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优雅的女人永远不老

序:优雅的女人永远不老

曹亚瑟

1926年春天,刚刚升入大学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去巴黎高师,在那里她见到了身高不足一米六、一只眼睛斜视、戴着一副圆眼镜、长相很一般甚至有点丑陋的让-保罗·萨特。她最初对萨特的印象并不怎么样,萨特却对这个长着蓝眼睛、褐色头发、体态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深深着迷了。

萨特约波伏瓦见面,波伏瓦则派妹妹替自己前往。事后,妹妹对萨特的评价是:这人还不错。

萨特毕竟是巴黎高师的才子,他在与波伏瓦的接触中,经常高谈阔论哲学和文学,声称自己要“同时成为斯宾诺莎和司汤达”。他的博学和谈吐吸引了波伏瓦。后来,在全法国的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萨特和波伏瓦竟分别拿下了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从此,精神的契合使他们成了一生的伴侣。

按说,波伏瓦对穿着和化妆品并不是特别讲究。她晚年在回忆录《盛年》中写道:“我对服饰和化妆品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我乐于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波伏瓦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对社会的影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由里至外透出的书卷气和充满涵养的优雅举止。

其实,对于衣着打扮,波伏瓦的观点非常独特,甚或带有哲理。她在被誉为女性主义“圣经”的《第二性》一书中这样论述:“打扮的这种社会含义,使女人通过自己的衣着方式,表达她对社会的态度;她服从既定秩序,给予自己一种谨慎的高雅个性;可以产生许多微妙的区别:她根据自己的选择表现出是脆弱的、天真的、神秘的、老实的、严肃的、快活的、庄重的、有点大胆的或谦逊的。或者相反,她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去拒绝俗套。”(《第二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波伏瓦积极投入社会事务,她的魅力散发在一次次演讲中和著作里。她对传统的男权社会把女性造就为“第二性”是不满的,但她的女性主义是温和的。

当然,后来的女权主义走得很远,已经彻底颠覆了波伏瓦的理论,甚至以“性别”为“战争”,把男性、女性对立起来,试图用两性之间的博弈决定世界的归属。

女权主义诞生在西方是有其社会背景的,把它生搬硬套到中国难免水土不服。中国女性深谙老子“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髓,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融”而“化”之。

及至当代,中国女性更有智慧。她们擅长用“至柔”手法,把男性与女性、女性与社会、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使得各方关系都那么熨帖、和谐。

这就是女性优雅的力量。我想,这一点与波伏瓦是一脉相承的。优雅是自内而外的,是内心丰盈的外化,是个性修养的高妙,是待人接物的恰到好处,是做事处世的不疾不徐,是不张狂、不卖弄、不给人压力、不咄咄逼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本书的作者孙茹在这方面就很有心得,从这本书的一些篇名就能看出端倪:“女人有趣,家才有生机”“好太太的四个层次”“女人,你声音的高度决定着你的优雅指数”“有一种幸福,就是当你老了身边仍是结发人”“婚姻是一个为爱妥协的过程”“人生不是用来凑合的”“父母在,要远游”……她结合自身和身边的生动事例,加上自己独特的见解,使这本书不啻是一本女性优雅指南,很有针对性。

我跟作者在报社做过多年搭档。说起来,孙茹过去多与数字打交道,而不是文字。但阴错阳差,她被派到报社抓经营,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多收入三五斗”,我也经常与她一起“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她原本是一个有着浓厚文青情结的女性,这下心中的记者梦被重新勾起。工作闲暇,开始笔耕,累年下来,也积存了几十万字。

孙茹很注意自我修炼,从外表到内在,不管外界如何兵荒马乱,都不改她优雅的一面。记得有一次三八节,报社举办一个女企业家沙龙。在一切都功利化的今天,我们的活动竟然非常干净、纯粹,鲜花、音乐、葡萄酒、甜点,大家轻松地度过了惬意的下午时光。这样的活动其实更能拉近大家的距离,合作自在不言中。这,就是孙茹的主意。

孙茹爱才惜才,特别对报社几个冰雪聪明、学历高、写作水平又拔尖的美女记者喜欢得不得了。眼看这几位要奔三,婚嫁之事尚未摆上日程,这可急坏了这位大姐,她恨不得把自己掌握的“优质资源”倾囊而出。几个回合张罗下来,她才发现,并不是觉得条件相当就会有合适姻缘。美女记者们心高气傲,不对上眼那是万万不行的。好在N年后,一位已离职的前美女记者告诉她,自己生了对双胞胎,她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孙茹私下告诉我,她最不喜欢别人称她“美女社长”,感觉是歧视女性。但我说,谁让你这么一把年纪身材还看着像个十八岁的大姑娘?讲到对身材保持的秘诀,她的毅力不得不让人钦佩,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中午去健身房锻炼。健身塑形,坚持一周容易,坚持一月也不难,难的是整年坚持,何况一坚持就是十几年。难怪我们中午约她吃饭,往往被她“婉拒”;而当我们吃饱睡好,人家也精神焕发地开始了下午的工作。想来健身房想赚孙茹这样的人的钱太难了,有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我想没什么事是她做不成的。

处理好外部事务,只是她能力的一方面。在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方面,她也有自己的独得之秘。她家的几位老人都已高龄,在她的精心谋划下,每年都陪同他们去旅游,真是“家和万事兴”,你在本书里就能找到她的心得。

这本书,是孙茹坚持十年笔耕的成果,也是她生活经验的结晶。我想这其实凝结了中国女性的共同优点:天生能干,而不是蛮霸强悍;做事细致,而不是婆婆妈妈;热爱家庭,而不是低眉顺眼;温柔体贴,而不是事事迁就。

她欣赏杨绛先生雍容优雅的气度,倾慕《致橡树》中的那个独立人格形象,向往简·爱的坚强个性,激赏叶塞尼亚的敢作敢为。

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孙茹的思想资源,成为塑造今天的她的精神动力。

优雅的女人永远不老。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有趣的女人在岁月面前始终保有谦卑的微笑,无论年轮多么无情,即使将千万人风蚀成为不堪一击的黄脸大妈,但时间的利刃只能将她们磨砺得更为风情、更为优雅、更为众人瞩目——内心气象万千,岁月岂能左右?”

看,一位优雅的女性正向你款款走来。

2019年3月,小鲜馆

(作者系知名作家、《东方今报》副总编辑。)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