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有朋友问我:“《周易》是算命的书吗?”我回答说:“是,也不是。”

我之所以说“是”,因为《周易》原本就是上古时期祭司和贵族们用来占卜的工具书。上古时代,先民信仰萨满教,贵族王侯们凡是遇到战争、祭祀、庆典、嫁娶、农事、狩猎等大事情都要进行占卜吉凶,然后才做决定。《易》,很早就出现了。传说,在远古伏羲氏时代就出现了八卦图,夏、商时期出现《连山》、《归藏》两部易书。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和古今多数学者的研究,商末的时候,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城(今河南汤阴县北)。在牢狱中,西伯侯研究伏羲氏的八卦图和夏、商时代的易学,将伏羲氏的八卦图做了颠覆性的修改,形成“后天八卦图”。

伏羲八卦图

文王八卦图

姬昌为什么要修改伏羲八卦图呢?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南方热北方冷,伏羲八卦图中乾卦的方位在南,坤卦方位在北。乾,在五行中是金属,方位在西,不该在南;坤在五行中是土,方位在北也不对。因此,西伯侯将离卦放在南方,坎卦放在北方。离为火,坎为水,这样一改,符合中国的地理环境了。

姬昌还就地取材,用监狱附近的蓍草作占卜的工具,创造了蓍草占卜的新方法,取代了龟甲占卜的方法。现代考古发现的甲骨文,就是商代的祭司们用龟甲火烧的方法占卜吉凶后,所写的卜辞。自西伯侯创造蓍草占卜的方法后,龟甲占卜的方法逐渐失传了。西伯侯用蓍草占卜的方法,将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个三划单卦相互重叠组合,推演出六十四卦。

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卦辞、爻辞,是不是都是姬昌所写?古今一直有争论。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卦辞和爻辞是怎么来的,其作用是什么?卦辞和爻辞是占卜者根据卦图、卦象和爻象而写的判词,再根据判词预测吉凶祸福。其次,我们通过研究卦辞、爻辞的语气、举证的事例、阐述的易理,大致就可以判断出是什么人所写的卦辞、爻辞。古代学者大都认为,《周易》卦辞和爻辞是姬昌和他的四儿子周公姬旦所写;也有人认为是周族的大祭司所写,或者是后人假托西伯侯姬昌名义而作。我通过研究《周易》卦辞、爻辞,判断《周易》大部分卦辞是姬昌所写;而爻辞大部分是周公所写。在这一点上,我与作序的王忠伟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当然,也不排除宫廷大祭司写了部分《周易》卦辞和爻辞。总之,《周易》卦、爻辞是商末周初时期周贵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司马迁的结论,至少证明,修改伏羲八卦图、创新占卜方法、以八纯卦推演出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的建树。到了汉代,《周易》的卜筮之术发展起来,成为民间风水术、算命术、相面术、星象术、医术的源头。

我之所以说“不是”,因为《周易》的卦辞、爻辞内涵极其丰富,涉及上古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祭祀、教育、法律、刑狱、民俗、婚嫁、道德等,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囊括其中,它是上古时代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思想源头都来自《周易》。《周易》卦辞、爻辞中体现出来的世界观、方法论,是3000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物极必反的方法论,中正和合的价值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直到今天不仍然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吗?!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不会变成美国人,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文化基因不一样。再如,《周易》的易字,本义就是“变”,变化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法则,变化没有终点,变化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追究终极真理、终极目标,动不动就说他们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制度、最完美的制度。显然,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没有灵活性的。

在历代思想家中,孔子对《周易》的哲学思想、人伦道德思想的研究与发展贡献最大。孔子在5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学习、研究《周易》,当时《周易》是刻在竹简上的,用牛皮绳串连成册,“韦编三绝”是形容孔子反复阅读《周易》,牛皮绳断了三次,可见孔子研究《周易》到了痴迷的程度。孔子是鲁国人,周公封国在鲁,孔子重视研究《周易》、《周礼》不是偶然的,因为周公既是《周易》的作者之一,又是《周礼》的制定者。周初时期的文化典籍和历史文献,鲁国应该保存最多。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王室成员,其十五世祖是宋国第二代国君微仲,六世祖是孔父嘉,宋国大夫。孔子随六世祖姓,后迁居到鲁国。孔子家传的商周时期的典籍文献可能就很多。总之,孔子具备了研究《周易》的各种条件。

孔子是不迷信鬼神的,他对《周易》的卜筮部分不感兴趣,而是集中精力研究易理。孔子的研究成果,就是《十翼》,包括的内容有《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象·下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和《象传》是孔子对《周易》卦辞、爻辞的易理解读,成为后人学习研究《周易》易理的主要参考。自孔子作《十翼》后,《周易》成为儒家经典,列为群经之首。但是,古今都有学者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十翼》的作者不是孔子,可能是由他的弟子根据老师讲学记录整理而成,就像《论语》那样。也有人认为,是后儒假托孔子之名而作。我认为,孔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十翼》的著作权属于孔子。因为,《十翼》的思想完全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我们现在读到的《周易》,由《易经》、《易传》两部分构成,《易经》就是64卦的卦辞和爻辞,《易传》就是《十翼》。我的《诗解周易》主要是对《易经》的解读,参考了《序卦传》、《彖传》、《象传》的易理思想。

此外,《周易》还暗藏着从周太王(古公亶父)到周成王时期周部族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我在《诗解周易》中有所提示。《周易》卦辞、爻辞非常简约,往往没有主语和代词,让人费解,但是认真研究就不难发现,很多卦辞、爻辞是站在君主的角度谈如何治国理政和统治臣民的问题。这也证明《周易》的主要作者是王侯贵族。从占卜角度看,《周易》的卦辞、爻辞是对众多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具有普遍性意义。否则太具象了,就不能作为占卜的工具了。

《周易》经常出现“利涉大川”、“利见大人”这样的卦辞、爻辞。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我有必要做出统一解释。“利涉大川”,表面词义是有利于涉渡大江大河,但这句话的含义很广泛,包括开疆拓土、推行改革、部族远征和迁徙等大事。在上古时期,由于受交通工具的限制,渡过黄河、长江这样大河是很不容易的。如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南北朝的局面,就是因为长江是天然的战略屏障。“涉大川”,引申为王朝的重大事情。“利见大人”,词义就是有利于觐见王侯贵族。殷周时代是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诸侯觐见王、平民拜见贵族也是大事情,往往都埋藏吉凶祸福,朝觐前必须进行占卜。

我研究《周易》,始于占卜,只作为个人游戏而已。后来专注易理的研究,至今20余年矣。《诗解周易》就是我研读《周易》易理的果实。这颗果实还很青涩,但唯其青涩才是我继续研究《周易》的动力。我愿意把这颗青涩的果实献给读者,献给易学爱好者们!

《诗解周易》的体裁,分杂文、诗歌两部分,杂文部分解读卦名、卦象、卦辞,分析每一卦的主题、背景、意义;诗歌部分解读每一卦的爻辞。《周易》每一卦的六个爻辞都是互相联系的,拥有共同背景和主题,用诗歌解读,每一卦就形成一首组诗。为了让读者易懂,我写的是现代诗。《周易》爻辞过于简约,反而给我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用诗歌形式解读。当然,想象必须有依据,不能离谱了。本人不是易学专家,错误不可避免,望读者们、朋友们多多赐教!

最后,我将自己对《周易》的理解,浓缩为一首七言古风,赠予读者。

水有源头山有边,饮水思源五千年。

一二包容大宇宙,乾坤互动万物繁。

物极必反知进退,中正和合道不偏。

自强不息天行健,厚德载物地德绵。

黄河长江东流去,昆仑太行向中原。

河图洛书始有易,文王羑里演新篇。

韦编三绝作十翼,孔子功高周易传。

华夏人文基因库,千年万载亦领先。

上古文明皆中断,神州复兴报轩辕。

伟哉,我黄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