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序章

我们怎么样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学的知识与内容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经典——认真地学习和了解一本经典,这是一种事半而功倍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就通过《道德经》来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与智慧。

正式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陈述几个理由,讲讲为什么要选《道德经》来作为首先给大家解读的经典。

第一,在我们现在和外来文化的沟通交流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道德经》也日益地凸显了它的重要性,起着桥梁、纽带和中介的作用。你看这次我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标题是“一带一路,大道共赢”。从西方文化角度来讲,对咱们中国文化中“道”字的了解,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我们日益强调国际视野的今天,这本书是我们必须认真去研究学习的,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学习国学,有一个人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这个人叫张载,字子厚(名和字都是出自“厚德载物”四个字),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你看“习马会”,马英九在讲话时,唯一引用到的古代先贤的名句,就是张载的四句话,冯友兰先生把它叫做“横渠四句”。这四句话的内容是:为天地立心——大家要活成法天地正气的人,成为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家各自做的工作,不都是为生民立命的工作吗?第三句话,也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为往圣继绝学。你说咱们自己的文化大家都不学都不传承,那不就断绝了吗?大家学了《道德经》,学了其他的经典,再讲给别人听,这不就是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行为和功德吗?做好上述三件事,才能期待“为了万世开太平”。所以我们今天做的这个事情,就属于“为往圣继绝学”。

各位知道,宋明理学的称呼对我们文化来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宋明理学主要有三大派:一派是闽学,指朱熹的学说,他在福建一带讲闽学;一派是洛学,是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在洛阳一带讲洛学;第三派就是关学。你看,我们大家都知道,西安在历史上曾经处在四关之中,所以叫“关中”。关中的学问就叫做“关学”。关学的创始人就是这位张载。你看他这四句话,这个“为往圣继绝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抗战的时候,浙江大学迁校,师生们走到江西的时候,请了一位国学大师叫马一浮(现在浙江大学的校歌歌词就是这位老先生写的)。马一浮给浙江大学师生开坛讲的第一堂课就是横渠四句,他认为这四句话才是真正的大学问,比西方那些学问加到一块,分量还重。

大家若去过西安古文化一条街,都会看到关中书院门前立着一尊雕像,这尊雕像是谁呢?明朝的关学代表人物冯从吾先生,咱们长安人。冯先生把古往今来的大学问概括为一百零八个字,他认为不管讲了多少,其实古往今来的大学问都不出乎这一百零八个字。这一百零八个字主要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再讲古往今来的大学问,也无非就是如此。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告诉大家,“少则得,多则惑。”秦汉之时就有博士,博士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就是研究一本经典。这博士一生专研究一本经典,你把这本经典研究精通了,再讲给别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对学问的传承。所以大家读书不可以杂,钻研一本,才是一种真正好的学习的方式。这是我给大家陈述的两个理由。我们为什么要学这本经典?“经”就是途径,就是道路,“典”就是典籍。每个国家都有几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保证国家在文化的传承中行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当然如果再加一个理由的话,我还想给大家说一件事。现在有这样的一种趋势,让国学全面地覆盖中小学课本。到高中的时候,学生要重点阅读的经典就包括这本《道德经》。出什么事了?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大的力度?当然是有意识的,因为大家对当时的中小学课本意见太大了。

有一次,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材编写组去视察,他发现一件事,上海已经把教材中仅剩下的四首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也给删掉了。不是说要给学生减负吗?一减负就删两个内容,一个是鲁迅的文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这些经典的诗词歌赋,乃至其他的文化的载体。一句话大家都熟,“欲灭一国,先灭其文”,你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先把这个国家的文字灭掉,你再把其他的文化载体灭掉,慢慢地这个国家的人可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文化是根,文字是文化的根,你连根都被人家挖了,那你当然就认清不了自己的面目。所以习近平当时对这种现象就非常地警惕,也非常不满。他说去中国化我很不赞成,去中国化,就是把中国的元素去掉,这是非常悲哀的。

这个事完了之后,习近平去的就是山东曲阜,就是明确表示高调提倡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由中央主抓国学的继承和发展的推进工程,让国学全面覆盖中小学课本。让我们的小孩从小读我们自己的经典。这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与方法。我们的小孩假如对经典都了解得很熟悉,有的甚至能够背诵(因为我见过很多能够背诵《道德经》的小朋友),而我们作为家长却对这个一无所知,这事是不是说不过去。所以无论是从世界的层面,从我们文化继承的层面,还是从我们家庭的层面,大家都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来研读一下这本经典《道德经》。

我要给大家讲的内容也秉承大道至简的理念。

怎么讲呢?

首先,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老子这个人——其人。

第二,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的情况,《道德经》这本书——其书。

第三,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里智慧的精要——其道。

所以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就这六个字,“其人”,“其书”,“其道”。等我们把这些基本工作做完了,我们再逐章地解读《道德经》。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样的一个工程,也是非常不得了的,非常难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