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

唐人軼事彙編卷二

唐中宗

1 見裴炎1

2 唐中宗爲天后廢於房陵,仰天而嘆,因拋一石於雲中,心祝之曰:「我爲帝,即此石不落。」遂爲樹枝閣之,至今猶存。《獨異志》中。又《廣記》一三五引。

3 見崔敬嗣1

4 見武皇后53

5 張柬之既遷則天於上陽宫,中宗猶以皇太子監國,告武氏之廟。時累日陰翳,侍御史崔渾奏曰:「方今國命初復,正當徽號稱唐,順萬姓之心。奈何告武氏廟?廟宜毁之,復唐鴻業,天下幸甚。」中宗深納之。制命既行,陰雲四除,萬里澄廓,咸以爲天人之應。《大唐新語》二。《唐語林》五。

6 見武皇后54

7 唐中宗朝,安樂、太平諸公主用事,東西置兩銓,恣行請託、或有斜封受官,預用來秋闕。《海録碎事》二一。

8 景龍中,斜封得官者二百人,從屠販而踐高位。景雲踐祚,尚書宋璟、御史大夫畢構奏停斜封人官。璟、構出,後見鬼人彭卿受斜封人賄賂,奏云見孝和,怒曰:「我與人官,何因奪却。」於是斜封皆復舊職。《朝野僉載》一。

9 見蕭至忠2

10 見宋璟8

11 上巳祓禊,賜侍臣細柳圈,云:「帶之免蠆毒瘟疫。」《景龍文館記》(張本《説郛》七七、陶本《説郛》四六)。又《御覽》九四七、《類説》六引。《酉陽雜俎》前集一。

12 十月帝誕辰,内殿宴羣臣,聯句云……帝謂侍臣曰:「今天下無事,朝野多歡,欲與卿等詞人,時賦詩宴樂,可識朕意,不須惜醉。」大學士李嶠、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謬以不才,策名文館。思勵駑朽,庶裨河嶽。既陪天歡,不敢不醉。」此後每遊别殿,幸離宫,駐蹕芳苑,鳴笳仙禁,或戚里宸筵,王門巹席,無不畢從。《唐詩紀事》一。《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又《類説》六引。

13 見武平一1

14 見韋嗣立34

15 〔景龍〕四年春,上宴於桃花園,羣臣畢從。學士李嶠等各獻桃花詩,上令宫女歌之。辭既清婉,歌仍妙絶。獻詩者舞蹈稱萬歲。上勑太常簡二十篇入樂府,號曰《桃花行》。《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又《御覽》九六七引。

16 〔景龍〕四年清明,中宗幸梨園,命侍臣爲拔河之戲。以大麻絙兩頭繫十餘小索,每索數人執之以挽,六弱爲輸。時七宰相二駙馬爲東朋,三相五將爲西朋。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以年老,隨絙而踣,久不能起。帝以爲笑樂。《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張本《説郛》七七)。又《類説》六引。《封氏聞見記》六。《唐語林》五。

17 四月上巳日,上幸司農少卿王光輔莊。駕還朝後,中書侍郎南陽岑羲設茗,飲蒲萄漿,與學士等討論經史。《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又《御覽》九七二引。

18 四年夏四月,上與侍臣於樹下摘櫻桃,恣其食。末後於蒲萄園大陳宴席,奏宫樂至暝,每人賜朱櫻兩籠也。《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又《御覽》九六九引。

19 見崔湜4

20 中宗景龍中,召學士賜獵,作吐陪行,前方後圓也。有二大鵰,上仰望之,有放挫啼曰:「臣能取之。」乃懸死鼠於鳶足,聯其目,放而鈞焉,二鵰果擊於鳶盤。狡兔起前,上舉撾擊斃之,帝稱「那庚」,從臣皆呼萬歲。《酉陽雜俎》前集一。

21 中宗令揚州造方丈鏡,鑄銅爲桂樹,金花銀葉,帝每騎馬自照,人馬並在鏡中。專知官高郵縣令幼臨也。《朝野僉載》三。

22 中宗時,殿中奏蹀馬之戲,宛轉中律。遇作飲酒樂者,以口啣杯,卧而復起,吐蕃大驚。《景龍文館記》(陶本《説郛》四六)。又《類説》六引。

23 上嘗夢日烏飛,蝙蝠數十逐而墮地。驚覺,召萬回僧,曰:「大家即是上天時。」翌日而崩。《酉陽雜俎》前集一。

韋皇后

1 隋開皇中,京兆韋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討將行,有膽力。衮至左衞中郎,以桃符久從驅使,乃放從良。桃符家有黄,宰而獻之,因問衮乞姓。衮曰:「止從我姓爲韋氏。」符叩頭曰:「不敢與郎君同姓。」衮曰:「汝但從之,此有深意。」故至今爲「黄犢子韋」,即韋庶人其後也。不許異姓者,蓋慮年代深遠,子孫或與韋氏通婚,此其意也。《朝野僉載》三。

2 見周仁軌1

3 見裴談1

4 韋庶人葬其父韋玄貞,號酆王。葬畢,官人路見鬼師雍文智,詐宣酆王教曰:「常作官人,甚大艱苦,宜與賞,着緑者與緋。」韋庶人悲慟,欲依鬼教與之。未處分間,有告文智詐受賂賄,驗,遂斬之。《朝野僉載》三。

5 韋庶人之全盛日,好厭禱,并將昏鏡以照人,令其速亂,與崇仁坊邪俗師婆阿來專行厭魅。平王誅之。後往往於殿上掘得巫蠱,皆逆韋之輩爲之也。《朝野僉載》三。

6 景龍中,韋庶人置石臺於此街(今按:指朱雀門街),在開化一坊之間。雕刻綵縷,上建頌臺,蛟龍蟠繞,下有石馬、石獅子、侍衞之像。初,韋氏矯稱衣箱有五色雲氣,使畫工圖像,以示於朝。及節愍太子遇害,韋氏乃上中宗《聖威神武頌》,刊石以紀其事,謂之頌臺。上官昭容之文也。並勒公卿姓名於上,諂詞僞事。有乖典實。景雲元年毁之。《長安志》七。

7 景龍中謡曰:「黄柏犢子挽紖斷,兩脚踏地鞋斷。」六月,平王誅逆韋,欲作亂。鞋斷者,事不成。阿韋是「黄犢」之後也。《朝野僉載》一。

8 逆韋之妹,馮太和之妻,號七姨,信邪,見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去魅,作伏熊枕以爲宜男。太和死,嗣虢王娶之。韋之敗也,虢王斫七姨頭送朝堂,則知辟邪之枕無效矣。《朝野僉載》五。

上官昭容

1 上官昭容者,侍郎儀之孫也。儀子得罪,婦鄭氏填宫,遺腹生昭容。其母將誕之夕,夢人與秤,曰:「持之秤量天下文士。」鄭氏冀其男也。及生昭容,視之,曰:「秤量天下,豈是汝耶?」口中啞啞如應曰「是」。《劉賓客嘉話録》。又《廣記》一三七引。《景龍文館記》(《廣記》二七一)。《唐語林》三。《南部新書》庚。

2 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製,以掩點跡。《酉陽雜俎》八。

3 上官昭容自製花子以掩黯處。天后每對宰臣,令昭容卧床裙下,録所奏事。一日,竊窺宰臣,上覺,退朝怒甚,取甲刀刺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爲《乞拔刀子》詩。後爲花子以掩痕也。《北户録》(《類説》一三)。

4 高皇帝御羣臣,賦《宴賞雙頭牡丹》詩,惟上官昭容一聯爲絶麗,所謂「勢如連璧友,心若臭蘭人」者。使夫婉兒稍知義訓,亦足爲賢婦人,而稱量天下,何足道哉!此禍成,所以無赦於死也。有文集一百卷行於世。《龍城録》下。《異人録》(《類説》一二)。

5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羣臣應制百餘篇。帳殿前結綵樓,命昭容選一首爲新翻御製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而懷之。既進,唯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飛墜,競取而觀,乃沈詩也。及聞其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云『微臣彫朽質,羞睹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陟健舉。」沈乃伏,不敢復争。宋之問詩曰:「春豫靈池近,滄波帳殿開。舟凌石鯨動,査拂斗牛迴。節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燒劫辨沉灰。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唐詩紀事》三。

6 逆韋詩什並上官昭容所製。昭容,上官儀孫女,博涉經史,研精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朝野僉載》(《後村詩話》續集三)。

唐睿宗

1 滋水驛在長樂驛之東,睿皇在藩日經此廳,廳西壁畫一胡頭,因題曰:「唤出眼何用苦深藏,縮卻鼻何畏不聞香。」《南部新書》戊。

2 睿宗嘗閲内庫,見一鞭,金色,長四尺,數節有蟲齧處,狀如盤龍,靶上懸牙牌,題象耳皮,或言隋宫庫舊物也。上爲冀王時,寢齋壁上,蝸跡成天字,上懼,遽掃之,經數日如初。及即位,雕玉鑄黄金爲蝸形,分置於釋道像前。《酉陽雜俎》前集一。又《分門古今類事》二引。 案:《廣記》一三五引《録異記》以蝸牛跡爲玄宗在藩邸事,當誤。

3 見安金藏1

4 見蕭至忠2

5 見唐中宗8

6 見太平公主8

7 景雲二年二月,睿宗謂侍臣曰:「有術士上言,五日内有急兵入宫,卿等爲朕備之。」左右失色,莫敢對。張説進曰:「此有讒人設計,擬摇動東宫耳。陛下若使太子監國,則君臣分定,自然窺覦路絶,災難不生。」姚崇、宋璟、郭元振進曰:「如説所言。」睿宗大悦,即日詔皇太子監國。時太平公主將有奪宗之計,於光範門内乘步輦,俟執政以諷之,衆皆恐懼。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於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異議。」遂與姚崇奏:「公主就東都,出寧王已下爲刺史,以息人心。」睿宗曰:「朕更無兄弟,唯有太平一妹,朝夕欲得相見。卿勿言,餘並依卿所奏。」公主聞之,大怒。玄宗懼,乃奏崇、璟離間骨肉,請加罪黜,悉停寧王已下外授。崇貶申州刺史,璟楚州刺史。《大唐新語》一。

8 睿宗聞金仙、玉真公主飲素,日令以九龍食轝裝逍遥炙賜之。《清異録》下。

9 監察御史慕容珣奏彈西明寺僧慧範,以其通宫人張氏,張即太平公主乳母也,侵奪百姓。上以爲御史當不避豪貴,見公主出居蒲州,乃敢彈射,在日不言,狀涉間離骨肉,遂貶爲密州員外司馬。《統紀》(《通鑑考異》一二)。

10 先天初,上御安福門觀燈,太常作歌樂,出宫女歌舞,朝士能文者爲踏歌,聲調入雲。《輦下歲時記》(陶本《説郛》六九)。又《古今事文類聚前集》七引。

11 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師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玉,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宫女千數,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萬錢,裝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貫。妙簡長安、萬年少女婦千餘人,衣服、花釵、媚子亦稱是,於燈輪下踏歌三日夜,歡樂之極,未始有之。《朝野僉載》三。又《廣記》二三六引。

唐玄宗

1 玄宗始三歲封楚王,時則天因御高樓,抱之眺望,誤墜於地,左右失聲,奔下扶擁,帝怡然無虧損之狀,則天甚奇之。《天中記》一二。

2 唐天后嘗召諸皇孫坐于殿上,觀其嬉戲,取竺西國所貢玉環釧杯盤,列於前後,縱令争取,以觀其志。莫不奔競,厚有所獲,獨玄宗端坐,略不爲動。后大奇之,撫其背曰:「此兒當爲太平天子。」遂命取玉龍子以賜。玉龍子,太宗於晉陽宫得之,文德皇后常置之衣箱中,及大帝載誕之三日後,以朱絡衣褓并玉龍子賜焉。其後常藏之内府。雖其廣不數寸,而温潤精巧,非人間所有。及玄宗即位,每京師雨,必虔誠祈禱。將有霖注,逼而視之,若奮鱗鬣。開元中,三輔大旱,玄宗復祈禱,而涉旬無雨,帝密投南内之龍池,俄而雲物暴起,風雨隨作。及幸西蜀,車駕次渭水,將渡,駐蹕於水濱。左右侍御或有臨流濯弄者,於沙中得之。上聞驚喜,視之泫然流泣曰:「此吾昔時所寶玉龍子也。」自此,每夜中光彩輝燭一室。上既還京,爲小黄門攘竊以遺李輔國,李輔國常置於櫃中。輔國將敗,夜聞櫃中有聲,開視之,已亡其所。《明皇雜録》上。又《廣記》四〇一引。《神異録》(《廣記》三九六)。

3 上爲皇孫時,風表瓌異,神彩英邁,嘗於朝堂叱武攸暨曰:「朝堂,我家朝堂,汝得恣蜂蠆而狼顧耶?」則天聞而驚異之,再三顧曰:「此兒氣概,終當爲吾家太平天子也。」《開天傳信記》。《唐語林》四。

4 見神秀1

5 景雲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園亭子賜觀打毬。吐蕃贊咄奏言:「臣部曲有善毬者,請與漢敵。」上令仗内試之。決數都,吐蕃皆勝。時玄宗爲臨淄王,中宗又令與嗣虢王邕、駙馬楊慎交、武秀等四人,敵吐蕃十人。玄宗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吐蕃功不獲施,其都滿贊咄猶此僕射也。中宗甚悦,賜强明絹數百段,學士沈佺期、武平一等皆獻詩。《封氏聞見記》六。

6 上自臨淄郡王爲潞州别駕,乞假歸京師,觀時晦跡,尤用卑損。會春暮,豪家子數輩盛酒饌,遊於昆明池,選勝方宴。上戎服臂小鷹於野次,因疾驅直突會前,諸子輩頗露難色。忽一少年持酒船唱令曰:「宜以門族官品備陳之。」酒及於上,因大聲曰:「曾祖天子,父相王,臨淄郡王某也。」諸少年聞之,驚走四散,不敢復視於車服。上因聯飲三銀船,盡一巨(餡)〔觥〕,徐乘馬而東去。《松窗雜録》。《南部新書》甲。《唐語林》四。《青瑣高議》後集二。

7 見王琚1

8 潞州啓聖宫有明皇帝欹枕斜書壁處,並腰鼓馬槽竝在。公爲潞州從事,皆見之。《尚書故實》。《唐語林》五。《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一一《贈寫真何充秀才》葉堯卿注引《尚書譚録》亦載,「並腰鼓馬槽竝在」下有「明皇有一目微斜,故作横撚箭之狀」。

9 見唐睿宗7

10 玄宗之在東宫,爲太平公主所忌,朝夕伺察,纖微聞於上;而宫闕左右亦潛持兩端,以附太平之勢。時元獻皇后得幸,方娠,玄宗懼太平,欲令服藥除之,而無可與語者。張説以侍讀得進太子宫中,玄宗從容謀及説,説亦密贊其事。他日,説又入侍,因懷去胎藥三煮劑以獻。玄宗得其藥,喜,盡去左右,獨搆火殿中,煮未及熟,怠而假寐。肸蠁之際,有神人長丈餘,身披金甲,操戈繞藥三匝,煮盡覆而無遺焉。玄宗起視,異之,復增火,又投一劑,煮于鼎中,因就榻瞬目以候之,而見神覆煮如初。凡三煮皆覆,乃止。明日,説又至,告其詳。説降階拜賀曰:「天所命也,不可去。」厥後,元獻皇后思食酸,玄宗亦以告説。説每因進經,輒袖木瓜以獻。故開元中,説恩澤莫之與比;肅宗之於説子均、垍,若親戚昆弟云。〔柳〕芳本張説所引,説嘗自陳述,與力士詞協也。《次柳氏舊聞》。《廣記》一三六引作《柳氏史》。

11 今上之爲潞州别駕,將入朝,有軍人韓凝禮,自謂知兆,上因以食箸試之。既布卦,一箸無故自起,凡三偃三起,觀者以爲大吉徵。既而誅韋氏,定天位,因此行也。凝禮起家五品,至今猶存。《隋唐嘉話》下。又《廣記》一三五引。

12 上皇始平禍亂,在宫所與道士馮存澄因射覆得卦,曰「合因」,又得卦曰「斬關」,又得卦曰「鑄印乘軒」。存澄啓謝曰:「昔此卦三靈爲最善,黄帝勝炎帝而筮得之,所謂合因斬關,鑄印乘軒,始當果斷,終得嗣天。」上皇掩其口曰:「止矣!」默識之矣。後即位,應其術焉。《龍城録》下。《續前定録》。

13 今上既誅韋氏,擢用賢俊,改中宗之政,依貞觀故事,有志者莫不想望太平。中書令元之、侍中璟、御史大夫構、河南尹傑,皆一時之選,時人稱姚、宋、畢、李焉。《隋唐嘉話》下。《唐語林》四。

14 上皇初登極,夢二龍啣符自紅霧中來,上大隸「姚崇宋璟」四字,扐之兩大樹上,宛延而去。夢迴,上召申王圓兆。王進曰:「兩木,相也。二人名爲天遣龍致於樹,即知崇、璟當爲輔相兆矣。」《龍城録》下。《續前定録》。

15 見姚崇5

16 玄宗初即位,體貌大臣,賓禮故老,尤注意於姚崇、宋璟,引見便殿,皆爲之興,去則臨軒以送。其他宰臣,優寵莫及。至李林甫以宗室近屬,上所援用,恩意甚厚,而禮遇漸輕。姚崇爲相,嘗於上前請序進郎吏,上顧視殿宇不注,崇再三言之,冀上少售,而卒不對。崇益恐,趨出。而高力士奏曰:「陛下初承鴻業,宰臣請事,即當面言可否。而崇言之,陛下不視,臣恐宰臣必大懼。」上曰:「朕既任崇以庶政,事之大者當白奏,朕與共决之;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獨不能决,而重煩吾耶?」崇至中書,方悸不自安。會力士宣事,因爲言上意,崇且解且喜。朝廷聞者,皆以上有人君之大度,得任人之道焉。《次柳氏舊聞》。

17 開元初,山東大蝗。姚元崇請分遣使捕蝗埋之。上曰:「蝗,天災也,誠由不德而致焉。卿請捕蝗,得無違而傷義乎?」元崇進曰:「臣聞《大田》詩曰『秉畀炎火』者,捕蝗之術也。古人行之於前,陛下用之於後,古人行之,所以安農;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聞安農,非傷義也,農安則物豐,除害則人豐樂,興農去害,有國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上喜曰:「事既師古,用可救時,是朕心也。」遂行之。時中外咸以爲不可,上謂左右曰:「吾與賢相討論已定,捕蝗之事,敢議者死!」是歲所司結奏捕蝗蟲凡百餘萬石,時無飢饉,天下賴焉。《開天傳信記》。《唐語林》一。

18 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崇論時務。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御者擡步輦召學士來。時元崇爲翰林學士,中外榮之。自古急賢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開元天寶遺事》上。《唐語林》五。《五色線》上。 案:《容齋隨筆》一辨其誤,曰:「元崇自武后時已爲宰相,及開元初三入輔矣。」

19 見姚崇16

20 宋璟爲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筯令内臣賜璟。雖受所賜,莫知其由,未敢陳謝。帝曰:「所賜之物,非賜汝金,蓋賜卿之筯,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謝。《開元天寶遺事》上。

21 明皇憂勤國政,諫無不從,或有章疏規諷,則探其理道優長者貯於金函中,日置於右,時取讀之,未嘗懈怠也。《開元天寶遺事》下。《五總志》。

22 唐高力士於太宗陵寢宫,見梳箱一、柞木梳一、黑角篦一、草根刷子一,嘆曰:「先帝親正皇極,以致昇平,隨身服用,唯留此物。將欲傳示子孫,永存節儉。」具以奏聞。明皇詣陵,至寢宫,問所留示者何在?力士捧跪上,上跪奉,肅敬如不可勝,曰:「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將何以愈此?」即命史官書之典册。是時,明皇履位未久,厲精爲治,故見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於此哉?《容齋續筆》一四。事當據《高力士外傳》。

23 開元始年,上悉出金銀珠玉錦繡之物於朝堂,若山積而焚之,示不復御用也。《隋唐嘉話》下。《唐語林》二。

24 玄宗以風俗奢靡,開元二年秋七月,制:乘輿服御、金銀器玩,宜令有司銷毁,以供軍國之用。其珠玉錦繡,焚於殿前。后妃以下,皆無得服珠玉、錦縷、鈿繡也。《續世説》九。

25 神武皇帝七月即位,東都白馬寺鐵像頭無故自落於殿門外。自後捉搦僧尼嚴急,令拜父母等,未成者並停革,後出者科決,還俗者十八九焉。《朝野僉載》一。

26 上始入斜谷,天尚早,烟霧甚晦。知頓使、給事中韋倜於野中得新熟酒一壺,跪獻於馬首者數四,上不爲之舉。倜懼,乃注以他器,引滿於前。上曰:「卿以我爲疑耶?始吾御宇之初,嘗飲,大醉損一人,吾悼之,因以爲戒,迨今四十餘年,未嘗甘酒味。」指力士及近侍者曰:「此皆知之,非紿卿也。」從臣聞之,無不感悦。上孜孜儆戒也如是。富有天下,僅五十載,豈不由斯道乎?《次柳氏舊聞》。《紺珠集》五、《類説》二一引作《明皇十七事》。(陶本《説郛》三六作《次柳氏舊聞》、五二作《明皇十七事》。)《南部新書》辛。

27 上皇在巴西郡,宰臣請高力士奏蜀中氣候温瘴,宜數進酒。上皇令高力士宣旨曰:「朕本嗜酒,斷之已久,終不再飲,深愧卿等意也。」力士因説:「上皇開元四年,因醉怒殺一人,明日都不記得,猶召之。左右具奏,上愴然不言,乃賜御庫絹五百匹用給喪事,更令力士就宅宣旨致祭。從兹斷酒,雖下藥,亦不輒飲。」《幸蜀記》(《通鑑考異》一五)。

28 開元初,上勵精理道,鏟革訛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爲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亘地萬餘里,入河湟之賦税。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餘萬,米一斗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其瑞疊應,重譯麕至,人情欣欣然,感登岱告成之事。上猶惕勵不已,爲讓者數四焉。是時,劉晏年八歲,獻《東封書》。上覽而奇之,命宰相出題,就中書試驗。張説、源乾曜等咸寵薦。上以晏間生秀妙,引晏於内殿,縱六宫觀看。貴妃坐晏於膝上,親爲晏畫眉總丱髻。宫中人投果遺花者,不可勝數也。尋拜晏祕書省正字。《開天傳信記》。《唐語林》三。

29 開元六年,西幸至蘭峯頓。乘輿每出,所宿侍臣皆從。既而馳逐原野,然從官分散,宰相即先于前頓朝堂列位,乘輿至,必鞭揖之方入。是日,上垂鞭盛氣,不顧而入,蘇、宋懼。蓋怒河南尹李朝隱橋頓不備也,解之方息。《南部新書》戊。

30 見蘇頲16

31 華岳雲臺觀中方之上,有山崛起,半甕之狀,名曰:甕肚峰。上賞望,嘉其高迥。欲於峰腹大鑿「開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餘里望見。諫官上言,乃止。《開天傳信記》。又《廣記》三九七引。《南部新書》壬。

32 車駕次華陰,上見嶽神數里迎謁。上問左右,莫之見。遂詔諸巫問神安在,獨老巫阿馬婆奏云:「三郎,在路左,朱髮紫衣,迎候陛下。」上顧笑之,仍敕阿馬婆,敕神先歸。上至廟,見神橐鞬,俯伏庭東南大柏樹下,又詔阿馬婆問之,對如上見。上加敬禮,命阿馬婆致意,而旋降詔先詣嶽,封爲金天王,仍上自書製碑文以寵異之。其碑高五十餘尺,闊丈餘,厚四五尺,天下碑莫比也。其陰刻扈從太子王公以下百官名氏。製作壯麗,巧無倫比焉。《開天傳信記》。又《廣記》二八三、《廣卓異記》一引。

33 明皇東封,至嘉會頓,有兔起於御馬之前,引弓傍射,獲之。時突厥遣其大臣頡利發入朝,因扈從,頡利發下馬捧兔,舞蹈曰:「聖人神武超絶,若天上則不知,人間無也。」《海録碎事》一〇上。

34 上封太山,進次滎陽旃然河上,見黑龍,命弧矢射之。矢發,龍潛滅,自爾旃然伏流,于今百餘年矣。按旃然即濟水也,溢而爲滎,遂名旃然。《左傳》云「楚師濟于旃然」是也。《開天傳信記》。又《廣記》四二〇引。《唐語林》四。

35 上將登封太山,益州進白騾至,潔朗豐潤,權奇偉異,上遂親乘之。柔習安便,不知登降之倦。告成禮畢,復乘而下。纔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白騾無疾而殪。上歎異之,謚曰白騾將軍,命有司具槥櫝,疊石爲墓。在封禪壇北一里餘,于今存焉。《開天傳信記》。又《廣記》四三六引。

36 開元十三年,玄宗既封禪,問賀知章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知章對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異,或禱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玄宗曰:「朕今此行,皆爲蒼生祈福,更無私請,宜將玉牒示百寮。」其詞曰:「有唐嗣天子臣某乙,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啓李氏,運興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昇平,六合殷盛。中宗紹復,繼體丕定。上帝眷祐,錫臣忠武。底綏内難,翼戴聖父。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禄,蒼生受福。」御製撰《太山銘》親札勒山頂。詔張説製《封祀壇碑》以紀功德。《大唐新語》一三。

37 上封太山回,車駕次上黨。路之父老,負擔壺漿,遠近迎謁。上皆親加存問,受其獻饋,錫賚有差。父老有先與上相識者,上悉賜酒食,與之話舊。故過村部,必令詢訪孤老喪疾之家,加弔恤之。父老忻忻然,莫不瞻戴叩乞駐留焉。及車駕過金橋,御路縈轉,上見數十里間,旌纛鮮潔,羽衞整肅。顧謂左右曰:「張説言:『勒兵三十萬,旌旗千里間。陝右上黨,至於太原。』見《后土碑》。真才子也。」左右皆稱萬歲。上遂詔吴道玄、韋無忝、陳閎,令同製《金橋圖》。聖容及上所乘照夜白馬,陳閎主之;橋梁、山水、車輿、人物、草樹、雁鳥、器仗、帷幕,吴道玄主之;狗馬、騾驢、牛羊、駱駝、猫、猴、猪貀四足之類,韋無忝主之。圖成,時謂三絶焉。《開天傳信記》。又《廣記》二一二引。《圖畫見聞誌》五。《唐語林》四。

38 見王毛仲1

39 見李泌1

40 十七年,丞相源乾曜、張説以八月初五今上生之日,請爲千秋節,百姓祭皆就此日,名爲賽白帝。羣臣上萬歲壽,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結絲承露囊,更相遺問。《隋唐嘉話》下。《封氏聞見記》四。《唐語林》八。

41 開元十九年冬,駕東巡至陝,以廳爲殿,郭門皆屬城門局。薛王車半夜發,及郭,西門不開,掌門者云:「鑰匙進内。」家僕不之信,乃壞鎖徹關而入。比明日,有司以聞,上以金吾警夜不謹,將軍段崇簡授代州督,壞鎖奴杖殺之。《南部新書》己。

42 明皇每朝政有闕,則虚懷納諫,大開士路。早朝百辟趨班,帝見張九齡風威秀整,異於衆僚,謂左右曰:「朕每見九齡,使我精神頓生。」《開元天寶遺事》下。《唐語林》四。

43 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時在東都。因宫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裴稷山、張曲江諫曰:「百姓場圃未畢,請待冬中。」是時李林甫初拜相,竊知上意,及班旅退,佯爲蹇步。上問:「何故脚疾?」對曰:「臣非脚疾,願獨奏事。」乃言:「二京,陛下東西宫也。將欲駕幸,焉用擇時?假有妨于刈穫,則獨可蠲免沿路租税。臣請宣示有司,即日西幸。」上大説,自此駕至長安,不復東矣。旬月,耀卿、九齡俱罷,而牛仙客進焉。《國史補》上。又《廣記》二四〇引。《唐語林》五。

44 見張九齡6

45 見李林甫9

46 開元二十五年西幸,駐蹕壽安連曜宫。宫側有精舍,庭内刹柱高五丈。有立于承露盤者,上望見之,初謂姦盜覘視宫掖,使中官就竿下詰之。人曰:「吾欲捨身。本是知湯前官,被知湯中使邀錢物,已輸十縑,索仍不已。每進湯水,輒投土其中,事若闕供,責怒必死,寧死于捨身爾。」具以聞,詔高力士召知湯中使賫絹于竿下謝之,仍命徹尚舍衞尉幕委積于竿下。其人禮十方畢,以身投地,墜于幕外。舉體深紅色,初尚微動,須臾絶。詔集文武從官于朝堂,杖殺中使,勅府縣厚葬殞者。《南部新書》戊。

47 唐開元末,于弘農古函谷關得寶符,白石赤文,正成「乘」字。識者解之云:「乘者四十八,所以示聖人御曆之數也。」及帝幸蜀之來歲,正四十八年。得寶之時,天下歌之曰:「得寶耶?弘農耶?弘農耶?得寶耶?」得寶之年,遂改元爲天寶。《開天傳信記》。

48 天寶初,安思順進五色玉帶,又於左藏庫中得五色玉杯。上怪近日西賮無五色玉,令責安西諸蕃。蕃言比常進,皆爲小勃律所劫,不達。上怒,欲征之,羣臣多諫。獨李右座林甫贊成上意,且言武臣王天運謀勇可將。乃命王天運將四萬人,兼統諸蕃兵伐之。及逼勃律城下,勃律君長恐懼請罪,悉出寶玉,願歲貢獻。天運不許,即屠城,虜三千人及其珠璣而還。勃律中有術者言,將軍無義,不祥,天將大風雪矣。行數百里,忽驚風四起,雪花如翼,風激小海水成冰柱,起而復摧。經半日,小海漲湧,四萬人一時凍死,唯蕃漢各一人得還。《酉陽雜俎》前集一四。又《廣記》四〇一引。

49 天寶中,諸公主相效進食,上命中官袁思藝爲檢校進食使,水陸珍羞數千,一盤之貴,蓋中人十家之産。中書舍人竇華嘗因退朝,遇公主進食,方列於通衢,乃傳呵按轡,行於其間。宫苑小兒數百人奮挺而前,華僅以身免。《明皇雜録》補遺。《續世説》九。

50 玄宗善八分書,凡命將相,皆先以御札書其名,置案上。會太子入侍,上舉金甌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誰耶?射中,賜爾巵酒。」肅宗拜而稱曰:「非崔琳、盧從愿乎?」上曰:「然。」因舉甌以示之,乃賜巵酒。是時,琳與從愿皆有宰相望,玄宗將倚爲相者數矣,終以宗族繁盛,附託者衆,卒不用。《次柳氏舊聞》。《紺珠集》五、《類説》二一引作《明皇十七事》(陶本《説郛》三六作《次柳氏舊聞》、五二作《明皇十七事》)。《唐語林》三。

51 玄宗嘗器重蘇頲,欲待以爲相,禮遇顧問,與羣臣特異。欲命相前一日,上祕密不欲左右知,迨夜將艾,乃令草詔,訪於侍臣曰:「外廷直宿誰?」遂命秉燭召來,至則中書舍人蕭嵩。上即以頲姓名授嵩,令草制書。既成,其詞曰「國之瓌寶」。上尋讀三四,謂嵩曰:「頲,瓌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爲刊削之。」上仍命撤帳中屏風與嵩,嵩慚懼流汗,筆不能下者久之。上以嵩抒思移時,必當精密,不覺前席以觀。唯改曰:「國之珍寶」,他無更易。嵩既退,上擲其草於地曰:「虚有其表耳。」嵩長大多髯,上故有是名。左右失笑。上聞,遽起掩其口,曰:「嵩雖才藝非長,人臣之貴,亦無與比,前言戲耳。」其默識神覽,皆此類也。《明皇雜録》下。又(《廣記》四九五引。《唐詩紀事》一四。

5253 見蘇頲811

54 見張嘉貞3

55 見蕭嵩3

56 源乾曜因奏事稱旨,上悦之,於是驟拔用,歷户部侍郎、京兆尹,以至宰相。異日,上獨與力士語曰:「爾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曰:「不知也。」上曰:「吾以其容貌言語類蕭至忠,故用之。」力士曰:「至忠不嘗負陛下乎?陛下何念之深也?」上曰:「至忠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謂賢相乎?」上之愛才宥過,聞者無不感悦。《次柳氏舊聞》。《廣記》二〇二引作《國史補》。陶本《説郛》三六作《次柳氏舊聞》,五二作《明皇十七事》。《唐語林》五。參見蕭至忠3

57 玄宗爲太子時,愛妾號鸞兒,多從中貴董逍遥微行。以輕羅造梨花散蘂,裛以月麟香,號「袖裏春」,所至暗遺之。《史諱録》(《雲仙雜記》一)。

58 明皇開元初,宫人被進御者,日印選以綢繆記印于臂上,文曰「風月常新」。印畢,漬以桂紅膏,則水洗色不退。《史諱録》(《雲仙雜記》五)。

59 開元中,後宫繁衆,侍御寢者難於取捨,爲彩局兒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擲,最勝一人乃得專夜。宦璫私號骰子爲「剉角媒人」。《清異録》上。

60 開元中,頒賜邊軍纊衣,製於宫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爲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畜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兵士以詩白於帥,帥進之。玄宗命以詩遍示六宫,曰:「有作者勿隱,吾不罪汝。」有一宫人自言萬死。玄宗深憫之,遂以嫁得詩人。仍謂之曰:「我與汝結今身緣。」邊人皆感泣。《本事詩·情感》。《唐詩紀事》七八。

61 見王皇后1

62 見柳婕妤1

63 開元末,明皇每至春時旦暮,宴於宫中,使嬪妃輩争插艷花,帝親捉粉蝶放之,隨蝶所止幸之。後因楊妃專寵,遂不復此戲也。《開元天寶遺事》上。

64 明皇未得妃子,宫中嬪妃輩投金錢賭侍帝寢,以親者爲勝。召入妃子,遂罷此戲。《開元天寶遺事》下。

65 天寶中,天下無事。選六宫風流艷態者,名「花鳥使」,主晏。《大唐傳載》。《南部新書》庚。《唐語林》五。

66 五月五日,明皇避暑遊興慶池,與妃子晝寢於水殿中。宫嬪輩憑欄倚檻,争看雌雄二鸂戲於水中。帝時擁貴妃於綃帳内,謂宫嬪曰:「爾等愛水中鸂,争如我被底鴛鴦?」《開元天寶遺事》下。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