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连接

众所周知,网络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前身是由美军的研发机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出资运营的一项小型科研计划。美国国防部希望建立阿帕网(ARPA)来连接多台计算机,让美国顶尖学者们得以共享数据集以及珍贵的计算机空间。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首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但是网络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73年7月,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一位年轻的教授彼得·柯尔斯坦,通过大西洋海底的电缆从英国连接上了阿帕网,这一举动使得柯尔斯坦成为英国第一个连上网络的人。“我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其他人也不知道!”柯尔斯坦告诉我,“我们这些科学家和学者,只想试着建立和维护一个可以简易并快速分享数据的系统。”阿帕网,以及它后来的形式——互联网,都是基于提高学者共同工作效率的原则而建立的:一个开放、分散、便于使用且免审查制的网络。这些原则定义了互联网的内涵:一个不限用户数量、信息和想法的无极限的世界。

1978年,电子布告栏系统(BBS)诞生,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网络系统(Usenet)于1979年至1980年间问世,由此网络生活进入了新的时代。不同于已退出历史舞台的阿帕网,Usenet和BBS是聊天室和论坛的先驱,只需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台家用电脑就能进入。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又小,网速又慢,看着十分落伍,然而在当时,这些设备却吸引了成千上万对虚拟新世界感到好奇的人们。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互联网的身份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电脑爱好者和学者经常光顾的小众地下聚集地,变身为数百万热情高涨的网络新人类可以进入的热门场所

根据英国开放大学公众科技认知的教授约翰·诺顿的看法,这时的网络空间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机所组成的网络。用户视之为一种拥有独特文化、独特身份和特定规则的“新型空间”。数百万普通人造访网络世界,让人恐慌又好奇,这种新形式的交流方式会对人们产生何种影响。许多科技乐观主义者,例如高呼网络革命的《连线》杂志和网络杂志《Mondo 2000》,认为网络空间预示着学习与沟通的新纪元,甚至可以超越国界。针对这个观点最有名的著作,来自美国散文家及网络自由主义论者约翰·佩里·巴洛在1996年发表的《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他提到:“现实世界中对财产、言论、身份、社会活动及环境的法律定义,皆不适用于网络世界……网络中的个人身份没有实体,因此,与现实世界的公民不同,我们不以任何人身胁迫的方式制定社会秩序。”巴洛认为,网络表面上的无审查制和匿名性会推动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社会,因为人们会抛弃现实世界固有身份的限制,在网络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纽约客》的观点则更为直接明了: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当时顶尖的心理学家,针对网络生活如何让人们维系个人身份的不同侧面,展开了谨慎而又积极的方向探索,例如谢里·特尔克在1995年发表的颇具影响力的关于网络身份的研究《荧幕生活》。

然而也有人担心,如果“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会发生什么。父母忧心他们的孩子会染上“网络综合征”。就在特尔克的研究发表之后不久,另外一位心理学家约翰·舒勒便开始进行早期聊天室的用户行为研究。他发现,聊天室里的人们在网上比现实生活中更为强势激进而且更易怒。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电脑屏幕的庇护下,人们感觉网络世界里不存在什么社会约束和责任规范。无论匿名性“真实地存在”还是“人们以为地存在”,都能促使用户探索自己的身份。但同时,它也可能导致用户不计后果地任意妄为(在2001年,舒勒将这种行为称为“网络去抑制效应”)。情况确实如此,从一开始,许多BBS和Usenet订阅用户就视网络空间为集合了各式各样行为的领域,不管是离奇的、有创意的行为,抑或是让人不爽的、非法的行为。在Usenet“可替代”(“Alternative”,之后简称为“alt.”)的分类中,任何人都能设立他们想要探讨的话题讨论组。第一个创立的讨论组是食谱论坛“alt.吃货组”(alt.gourmand),之后,“alt.性爱组”(alt.sex)、“alt.毒品组”(alt.drugs),“alt.摇滚组”(alt.rock-n-roll)相继成立。“alt.”讨论组渐渐出名,立即成为Usenet里最受欢迎的功能。除了目的性明确、内容较为正式的讨论组,例如文学、计算机、科学这些以外,Usenet和BBS里更多的是以网络霸凌、黑客以及色情影像为主题的讨论组。

1993年9月,著名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许可其订阅用户进入Usenet,此事件也被网友称为“永恒九月”,以纪念大批网络新人登录互联网。

读书导航