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序

译本序

当今的阿拉伯世界在西亚、北非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共四亿多人(截至2016年底),常常是世人瞩目的焦点、热点。随着中阿友好关系的日益加强,中阿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日趋增进,我们对阿拉伯民族文化、文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介绍,以加深我们对阿拉伯世界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这项工作愈益显得重要而迫切。

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它发祥于阿拉伯半岛。六二二年伊斯兰教兴起后,随着阿拉伯穆斯林的开疆拓域和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大帝国的建立,中古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彪炳于世,在世界文化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连贯东西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希提所说:“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1]

阿拉伯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被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史册与文献。它像一面镜子,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诗歌是阿拉伯文学,特别是阿拉伯古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想了解与认识阿拉伯的历史、社会、文化、文学,了解与研究它的诗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阿拉伯文学一般可以一七九八年拿破仑入侵埃及为界,分古代与现代两大部分。古代部分又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贾希利叶时期(475—622,亦称蒙昧时期),系指伊斯兰教创立前的一百五十年左右期间;二、伊斯兰时期(622—750),包括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在位的伊斯兰初创时期(622—661)和伍麦叶王朝(亦译“倭马亚王朝”)时期(661—750);三、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四、近古中衰时期(1258—1798)。其间,诗歌始终是阿拉伯文学的骄子:佳作珠联,美不胜收;诗人辈出,灿若星汉。现试按时期分述如下,以期将古代阿拉伯诗歌的发展、流变勾勒出一个轮廓来:

贾希利叶(蒙昧)时期

当时阿拉伯人多以氏族部落为单位,放牧驼、羊,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因生产力低下,部落间常因争夺水草而发生冲突或战争,盛行相互劫掠和血亲复仇。

阿拉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诗歌可追溯至五世纪下半叶,当时的诗歌已显得成熟而完美。最初的诗歌产生于劳动、社会生活中,是人们在赶骆驼、打井、汲水、集会、饮酒、婚礼、战争、祭神、求雨等时候吟唱的抒情诗。那时虽已有书面文字,但识字的人很少,诗歌主要靠口耳相传。诗人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崇。他们熟知本部族的历史、谱系、业绩,对敌对部族的成败、荣辱、兴衰也了如指掌。诗人在党同伐异的部族之争中,是本部族的代言人;在战争中,他们似鼓号手,激励人们去战斗;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是贤哲,启迪人生的真谛。通常一位名诗人都有一个称为“拉维”(arRāwī,意为“传述人”)的人追随于左右。“拉维”的作用相当于诗人的秘书或录音机,诗人吟咏出的诗歌由他们背诵下来,再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同时,“拉维”也在此过程中学习作诗,而逐渐成为诗人。

这一时期的诗多为“盖绥达”()。这是阿拉伯传统长诗的形式,每首“盖绥达”应不少于七行或十行(每行称一个“贝特”——bayt,相当于中国古体诗的两句一联),一般在三五十行左右,亦常有上百行乃至数百行的长诗。其格律很严谨:每首诗必须遵循十六种格律中的一种,还要一韵到底。长诗往往包含几个内容:开始部分多为诗人驻足于荒漠中情人旧居遗址前,触景生情,回忆当年情恋、分别情景,描绘情人的倩影形象。阿拉伯古诗这种传统的起兴模式称为“纳西布”(),相当于一首诗的序曲。“纳西布”之后往往是描状(al-Wasf):描绘诗人的坐骑——或马或驼,或描述沙漠旅途中的种种景象。最后往往才是诗的主旨部分:或矜夸(al-Fakhr),或赞美(),或恋情(),或讽刺(al-Hajā’),或悼亡(ar-Rathā’),或哲理()……不一而足。

贾希利叶时期最著名的诗歌是七篇(一说十篇)《悬诗》。《悬诗》的原意是“被悬挂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是:当时各部落著名诗人惯于在一年一度的欧卡兹集市上赛诗,人们把公认为最佳的作品用金水写在细亚麻布上,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上,故亦称“金诗”。但学者们多认为更合理的解释应是:因为它们珍贵,如同一串挂在美人颈下的珠宝项链,故此称“悬诗”。《悬诗》被认为是世界诗苑里的一朵奇葩。黑格尔把它称为“抒情而兼叙事的英雄歌集”。一般认为七篇《悬诗》的作者是乌姆鲁勒·盖斯、塔拉法、祖海尔、安塔拉、阿慕鲁·本·库勒苏姆、哈雷斯·本·希里宰和莱比德。认为《悬诗》是十篇的则把祖卜雅尼、大艾阿沙和阿比德·本·艾卜赖斯也列为《悬诗》诗人。其中尤以乌姆鲁勒·盖斯和祖海尔的《悬诗》最著名。安塔拉还是骑士诗人的代表,被认为是文武双全、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完美英雄。附会于他的民间故事《安塔拉传奇》[2]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

这一时期,除《悬诗》诗人外,还有一类“侠寇诗人”也很著名。这些人往往一贫如洗,专以打家劫舍、拦路行抢为生。但他们大多是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他们的诗歌往往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下层平民百姓啼饥号寒的穷苦生活,反映了他们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刻画出他们倔强、勇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疾恶如仇的性格与感情。著名的“侠寇诗人”有塔阿巴塔·舍拉、尚法拉、欧尔沃等。

在贾希利叶时期,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频仍的部落战争,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很自然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赞美与褒奖勇敢、慷慨、侠义、骄矜、忠诚守信……讽刺与贬斥怯懦、悭吝、自私、屈辱、背信弃义……我们从骑士诗人穆海勒希勒、以慷慨好客著称的诗人哈帖姆的诗中,以及以诗中多哲理格言著称的诗人艾弗沃·奥迪、穆赛吉布·阿卜迪、艾布·杜阿德·伊雅迪等人的诗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伊斯兰时期

伊斯兰初创时期,诗坛一度显得有些沉寂,只有一些为先知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歌功颂德以及为伊斯兰圣战鼓吹的“宗教诗”和“征战诗”。代表诗人有哈萨尼·本·沙比特、凯耳卜、艾布·祖艾伊布·胡宰里、艾布·米哈坚等;还有很多诗人早在贾希利叶时期就已成名,称“跨代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侯忒艾和女诗人韩莎。后者的诗多为悼念其战死于部落战争中的兄弟沙赫尔而作。

在伍麦叶王朝时期,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政治与宗教派别,并随之产生了为各自派别服务的诗人。哈里发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也网罗诗人为自己歌功颂德。因此,新的政治诗应运而生。诗人往往用“对驳诗”的形式交锋,即双方用同样的格律和韵脚即席咏诗,在自我标榜、矜夸的同时嘲讽和攻击对方。最著名的政治诗人是艾赫泰勒、法拉兹达格和哲利尔,他们并称为“伍麦叶王朝三诗雄”。

与此同时,情诗已发展成独立的形式,而不再像贾希利叶时期仅是长诗(“盖绥达”)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情诗又分两类:一类是“艳情诗”,多流行于希贾兹地区的麦加、麦地那等城市中,风格绮丽纤浓,内容多半艳而不淫。代表诗人是欧麦尔·本·艾比·赖比阿、艾哈瓦斯、阿尔吉等。另一类则是“贞情诗”,多产生并流行于希贾兹地区贝都因人(游牧民)中。当时一些青年男女真诚相爱,但囿于传统习俗,他们往往遭到亲人和社会的反对,不能结合,酿成悲剧。“贞情诗”就是这些人歌咏自己纯真的柏拉图式的情爱、苦恋、相思的诗篇。著名的“贞情诗”诗人有哲米勒、盖斯·本·穆劳瓦哈(亦称马季农·莱伊拉)、盖斯·本·宰利哈、莱伊拉·艾赫叶丽娅等。

此外,这时还盛行一种“牧歌”类型的诗,多以沙漠、荒野为背景,以牧人及其放牧的驼、羊等为对象,多角度地描绘了贝都因人绚丽多彩的生活。最著名的“牧歌”诗人是拉伊(意为牧人)、祖·鲁麦等。

阿拔斯王朝时期

又可以九四五年(是年波斯的布韦希人入主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统治遂名存实亡)为界,分前(750—945)后(945—1258)两个时期。

阿拔斯王朝前期,阿拉伯大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空前鼎盛。由于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加之统治者在文化上采取“兼收并蓄、择优而用”的政策,宗教方面亦有较宽松的氛围,故这一时期诗坛分外繁荣、活跃,是阿拉伯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些具有异族(特别是波斯)血统的诗人从一开始就在诗歌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被称为“维新派”。其先驱是盲诗人白沙尔·本·布尔德。他善于用新颖的比喻、别致的修辞写情诗与讽刺诗。“维新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艾布·努瓦斯和艾布·阿塔希叶。艾布·努瓦斯才华横溢,玩世不恭。他反对宗教禁欲思想,主张及时行乐。其最好的诗作是咏酒诗。他托物兴怀,借酒抒情,反映出他大胆狂放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思想,亦有很多诗反映当时皇室贵族的奢靡生活。艾布·阿塔希叶早期跻身宫廷,写有不少颂诗、情诗,后出世禁欲苦行,写有大量劝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下层人民,表达了他们的痛苦、愿望及精神寄托。

阿拔斯王朝前期的著名诗人还有穆斯林·本·瓦立德、艾布·泰马姆、迪阿比勒、阿里·本·杰赫姆、布赫图里、伊本·鲁米、伊本·穆阿台兹、赛瑙伯雷等。其中穆斯林·本·瓦立德诗作句斟字酌,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典雅,是“藻饰派”的创始人。艾布·泰马姆、迪阿比勒、布赫图里、伊本·穆阿台兹都是这一派风格的追随者。当然,这些诗人的诗作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各有特点:艾布·泰马姆的诗富有深刻的哲理;迪阿比勒和伊本·鲁米长于讽刺,伊本·鲁米又好似用笔作画,不论速写、素描还是讽刺漫画,都很生动;布赫图里、伊本·穆阿台兹和赛瑙伯雷都擅长描状,富于想象;阿里·本·杰赫姆在监禁、流放中写的诉怨、咏志诗则被认为是他最好的诗篇。

此外,这一时期情诗写得最好的当数阿巴斯·本·艾哈奈夫。其诗缠绵悱恻,与伍麦叶王朝的贞情诗一脉相承。女诗人法杜露出身奴婢,其情诗则显得别有一番情趣。还应当特别提及的是一些民间诗人,如艾布·舍迈格迈格、杰哈翟、胡布祖乌尔吉等。他们多为平民百姓,生活在社会最下层,他们往往会在自己的诗中用幽默、诙谐的话语揭示社会之不公、生活之艰辛。

在阿拔斯王朝后期,诸侯割据,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小王朝。文风日趋追求词句的华丽与雕琢。其间最著名的诗人是穆太奈比与麦阿里。穆太奈比的诗雄浑豪放,劲健新奇,富于哲理;在艺术上,他承前启后,勇于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少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成语。盲诗人麦阿里崇尚理性,反对迷信。他往往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宗教、人生和宇宙,被称为“诗人中的哲人,哲人中的诗人”。

这一时期著名的诗人还有艾布·菲拉斯·哈姆达尼、谢里夫·赖迪、伊本·法里德、白哈·祖海尔、赛利伊·赖法、伊本·努巴台·赛阿迪等。

与此同时,在西部,在相对独立于阿拔斯王朝的后伍麦叶王朝(756—1031)所在的安达卢西亚(即相当于现在的西班牙与葡萄牙地区),由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处于东西方枢纽的地理位置,又由于不同的民族、宗教及其文化的撞击、融汇,阿拉伯诗歌在此异军突起,别树一帜。安达卢西亚的诗人长于描状秀丽多彩的自然景物,也善于写男欢女爱、火炽热烈的情诗。诗风倾向明快、晓畅、婉丽、轻柔。安达卢西亚最著名的诗人是伊本·宰敦、穆阿台米德·本·阿巴德、伊本·海法捷、伊本·宰嘎格等。

还应当提到的是,安达卢西亚的诗人除了袭用阿拉伯诗歌原有的十六种格律外,还创造了“彩诗”和“俚谣”。“彩诗”(al-Muwashshah)是一种格律富于变化的多韵体诗,颇似我国古代的“词”,人们把它比喻成彩锦饰带,故而得名。韵式大体上是abab,cdcdcd,abab,efefef……“俚谣”(az-Zajal)在结构上与“彩诗”极为相似,但用词基本上是方言土语,实质上是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民歌。值得注意的是“彩诗”与“俚谣”后来发展成为西班牙的民歌体裁“维良西科”。此外,学者们认为,十一至十三世纪西班牙、法国南方及意大利北方的普罗旺斯游吟诗人乃至“十四行诗”体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彩诗”“俚谣”的影响,而与阿拉伯诗歌有渊源关系。

近古中衰时期

这一时期亦可分为两个阶段:蒙古-马穆鲁克时代(1258—1517)与奥斯曼土耳其时代(1517—1798)。阿拉伯世界在这一整个时期中都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政局动荡不安,经济贫困落后,思想僵化保守,人们多在凄风苦雨中挣扎,难得有闲情逸致去舞文弄墨,文化水平与文学修养普遍下降。诗歌故而衰微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是向文野两个极端发展。很多诗人缺乏创新精神,只知一味地在形式上因袭、仿效古人。当时盛行“颂圣诗”,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知穆罕默德,并向先知、圣贤祈求佑助。还有一种“修辞诗”,要求每一行诗歌都是一种修辞格式,矫揉造作,难免以词害义。在诗句中,诗人往往喜欢玩弄双关语、谐音词等。这一时期诗歌的另一走向是向民间、通俗发展。诗人多为来自民间的商贾、匠人。他们的诗歌内容多半贴近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爱憎;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便于歌唱。

中衰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蒲绥里和沙布·翟里夫。蒲绥里善写颂诗与讽刺诗,歌颂圣贤,揭露官场腐败、社会不公。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斗篷颂》,我国译称《天方诗经》。沙布·翟里夫善于作情诗。其诗通俗、平易、流畅、风趣,为时人争相传诵。其他著名诗人还有伊本·瓦尔迪、赛斐尤丁·希里、伊本·努巴台·米苏里等。至于民间诗人则可以艾布·侯赛因·杰扎尔为代表。他是一个屠户。其诗浅白如话,诙谐、幽默。

如前所述,阿拉伯古代诗歌是世界罕有所匹的文学宝藏。在中世纪的世界,如同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可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相媲美一样,也只有中国的诗歌可与阿拉伯诗歌相媲美:两个民族的文学都以诗歌为主体;诗歌又基本上是抒情诗,都讲究严谨的格律、韵脚;诗歌的内容、题旨也很近似。当年阿拉伯诗歌在阿拉伯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对西欧的影响,与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周边国家、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影响极为相似。

中阿之间的交往可远溯至汉朝张骞“凿通”西域后。伊斯兰教兴起后,通过陆地的“丝绸之路”与海上的“香料之路”(亦称“海上丝绸之路”),中阿之间的友好交往频繁,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也很密切。这些都是有史可查、有据可考的。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就有十个少数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信奉伊斯兰教,这无疑是我们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自古就有很深渊源最好的证明。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阿拉伯文学作品的译介一直不尽如人意。解放前,只是译介了部分宗教经典,在少数穆斯林中流传;其他的人多半只知道一些从英文转译过来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解放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随着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有所重视,但也多半是从俄文转译过来的阿拉伯现代文学作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随着“东方文学史”被列入我国高等学校的正式课程,随着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研究会和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的先后成立,作为世界文学特别是东方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阿拉伯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阿拉伯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就。

阿拉伯古代诗歌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蒲绥里的《斗篷颂》。一八六七年(同治六年)回民学者马复初最早将它译成汉文,一八九〇年(光绪十六年)其弟子马安礼的汉译本以《天方诗经》为名,以中阿文合璧的形式问世。当时译介的目的,与其说把它看作文学作品,不如说把它看作是宗教典籍。此后,在我国对阿拉伯古诗的翻译则几近于无,很少有人问津。偶尔见到有人引证转译的几句阿拉伯古诗,也往往已是面目皆非。面对这种状况,作为一个阿拉伯文学特别是阿拉伯诗歌的爱好者,我不能不深感遗憾;作为一个阿拉伯语言、文学的教师,翻译、研究工作者,我又会时时觉得自己未能尽职尽责而惴惴不安。喊不如干,向人呼吁不如从自己做起。这也许就是我在教学、科研之余,抽空译些阿拉伯古诗的初衷。

译事难,译诗尤难。如果我说译阿拉伯古诗是难上加难,这大概不能算是危言耸听,过甚其辞。诗究竟是可译还是不可译,似乎是译界历来有争议的问题,无疑,我认为大部分诗还是可译的,只是觉得不好译,译不好。我只好尽力译得好一些。目的全在于抛砖引玉。

还应当说明一点:一首阿拉伯古诗往往很长,不少长诗还含有多个题旨,显得内容芜杂,结构松散。阿拉伯人常把作诗比喻成串珍珠,把一行(联句)诗作为一个单位,喻为一颗珍珠,把一首诗喻为一串珍珠,因而在编选他人诗作时,常把他们认为最优美的诗行节选出来。我在选译阿拉伯古诗时,也沿用了这一方法:有些诗是全译,另一些则是选译。还有,阿拉伯古诗一般没有标题,标题往往是后人所加,本诗集所选译诗亦然:有些标题是阿拉伯选者加的,有些则是译者加的。

《阿拉伯古代诗选》的付梓,对我国广大的阿拉伯文学特别是阿拉伯诗歌的爱好者来说,总算是有了个交代,对我自己来说,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有点安慰。不过我想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慧眼阅后,不吝指教。谢谢!

仲跻昆


[1] 见《阿拉伯通史》(上册,第2页),希提著,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 《安塔拉传奇》,即中译本《沙漠骑士昂泰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