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

早醒

从西北到南方的乡下,旅途劳顿,本来的计划是痴睡几日再说的。

没想到,从第一日开始就早醒了。

然后就一直早醒。

真是世事难料。

我以前睡觉很轻,毫不夸张地说,深夜睡在卧室,楼底下的花园里有人按动打火机,都能把我吵醒。

来到乡村以后,我经常很早就困了,一困,头挨着枕头就睡着。人家说,心闲,梦稳。我却常常进入一种无梦的睡眠,这种体验十分罕见,哪敢不珍惜呢?还不一觉又一觉,睡到百事俱忘,四肢松弛,尘劳尽消……

在自然的环境中生活,整个人都会灵敏起来,尤其是我一个人睡在乡下的房子里,对天光尤为敏感。

凌晨五点钟左右,天边就有空旷、孤寂的晨光浮现。哪怕只有一点点从窗子里进来,都会把我从睡眠中唤醒过来。而且,只要一醒,我就无法再次入睡,会觉得躺着,是一件无比难受的事情,必须马上掀开被子,起身,走几步,推开门窗,让外面新鲜的空气涌进来,然后让房门就那么开着,沾点儿雨,让风进来扫地。

如果没有下雨,我会穿着睡裤走到外面去,对着菜地伸个懒腰,听各种鸟在屋子周围叫成一片。偶尔我能见到一只翅膀和尾巴都很漂亮的大鸟划过清晨的天空,它时而呈直线滑翔,时而随风下降,突然,又升了起来。但是雨大的话,天光就会暗很多,睡裤抵御不了寒冷,我只能打开门伫立一会儿,看看屋檐上滴落的雨水,然后速速退回来,把弥漫的水汽关在外面。

雨天的早醒,最适合用来应对工作了,而且,要让自己用一种极其端正的态度来开始:把背心穿好,薄毯搭在腿上,一杯温水摆在桌边,再内心有仪式感地,认认真真地坐下来,坐在泛着白光的窗户跟前,掀起电脑屏幕,打开文件,敲出第一个字,宣告这一天的正式开始。

妙就妙在,人竟然可以一边专注地写作,同时也沉浸在天光的一点点转变中。

如果有人能把“透明”这种东西画出来,黎明,就是迷人的渐变色,如果非要用现有的词汇来描述它,那么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短语就是“越来越淡的玫瑰色”……那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转变,拂晓——黎明——白天,山谷的光线,诠释了时间的流逝,整个世界,从混沌,到朦胧,再逐渐清朗起来。

等第一批采茶女工披着雨衣,戴着斗笠从我窗下走过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这一天最重要的工作。这时候我会由衷地赞叹自己:玩耍起来像疯子,勤劳起来不是人哪!

早醒的好处就在于,这一天,还有好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心安理得地享受。

有时候我也会一醒来就开始享受。既不工作,也不出去,只是推窗,靠着玻璃,揽衣长坐,在天光的变化之中,听山的清音——风声、虫声、竹声、松声、鸟声……等回过头去,已云生满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