国的武则天。特蕾西亚女王一生共生育十六个子女,其中不少成了政治联姻的使者。她的小女儿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长女嫁给了荷兰摄政王,另一个女儿嫁给帕尔马王子,还有一个嫁给了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政治联姻是古今中外屡见的统治术之一,无论对外,还是治内。奥地利历史上在哈布斯王朝时就流行一句话:让别人打仗去,幸福的奥地利结婚吧!她的丈夫查理弗朗茨一世,虽是皇帝,却懒得料理国事,总是将政务推给妻子,自己溜出皇宫偷情。这位成功的女政治家身后,有着一个平庸的男人和一群优秀女儿。特蕾西亚有一句名言: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看来,这不仅是她治国执政的理念,也是维持家庭稳定之计。

这两位女性的故事,让美泉宫增辉不少。美泉宫是皇室的夏宫,虽比不上法国的凡赛尔宫的规模,但也足以令人震撼。不看美泉宫,就不算到过维也纳。此言不虚。和参观凡赛尔宫不同的是,美泉宫内不能拍照。游客带着讲解器专心听讲,缓缓地在一间间展室走过,仿佛重新翻开历史,阅读茜茜公主和特蕾西亚女王的故事。美泉宫的外边是一个巨大的皇家花园,冬天里花草休眠,一排排雕塑在寒风中屹立,维持着皇家之尊贵。沿着山坡走上花园的最高处,可以一览维也纳全城,你会感受到,昔日的辉煌已铸就了这座城市不朽之魂。

2017年2月

布拉格的荣耀

尼采曾说过:“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游完维也纳,我们就向布拉格出发。

布拉格这座城市,不同年龄的中国人对她有不同的记忆。能引起当下年青人联想的,是那部由徐静蕾导演、吴亦凡主演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我女儿到了这里,就特别留意那些在电影中出现过的景点。对于我来说,儿时看过的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好兵帅克》,大学时代读过的卡夫卡《变形记》、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等,都是属于这个城市的。还有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等政治事件也让不少中国人记住了这座城市。

从维也纳到布拉格,高速公路近三百公里,如果是走一段乡村公路,要近四五十里。我们选择了后者,主要是想感受这个东欧国家的田园风光。从维也纳往北约一百公里,就进入了捷克境内。下午两点多钟离开维也纳时,开始下起了一点雪花,我们庆幸在维也纳的两天里碰上了好天气,又为下一程的游览是否还有那么好的运气而担心,心想一定要在天黑前到达布拉格才好。

进入捷克境内,雪花越下越大了。乡村宽阔之处已是白茫茫一片。路上车还是不少,路面并未被冰雪完全覆盖。车开到一个小村庄附近时,前面开始堵车了。原来是一些大货车担心出事故自行停止行驶了。看雪越下越紧,担心这样堵下去会不会要冻在路上过夜啊。正好不远有一个叉路口,后面有几辆小车开过去了。我们也就跟上,感觉有点像进入了中国的县道一样,路不宽,没什么车。GPS显示,绕一绕还是可以在前方回到主道上。这样我们就放心了许多。但不妙的是,道路上一片冰雪,不小心就很容易打滑失控。雪太大,能见度变差,风把雪吹得扑面而来,更是看不清道路。有几处地方完全看不到一点路的痕迹,遂后悔不该绕这条偏道。

更惊险的还在后面。在38号公路Stonarov地段,迎面一辆大货车开过来了,与我们前面的一辆宝马车会车相持着,双方都担心怕滑出路基。大货车完全不敢动弹,宝马车是后轮驱动,一开动就打滑直往后退。我们也只好赶紧倒车,不料车后又开过来一辆大客车了。僵持了一会,谁也不敢乱动。这时只见我们后面的大客车上跳下两个人,帮着去推前面那辆小车。小车一开动就横着打滑,这时又下来一个汉子,三人合力终于把车推动,我们也就跟上过了这关口。原本计划下午5点左右赶到布拉格,现在7点多钟了还才到达捷克的一座叫伊赫拉瓦的城市,在这里休息一下吃个晚餐。没想到这个地方有一个很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赶得上广州那些最好的商业广场。更没想到的是,美食街居然还有两家中式餐馆,而且服务员都是中国人,主动用中文与我们交流。还让我们惊喜的是,物价很是便宜。一份自选式的中式套餐,就五个欧元。吃完后到超市去采购点食物,发现一般的水果和面包什么的,要比中国便宜。

伏尔塔瓦河畔

对捷克的第一印象:民风不错,物价也好。到了布拉格,我们住的家庭旅馆是女儿好几个月前就订下的,仅需二十美元一天(女儿说,估计这家是新开张,定价低了。我们订完后,价格马上涨至四十美元。也不贵啊。凑合一点的话,住八个人也没问题)。一套房,相当我们国内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可以洗衣做饭。非常干净,装修也是很新的。特别是暖气很足,夜间户外已是零下近十度,室内却只须穿内衣内裤。对捷克的第二印象:能源充足,文明程度高。

布拉格是一座美丽又古老的城市。放眼一看,整个城市建筑颜色非常鲜艳亮丽。大多数的楼房都是黄色的墙体,尖尖的屋顶一色的红瓦。特别是她的建筑物顶部变化特别丰富,有不少塔楼式样,故又有“百塔之城”的美称。街道不宽,路面由小石块铺成的,古色古香,非常适合步行游览。历史上,捷克这个国家经受过多次变乱,但布拉格的建筑非常有幸没有受到大的损伤。自中世纪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都得到了保全,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等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风格,应有尽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被誉为欧洲建筑艺术博物馆。是全世界第一个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

作为欧洲历史名城,公元9世纪布拉格就开始建有城堡。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京城。因为地处东欧与西欧的中心,成了欧洲文化的交汇之点。伏尔塔瓦河从城中流过,将布拉格一分为二。一侧是老城和新城,布满各种风格的古典建筑;一侧地势稍高,古老的布拉格城堡就盘踞其上。

观布拉格市容,一定要有俯瞰的视角。在老城区,最好的俯瞰点就是老市政厅的塔楼上。这是一座建于1338年的哥特式建筑,位于老城广场中心,塔内有电梯。游客可以在塔顶上环绕着俯瞰全城,尽情体会“百塔之城”的壮观。广场周边教堂、塔楼密集,各种尖尖的屋顶林立,哥特式风格的双子塔,巴洛克式教堂一丛丛的尖顶,尽收眼底。近处最抢眼的建筑是著名的泰恩教堂,其不对称的哥特式尖顶,分别象征着男性和女性元素,是布拉格地标建筑。还有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卡罗利努姆宫,著名的火药门楼等等。即使是普通的民宅建筑,绚丽多彩的屋顶因其连绵不断也能令人着迷。当地的旅游册上说,对于布拉格来说,没有什么最适宜旅游的季节,也没有什么最不适宜旅游的季节。每个季节她都会给人们展示着完全不同的风采。的确如此,比方说我们此时俯瞰到的布拉格屋顶,就是最美妙的。妙在何处?妙就妙在屋顶的阴面还积着一层薄薄白白的冰雪。青铜色的哥特式尖顶和大块的红色民宅屋顶交辉,再恰到好处地点缀着雪白,整个布拉格就是一幅色彩谐和的水彩画。

这有点像站在法国凯旋门上面俯瞰巴黎。不同的是巴黎的街道体现的是高大上的皇家气势,而布拉格的市容更多的是让人感到一种温馨绚丽的市民风情。

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上有精美别致的天文钟。这里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大家在此驻足观赏这一闻名于世的钟楼。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十二门徒圣像如走马灯似地经过窗口。稍远处的新城区是繁华的商业区,说它“新”只是相对老城区而言,它建于1348年。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德沃夏克博物馆等。

另一处俯瞰点是布拉格城堡。城堡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群,像一座小城。城堡的主要入口处左右有士兵站岗,每隔一小时都会有换岗仪式。圣维特大教堂、火药塔、旧皇宫、圣乔治大教堂、圣乔治修道院等等,都是造型各异、既宏大又精美的艺术品。从城堡城墙高处观望布拉格,伏尔塔瓦河蜿蜒穿城而过,给这幅水彩画增加了灵动的线条,整座城市多了几分妩媚。

伏尔塔瓦河上横卧着十多座造型各异的大桥,其中最有名的是查理大桥。它连接着古城堡和老城区,是一座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全长五百多米,宽不到十米。桥两侧矗立有二十九座雕像,每一座雕像都有自己的故事。布拉格有句俗话:没有走过查理大桥就不算到过布拉格。即使不了解其中的故事,这座桥也是值得来回观赏反复玩味的。桥上禁行车辆,两边有不少的绘画与工艺品摊位。游客穿行其间,近处远处,桥上桥下,美景目不暇接。

从桥端可沿河岸下到河边。大群的天鹅、鸭子等游弋河面,虽是冬天,游姿仍然十分优雅。特别是其数量,比我们在瑞士巴塞尔的莱茵河上、慕尼黑王宫前的水池里看到的都多。心想,人说游欧洲,就是一个宫保鸡丁大餐(宫:宫殿;保:城堡;鸡:基督教教堂;丁:市政厅),我看还应加上一只“鹅”才完整。

沿查理大桥城堡一端的一条巷子进去不远,就到了卡夫卡故居。故居门前小院里有一青铜色的现代雕塑,两个男性露出生殖器在对着撒尿,并且还能左右摆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故居现在成了出售卡夫卡著作的专门书店。卡夫卡以《变形记》等小说闻名于世。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他能像正常的人一样感知身边的世界,却无法从外形上回到正常人的模样。对于自己命运把控的无力,对命运挣扎无果后的绝望,表达着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变了形的人,无法被周遭世界认识和理解,即使是他朝夕相处的亲人也难以接纳他了。是谁将人变为虫?是谁扭曲了人与人的关系?卡夫卡对人与社会的思考远远超出了国界,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这正是卡夫卡作品摄人心魄的力量所在。

与卡夫卡齐名的是昆德拉,他们被认为是布拉格的两张名片。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为名言在中国民众中广泛引用,虽然不是每个引用者都注意到了它的原意。昆德拉认为,责任是人生一个沉重的负担,解脱负担,貌似轻松,但生命的存在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具体到每个生命来说,何者为重何者为轻,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各自的权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人公一生都在作生命之轻与重的衡量,灵与肉的较量。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衡,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已无从判别时,人生也就变得无所适从,这就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卡夫卡、昆德拉们的思考,给布拉格的调色板渗入了奇异的色谱。

忘了是哪位作家说过,“布拉格是一座有着知识分子担当的城市”。在卡夫卡、昆德拉们身上,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知识分子对于一个时代及他所处的社会来说,他的价值何在?他的担当在哪?在布拉格,以卡夫卡、昆德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思考,在身体力行。按照这一思路去观察发生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或许更能理解知识分子生命中的轻与重了。

布拉格有一个传说,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利普舍有一天携各族酋长来到伏尔塔瓦河畔的山崖上,面对眼前这片广袤的荒芜之地,她向众人深情宣告:“我看见了一座大城市。天黑之前她将会获得荣誉和称赞,她的荣耀将传遍全世界。她的荣耀一定会升起……”这一梦想般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布拉格的荣耀获得了全世界的分享!

2017年9月

瑞士深度游

题记:1993年暑假,我应邀访问瑞士,在瑞士朋友家住了一个月,基本上游览了瑞士全境,全方位体验了瑞士人的生活。此时中国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而瑞士的见闻令我这初出国门的中国青年十分新鲜。这组游记,既记录了瑞士的情况,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文章曾分节在《湖南广播电视报》《长沙晚报》《科学晚报》《株洲日报》等媒体发表过,算是国内较早介绍瑞士之作了。

一、重传统的瑞士人

瑞士人重传统。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难以想象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是怎样的一种古色古香。在都市和乡村,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普通民宅,不少都是修缮完好的古建筑,在这些建筑物上,你可以见到赫然醒目的年代标志。在我的印象中,17世纪的建筑物似乎还不少,某些有点“身份”的民宅外墙上,还用彩画或文字记述着其光荣历史,诸如思想家卢梭某年某月在此干了什么,马克思某年某月在此写了什么等等。

瑞士人的重传统,不是闭关锁国的唯我自大,对世界各国的传统都是一视同仁。在瑞士朋友家做客,他们变着法子给我做瑞士的“热斯蒂”、法国的“丰狄”、意大利的“比扎”等传统名吃。为了答谢,我也凑合地搞了几个中国菜,结果是大调他们的口味。特别是对筷子的使用十分虔诚,一位小姐用筷子夹了半天,像大观园里刘姥姥夹鸽子蛋似的劳而无获,最终还直甩发酸的手,但仍是依依不舍的。然而,有次在外旅游,错过了吃饭时间,其他饭店都休业了,只有一家美国的麦当劳在营业。瑞士朋友极不情愿地请我吃麦当劳,一边还鄙夷地说,麦当劳什么东西,美国两三百年历史,只能搞点快餐文化。那口气,颇有点像一个老贵族对新暴发户的不屑。

瑞士首都伯尔尼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