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我写这本《闲话林语堂》的理由可能很多,但最基本的一个是为了读者,即向读者展示比较丰富、比较真实、比较鲜活、比较正确的林语堂这个人。因为在我看来,迄今为止,不论是一般欣赏者,还是学术研究者,他们对林语堂的认识和理解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林语堂的作品在中国内地流布不广,且主要集中在散文和一两部小说,这就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林语堂的更为全面的认识。又如,人们对林语堂误解和误读的情况颇多,有人迄今还简单地用阶级斗争观点来评说林语堂,指责林语堂何以没有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创作;也有人不假思索地用鲁迅的完全正确性来否定林语堂,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鲁迅完全正确,那么被鲁迅批评的林语堂当然是错误的;还有人非常主观地以自己的好恶来消解林语堂的价值意义,自己不喜欢闲适和性灵,那当然也就讨厌林语堂倡导的这些“玩艺儿”;更有人以一己成见污损林语堂的文章和人品,将林语堂说成是没有价值和不值一观的人物。于是,林语堂的形象被严重地扭曲了。

当然,非学术性的因素是容易改变的,这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最应注意的还是学术上的误读大量存在,这是林语堂迄今没有获得他应有的地位的重要原因。像有的学者就这样认为:林语堂由于过于乐观和快乐,所以缺乏悲剧意识,这就带来了林语堂的“浅”与“薄”。这可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它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林语堂的价值判断。我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林语堂不仅不缺乏悲剧意识,而且有着更强烈的悲剧意识,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而已,那就是不简单地停留在对世界、人生和生命的悲剧式感受上,而是在此基础上用审美化的人生冲淡它。林语堂很有名的一句话是:“纵令这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也可以这样说,林语堂的生命画布的底色是悲剧的,但他却倾其一生用整个生命在那上面涂抹着快乐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林语堂的作品总有一种洗不去的悲感渗透于字里行间。

我写作的第二个理由,是为了林语堂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前几年我出版过一本博士论文《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好评,被称誉为“标志着林语堂研究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但这部书的遗憾是从学理角度切入,因论文体系所囿,不可避免地对林语堂进行了更多的取舍,甚至分割,这就影响了对林语堂更为全面、更为真实、更为感性和更为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说,理论的探讨最致命地损害了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形象性;“去粗取精”的方式在获得了系统和提升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丧失了研究对象的原汁原味。眼前的这部书可能较好地弥补了我以前林语堂研究的缺憾,给人一种更为原生态的感受。在对林语堂的认识上,这本书较前又有了新的突破,有的是对以前的进一步深入,而有的则完全是新的结论。比如,林语堂的“自恋和恋母情结”在这之前也有提及,但缺乏分析,更缺乏足够的依据,本书对此进行了单独论述,尤其对它的内涵和价值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和评说。又如,对“林语堂与钱”、“林语堂与周作人”、“林语堂与辜鸿铭”、“林语堂与郁达夫”以及“林语堂与明清小品”等的关系,本书都形成了新颖而独到的见解,这是一次重要的突破。表述的自由与随便也是值得提及的,这是《闲话林语堂》一书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虽然在《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一书中我尽量用清新活泼、感悟灵动的语言写作,但还难以摆脱某些所谓的“学术规范”。本书则显得更为自由活泼了,就如同一个异地旅行者,我一个人游山玩水,尽了自己的心意,哪个地方有意思,有趣味,我就到哪里去,直到心领神会、快快乐乐和心满意足为止,然后再换一个地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对我们以往的学术研究开始怀疑起来,许多作茧自缚的研究者,自己都不快乐,还希望别人快乐和从中获益吗?更何况林语堂这个人一向反对过于严密的逻辑和推理,也反对一味忙忙碌碌和不知人生为何物的人生方式,而是酷爱直觉、悟性、想象力、性灵、常识和闲适,酷爱人生和生命。换句话说,对林语堂这样一个自由萧散和诗化人生的人来说,“闲话”可能比“正论”更有力量透入林语堂的灵魂深处。

最能引发我兴味的理由可能还是为了我自己,为我这颗心灵和灵魂的安定及快乐。因为在这么长久的写作时光里能够与林语堂朝夕为伴,促膝相谈,互听心曲,灵魂贴近,我真是快乐无比。有时我甚至想,我应该感恩于上苍,是他将林语堂这个作家送给我,使我能够沐浴在他的阳光之下,是他不断地改变了以往的我,并给我一个全新的自我。更让我感动的是,当夜深人静,有时林语堂还有梦来,这是我更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可以说,林语堂从生命的意义上使我获益匪浅。

第一次在灵魂上感动我的是鲁迅,因为对我这个早年丧母,缺乏母爱,从小就充分体会到人情冷暖的少年来说,鲁迅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我学会和练就了一副深刻的审视的目光,它可以具有很强大的穿透力,能够对历史、时间、生命和人心进行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对这期间的阴暗面有入木三分的透入。这曾给我带来一阵阵狂喜,就好像一个近视的人戴了一副近视眼镜一样的感受,因为我比别人更清楚地看到了人生和人性的“丑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鲁迅给我的深刻性逐渐地成为我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深刻的思想常常让我目光犀利,情绪激愤,心灵激荡,有时悲剧感像梦中的潮水一样将我覆盖,令我有窒息之感。此时的我,真如鲁迅所说的那些在无门无窗的黑铁屋子中的酣睡者。鲁迅不愿意唤醒他们,因为在被唤醒后如果冲不出来,反倒感到更加痛苦。此时,我思想之下最直接的后遗症是绝望和失眠。一个过于看重“丑恶”的“清醒者”,却难以逃脱自己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悲剧感和苦难感的罗网。可以说,我既从深刻的思想中获益,又在这深刻的思想中迷失了自己。我的理解可能是这样:深刻的思想是“刀”,是“酒”;而人生悲剧感则是“水”,是“愁”。我那时的境遇真可用李白这句诗来形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有一次,我在读林语堂的文章时感到兴奋、惊诧而震颤。兴奋的是,我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他说的话如明媚的阳光一样给我一种温煦,一种抚慰。惊诧的是,以前我也读过林语堂的作品,何以那时没有读懂?震颤的是,我的心灵之弦好像受到了强烈的弹奏,于是从此处流淌出美妙的音乐。不管怎么说,读林语堂的作品好似开启了我心灵的封条,于是一颗苦痛的心从铁屋子里一跃而出,一个广大、丰富、色彩斑斓而又阳光明媚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也好像一只雄鹰被滚滚的乌云压住了翅膀,忽然翻身一跃而腾上云端,于是感受到了乌云之上,那从苍茫的无限遥远的天际,远远而来的阳光的普照。此时的我,身轻如燕,真想喊出这样的一句话:以往的人生活得太沉重了,而今这样的世界还真值得一活。后来,我一直在想,林语堂的作品给了我一次新的生命,它把我从“黑暗”的深渊里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新的支点、视角、思想方法,也获得了快乐的源泉。再后来,我自己又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给了我那么大的力量?我从林语堂那里获得了什么?

对宇宙、世界和人生更深入的认识可能是个基础。林语堂一生关注生活、人生和人类的生命,但这有一个前提,即他对宇宙和自然天地的理解。林语堂更多地站在老庄的角度来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那是人类无法认识也永远难以认知的一个无边无际的存在,因为以今天人类科学的发展,还解不开我们最熟悉的人体之神秘,而对比太阳系的1000亿倍还要大得多的宇宙来说,人类如何能够真正地理解它?更何况对每个个体来说,长命不过百岁,在历史的长河里他是那样微不足道,而在宇宙中那又能算得了什么?由此,林语堂形成了对人类生命尤其是个体生命的悲剧式感受。对林语堂来说,最可贵的是,他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发展了一步,那就是:既然人生和个体生命在本质上太微不足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创造一种积极快乐的人生观,以消解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悲剧感。这就是林语堂所倡导的善待人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时刻,让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还有,人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粒子,他不能无视天地宇宙的存在,更不能与其道心相对抗,而应该让人生与天地自然和谐,遵循天地之道。于是培植敬畏之心,向物学习,谦卑自然,知足常乐,宁静守一,从容自若,快快乐乐等等。一句话,林语堂倡导的是这样的人生观: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去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于是,我看到了林语堂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也理解了他那更为博大的胸怀,即对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都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更何况对于人?因为阳光、雨水和空气就是这样的:它们不计回报,而是无私地哺育天地万物。从这里,我们就明白了林语堂为什么歌颂母亲之伟大,也明白了林语堂的写作为什么总是心怀一腔热情,对人、对物、对四季,甚至对一草一木,他都写得那样款款情深,而且即使对坏人,林语堂也难以真正憎恨起来,因为林语堂坚信孟子的话,人性本善。林语堂还引用过耶稣对害他的恶人说过的话:“我可怜你们,因为你们无知。”还有,林语堂赞赏过苏东坡的话:“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如此情怀就可以克服眼内全是坏人、恶人而没有好人的局限性,也不会心怀嫉妒、铁硬心肠,而是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能看到其优点和长处,慢慢形成如大海一样有容乃大的胸怀,形成一颗怜悯之心,那种可以熨平一切人生苦难的心。今天,人们可能越来越看到人类的整体性,看到人类共同存在的困境和伙伴关系,这就是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而不是相反的侵略、压迫和歧视。以美国为车头的现代文化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克服的隐忧。比如,对强力的崇拜,对速度的追逐,对老人的漠视,对财富的顶礼膜拜,但却对自然宇宙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对逻辑的信仰,对心灵的忽略,对人生和对人类幸福的错误理解。可以说,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都与人类和平而宁静的心灵之丧失有关。关于这些内容,林语堂都做过非常详细而又独特的表述,并告诉我们:一种最好的文化不是过于外在化、狭隘化、功利化的,而是心灵的、广大的与和平的。于是,我看到了人类发展的美好前景,再也不似以前那样如在大海中间游泳一样,感到一种强烈的无望感和悲剧感。

林语堂很有个性,性格也非常可爱。他天真烂漫,富有奇思妙想,朴厚坦荡,聪慧过人,志向远大,精力充沛,见解也与众不同。林语堂崇尚立足于天地之间的“大丈夫”,不喜欢道貌岸然和虚伪的道学家,最讨厌那些没有人气的“小白脸”,为人是如此,为文也是这样。所以,林语堂的文章有真诚、有气势、有活力、有灵气、有趣味、有境界,完全是从天地间、从心胸里流出,如行云流水,不加雕饰,舒卷自如,萧散自由。这与许多人的文章调子太高、过于晦涩、缺乏亲切、少有趣味是不同的。读林语堂的文章就好像一个老朋友在向你说心里话,听来特别舒服,也好像领略天地间的胜景,极得自然从容之致。像《动人的北平》、《诗样的人生》、《个人的梦》、《孤崖一枝花》、《秋天的况味》、《读书的艺术》以及《苏东坡传·序》都可以称为天地至文,它们如春风化雨一样常常滋润着我的心田,成为我百读不厌的作品,当我快乐乃至于忧伤的时候,我都能从这些作品中获益,心情常常如被风鼓动的船帆,饱满、快乐而充满生活的力量。

佛家有言:一孤灯而照千年暗。由于内心通明了,心灵变成了一条不冻河,外在的和心灵的束缚都如脱去衣服一样地被解除了,于是,我真正获得我的自由及快乐,心灵再也不是如纸一样的脆薄,而是变成可以担承一切沉重的大地。有了如此心灵,哪里还有什么苦恼,更不会为世事嚣嚣而失眠了。当然,我的这一收获是鲁迅和林语堂二人的合力惠赠,在此记下我对两位文化先驱的崇敬之情!

由于自己中西方文化的功底还不够,修养还不足,尽管在与林语堂相面对的时候常有灵魂的贴近之感,也获益良多,但也常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因为要理解一个以“一捆矛盾”自居的复杂人物,要理解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欲理解一个才气过人、我行我素的独特灵魂,那肯定不是一日之功。从这个角度来说,此书中肯定有许多不恰当或错误的地方,不管是对林语堂的褒扬还是批评都是这样,那就请读者多多批评和指正。至于书中一切错误和不足当由作者本人负责。

2001年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