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词集卷一

天宁乐 铜人捧露盘引

斗储祥,虹流祉,兆黄虞。未□□、□圣真符。千龄叶应,九河清、神物出龟图。□□□□,□盛时、朝野欢娱。

靡不覆,旋穹□,□□□,□坤舆。致万国、一变华胥。霞觞□□,□□□、□□□宸趋。五云长在,望子□、□□□□。

◎尧时,与群臣贤智到翠嬀之川,大龟负图来投尧,尧敕臣下写取,告瑞应。写毕,龟还水中。(《艺文类聚·祥瑞·龟》)

◎炎帝……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之得道,后天而老。(《拾遗记·炎帝神农》)

□□□ 七娘子

□波飞□□□向。□□□、□□□□在会稽。样。拥鼻微吟,捋须遐想。□□□□□□上。

会须加数□□酿。□□□、□□□□涨。美满孤帆,轻便双桨。中分□□□□往。□□□□寄月波□□□“拥鼻微吟,捋须遐想”,吾自得□□见招,因采其语赋此词。

◎宋明帝《文章志》曰:“(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世说新语·雅量》刘孝标注)

鸳鸯语 七娘子

京江抵海边吴楚。铁瓮城、形胜无今古。北固陵高,西津横渡。几人携手分襟处。

凄凉渌水桥南路。奈玉壶、难叩鸳鸯语。行雨行云,非花非雾。为谁来为谁还去?

◎城高铁瓮横强弩。(唐杜牧《润州》,自注:“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元和初,有元彻、柳实者,……(南溟)夫人,赠以玉壶一枚,高尺馀。夫人命笔题玉壶诗赠曰:“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太平广记》)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唐白居易《花非花》)

璧月堂 小重山

梦草池南璧月堂。绿阴深蔽日、啭鹂黄。淡蛾轻鬓似宜妆。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雪肌英粉腻、更生香。簟纹如水竟檀床。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是唐人小令,却非温飞卿一家。(夏敬观批语)

群玉轩 小重山

群玉轩中迹已陈。江南重喜见、广陵春。纤秾合度好腰身。歌《水调》,清啭□□□。

团扇掩樱唇。七双胡蝶子、表□□。□□□复旧东邻。风月夜,怜取眼前人。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李白《清平调》)

◎红霞一抹广陵春,定子当筵睡脸新。(唐杜牧《隋苑》。广陵春:喻美人颜色。)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唐元稹《莺莺传》)

□□□ 小重山

隔水桃花□□□。□□□□□、□□□。□妆飞鹊镜台前。□□□,□□□□□。

□首已依然。断云疏雨后、更闻蝉。□□□叶付漪涟。驰寄与,人住玉溪边。

◎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太平御览》)

辨弦声 迎春乐

琼琼绝艺真无价。指尖纤,态闲暇。几多方寸关情话。都付与、弦声写。

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风台榭。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更辨弦声觉指纤。(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

◎薛琼琼,开元宫中第一筝手。清明日上令宫妓踏青,狂生崔怀宝窃窥琼琼,悦之。因乐供奉杨羔,潜班中得之。羔令崔小词,方得见薛。崔作词云:“平生无所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羔饮怀以熏肌酒,曰:“此常春草所造,亦云千岁藟草,可令发白变黑,致长生之

道。”及崔为刑南司录,琼琼理筝,为吏所收赴阙。明皇因以赐之。(《类说》)

◎江南谓情人为“欢”。(唐杜佑《通典》)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攀鞍态 迎春乐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

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南朝王僧孺《咏宠姬》)

◎杨贵妃,小字玉环。(《杨太真外传》)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唐李端《拜新月》)

辟寒金 迎春乐

六华应腊妆吴苑。小山堂,晚张燕。赏心不厌杯行缓。待月度、银河半。

缥缈郢人歌已断。归路指,玉溪南馆。谁似辟寒金,□□与、空床暖。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战国宋玉《对楚王问》)

◎嗽金鸟,出昆明国,形如雀,色黄,常翶翔于海上。魏明帝时,其国来献此鸟,饴以真珠及龟脑,常吐金屑如粟,铸之,乃为器服。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钗珥,谓之辟寒金,以鸟不畏寒也。宫人相嘲弄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不服辟寒钿,那得帝王怜。”(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尔汝歌 清商怨

劳生羁宦未易处。赖醉□□□。白眼青天,忘形相尔汝。

□□□□□□。□□□、送君南浦。雪暗沧江,□□□□□。

◎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唐杜甫《醉时歌》)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江淹《别赋》)

□□□ 清商怨

扬州商女□□□。□□□□□。□寄扁舟,江南湖北道。

津头龙祠屡□。□信指、半春前到。笑倚危樯,朝来风色好。

◎今朝风色好。(唐卢照邻《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半死桐 思越人,亦名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乐府古辞《薤露》)

◆此词最有骨,最耐人寻味。(清陈廷焯《云韶集》)

◆悲惋于直截处见之,当时悼亡作。(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

◆此在悼亡词中,情文相生,等于孙楚。“鸳鸯”句与潘安仁诗“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只”正同。下阕从“新垅”、“旧栖”见意。“原上草”二句悲新垅也,“空床”二句悲旧栖也。郭频伽词“挑灯影里,还认那人无睡”,宜其抚寒衣而陨涕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翦朝霞 思越人 牡丹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着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宋苏轼《和述古冬日牡丹》)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里。(唐元稹《红芍药》)

◎别有玉盘承露冷。(唐裴潾《长安牡丹》)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唐李白《清平调》)

◎三郎:指唐玄宗。

避少年 思越人

谁爱松陵水似天。画船听雨奈无眠。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直几钱。

挥醉笔,扫吟笺。一时朋辈饮中仙。白头□□江湖上,袖手低回避少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菩萨蛮》)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唐李白《襄阳歌》)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逡巡避少年,赴秽不敢酬。(唐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

◆清风明月,本借消愁,乃买不费钱,而愁人不取,其愁宁可解耶!下阕言人见其于少年场中敛手绝迹,安知当日狂倾阮籍之杯,高咏谪仙之句,亦翩翩浊世之人。盖袖手避之者,即其《踏莎行》词所谓“元龙非复少时豪”,图耳根清净耳。(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意新。前四句岂非一首晚唐人之绝句?“袖手”句是宋人诗中佳句。(夏敬观批语)

□□□ 思越人

留落吴门□□□。□□□□□□□。扁舟更入毗陵道,却□□□□□□。

□□念,付清觞。樵青与我和《沧浪》。浮云□是无根物,南北东西不碍狂。

◎肃宗赐高士玄真子张志和奴、婢各一人,玄真子配为夫妻,名曰渔僮、樵青。 人问其故,答曰:“渔僮使卷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宋钱易《南部新书》)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战国屈原《渔父》)

千叶莲 思越人

闻你侬嗟我更嗟。春霜一夜扫秾华。永无清啭欺头管,赖有浓香着臂纱。

侵海角,抵天涯。行云谁为不知家。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

◎乡人自称曰“吾侬”、“我侬”,称他人曰“渠侬”、“你侬”,问人曰“谁侬”。(元高德基《平江记事》)

◎觱篥,即今头管。(唐段成式《觱篥格》)

◆“你侬”,犹今北京语云“你能”也。末句平仄异。(夏敬观批语)

第一花 思越人

豆蔻梢头莫漫夸。春风十里旧繁华。金楼玉蕊皆殊艳,别有倾城第一花。

青雀舫,紫云车。暗期归路指烟霞。无端却似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

◎金楼、玉蕊:喻美人。

◎青雀白鹄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头上戴玉胜,青气郁郁如云。(晋张华《博物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花想容 武陵春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未抵情浓。

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三国魏曹植《杂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泪不供”颇新,却不甚安。(夏敬观批语)

□□□ 捣练子

楼上鼓,转□□。□□□□□□□。思妇想无肠可断,□□□□□□□。

◎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唐白居易《山游示小妓》)

夜捣衣 捣练子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晋书·列女传》)

◎瓜时,七月。(《史记·齐太公世家》裴骃《集解》)

杵声齐 捣练子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与“却望并州是故乡”诗句,“行人更在青山外”词句皆有“更行更远”之意。(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夜如年 捣练子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翦征袍 捣练子

抛练杵,傍窗纱。巧翦征袍斗出花。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

望书归 捣练子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过年:犹逾年。

◆观以上凡七言二句,皆唐人绝句作法。(夏敬观批语)

醉厌厌 南歌子

紫陌青丝鞚,红尘白纻衫。谁怜绣户闭香奁。分付一春心事、两眉尖。

怯冷重熏被,羞明半卷帘。欢归斜□□□□。□□□□□□、醉厌厌。

◆“分付一春心事、两眉尖”句,写闺情极融浑。(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南歌子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牧《秋思》)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宋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日长惟有睡相宜。(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坐题诗。(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

◆“白鹭”句写景,“芭蕉”句写情,皆有闲适之致,淡而弥永。(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窗下绣 一落索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

金缕一双红豆。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寸波:眼波。

◎才子风流咏晓霞,倚楼吟住日初斜。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唐杜牧《偶作》)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唐温庭筠《酒泉子》)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妍情丽藻,颇似南唐。结句有含毫不尽意。(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艳声歌 太平时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个侬无赖动人多。是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个,指点辞,犹这也,那也 ……个侬,亦犹云那人也。

(《诗词曲语辞汇释》)

◎目流睇而横波。(《文选》汉傅毅《舞赋》,李善注:

“横波,言目邪视如水之横波。”)

唤春愁 太平时

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花幕暗 太平时

绿绮新声隔坐闻。认殷勤。尊前为舞郁金裙。酒微醺。

月转参横花幕暗,夜初分。阳台拚作不归云。任郎瞋。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司马)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按:司马相如有名琴曰“绿绮”。)

◎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衣最鲜明……染成则微有郁金之气。(《妆楼记》)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

朝暮暮,阳台之下。”(战国宋玉《高唐赋》)

晚云高 太平时

秋尽江南叶未凋。晚云高。青山隐隐水迢迢。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怜宵。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苏东坡之“与客携壶上翠微”(《定风波》)、贺东山之“秋尽江南叶未凋”(《太平时》),皆文人偶然游戏,非向《樊川集》中作贼。(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贺方回衍“秋尽江南叶未凋”,陈子高衍“李夫人病已经秋”,全用旧诗而为添声也。(清沈雄《古今词话》)

钓船归 太平时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唐杜牧《汉江》)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 ,沤鸟舞而不下也。(《列子·皇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爱孤云 太平时

闲爱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丞。

况复早年豪纵过,病婴仍。如今痴钝似寒蝇。醉懵腾。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痴钝若寒蝇。(宋欧阳修《病告中怀子华原父》)

替人愁 太平时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带汀洲。

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唐杜牧《南陵道中》)

梦江南 太平时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歕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鲥鱼苦笋香味新。(唐韩偓《江楼》)

◆昔人谓南方笋鲫之美,不让莼鲈,诵此词下阕,知吴阊风味之佳,宋人已称羡之。恽南田诗“江南鲜笋趁鲥鱼”与此同意。(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多以唐人成句入词,有天衣无缝之妙。(夏敬观总批《太平时》八首)

愁风月 生查子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古今注·鸟兽》。寒虫:谓蟋蟀。)

◎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唐韦应物《对残灯》)

绿罗裙 生查子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五代牛希济《生查子》)

◎(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汉书·张敞传》)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朝江淹《别赋》)

陌上郎 生查子

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双舻本无情,鸦轧如人语。

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

◎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傍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飡。”下齎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曰:“嘻!夫采桑力作,纺绩织纴,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吾不愿金,所愿卿无有外意,妾亦无淫佚之志。收子之齎与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汉刘向《列女传》)

卷春空 定风波

墙上夭桃簌簌红。巧随轻絮入帘栊。自是芳心贪结子。翻使。惜花人恨五更风。

露萼鲜浓妆脸靓。相映。隔年情事此门中。粉面不知何处在。无奈。武陵流水卷春空。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唐元稹《连昌宫词》)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唐王建《宫词》)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全用唐诗檃栝入律。(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桃贪结子,使人恨花易凋残。陈云伯《题眉楼图》云:“东风不结相思子,种得桃花当写愁。”因顾横波无子,于眉楼外种桃花,则又爱其能结子也。桃本无情,重至湖州之小杜,见其满枝结子,只自伤耳。(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桃源行 凤栖梧

流水长烟何缥缈。诘□□□,□逗渔舟小。夹岸桃花烂□□。□□□□□□□。

萧闲村落田畴好。避地移家,□□□□□。□□殷勤送归棹。闲边勿为他人道。

西笑吟 凤栖梧

桃叶园林风日好。曲径珍丛,处处闻啼鸟。翠珥金丸委芳草。袜罗尘动香裙扫。

片帆乘兴东流早。每话长安,引领犹西笑。离索年多故人少。江南有雁无书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汉桓谭《新论·琴道》)

望长安 凤栖梧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莼羹鲈脍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世说新语·识鉴》)

◎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呈纤手 木兰花

秦弦络络呈纤手。宝雁斜飞三十九。《徵韶》新谱日边来,倾耳吴娃惊未有。

文园老令难堪酒。蜜炬垂花知夜久。更须妩媚做腰肢,细学永丰坊畔柳。

◎筝柱斜列,参差如雁,故贯休诗云:“刻成筝柱雁相挨。”(宋傅幹《注坡词》)

◎(齐景公)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莫惊此地逢春早,只为长安近日边。(唐方干《长安春日》。日边:谓京师,皇帝身边。)

◎文园令:指司马相如。

◎蜜炬:即蜡炬。

◎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之。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两枝,植于禁中。(唐孟棨《本事诗·事感》)

◆“垂”字新,“知”字乃得神。(夏敬观批语)

归风便 木兰花

津亭薄晚张离燕。红粉□歌持酒劝。歌声煎泪欲沾襟,酒色□□□□□。

□□会有归风便。休道相忘秋后□。□□□抵故人心,惆怅故人心不见。

◆“煎”字新。(夏敬观批语)

续渔歌 木兰花

中年多办收身具。投老归来无着处。四肢安稳一渔舟,只许樵青相伴去。

沧州大胜黄尘路。万顷月波难滓污。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收身:谓退隐。

◎黄尘路:喻仕途。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世说新语·言语》)

◎吴人……自呼“阿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惜馀春 踏莎行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馀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约,犹掠也。(《诗词曲语辞汇释》)

◎城隅:用《诗经·静女》“俟我于城隅”典,此指分手的地方。

◎关情纸尾:指分别之后互通书信,书末多深情叮咛之语。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唐杜甫《春日怀李白》)

◆起八字炼。(清陈廷焯《云韶集》)

◆低回尽致。贺公词只就众人所有之语运用入妙。(同上)

◆结得凄艳。(同上)

◆低徊曲折。方回词只就众人所有之语运用入妙,其长处正

不可及。(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收”、“约”均炼熟。(夏敬观批语)

题醉袖 踏莎行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